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对HG303-(-34)A型电热恒温培养箱的改进

    作者:朱守彬

    HG303-(-34)A型电热恒温培养箱是南京实验仪器厂生产的,它具有恒温精度高,箱温均匀,并设有LED数码显示,性能可靠,操作方便等特点.在医院广泛应用于生化室做细菌、霉菌、血清培养.我院有数台此型号培养箱.由于使用频率高,经常发生加热器不加热或温度过高故障.造成培养样品的损坏,给病人和科研工作带来不应有的损失.也给维修带来了大量工作.

  • 生物材料静态血清接触对总补体溶血活性(CH50)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胡卫建;叶长宁;李良忠;朱明华;曾怡;蒋丽

    机体在抗原的作用下产生一系列免疫反应,血清中总补体含量的变化可反映补体活化及免疫反应程度.本文参照有关标准方法,选择八种生物材料,与血清进行体外培养,在不同时间内测定总补体溶血活性(CH50),探讨生物材料免疫反应.试验结果表明,八种材料接触血清测得CH50值均低于对照组,但每种材料降低程度有所不同,CA和PETF降低明显,CH50定值均<40单位@ml-1,而对照组为80单位@ml-1.PP和BC材料的CH50值与对照组结果比基本一致.PETF和PES两种材料接触不同时间(30min,90min,120min)随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而PETF降低较明显.该研究初步表明CA和PETF材料具有活化补体,降低CH50值,提高免疫反应的作用.

  • 中药复方胃康宁对人胃癌细胞VEGF及其受体表达的作用

    作者:闵存云;李庆明;吴伟康

    目的:研究胃癌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Flt、KDR的表达与中药胃康宁的调控作用.方法:以不同剂量的中药复方胃康宁制剂给SD大鼠灌胃制备含药血清,然后以含药血清培养胃癌细胞,共同培养两代后,分别用免疫组化法和RT-PCR检测不同剂量组胃癌细胞中VEGF及其受体Flt、KDR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VEGF162.78±0.58,Flt:172.65±0.65)相比,VEGF及其受体Flt在用药组胃癌细胞中的表达减弱,染色变浅(VEGF:186.82±0.22,195.35±0.45,1 72.62±0.52,Flt:198.44±0.44,188.66±0.46,197.01±0.91,P<0.05),并且与用药剂量有一定的关系;VEGF mRNA及其受体Flt mRNA、KDR mRNA在用药组胃癌细胞中的表达也受到抑制.结论:中药胃康宁对胃癌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Flt、KDR的表达有抑制作用.

  • 烧伤前后大鼠血清对骨髓基质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作者:韩冰;付小兵

    目的:观察烧伤前后大鼠血清对体外培养的大鼠骨髓基质细胞的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为骨髓基质细胞在创伤修复中的应用奠定实验基础.方法:取Wistar大鼠,处死分离骨髓,原代培养骨髓基质细胞,传代后分别用含有10%胎牛血清、正常大鼠血清、烧伤后3d大鼠血清和烧伤后14d大鼠血清的F-12培养基培养,用MTT法测定其生长曲线,PI染色,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DNA含量和细胞凋亡率.结果:用含有10%大鼠血清的F-12培养基传代培养的细胞生长曲线相似,但与含有FCS的F-12培养基传代培养的明显不同.前者倍增时间缩短,N组、B1组、B2组细胞群体倍增时间分别为23.7h、18.6h、20.2h.平台期所能达到的细胞总数明显增加.烧伤后大鼠血清处理过的细胞中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其它两组,而S期细胞的比例则相反.正常大鼠血清处理过的细胞中G2+M期细胞的比例则比其它组明显升高.大鼠血清处理过的细胞中DNA含量明显高于胎牛血清培养的细胞,而烧伤后的大鼠血清处理过的细胞中DNA含量则明显高于正常大鼠血清处理过的细胞.而烧伤后3d的大鼠血清处理过的细胞的凋亡率比其它组细胞明显升高.结论:大鼠血清比胎牛血清能更好地促进大鼠体外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生长;烧伤大鼠血清内可能含有多种能影响骨髓基质细胞生长的物质,且其含量随烧伤的时间改变而变化,对骨髓基质细胞生长的影响是复杂的.

  • 从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探讨痰瘀理论及痰瘀同治机制

    作者:宋剑南;周瑕菁;周玉萍;王宇辉;吕爱平

    中医痰病涉及面广,素有"百病皆生于痰"、"怪病多痰"、"百病中皆多兼有痰"之说.由于工作难度很大,以往这方面的研究涉足者极少.本项研究以遵循中医理论为原则,从临床和实验二个方面,以高脂血症动物及高脂蛋白血清培养的内皮细胞二类模型及临床病人为对象,按照病、证结合方式,采用药物反证为手段,应用生物化学、细胞培养、组织化学、扫描电镜、放射免疫、原位杂交等现代技术,从体外到体内,整体到细胞,形态到化学,结构到功能,多指标、多方位、多层次,系统地进行了深入探讨.对中医血中痰浊的物质基础;痰瘀相关的中心环节和由痰致瘀的物质基础;痰瘀相互转化,相互影响的病因、病机和病理特征以及治则治法等提出了新的见解.它们是:

  • 丹参酮ⅡA对鼠肝星状细胞活化Ca2+效应的抑制作用

    作者:刘石萍;王军民;赵京梅;常健;宁贵彩;张贵利

    目的 研究丹参酮ⅡA(TanshinoneⅡA)药物血清是否具有抑制肝星状细胞(HSCs)胞浆游离钙([Ca2+]i)增高的作用.方法 健康SD大鼠32只,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4组:肝纤维化模型丹参酮ⅡA组(8只) 给予用精制橄榄油配制的 40%CCl4 溶液,9 周后腹腔注射丹参酮ⅡA(15 mg/kg)15 d;肝纤维化模型对照组(8只)给予用精制橄榄油配制的40%CCl4 溶液,9周后灌服生理盐水15 d;正常大鼠丹参酮ⅡA组(8只)仅给予等量精制橄榄油9周,然后腹腔注射丹参酮ⅡA(15 mg/kg)15 d;正常对照组(8只)仅给予等量精制橄榄油,9周后灌服生理盐水15 d.结束后,经下腔静脉取血并分离血清.采用盲法,用上述 10%血清培养 HSCs24 h并负载好 Fluo23PAM后使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检测 HSCs[Ca2+]i.结果 ①经正常大鼠丹参酮ⅡA组及肝纤维化模型丹参酮ⅡA组的血清预处理的 HSCs,其[Ca2+]i荧光强度相对值均明显低于肝纤维化模型对照组(P<0.05);且二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也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经正常大鼠丹参酮ⅡA组及肝纤维化模型丹参酮ⅡA组血清预处理 HSCs后加入 AngⅡ,HSCs[Ca2+]i荧光强度变化百分数显著低于肝纤维化模型对照组(P<0.01).结论 丹参酮ⅡA能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Ca2+]i的升高,可能是其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的重要途径之一.

  • 肝硬化腹水感染的病原与耐药分析

    作者:马春明;朱敏

    对我院3年来住院的肝硬化合并腹膜炎患者,进行腹水培养或血清培养阳性的病原菌组成及其耐药趋势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 红花、郁金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及增殖变化的影响

    作者:段文卓;宫海民

    目的:系统观察活血化淤中药红花、郁金提取液对高糖血清培养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变及增殖的影响,以期阐明活血化淤中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贴块法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进行原代和传代培养,取第三代血管平滑肌细胞将其分为4组:对照组、高糖组、高糖加中药组、高糖加秋水仙碱组进行培养.电镜观察各组血管平滑肌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用[3H]-TDR掺入法测定血管平滑肌细胞内DNA合成速率,用GMIAS彩色图像分析系统进行血管平滑肌细胞图像处理,以每个细胞平均积分光密度表示血管平滑肌细胞核内DNA含量,加入脯氨酸测定细胞内胶元合成量.结果:电镜超微结构显示对照组血管平滑肌细胞为收缩表型,高糖组为合成表型,中药组和秋水仙碱组与对照组基本相似;DNA合成速率、核内DNA含量及胶元合成量高糖组均高于对照组,而中药组和秋水仙碱组均低于高糖组(P<0.05).结论:本实验结果提示红花、郁金提取液可有效的抑制体外高糖血清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变与增殖变化,从而可认为红花、郁金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有重要的防治作用.

  • 植入后小鼠全胚胎培养技术的建立

    作者:李泽桂;蔡文琴;陈活彝

    哺乳动物胚胎在子宫内生长的不可接近性,使胚胎发育处于"暗箱"状态.而全胚胎培养技术的发展使得在体外维持小鼠或大鼠胚胎发育成为可能.通过全胚胎培养技术,鼠胚在体外可存活相当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可完成原肠胚形成(gastrulation)和早期的器官发育.全胚胎培养技术可允许直接连续地观察胚胎发生的详细过程.全胚胎培养技术的建立, 为发育神经生物学提供了有力的研究手段.但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目前这项技术在国内的开展还面临许多困难.为了用全胚胎培养的神经管缺陷小鼠研究转染原癌基因bcl-2对神经管缺陷的缓解作用,我们自行设计和制作了WHC-2000(Whole Embr yo Culture Box 2000)型胚胎旋转培养箱,改良设计了培养系统,将全血清培养改良为DMEM:鼠血清(1:1)培养基,应用全胚胎培养技术获得良好效果 .正常小鼠的胚胎发育要经历19-20天.在1-2dPC形成2到4个细胞的胚胎.在3. 0-3.5dPC发育成桑椹胚或胚泡.在6.0-6.5dPC成为圆柱状.中胚层于7 .0-7.5dPC形成.在8,0dPC,外胚层增厚形成神经板,继之,在8.0-8 .5dPC,神经褶在颈部水平融合形成神经管.在8.0-8.5dPC神经嵴在中脑水平迁出,分布到全身各部位,演变为黑色素细胞、外周感觉和自主神经系统的组成成分等. 心脏的原基在紧靠神经管前端的腹侧中胚层形成,并在8.5dPC末开始有节律地收缩. 9.0dPC卵黄囊血岛逐渐出现,在9.5dPC前,肢芽开始出现,眼、耳、嗅觉的原基形成,可见2-3对鳃弓、心脏已能搏动.在10.5dPC,胚胎进一步发育,肢芽增长,脑泡增大,颅侧和背根神经节形成,运动神经元开始分化.总之,在8.0-10.5 dPC主要的器官原基已经分化.应用体外全胚胎培养技术,此阶段的胚胎在培养基中易于成功的培养.胚胎培养的方法能有效地控制胚胎发育的环境,提供给胚胎细胞在正常环境中实验研究的机会.目前全胚胎培养技术已被成功地应用于肢芽再生研究,药物与自然产物的致畸作用研究 ,神经嵴细胞迁移的研究,以及利用基因转染来研究器官发生阶段的基因相互作用等.但目前由于此项技术开展不普遍,实验所需的旋转培养箱在国内还没有厂家进行批量生产,在国外购买经费昂贵,因此我们根据实验需要自行设计和制作了用于本实验的WEC-2000 型胚胎旋转培养箱,该培养箱带有37℃的恒温系统,每分钟20-40转的齿轮旋转系统 ,能连续工作200小时,性能指标完全能满足胚胎培养的要求.另外我们用EMDM-鼠血清培养基代替纯大鼠血清,也达到实验要求并节约了经费和劳动力.我们将鼠胚在体外培养 24小时后,其发育状态与母体子宫内生长的胚胎完全同步.形态学特征符合实验要求.实验结果表明,我们的培养系统和培养技术是成功的,可以开展下一步的工作.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