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双心室起搏治疗心衰及半年随访1例

    作者:马锋;王海峰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通常表现有不同程度的传导阻滞,这些传导阻滞又常常伴随有电-机械的不同步,并进而导致心功能的进一步恶化.双心室同步起搏治疗CHF是近年来热门的技术[1],通过左右心室同步起搏,可纠正这种心脏的电-机械不同步现象,达到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2].作者于2002-09-08为1例CHF患者植入Medtronic公司新产品Insync三腔心脏起搏器,效果满意.

  • 起搏治疗心动过缓并发脑梗死24例临床观察

    作者:张玉顺;王冬梅;郭文怡;贾国良

    心脑血管疾病二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对于心动过缓并发脑梗死文献报道不多, 本文作者对24例心动过缓并发脑梗死患者进行埋藏式永久性起搏器治疗,随诊观察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24例心动过缓并发脑梗死患者男17例,女7例;平均年龄57.6(22~84)岁。心律失常类型为窦性心动过缓并结性逸搏及逸搏心律7例。Ⅱ度Ⅱ型及Ⅲ度房室传导阻滞8例,三束支传导阻滞4例,窦性停搏3 s以上5例。病因为冠心病10例,病毒性心肌炎3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1例。所植入起搏器为MEDTRONIC 10例,INTERMEDICS 6例,CPI 4例,秦明8619B 3例,红旗QBI 1例。其中DDD 12台,AAI 2台,VVI 10台。1.2  临床表现 本组病例心室率40次/min 以下,均伴有晕厥。心动过缓发病后72个月内并发脑梗死,均经2次或2次以上头颅CT确诊。临床主要表现为一侧肢体活动障碍或失语,肌力0~Ⅰ级。既往无脑血管意外及后遗症。1.3  治疗方法 24例患者脑梗死发生后均安装埋藏式永久性起搏器,锁骨下静脉穿刺植入不同类型起搏器,同时给予内科药物治疗。2 结果 24例心动过缓并发脑梗死患者起搏器治疗,随诊6~24个月,随访率100%。其中1例年龄小者(22岁),安装VVI起搏器后20 d患者言语完全恢复,术后2月肌力由0级变为Ⅲ级,6个月恢复为Ⅴ级。17例患者3个月内言语完全恢复,肢体肌力6个月恢复至Ⅲ级者14例,Ⅳ级者3例,24个月随诊肢体肌力均恢复至Ⅴ级。余7例均为70岁以上患者,24个月随诊肌力Ⅱ-Ⅲ级,言语能说简单字句,临床好转。

  • 钠钙交换体1参与窦房结细胞起搏活动研究进展

    作者:汪艳丽;刘如秀;刘金凤

    窦房结细胞是窦房结起搏活动的基础,维持着心脏的正常活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常见心血管重大疑难疾病之一,由窦房结起搏及(或)传导功能障碍所致,归因于窦房结起搏细胞的自发性动作电位异常,钠钙交换体1在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和维持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其功能异常,可导致窦房结起搏功能障碍而引发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 电转复并临时起搏治疗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

    作者:张哲;曹明

    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TDP)是一种恶性致命性心律失常,治疗不当常带来严重后果.自1999-05以来,作者采用电复律及临时起搏治疗4例停歇依赖型TDP患者,疗效满意.

  • 长期随访病窦综合征患者单腔心房或单腔心室起搏后心衰与超声心动图变化

    作者:张清;王海昌;张殿新;李媛;王小燕

    目的:了解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窦)患者选择不同起搏方式和心力衰竭(心衰)发生与发展的关系.方法:165例病窦患者,分为单腔心房起搏(AAI, n=72),单腔心室起搏(VVI, n=93),在植入起搏器后3个月,以后每年1次,了解心功能(纽约心脏学学会分级标准,NYHA)、服药情况及超声心动图的变化.随访期5~8年(5.5±2.1年).结果:在随访期VVI组93例患者有35例心衰加重,而AAI组72例患者中仅8例加重(P<0.01);VVI组利尿剂(速尿)用量高于AAI组(分别为24±38 vs 8±41 mg/d,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在VVI组明显降低(由0.42±0.12降至0.34±0.08,P<0.01),而AAI组无变化(0.40±0.13至0.38±0.09,P>0.05);左心房直径两组均增加,VVI组,从34±7增至42±7 mm(P<0.01),AAI组,从34±8增至37±6 mm(P<0.05),但VVI组较AAI组增加更明显(P<0.01).结论:长期VVI起搏可导致心衰加重.

  • 人膀胱不同区域Cajal样间质细胞的分布及意义

    作者:田野;王勤章;丁国富

    目的 观察人膀胱不同区域Cajal样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s)的分布情况,探讨其作为起搏细胞在人膀胱的分布意义.方法 标本来源于5个膀胱癌患者手术(全膀胱切除术)切下的正常非癌变膀胱全层组织(病理检查无病变),按解剖学分组(顶部、体部、颈部)及组织学分组(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制作冰冻切片,运用免疫荧光显色技术观察ICCs的分布情况.结果 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在人膀胱不同区域发现的ICCs形态学、免疫表型与在消化道发现的ICCs类似.可见CD117呈阳性的ICCs出现在膀胱不同解剖区域及组织层次中,荧光主要在细胞膜及突起着色,细胞呈梭形,轴向两端存在突起.解剖学组中ICCs存在于膀胱顶部多,膀胱体部次之,膀胱颈部罕见.组织学组中ICCs主要存在于肌层和黏膜下层,黏膜层少见.结论 为临床上治疗某些疾病提供新的理论依据,ICCs在人膀胱顶部和肌层大量存在,很可能构成了膀胱活动的第一起搏点,使慢波向膀胱体、膀胱颈传播,缺乏及丧失ICCs可能会导致人类膀胱动力障碍性疾病.

    关键词: ICCS 膀胱 起搏 分布
  • 连锁经营起搏美容经济

    作者:

    关键词: 连锁经营 起搏
  • 多层螺旋CT对肺静脉的影像学评价

    作者:陈光祥;陈洪亮;唐光才

    近年来,研究表明大部分阵发性房颤起源于肺静脉,肺静脉变异如一侧肺静脉共干及独立肺静脉是房颤异位起搏重要来源[1~3];肺静脉心肌袖在房颤触发和驱动中起着重要作用[4].应用多层螺旋CT对肺静脉进行影像学评价,已引起一些研究者的重视.

  • 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阳离子通道的研究现状

    作者:严慧;黄裕新;王景杰

    0 引言 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的超极化阳离子通道(hyperpolarization-activated cyclic nucleotide-gated cation chan-nel,HCN)的研究起源于Ih的发现,Noma和Irisawa已经在研究窦房结起搏活动时发现这一离子流并命名为Ih(hyperpolar-ization-activated current),20世纪80年代初Di Francesco和Irisawa等

  • 浅谈心电图对双腔起搏器感知功能和起搏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婷婷

    目的 探讨心电图对双腔起搏嚣感知功能和起搏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我院2010年9月~2015年3月报告的19例植入双腔起搏器患者的心电图表现.结果 此期间共出起搏器心律心电图报告19例,其中正常起搏嚣心律7例,感知过度2例,感知不良4例,无效起搏3例,电池耗竭3例.结论 通过分析心电图能判定起搏器的功能是否正常.

  • 不同心率对正常人二尖瓣多普勒模式的影响

    作者:葛利军;詹学民;席少静;栾红;王全山;魏述军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心率对正常人二尖瓣流入模式的影响,包括左室舒张早期充盈速度(E峰)、舒张晚期充盈速度(A峰)以及其比值(E/A).方法应用置入右房的临时心脏起搏器将心率从基础水平程控到90次/分及110次/分,分别测定心率在基础水平、90次/分及110次/分状态时的E峰和A峰值,并计算心率在基础状态、90次/分及110次/分时的E/A比值.结果 E峰值从基础状态时的(0.70±0.18)m/s分别降低到心率在90次/分时的(0.51±0.19)m/s及110次/分时的(0.45±0.22)m/s.A峰值从基础状态时的(0.55±0.17)m/s分别增加到心率在90次/分时的(0.69±0.20)m/s及心率在110次/分时的(0.87±0.22)m/s(与基础值比较P分别小于0.05及0.01.E/A比值从心率在基础状态时的(1.27±0.21)m/s改变为心率在90次/分时的(0.74±0.19)m/s及心率在110次/分时的(0.52±0.21)m/s(与基础值比较P分别小于0.05及0.01).结论心率可影响超声多普勒在正常人所测的二尖瓣流入模式.

  • 干细胞与心脏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葛利军;杨震

    自1981年Martin首先从小鼠的胚胎中分离出胚胎干细胞以来,干细胞移植技术快速发展,许多基础和临床试验相继表明干细胞移植能够修复和再生受损心肌,促进血管新生,缩小心肌梗死面积,改善心功能.2003年,美国FDA率先批准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性疾病,干细胞移植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本文就干细胞及其在心脏病领域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 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阳离子通道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丹妮;姚成立

    1976年Noma首次报道在家兔心脏窦房结组织记录到一种超极化激活的内向电流,称为If[1].随后在感光细胞和海马CA1区的锥体细胞也记录到这种超极化激活的内向电流,称为Iq.在神经系统,这种超极化激活电流称为Ih[2].

    关键词: 心脏 起搏 电流
  • 浅谈缓慢型心律失常之治验

    作者:兰明梅;王晓峰;杨惠琴

    缓慢型心律失常,多见于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等所致的窦房结起搏传导系统障碍,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窦房结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等.根据其临床表现,属于祖国医学"胸痹"、"心悸"、"晕厥"等范畴.1997~2003年,我们应用通阳复脉汤加减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获得了较好疗效.

  • 心房不同部位起搏对阵发房颤患者心房激动时间的影响

    作者:赵玲;郭涛;韩明华;刘中梅;李淑敏;肖践明;王松丽

    目的 比较右心耳(RAA)、冠状窦远端(DCS)、右房双部位(右心耳加冠状窦口,DSA)和双房(右心耳加冠状窦远端,BiA)起搏对阵发房颤(PAf)患者心房激动时间的影响。方法22例接受心脏电生理评价试验的PAf患者在窦性心律下行心房不同部位起搏,同步记录12-导心电图,测量大P波时限。结果与窦性P波时限相比,BAA起搏明显延长P波时限(P<0.01),DCS、DSA及BiA起搏则明显缩短P波时限(P<0.01)结论DCS、DSA及BiA起搏明显缩短心房激动时间,减少心房电活动的离散度,有利于PAf的防治。

  • 动态心电图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分析及临床意义

    作者:刘悦香;张骞;崔兰凤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系由窦房结器质性病变或功能性障碍造成的起搏和传导功能失常以致产生一系列的心律紊乱和血流动力学障碍,严重者可发生阿-斯综合征或猝死,临床已引起普遍重视.动态心电图(DCG)是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较安全、可靠的方法之一.现将我科室动态心电图检查的56例SSS分析如下.

  • 心脏记忆现象及其鉴别

    作者:袁芳;郭赞;王昕;袁洪顺

    目的:探讨心脏记忆现象与心肌缺血性疾病的鉴别方法.方法:比较7例右室起搏术后非起搏心律(即自身心律)或心动过速转复后T波与31例心肌缺血或梗死患者,(其中左前降支者17例,左回旋支者9例,右冠状动脉者5例)T波改变.结果:联合应用I导联T波直立或平坦、aVL导联T波直立及TWI>TWIⅢ3项指标诊断心脏记忆T波的敏感性为85.71%.特异性为93.5%(P<0.05).结论:心脏记忆现象为正常电生理表现非心肌缺血、心肌梗死或心肌痰病的进展,I、aVL导联的T波形态及胸前导联大T波倒置幅度是否大于Ⅲ导联T波倒置幅度是鉴别心脏记忆T波和缺血性T波的良好指标.

    关键词: 心脏记忆 T波 起搏
  • 心律失常研究的新亮点及进展

    作者:王文清

    第11次中国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学术会议于2004年4月23日至25日在湖北武汉召开,国内著名的心脏电生理学家600余人参加了大会.与会专家及代表对心脏电生理领域内近年来的重大进展作了专题演讲,对心律失常学的发展趋势与前景进行了展望,并对目前的热点问题进行了评述与讨论.有关心律失常的热点集中在心房纤颤的机制与治疗、起搏器的新进展及恶性心律失常的治疗进展等.

    关键词: 心律失常 房颤 起搏
  • 两大新技术:开创冠脉介入新天地

    作者:李远方;钱菊英;葛均波

    近年来,中山医院心内科团队在冠心病、结构性心脏病、起搏电生理等领域均取得了新突破.而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生物可吸收支架和开通慢性闭塞病变新技术是“亮点”.

399 条记录 20/20 页 « 12...12131415161718192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