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以急腹症为表现的Crohn病

    作者:张佩荣;李昱

    目的:探讨以急腹症表现为主的Crohn病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8月至2014年1月我院外科治疗的17例以急腹症为表现的Crohn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表现为不同类型的急腹症。结果:3例术前诊断为急性阑尾炎;2例诊断为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4例诊断为空腔脏器穿孔;3例诊断为肠梗阻;3例诊断为腹膜炎原因待查;1例诊断为下消化道大出血;1例诊断为幽门梗阻。均急诊行剖腹探查,其中9例行小肠部分切除术,3例行回盲部切除术,1例行右半结肠切除术,1例行回结肠短路术,2例行小肠切除造瘘术,1例行胃空肠吻合术。术后经病理确诊为Crohn病。术后出现并发症5例,死亡1例。随访1-10年,5例明确复发,1例伴乳腺癌化疗生存,其它9例无异常。结论:Crohn病临床表现多样,术前确诊比较困难,术式的选择和规范化手术方法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 超声诊断子宫角妊娠及误诊分析

    作者:刘鑫

    目的:探究超声诊断子宫角妊娠及误诊情况。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5年1月间来我院就诊的22例子宫角妊娠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超声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只有3例患者和病理诊断结果相符,其余患者均在术中或术后病理诊断确诊。结论:超声是一种诊断宫角妊娠理想方式,在进行诊断的时候,推荐经阴联合经腹的方式为患者进行检查,这样能够在根本上提升宫角妊娠疾病的临床诊断率。

  • 食管反流性咳嗽1例误诊分析

    作者:朱继军;沈红霞

    食管反流性咳嗽在基层医疗机构常因临床症状的非特异性而导致误诊,主要是基层医务人员对该病的病因不清楚、诊断标准不熟悉,加之临床实验室检查条件有限,因此极易误诊。本文对该类患者如何识别及早诊断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提示对无其他原因的慢性咳嗽应考虑食管反流性咳嗽的可能。

  •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治体会

    作者:何琴芳

    目的: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特点,减少误诊,及早正规治疗。方法对本院诊治3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体会。结果咳嗽变异性哮喘有特殊的临床特点。结论临床医生应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提高认识,掌握其诊断标准,及早明确诊断。

  • 数字乳腺摄影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的价值及误诊分析

    作者:胡剑峰;刘从彬;陈晴玉

    目的:评估数字乳腺摄影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行数字乳腺摄影80例女性患者,良性病例随访截止至2016年6月,采用BI‐RADS分类评价数字乳腺摄影的检查结果,并与病理作对照。结果:80例患者共检出88个病灶,其中恶性35例,良性53例。(1)乳腺恶性肿块组平均年龄为(46.36±9.816)岁,良性组平均年龄为(40.45±8.216)岁,恶性组年龄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数字乳腺摄影的敏感性为80.0%,特异性为88.7%,假阳性率为11.3%,假阴性率为20.0%。(3)88个病灶数字乳腺摄影表现分别为局部密度增高26例(29.5%),单纯肿块20例(22.7%),肿块伴钙化20例(22.7%),单纯钙化18例(20.5%),结构扭曲4例(4.5%)。结论:数字乳腺摄影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有重要的价值,但仍然存在一定的误诊,必要时需结合超声或M RI检查。

  • 甲状腺机能减退症误诊为更年期综合征1例

    作者:杨爱芳

    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或生物效应低下所引起的内分泌疾病,因起病隐匿,进展缓慢,症状不典型,极易造成误诊.女性到了更年期也会出现多种症状,甲减的表现有时类似更年期,现将被误诊为更年期综合征的甲减1例报道如下.

  • 过敏性紫癜18例误诊分析

    作者:张立芳

    过敏性紫癜(henoch schonlein purpura,HSP)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本病以儿童及青少年多见,成人HSP也有发病.冬季为主要发病季节,上呼吸道感染及进食鱼、虾、蟹等为主要诱因.多数患者以皮肤损害为首发表现.有典型症状者容易诊断,但某些特殊病例除有皮肤紫癜外,胃肠、关节、肾炎症状皆有,病情严重.易造成误诊,现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误诊的过敏性紫癜18例,报道分析如下

  • 小肠无神经节细胞症误诊分析

    作者:姚文娟

    1 病例介绍患者,王文清,男性,18岁,因"上腹部胀痛1年,再发加重3个月"于2010年4月22日在我院消化内科住院.患者近1年来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上腹部胀痛,进食后明显,伴有反酸、嗳气,无恶心、呕吐,无腹泻.3个月前症状加重,时有恶心、呕吐,大便每天1次,自觉排便困难,有肛门排气.入院查体:体温36.0℃,脉搏82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90/40mmHg,心肺听诊未见异常,腹平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4次/分,双下肢无浮肿.入院后腹部立位平片:不完全性肠梗阻,腹部CT:胃及十二指肠胀气、扩张.肠镜未见异常.考虑诊断:不完全性肠梗阻.入院后予禁食、抗感染、清洁灌肠、胃肠减压及支持等治疗后,患者腹部胀痛缓解,复查平片未见异常后出院.患者于2010年5月8日因"上腹部胀痛再发4天"再次入院于消化内科.腹部立位平片:间位结肠及低位性肠梗阻,全消化道钡餐检查:胃扭转.十二指肠、空肠明显扩张,估计空肠下段狭窄(狭窄段显示不清).回肠充盈不佳,所见回肠末端扩张,可疑回肠末端近盲肠端狭窄.考虑空肠旋转不良,盲肠高位.考虑:不完全性肠梗阻,肠旋转不良?于2010年5月14日转普通外科.于2010年5月20日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小肠活检术.术中所见:回盲部、盲肠位于右下腹,但较游离,整个小肠扩张明显,直径达6.0cm以上,小肠蠕动差,肠管壁增厚,肠系膜有多个肿大淋巴结,取小肠壁组织少许,肠系膜淋巴结1个活检.探查小肠、结肠未见肿瘤及狭窄段.病理:①(肠系膜淋巴结)淋巴结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②(肠壁组织)肠壁组织,灶性见肌间神经丛,未找到典型的神经节细胞.术后考虑诊断:①不完全性肠梗阻.②小肠无神经节细胞症.患者予抗感染、支持、清洁灌肠治疗后好转出院.

  • 50例老年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治及误诊分析

    作者:杨国琦

    目的:深入探讨老年性阑尾炎的诊治方法及误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阑尾炎患者的全部临床资料,通过资料进一步掌握了老年性阑尾炎的诊治及误诊分析.结果:50例老年性阑尾炎患者,其中46例得到了正确诊治,误诊的4例也得到正确诊断,进行了相应的药物治疗,效果很好.结论:临床实践证明:对老年性阑尾炎患者必须做到早诊断、早期手术治疗.

  • 老年低血糖症与脑血管病误诊分析

    作者:隋洪君

    低血糖症是由多种原因所引起的血糖浓度过低所致的临床综合症,病因包括药物性、胰岛源性、胰外肿瘤、肝、肾源性、内分泌性等,临床上主要呈交感神经受刺激及中枢神经系统受低血糖影响的多种表现.短暂低血糖可引起脑功能障碍,若低血糖较重且持续时间较长,可引起脑组织不可逆损害.我院急诊2004.02-2012.07收入院的45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为老年患者,总结如下.

  • 一例低血钾性昏迷院前误诊分析

    作者:赵巍

    低钾血症是由于钾离子摄入不足、缺失或转移等代谢异常引起的症候群.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血钾低,早突出的症状是肌无力,由低钾血症引起的昏迷并不多见.特别是在院前急救中遇到此类患者极易造成漏诊误诊,现对笔者曾救治的一例低价性昏迷患者误诊分析如下:

  • 经阴道超声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王丽云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2年4月—2014年6月疑诊子宫内膜病变的112例患者进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宫腔镜下取组织活检或术后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评估经阴道超声的诊断准确率,分析其声像图表现及误诊原因。结果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敏感性为89.11%,特异性为81.82%;对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息肉、黏膜下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0.70%,88.89%,90.91%,77.78%。结论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简单、无创、可重复性好、准确率高,可作为临床首选的筛查方法推广应用。

  • 缺血性肠病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穿孔1例

    作者:韩东江;艾萍

    缺血性肠病系指肠系膜动脉或静脉阻塞导致血液循环障碍、肠管缺血坏死的一种急腹症,也称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根据病因和病理可分为肠系膜上动脉栓塞、 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肠系膜血管非闭塞性缺血四类[1].由于缺血性肠病以老年人为主,可累及全消化道,且并发多种疾病,再加上该病缺乏临床特异性,与多种消化道疾病的临床表现有交叉、重叠,因此诊断较困难,容易导致误诊,延误病情[2]. 我院2015年3月收治缺血性肠病患者1例, 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穿孔. 现就病历资料和误诊分析报道如下.

  • 儿童抽动障碍56例误诊分析

    作者:李雄;郑伟华;秦静廷

    目的 总结儿童抽动障碍的临床特点,分析误诊原因,减少误诊误治.方法 对56例儿童抽动障碍误诊患儿的临床资料、诊断、治疗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误诊56例均为基层医院误诊,误诊率高达73.68%.其中误诊为多动症25例(44.64%),结膜炎8例(14.29%),不良习惯7例(12.50%),咽炎、慢性扁桃体炎5例(8.93%),鼻炎4例(7.15%),过敏性咳嗽3例(5.36%),癫痫2例(3.57%),低钙惊厥1例(1.79%),舞蹈症1例(1.79%).结论 儿童抽动障碍为慢性病程,临床症状多样化,误诊率很高,因此必须加强基层全科医生的培养.儿科各专业医师应全面掌握此病的基本表现和临床特点,争取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以减轻患儿痛苦,减少误诊、误治.

  • 老年左心衰竭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43例分析

    作者:许成

    目的 总结老年左心衰竭误诊病例特点,寻找误诊误治原因.方法 分析5年来我院43例老年左心衰误诊病例,研究其临床表现、诊治情况.结果 缺乏严谨诊查态度以及缺少临床知识积累是误诊误治主要原因.结论 咳嗽、气促、肺部啰音是左心衰竭和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共有临床表现,极易混淆,只要临床工作中认真细致诊查,动态观察病情变化,平时注重学习积累专业知识,还是能够避免误诊误治的.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6例误诊分析及治疗

    作者:唐妙萍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严重威胁糖尿病患者生命的急性并发症之一,是由于体内胰岛素严重不足所致.当患者胰岛素严重缺乏时,糖代谢紊乱急剧加重,这时机体不能利用葡萄糖,只好动用脂肪供能,而脂肪燃烧不完全,导致出现继发性脂肪代谢严重紊乱:当脂肪分解加速,酮体生成增多,超过了组织所能利用的程度时,酮体在体内积聚使血酮超过2 mg%,即出现酮血症.

  • 不典型的蛛网膜下隙出血3例误诊分析

    作者:樊爽梅

    蛛网膜下隙出血(SAH)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血性脑脊液.但对于首发症状不典型的患者,早期易延误诊断,影响治疗,本文对3例进行误诊分析,报告如下:

  • 胸壁肿瘤1例误诊分析

    作者:汪庆伟;周军;罗云芳;麦海浪

    1 病例摘要患者,女,20岁,因发现左侧胸壁肿物1月余,伴发热、疼痛半月入院.入院体检:左侧胸壁可见一圆形肿物突出,约8 cm×8 cm,有触痛.患者20多天前曾到我院就诊,并摄X线胸片,X线胸片报告:左侧第6肋骨肋弓部骨折,软组织肿胀(见图1,2),考虑血肿.当时曾详细询问病史,无明确外伤史.

  •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早中期X线诊断与误诊分析(附1例报告)

    作者:詹霄;徐晓峰;王为岗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是一种少见且临床误诊率较高的疾病[1],近年文献报道逐渐增多.

  • 甲状腺癌的超声误诊分析

    作者:沈笑烈;张美蓉

    我院2000年3月至2004年4月共手术治疗甲状腺癌38例.14例术前超声未作出恶性肿瘤的诊断.

836 条记录 12/42 页 « 12...9101112131415...414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