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人工鼻在气管插管全麻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陈新春;顾海军;袁冬喜;傅诚章

    目的探讨人工鼻预防气管插管全麻术后呼吸道感染,减少术后咳嗽的功效。方法 120例择期腹部手术者随机分为两组(人工鼻组和对照组),并进行临床研究。结果人工鼻组呼吸道感染率3.3%与对照组呼吸道感染率15%有显著性差异(P<0.05);人工鼻组咳嗽发生率8.3%与对照组50%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人工鼻可明显减少术后呼吸道感染和术后咳嗽。

  • 人工鼻联合密闭式吸痰对人工气道湿化的效果观察

    作者:林育群;蔡毅峰;吴灿红

    目的 观察人工鼻联合密闭式吸痰对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湿化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入住ICU机械通气超过48 h的患者11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人工鼻联合密闭式吸痰组)59例和对照组(开放性吸痰管联合加温加湿器组)55例,对两组人工气道湿化的效果、应用人工气道时间、应用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住ICU的时间、住院病死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痰液湿化效果好的病例多于对照组,导管痰痂病例少于对照组;应用人工气道时间两组病例比较无差异;观察组在应用机械通气时间和住ICU的时间上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病死率两组病例比较无差异;观察组无湿化意外出现,对照组发生呛水8例.结论 机械通气患者使用人工鼻联合密闭式吸痰进行气道管理,能够满足加热加湿吸入气体的要求,有利于改善气道湿化效果,且能降低VAP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 人工鼻联合利多卡因胶浆预防全身麻醉后并发咽喉炎的临床观察

    作者:毛青

    咽喉炎是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后较常见的并发症,轻者表现为咽喉部疼痛,重者表现为咽喉部水肿,呼吸道梗阻,导致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多,延长住院时间[1].人工鼻又称温湿交换器,全身麻醉时连接在麻醉机呼吸环路中具有蓄热保湿、除菌滤尘和气体过滤作用.笔者采用人工鼻联合利多卡因胶浆预防腹腔镜术后并发咽喉炎,取得满意效果.

  • 封闭式吸痰管与人工鼻在人工气道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吴玉琴

    人工气道指病人的生理气道发生梗阻或病人的自然呼吸发生障碍,不能维持有效的通气,需进行机械通气支持治疗而采用人工的方法建立气道.由于人工气道的存在,呼吸道的生理防御功能受到破坏,易吸入空气中的粉尘、异物及病原微生物.同时,病人的气道分泌物的喷出也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造成院内交叉感染.我院自2001年1月起采用封闭式的吸痰法,用人工鼻使吸入的空气经过滤、保湿、保温,防止吸入空气中的微生物与尘埃.现报告如下.

  • 气管切开患者两种人工气道湿化方法的效果比较

    作者:吴美英;曾菁

    目的 比较气管切开患者采用两种不同人工气道湿化方法的效果.方法 选取86例气管切开无使 用机械通气的患者,分为观察组49例,采用气管切开导管接人工鼻湿化;对照组37例,采用气管切开导管接面罩间断湿化,两组均配合沐舒坦液体间断气道冲洗.比较两组患者刺激性咳嗽、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护士吸痰次数、湿化效果.结 果 观察组刺激性咳嗽、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吸痰次数及均小于对照组,湿化满意度要好于对照组;但与对照组比较,存在 气道湿化不足的缺点.结论 人工鼻在人工气道的湿化效果优于传统的面罩间断湿化,并发症少;但存在湿化不足的缺点.

  • 人工鼻配合间歇微量泵对气管切开患者人工气道湿化的效果研究

    作者:丘艳红;何爱华

    目的:比较人工鼻配合间歇微量泵与常规湿化方法对气管切开患者人工气道湿化效果的差异.方法:将104例气管切开呼吸机撤机后无需机械通气的患者根据入院顺序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A组(人工鼻组)、B组(持续微量泵组)和C组(人工鼻配合间歇微量泵组),研究期间,测量并记录每日环境温度、每日同一气管切开口位置温度和湿度、研究开始及结束时血氧饱和度(SaO2)、吸痰量和吸痰次数,评估气道内痰液黏稠度和肺部感染控制时间.结果:在气道温湿度、血氧饱和度、吸痰量、吸痰次数、气道内痰液黏稠度控制和肺部感染控制时间方面,C组优于其余两组.结论:采用人工鼻配合间歇微量泵对气管切开患者人工气道湿化,效果较常规湿化方法好.

  • 人工鼻在人工气道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吴秋平;吴雷

    目的 探讨人工鼻在人工气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42例人工气道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1例.试验组采用人工鼻湿化,对照组采用定时湿化.比较2组的气道湿化效果(痰液黏稠度)、肺部感染率、气道阻塞率.结果 试验组重度黏痰率、肺部感染率及气道阻塞率以及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4.3%vs42.9%、9.5% vs 38.1%、4.8%vs 33.3%,均P<0.05).结论 人工鼻具有良好的气道湿化及保湿效果,同时可降低肺部感染率、气道阻塞率,减轻护士工作量.

  • MR850湿化系统在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湿化中的应用及效果

    作者:廖永珍;黄海燕;阮满真

    目的:探讨双加热导丝回路加热湿化器(MR 850湿化系统)在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将73例有创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6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气道湿化使用热湿交换器(人工鼻)接呼吸机管道,实验组使用MR 850湿化系统,比较两组湿化效果.结果:实验组痰液黏稠度、痰痂形成、气道出血和气管导管堵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呼吸做功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MR 850湿化系统应用于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湿化效果好,能减轻气道阻力,减少呼吸做功,值得推广应用.

  • 人工鼻在颈髓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气道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李丽莉;叶茂

    目的:探讨人工鼻在颈髓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气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2例呼吸道未感染颈髓损伤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1组和对照1组各21例,将48例呼吸道感染颈髓损伤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2组和对照2组各24例,实验组采用人工鼻湿化法,对照组采用微量注射泵湿化法.结果:实验1组与对照1组、实验2组与对照2组痰液培养结果和气道湿化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鼻有良好的气道湿化效果,能有效预防和控制颈髓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的肺部感染,避免交叉感染.

  • 人工鼻应用于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效果观察

    作者:丁汀

    目的:探讨人工鼻在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中的作用.方法:将60例颅脑损伤后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人工鼻替代气道湿化,对照组采用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比较两组患者呼吸道刺激征、痰培养阳性率及呼吸道湿化效果、气道阻力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呼吸道刺激征、痰培养阳性率及呼吸道湿化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工鼻具有良好的湿化、温化、过滤作用,能促进痰液排出,可以减少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人工鼻用于气管切开患者83例效果观察

    作者:周玉凤

    2006年6月~2007年6月,我们将人工鼻用于83例气管切开患者,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气管切开患者83例,男51例,女32例,16~71岁,平均48岁.

  • 不同气道湿化法在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姜蒙丽;刘琰

    目的:探讨不同气道湿化法在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行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60例因吸入性损伤而行气管切开的烧伤患者分为三组各20例,A 组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湿化、B 组采用人工鼻持续湿化、C 组采用微量注射泵结合人工鼻持续湿化。比较三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气道护理次数、带管时间及痰液黏稠度。结果:C 组患者肺部感染率、刺激性咳嗽发生率明显低于 A、B 组(P ﹤0.05),患者气道堵塞发生率、气道护理次数、带管时间、痰液黏稠度也明显低于其他两组患者(P﹤0.01)。结论:微量注射泵结合人工鼻持续湿化法应用效果满意,有利于吸入性损伤患者的气道管理,减少气管切开并发症。

  • 巧制一次性人工鼻

    作者:李秀梅

    危重患者常需要建立人工气道,人工气道的建立降低了生理条件下的吸入气体的调节功能,则必须进行人工加温、加湿,以保护呼吸道黏膜、纤毛及腺体功能的正常发挥.临床上使用的一次性人工鼻,由于价格昂贵,有的患者难以接受.我们利用一次性注射器制作的简易人工鼻,应用于临床,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人工鼻对人工气道患者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扩散拦截作用的研究

    作者:赖连枪;蒋巧雅;曹枫;詹雨林;王辉;纠智松

    目的 研究人工鼻对人工气道患者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扩散的拦截作用效果.方法 通过使用人工鼻前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比较和同一人工鼻不同拦截面的菌株数比较,研究人工鼻对医院感染细菌扩散的拦截作用.结果 使用人工鼻前后医院感染发生率和同一人工鼻不同拦截面的菌株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人工鼻对人工气道患者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扩散的拦截作用明显,具有预防医院感染扩散的作用.

  • 人工鼻在人工气道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

    作者:张文强;丁倩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及气管插管行人工通气患者应用人工鼻进行气道湿化的效果.方法 76例行人工气道患者随机分为人工鼻组和调速器泵入湿化组,观察对比两组病人刺激性咳嗽、痰液粘稠度、心率和护理时数等指标.结果 应用人工鼻进行气道湿化较调速器泵入湿化能减少患者刺激性咳嗽、降低痰液粘稠度;在减慢心率上分别经过方差分析.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叉.减少护理时数上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鼻应用于气管切开及气管插管患者进行气道管理,达到理想的加温湿化效果,并具有过滤功能,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人工鼻在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中的应用

    作者:孙亮

    目的 探讨人工鼻在气管切开后气道湿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32例气管切开患者分为人工鼻组、传统湿化组各16例,分别记录患者气道湿化情况,并对观察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人工鼻组气道湿化情况预后均好于传统湿化组。结论 人工鼻气道湿化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简易人工鼻的制作与应用

    作者:朱颖洁;罗冬冬;杨富英;田建华;丁皎皎;江晓明;邓艳芬;黄秋媚

    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的患者,由于上呼吸道对吸入气体的加温、湿润和过滤清洁生理功能消失,而长时间吸入干燥的气体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受到破坏,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的纤毛运动减弱或消失,使分泌物黏稠、结痂,痰液难以排出,增加肺部感染的机会和气道护理的难度.我科于2007年1月自行制作简易人工鼻(下称人工鼻)并应用于临床,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 气管插管接头用于连接人工鼻与金属气管套管可行性探讨

    作者:沈文英;何倩;胡婷婷;刘瑞丽

    目的 探讨一次性气管插管接头用于连接人工鼻与金属气管套管对患者通气的影响.方法 对全麻下行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进入麻醉复苏室的74例患者,采用一次性气管插管接头连接人工鼻与金属气管套管,持续低流量吸氧(2 L/min)至出室.结果 患者入复苏室与出室时比较,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无明显变化(均P>0.05);呼吸频率增加,二氧化碳分压下降(均P<0.01),但数值在正常范围.结论 一次性气管插管接头用于连接人工鼻与金属气管套管,安全、牢靠.

  • 简易人工鼻的制作与应用

    作者:黄芳芳;吴锦明;吴金花

    经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治疗患者,当病情逐渐稳定,脱机带管(气管插管)治疗期间,气道的湿化及经气道氧疗在护理过程中至关重要,常规多采用将一次性给氧管剪去头端后插入气管插管内给氧,以注射器定时气道内注入湿化液进行湿化,同时在气管插管口覆盖纱布.此种方法操作繁琐,且氧管固定困难,容易滑脱.我们采用一次性输液器莫菲氏管制作成简易人工鼻,应用于临床30例患者,取得较好效果.

  • 呼吸机辅助呼吸采用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效果观察

    作者:廖柏兰

    目的 探讨呼吸机使用期间适宜的气道湿化方法,以降低痰液黏稠度及痰培养细菌阳性率.方法 将72例人工气道并使用呼吸机超过5 d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人工鼻气道湿化;观察组在人工鼻基础上增加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连续5 d后评价效果及痰培养细菌阳性率.结果 观察组痰液黏稠度及痰培养细菌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对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使用人工鼻联合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可有效降低痰液黏稠度及痰培养细菌阳性率.

147 条记录 5/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