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远程心电监测的临床应用现状

    作者:李云飞

    心血管病是世界范围内致死率、致残率较高的一疾病,其突发性与不可预测性使诊治受到很大限制,远程心电监测具有及时、准确等特点,因此远程心电监测对心血管病的防治有重要意义.文章对远程心电监测的发展史及临床应用展开论述.

  • 远程心电监测对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

    作者:许国锋

    目的 探讨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中远程心电监测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存在心脏不适或诊断为心脏病的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及远程心电监测,83例患者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总结远程心电监测、24 h动态心电图及常规心电图在缺血性ST-T改变、心律失常的检出情况.结果 远程心电监测对心律失常及ST-T改变的检出率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24 h动态心电图及远程心电监测的心律失常、ST-T改变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断中,24 h动态心电图和远程心电监测差异不明显,而远程心电监测要优于常规心电图.

  • 北京市社区居民远程心电监测的知信行现状调查与干预策略探讨

    作者:常征;王亚东;杨文珍

    目的 了解居民的远程心电监测知识、信念及行为现状,探讨居民远程心电监测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5年1月~1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共抽取参加北京地区心血管病健康讲座的居民610人.采用自行设计的访问式问卷,以集中现场调查形式对参加讲座的人群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居民的基本情况和远程心电监测知信行情况,将问卷填写合格的556名居民纳入研究.结果 居民远程心电监测知识的平均得分为5.2±2.6分,中位得分为5分.其中得分较好、一般、较差的居民数分别为148名(占26.6%)、174名(占31.3%)、234名(占42.1%);信念平均得分为13.9±2.1分,中位得分为14.0分.其中得分较好、一般、较差的居民数分别为121名(占21.8%)、248名(占44.6%)、187名(占33.6%);在远程心电监测使用意愿方面,愿意、不愿意、不确定是否使用远程心电监测的患者数分别为204名(占36.7%)、175名(占31.5%)、177名(占31.8%).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知识与信念(rs=0.41,P<0.05)、知识与使用意愿(rs=0.40,P<0.05)、信念与使用意愿(rs=0.49,P<0.05)间均呈正相关关系.不同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医保类型、既往史、知识得分、信念得分居民的远程心电监测使用意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家庭人均月收入居民的远程心电监测使用意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既往史、知识得分及信念得分对居民远程心电监测使用意愿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居民的远程心电监测知识、信念、行为水平均有待提高,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有无心脏病史、远程心电监测的知识及信念是居民远程心电监测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应以知信行理论为基础,制定干预措施,提高居民远程心电监测的知识和信念水平,从而改善其行为.

  • 远程心电监测技术进展

    作者:杨虎

    心律失常的院外监测十分必要.远程心电监护仪,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患者使用,可通过普通电话机、手机将心电图远程发送到医疗中心监测,医生可及时指导患者,为院外医疗保健提供有利工具.

  • 远程实时传输12导联心电图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门-球时间的影响

    作者:罗望胜;向定成;张金霞

    目的 评价12导联心电图远程实时传输系统对进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门-球时间的影响.方法 2012年2月至2012年7月就诊于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胸痛中心的进行直接PCI的STEMI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为院前传输心电图组(采用12导联心电图远程实时传输系统将患者心电图传输至胸痛中心)和无院前心电图组.主要分析指标:进门至导管室时间、门-球时间.次要分析指标:门-球时间达标率、手术占台率、院内病死率、住院天数.结果 研究期间共入选60例患者,其中院前心电图为35例,无院前心电图为25例,院前心电图可显著缩短进门一球时间(中位数,38 min vs.94 min;P<0.01),院前心电图组门-球时间低于90 min的达标率显著高于无院前心电图组(94.6%:60%;p=0.001),院前心电图手术占台率明显低于无院前心电图(5.7%vs.40%;P=0.001),住院时间则显著短于无院前心电图组(P<0.01).2组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远程实时传输12导联心电图显著缩短STEMI患者门-球时间.

  • 远程实时传输12导联心电图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诊断价值

    作者:罗望胜;向定成;张金霞;秦伟毅;彭雄;易绍东

    目的 评价远程实时传输12导联心电图对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STEMI)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40例STEMI患者采用同时进行远程实时传输12导联心电图和常规12导联心电图记录,采用配对t检验和秩和检验比较相同导联各波形的时限、振幅及ST段偏移程度,用Pearson分析ST段抬高相关性.结果 两种方法所测得STEMI患者的心电图各波形的时限、振幅及ST段偏移程度等参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检测的ST抬高幅度高度相关(r =0.912,P=0.000),二者之间的符合率高(Kappa值为0.976),结论 远程实时传输12导联心电图监测系统所记录和传输的心电信号准确、可靠,可用于STEMI的院前诊断.

  • 便携式远程心电监测仪和心电监测仪的对照研究

    作者:黄伟;袁洪;黄志军

    在我国,由心血管疾病引起的死亡占到了总死亡构成比的40%左右[1],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心血管疾病的具有突发性和危险性的特点,但Norris等[2]研究也指出72%的患者在心脏骤停发生前有明显不适,其中70%的患者的症状持续超过15 min.因此,对患者进行实时心电监测以及时发现心电异常变化对心血管疾病防治有重要意义.

  • 远程无线实时多参数同步监测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陈青萍;李建民;黄学成;黄宁;邓梓谦;张凤玲;陈颖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远程无线实时心电、血压及血糖同步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原发性高血压50例和健康人50名分别为高血压组和对照组,全部对象进行72 h远程无线实时心电监测.高血压组患者行72 h血压及血糖同步监测,同时检测尿常规、肾功能及心脏B超.发生心律失常和(或)ST-T改变的高血压患者根据远程心电监测结果再分为两个亚组:伴频发早搏及(或)ST-T改变组(A组,n=30)和不伴频发早搏及ST-T改变组(B组,n=13).观察各组心电、血压、血糖、尿常规、肾功能及心脏B超等情况.结果 高血压组发生心律失常及(或)ST-T改变43例(86%),明显高于对照组(9例,18%,P<0.05).高血压组以频发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为多见,对照组出现的早搏均为偶发性.A组血压升高的幅度明显高于B组,凌晨血压急骤升高及非杓型血压的发生率也高于B组(分别为63.3%比15.3%、93.3%比46.2%,P<0.05).同时A组尿常规、血清肌酐、尿素氮及心脏B超指标异常分别为86.7%、76.7%、76.7%、83.3%,高于B组(30.8%、23.1%、23.1%、38.5%,均P<0.05).结论 采用远程技术进行人体多参数监测,可判断早搏的性质.高血压患者出现频发早搏或ST-T改变组靶器官损害发生率高于不伴频发早搏及ST-T改变组.

  • 全导联远程实时传输Holter的临床应用及心电学危急值的思考

    作者:王芙蓉;孙兴国;谢思欣;常文兰

    目的:心脏病发作常常具有一过性的特点,容易漏诊,不易捕捉,甚至发生猝死。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3》显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目前估计有2.9亿心血管病患者。心血管病史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每年我国死于心血管疾病的约300万人,其中70%以上是在社会和家庭突发急性心血管事件,失去宝贵的早期救治时间而导致死亡。有的研究表明,网络心电图的心电异常检出率40%以上,而常规心电图异常检出率只有1.1%。早期预警、及时发现和及时处理危机心电异常,是防止突发心血管急性事件死亡的有效措施。新型12导联同步记录实时传输Holter可以实现远程心电监测,24 h移动实时监测等功能。为探讨全导联远程实时传输Holter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回顾分析了阜外医院的1000例远程心电监护数据。

  • 农村远程心电监测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

    作者:唐辉;王圣友;崔广芸;周世良;冯学花;孙吉冰;苗祥海;申学华;徐涛;唐守刚;孔祥安;尹纪伟;申永霞;李翠萍;商青;齐共海;唐伟敬;于军

    目的 探讨农村及社区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及死亡规律.方法 采用远程心电监测会诊的方法,入选确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5例(监测组),分析入选患者四季及每天时间发病及死亡情况.选择同期门诊确诊的急性心肌梗死21例患者(门诊组),对两组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期间共监测、会诊农村及社区远程终点患者心电图14 591例,确诊急性心肌梗死65例(0.44%),其中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死亡率为7.69%(5/65),低于门诊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14.28%,3/21),但两组间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与社区急性心肌梗死易发时间为冬季(构成比为40%)、每天晨起5:00~10:00(构成比为36.9%),监测组与门诊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四季构成比及每天发病的时间构成比,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结论 农村及社区急性心肌梗死易发时间为冬季、晨起,远程心电监测对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有帮助.

  • 远程心电监测应用于心律失常诊断的可行性和效果

    作者:张荣生;顾翔

    目的:通过与常规12导联心电图(ECG)、24h动态心电图(Holter)比较,探讨远程心电监测(REM)应用于心律失常诊断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12月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就诊的142例反复发作性胸闷、心慌、头晕、晕厥患者,3个月内每例酌情行REM一周至1个月,监测期间每天定时以及有症状时进行REM,随访期3个月内每例患者至少行3次ECG检查。其中72例同期进行了Holter检查,比较REM与ECG以及Holter对心律失常检出率的差异。结果142例行REM的患者中有10例脱落,REM共产生出6945份有效心电图,132例有效病例中REM与ECG分别检出105例(79.5%)及76例(57.6%)患心律失常,两者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分别检出30例(22.7%)及26例(19.7%)患者心电图存在ST-T改变(P>0.05),其中Holter检查的72例患者中, REM与Holter分别检出62例(86.1%)及52例(72.2%)心律失常患者(P<0.05);同时分别检出21例(29.2%)及25例(34.7%)患者心电图存在ST-T改变(P>0.05)。结论 REM能及时准确诊断各种心律失常,诊断正确率几近100%,对院外的心律失常检出率显著高于ECG和Holter。

  • 远程心电监测捕捉间歇性短QT间期并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一例

    作者:王莉;田美茹;雷英姿

    患者男,13岁,发作性晕厥1月余,于2011年9月27日上课时突然晕倒,伴心前区不适,不敢睁眼,不能站起,但神志尚清醒,无抽搐及大小便失禁等,持续约10 min后自行缓解.赴当地医院诊治,心电图检查提示心率快.此后时有心前区漏跳感.2011年11月2日凌晨3点,睡眠中突发呼吸困难、烦躁,其母将其唤醒后自觉眩晕,不敢睁眼,遂去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就诊,检查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心电图等均正常,为明确诊断医生予“心博士”远程心电监测仪进行远程心电监测.2011年11月2日17:16心电监测发现T波电交替现象,QTc长达0.61s;19:48心电监测示QT间期0.21 s,明显缩短,QTc 0.3 s,QT/QT间期预测值(QTp)=72%(图1).2011年11月3日19:35心电监测示偶发R在T上室性早搏;21:38患者突发晕厥,家人立即使用“心博士”远程心电监测仪进行监测,并予人工呼吸,持续约2 ~3 min后意识逐渐恢复,无抽搐、口吐白沫及大小便失禁等.

  • 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远程心电监测随访的意义

    作者:夏云龙;王尹曼;田晓晨;李岩;高连君;张树龙;杨延宗

    目的 通过电话心电远程监测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情况,探讨远程心电监测仪诊断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方法 自2009年10月至2010年4月在我院行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72例,其中持续性房颤39例、阵发性房颤33例。患者在消融术后第1天及每3个月均接受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同时术后每天定时及有症状时接受电话远程传输心电图(TTECG)监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记录的房颤复发情况及房颤发生与症状的相关性。结果 随访(11.0±2.3)个月,TTECG共检测到4403份无干扰心电图,3610份窦性心电图中有症状的1351份(37.43%)。793份异常心电图中无症状性发作的214份(26.99%)。术后3个月空白期中,24h动态心电图发现17例(23.61%)房颤复发,TTECG发现31例复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随访期间,24h动态心电图发现9例房颤患者复发,TTECG发现18例复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通过TTECG的监测,与空白期的复发率比较,1年后房颤复发率明显下降(P=0.022),而24h动态心电图未发现复发率的差异(P=0.083)。通过24h动态心电图及TTECG监测,持续性房颤消融成功率分别为84.62%,71.79% (P=0.000),阵发性房颤消融成功率分别为90.91%,78.79% (P=0.006)。结论 对于心律失常尤其是射频消融术后房颤的监测,电话远程心电监测优于常规24h动态心电监测,能及时发现术后房性心律失常复发,尤其是无症状性房颤。术后有症状患者也不一定是真正的房颤复发,实际为窦性心律。

  • 远程心电监护监测确诊Brugada综合征1例

    作者:陈兵阳;李慧敏;张春红

    1 病例报告患者男,37岁.因感冒后出现意识丧失,抽搐2次,分别持续8 min和2 min,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心肌炎,经营养心肌治疗后效果不佳,之后又发作2次,每次持续约10 min.其家属来我院咨询,建议行远程心电监测会诊.患者再次发病时,经采集的心电图信息提示为尖端扭转性室速、室颤.

  • 农村远程心电监测与诊断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作者:江朝光;陈运奇;顾沂晖;连丽娜

    为做好农村公共卫生和疾病防治关键技术集成研究的课题研究,针对农村普遍存在的缺少适宜医疗卫生技术和产品等突出问题,引入有关企业的远程心电设备与技术,结合农村实际情况,研究建立远程心电监测与诊断网络系统,形成适宜农村使用的小型便携移动式诊疗、急救、自救医疗服务装备和服务模式,为提高农村医疗机构专业技术力量和医疗急救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 远程心电监测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作者:龙湘鹏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是危害人类生命大的疾病之一.由于心血管疾病具有偶然性和突发性,应积极借助远程心电监测技术为心血管疾病患者开启一种全新的医疗服务模式.远程心电监测在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房颤以及心力衰竭中的应用均显示其优势性,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带来了重要的改变,同时在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率、改变生活质量以及降低医疗成本方面带来了很好的效益,值得不断普及和推广.

  • 电话传输远程心电监测苄普地尔治疗慢性房颤的剂量效应

    作者:牛永红;王晶

    苄普地尔(bepridil)是一种新型的长效钙通道阻断剂,同时具有钠和钾通道阻断剂活性,可在细胞内作为钙调素拮抗剂发挥作用.苄普地尔具有抗心绞痛作用,以及Ⅰ、Ⅲ和Ⅳ类抗心律失常作用.

  • 远程心电监测在院外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干预

    作者:屠艳梅;王秋池;李蕙;张晶

    目的::总结院外患者远程心电监测的护理经验。方法:2013年4~12月对80例心内科门诊行远程心电监测的患者护理人员指导其正确把握采集时机,正确使用监测仪,进行实时监测,实时指导。结果:80例患者中阳性检出率为90%,其中室性心律失常24例,房性心律失常22例,窦性心律失常15例,房室传导阻滞7例,ST段改变为7例。结论:精心的护理干预能使患者掌握远程心电监测仪正确的使用方法,把握时机,进行实时监测,实时指导,有利于提高检出率,有利于提高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减少心脏突发事件的发生。

  • 电话传输远程心电监测在术前监护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作者:邸捷;贺礼艳;郝小梅;张文芝;宋洁;姜萍

    内科介入和外科手术是目前治疗疾病的常用方法,而围手术期患者的优良护理与手术同样重要,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其中术前对患者心电变化的评估至关重要,它可以了解患者对手术的耐受能力,从而关系手术的成败与患者的生命.本文对90例准备手术的患者应用电话-心电监测系统(TTM)来监测其心电变化情况.

  • 城乡远程心电监测效果分析

    作者:王红宇;李俊伟;邸捷;宋洁;贺礼燕

    目的:研究城乡远程心电监测的效果。方法选择山西省6个县乡和6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1997例受检者,比较心律失常检出率、就医费用及就医时间。结果县乡组比社区组受检者心律失常检出率高,就医费用高,就医时间长(P <0.05)。结论县乡开展远程心电监测检查可节省更多就医成本,效果更明显。

52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