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丹参注射液预防肝静脉闭塞症临床研究

    作者:张龚莉;魏旭东;房佰俊;符粤文;李玉富;朱兴虎;周健;杜建伟;宋永平

    目的:探讨预防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肝静脉闭塞症(HVOD)的有效方法.方法:对315例患者从预处理开始的体重、腹痛并肝大、腹水、总胆红素、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指标进行动态观察并分析结果.结果:仅2例发生HVOD.结论:丹参注射液可以有效地预防HVOD的发生.

  • Bu/Cy预处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肝静脉闭塞病的预防

    作者:杨海虹;方平;黄振倩

    目的研究Bu/Cy预处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病人肝静脉闭塞病(VOD)的发生.方法 10例Bu/Cy预处理的Allo-HSCT病人,MTX/CsA预防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阿波莫斯10ml和前列素E1(PGE1)10μg静脉输注(-7d至+28d)预防VOD.结果本组病人仅1例发生VOD;移植前后病人ALT和TBIL无差异(p>0.05).结果前列素E1与阿波莫斯的联合应用可预防VOD的发生.

  • 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迟发肝静脉闭塞病临床分析

    作者:康慧珠;郑晓丽;王志东;韩冬梅;丁丽;王恒湘

    目的:探讨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identical HSCT,hi-HSCT)后迟发性肝静脉闭塞病(VOD)的发病率、致病因素、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8例接受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8例中6例患者发生移植后VOD,其发病率约为2.88%;6例患者均为迟发性VOD,中位时间为移植后44.5(30-57)d,其中4例为中度,2例为重度.2例患者因病情迅速进展和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MOF)而死亡,4例患者及时给予以去纤苷为主的联合治疗后均得到控制症状,其中1例长期存活,1例患者骨髓复发,余2例因继发肝脏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而死亡.结论:炔诺酮用药史为VOD发生的危险因素.未发现性别、年龄及原发病危险度与VOD发生有关.小剂量普通肝素预防能显著降低VOD发病率.VOD的发生时间推迟可能与移植前肝脏储备功能、预处理中白消安剂量及移植相关用药有关,迟发VOD的预后可能较早期VOD更差.尚需更大样本量的研究以探讨hi-HSCT后迟发VOD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去纤苷能显著提高VOD患者100d生存率.

  • 小鼠肝窦内皮细胞损伤在肝静脉闭塞病中的作用研究

    作者:房婷;安立才;刘迷迷;化静;徐开林;曾令宇

    本研究探讨野百合碱诱导的小鼠肝窦内皮细胞损伤在肝静脉闭塞病中的作用.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2组,即生理盐水组(n=15)和野百合碱组(n=15),分别按10 ml/kg和200 mg/kg灌胃,连续3d.灌胃后第3、4、6、8和10天检测各组小鼠肝功能(总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肝脏指数及活化血小板比例;HE染色、Masson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肝细胞及肝窦内皮细胞的损伤情况、肝脏纤维化程度等;电子显微镜观察肝窦内皮细胞损伤、炎细胞浸润及血小板聚集情况.结果显示,野百合碱组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下均可见肝窦内皮细胞损伤、大量血小板黏附和聚集、中央静脉和肝血窦纤维化;与生理盐水组相比,野百合碱组外周血活化血小板比例升高(P<0.05),肝脏指数升高(P<0.05),肝功能异常并有腹水形成.结论:野百合碱诱导的肝窦内皮细胞损伤是肝静脉闭塞病的始动因素,且该肝窦内皮细胞损伤可能具有自限性,但纤维化持续存在.

  •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肝静脉闭塞病的护理

    作者:张川莉;管利君;鲁建春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肝静脉闭塞病是与预处理有关的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根据 肝静脉闭塞病具有肝大、肝功能异常、黄疸、腹水等临床特征以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特点, 阐述了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肝静脉闭塞病时腹水的护理,用药护理,肝静脉闭塞病伴 脑病的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等。

  • 造血干细胞移植早期并发症中凝血与抗凝及纤溶指标变化的临床意义

    作者:卢晓旭;吴德沛;韩悦;孙爱宁;常伟荣;张威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早期并发症(移植后100 d内)包括感染、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肝静脉闭塞病(VOD)和其他血栓性微血管病(TMA)等,我们监测了76例HSCT患者的凝血、抗凝及纤溶指标,并分析它们在并发症出现时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 CAT方案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生肝静脉闭塞病二例

    作者:杨文钰;王书春;陈晓娟;邹尧;陈玉梅;贾友超;刘天峰;刘芳;宫本法;竺晓凡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AT方案(环磷酰胺、阿糖胞苷、6-硫代鸟嘌呤)治疗后发生肝静脉闭塞病(HVOD)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治疗方案.方法 分析CAT治疗后发生HVOD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 2例患儿治疗后血常规、肝功能、出凝血项、彩色多普勒检查中肝静脉显影及腹水、胸水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结论 CAT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生HVOD可能与化疗药物联合作用有关,去纤苷是一种相对有效且安全的治疗HVOD药物.

  • 化疗相关性肝静脉闭塞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文钰;竺晓凡

    肝静脉闭塞病(HVOD)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早期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常见于移植后3周内,病死率较高,与大剂量放化疗、长期使用硫唑嘌呤有明显相关性.HVOD发生率各家报道不一,其危险因素主要有恶性肿瘤,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肝脏基础性疾病,炔诺酮、广谱抗生素及抗真菌药物的使用等.近年来发现部分化疗药物亦可引起HVOD的发生,本文将对化疗相关性HVOD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前列腺素E1脂质微球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肝静脉闭塞病的预防作用分析

    作者:付利;章卫平;王健民;侯军;陈莉;李红梅

    目的 探讨前列腺素E1脂质微球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对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肝静脉阻塞病(HVOD)的预防作用.方法 1999年5月-2007年4月进行HSCT的患者234例.其中男162例,女72例,中位年龄30.6(3~64)岁.采用前列腺素E1脂质微球,同时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预防HVOD,前者取10μg溶于1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2次/d,自移植前7d(-7d)开始至移植后30d(+30d);后者500ml,1次/d,静滴,-1d~+5d.将患者按照年龄,乙肝病毒复制情况,疾病危险状态,全身照射情况,移植类型,异基因供体来源,异基因HLA相合程度等7个不同的因素分别分为两组,分析这些因素与HVOD发生率的相关性.结果 所有患者均对药物耐受性良好,均能完成本方案全程用药,未发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未加重出凝血功能障碍.234例患者中,2例发生HVOD并死亡,发生率为0.9%.分析HVOD的相关因素发现,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导致HVOD发生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 采用前列腺素E1脂质微球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可预防异基因移植后HVOD,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移植前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史是导致HVOD发生的高危因素.

  • 小剂量前列腺素E1脂微球与低分子肝素及复方丹参联合应用预防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肝静脉闭塞病7例

    作者:邵晶璇;陈宏

    目的:观察小剂量前列腺素E1脂微球(20μg/d)与低分子肝素及复方丹参联合应用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肝静脉闭塞病的预防作用.方法:对7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在移植前7 d至移植后30 d联合应用小剂量前列腺素E1脂微球(凯时,20 μg/d)与低分子肝素(5 000 U/d)及复方丹参(30 ml/d)预防肝静脉闭塞病,观察临床效果.结果:7例患者中无一例发生肝静脉闭塞病.结论:小剂昔前列腺素E1脂微球(20μg/d)与低分子肝素及复方丹参联合应用对预防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肝静脉闭塞病是安全和有效的.

  • PAI-1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早期血栓病变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韩悦;卢晓旭;吴德沛;孙爱宁;张威;胡晓慧;高海丽;王兆钺;阮长耿

    目的 观察造血干细胞移植早期患者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指标的动态改变,探讨其在移植相关性血栓病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监测95例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在预处理过程中以及干细胞移植后4周内血浆中PAI-1等凝血指标的动态改变.根据移植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平稳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组、血栓组以及感染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患者的各项凝血相关指标呈现动态改变.其中PAI-1水平在预处理后升高,移植当周下降,随后又逐步上升.根据移植后首先出现的并发症情况将患者分为四组:平稳组41例、aGVHD组29例、血柃组6例[肝静脉闭塞病(VOD)5例,血栓性微血管病(TMA)1例]和感染组19例.自体移植中发生血栓1例(3.3%),异基因移植组发生血栓5例(7.7%).移植后发生血栓患者PAI-1水平较发生血栓者无增高,后者又高于自体移植无血栓患者.有并发症的移植患者PAI-1水平明显高于无并发症患者.出现血栓病变的6例患者PAI-1极度升高,为(62.8±7.5)μg/L,明显高于GVHD组[(45.1±9.1)μg/L]和感染组[(50.0±11.2)μg/L]患者的移植后平均水平.结论 血浆PAI-1水平的增高可能是移植相关性血栓病变的特异性指标,提示VOD、TMA等血栓并发症的发生.PAI-1水平的明显升高有益于移植相关性血栓并发症的早期诊断.

  • CAT方案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发生肝静脉闭塞病的观察及护理

    作者:张慧敏;王敏;蒋红;张睿

    肝静脉闭塞病(hepatic veno-occlusive disease,HVOD)是大剂量化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早期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为腹水或不明原因的体重增加、黄疸、疼痛性肝大,严重的引起肝性脑病、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危及生命[1].

  • 静脉马利兰环磷酰胺联用预处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19例

    作者:黎纬明;夏凌辉;游泳;朱晓明;邹萍

    背景:由大剂量口服马利兰联合环磷酰胺组成的BuCy2是目前主要的移植前预处理方案之一,但存在较多口服马利兰相关副作用.目的:评价静脉马利兰预处理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设计:病例观察.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血液科.对象:选择2006-05/12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血液病研究所行改良静脉马利兰联用环磷酰胺为预处理方案的异基因的造血干细胞移植13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及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男12例,女7例,年龄14~50岁,平均33岁,其中亲缘性移植9例,非亲缘移植10例,造血干细胞来源:外周血18例,骨髓1例.所有患者及家属对治疗项目知情同意.方法:应用静脉注射马利兰组成的BuCy2预处理对患者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即所有患者均采用目前国内外通用的改良马利兰联用环磷酰胺方案,即移植前10 d口服羟基脲40 mg/kg,移植前9 d静脉滴注阿糖胞苷2 g/m2,移植前8,7,6 d应用马利兰针剂0.8 mg/kg(该剂量根据既往研究与1 mg/kg口服制剂等效),通过中心静脉插管由输液泵控制滴速大于2 h输注完毕,1次/6 h,共12次,静脉注射马利兰输注前可应用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稀释至约0.5 g/L(约稀释10倍).移植前5,4 d静脉注射环磷酰胺1.8 g/(m2·d),移植前3 d口服甲基环已亚硝脲250 mg/m2.观察患者肝静脉闭塞病以及其他副作用的发生情况,术后进行中位6.5个月的随访观察,主要观察患者疾病复发及存活情况.主要观察指标:①移植后100 d肝静脉闭塞病发生及副作用情况.②随访结果.结果:纳入患者19例均进入结果分析,术后13 d内均获造血功能重建,经血型转变、染色体核型及DNA多态性证实为供者植入.①肝静脉闭塞病发生及副作用:患者在移植后100 d内的肝静脉闭塞病发生率和100 d时的肝静脉闭塞病相关死亡率均为0,未观察到与静脉马利兰相关的严重毒副反应.②随访结果:术后6.5个月随访,1例患者因移植后肝炎死亡,2例患者复发,其中1例经氟达拉滨+阿糖胞苷+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方案化疗及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支持后目前已经获得完全缓解,经DNA多态性证实重新获得供者植入,另1例患者目前化疗进行中.其余患者目前均无病存活.结论:静脉马利兰的应用,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移植后肝静脉闭塞病的发生及其他口服马利兰相关的毒副作用,从而提高了移植疗效.

  •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肝静脉闭塞病的诊治

    作者:吴学东

    肝静脉闭塞病(veno-occlusive disease,VOD)是造血干细胞移植(hep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后出现的一种以黄疸、肝大并肝区疼痛、体重增加和腹水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严重时可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为10%~50%,通常发生在HSCT后20d内,其中27%为重度VOD,移植后100 d内病死率可达90%.

  • 干细胞移植后主要并发症及处理

    作者:方建培;徐宏贵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的并发症主要包括:(1)术后近期并发症恶心和呕吐、口腔黏膜炎、胃肠炎、出血性膀胱炎等可逆性副反应;肝静脉闭塞病、间质性肺炎、充血性心力衰竭等致死性副反应.(2)术后远期并发症生长发育障碍、性腺功能不全、内分泌障碍、白内障、继发肿瘤、淋巴增殖性疾病等.(3)感染.(4)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

  • 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中重度肝静脉闭塞病的护理

    作者:张静;袁单单;陈霞;石浪;丁小萍

    目的 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中重度肝静脉闭塞病的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总结3例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肝静脉闭塞病患者的发病情况及所采取的相关护理措施.结果 78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术后并发肝静脉闭塞病3例,发生率为3.85%;其中1例为中度、2例为重度.1例中度患者治愈,2例重度患者分别于术后60 d和69 d死亡.结论 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应警惕患者有无存在高危因素,术后合理使用前列腺素E1及做好造血干细胞移植护理是防治肝静脉闭塞病的重要环节.

  • 造血干细胞移植与肝(小)静脉闭塞病

    作者:孟宪镛;杨锦媛

    文献报道的肝静脉闭塞病(HVOD)通常是指肝小叶中央静脉和小叶下静脉损伤,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实际上应称肝小静脉闭塞病.本病主要累及肝内小静脉,有别于Budd-Chiari综合征(BCS),后者主要是肝静脉及其属支狭窄或阻塞,部分累及肝段下腔静脉.

  • 肝静脉闭塞病的临床和病理研究

    作者:陈毅鹏;李君;柴菊爱;季峰;陈春晓;郑伟燕;厉有名

    目的通过对肝静脉闭塞病(HVOD)的临床和病理特点研究,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因骨髓移植和服用土三七所致12例HVOD的临床和病理特征.结果骨髓移植所致HVOD常表现为急性起病,且病情较重;而土三七所致HVOD除急性起病外,也可以表现为亚急性、慢性起病,且病情轻重不一,可能与土三七的剂量和疗程以及个体差异相关.抗凝疗法治疗急性和亚急性HVOD疗效优于慢性HVOD.两者所致HVOD的病理均表现为肝窦扩张、瘀血,肝索挤压、萎缩,肝细胞坏死,胆汁淤积,而肝小静脉缩窄甚至闭塞等典型表现并不常见,可能与经皮肝穿刺活检术有很大局限性有关.结论骨髓移植和应用土三七应警惕HVOD的发生,争取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

  • 凝血相关因子与细胞因子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早期的临床意义

    作者:周莉莉;朱倩;韩悦;胡璐萍;赵世香;高海丽;张威;胡晓慧;吴德沛

    目的 揭示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早期凝血相关因子及特异性细胞因子的动态改变,探讨其在移植相关性血栓病变及其他并发症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对95例接受HSCT的患者标本进行监测,观察预处理过程以及造血干细胞移植后4周内患者血浆中各种指标的动态改变.根据移植后首先出现的并发症分为4组:平稳组41例、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组29例、血栓组6例和感染组19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HSCT在预处理过程中,纤溶酶原激活剂移植物( PAI-1)水平先升高,移植当周下降,随后又逐步上升;PAI-1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t-PA)在血栓组有明显的升高(均P<0.001),且两者在血栓组和aGVHD组间差异亦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蛋白C(PC)水平的降低在aGVHD组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且在aGVHD与感染组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预处理前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在aGVHD组已经较正常升高(P<0.01),其他患者中未见明显改变.在预处理第4天后所有患者都较前明显升高(P<0.05),预处理结束TNF-α较前降低.发生aGVHD、血栓或感染时,TNF-α均明显升高,以aGVHD组升高更为明显,血栓组TNF-α升高水平大于感染组(P<0.05).血栓和aGVHD组的TNF-α在发病前2周即有升高,感染组患者在发病前未见改变.白介素(IL)1-β在移植患者预处理各阶段未见明显变化,发生aGVHD、血栓、感染时IL1-β均有升高,以血栓组升高更明显,aGVHD组较感染组也明显升高(P<0.01).在血栓患者发病前2周明显升高,而aGVHD组于发病前1周升高.结论 (1)血浆PAI-1水平的增高可能是移植相关性血栓病变的特异性指标,提示肝静脉闭塞病(HVDD)、血栓性微血管病(TMA)等血栓并发症的发生.(2) t-PA抗原对aGVHD和血栓有鉴别诊断的意义,PC在aGVHD的早期预测方面有一定的作用.(3)预处理可造成细胞因子TNF-α释放增加.在aGVHD发生时,血清TNF-α水平明显升高且较血栓患者升高更突出;在血栓发生时,血清IL1-β含量明显升高,并高于aGVHD患者.

  • 一例异基因移植术后伴肝静脉闭塞病患者的护理

    作者:王静

    静脉闭塞病(VOD)是一种以肝内小静脉纤维性闭塞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疾病[1].目前认为,它是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与预处理相关的危及生命的并发症[2].2003年8月,本院成功地救治了1例异基因移植术后并发VOD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56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