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右心室流出道起搏

    作者:韦彩雯;毛家亮

    近来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传统的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心脏有着不利的影响,用其他部位来替代心尖起搏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其中研究多的是右室流出道起搏.现综述右室流出道起搏的优点和右室流出道的解剖结构及具体起搏部位,电极的定位方法等,以期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一点帮助.

  • Bachmann's Bundle 起搏治疗心房颤动

    作者:喻研;王琳

    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选择不同的起搏部位来治疗心房颤动,现就Bachmann′s bundle起搏在治疗心房颤动中的地位进行综述.

  • 起搏预防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机制及疗效研究进展

    作者:韦彩雯;毛家亮

    起搏预防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机制包括:双房起搏、右心房多部位起搏、心房特殊位点起搏、起搏预防程序、心腔内电复律等及其疗效.

  • 干细胞移植用于心脏起搏的研究进展

    作者:万星光;徐敏;刘启方

    电子起搏器治疗窦房结功能障碍及其它心脏传导系统疾病已获得较好的效果,但也伴随一些负面效应:高费用、有限的电池寿命及缺乏对神经激素生理性反应等.细胞移植是一项快速发展的治疗方法,其中干细胞移植在心脏起搏方面的基础研究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现就此作一综述.

  • 起搏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进展

    作者:汤涌;黄进

    心脏起搏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非药理学治疗的新方法.已经证实双心室同步起搏可以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心功能状态和生活质量,心脏同步起搏联合心脏内复律除颤器治疗减少了病死率和再住院率,相关临床试验仍在进行中.

  • 生理性起搏预防和治疗心房颤动的进展

    作者:周贤惠;汤宝鹏

    心房颤动已成为起搏器治疗的新的适应证之一.与单心室永久性起搏相比,生理性起搏能明显的降低心房颤动的发生率.Bachmann束、房间隔、冠状静脉窦、多部位或双部位心房起搏对心房颤动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优于传统右心耳起搏.具有抗心房颤动功能的起搏器可以预防和治疗心房颤动.生理性起搏预防和治疗心房颤动的机制已基本阐明,但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今后的临床实践中进一步研究加以改进.

    关键词: 起搏 心房颤动
  • 房颤对人类心房收缩功能的短期影响

    作者:王野虹;冯焕春

    持续性房颤的转复伴随着心房震颤(Stunning),但是短时发作的房颤(AF)对左心耳(LAA)排空速度的短期影响还不很清楚.本文研究目的是评价起搏诱发短时AF对LAA排空速度的影响及维拉帕米能否减轻这种收缩功能障碍.

  • 起搏活动的新视点——进一步理解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作者:Dobrzynski H;Boyett MR;Robert H;王吉云

    病态窦房结是一种窦房结产生动作电位的异常,其特点是心房率不能适应生理需求.可表现为严重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或静止,窦房结传出阻滞,慢性快速房性心律失常,房性缓慢心律失常和快速心律失常交替出现,运动或负荷状态下心率反应不适当.值纪念窦房结发现100周年之日,现就引起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内在原因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

  • 右心室起搏联合β-阻滞剂治疗心衰伴慢房颤

    作者:梅霞

    目的:观察右心室起搏后联合β-阻滞剂对慢性心衰伴缓慢房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7例慢性心衰伴缓慢房颤患者安置心室起搏器(VVI),再加口服倍他乐克,分别对照治疗前后1年患者临床症状、超声心功能、左心房室大小;结果:27例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心功能有改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1).左心房室大小有变化,但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右心室起搏联合β-阻滞剂倍他乐克对治疗心衰伴慢房颤有效.

  • 射频消融延迟作用治疗器质性室速2例报道

    作者:黄明礼;李文远;董薇;刘静梅;张晓兰

    1临床资料例1,男,30岁,急性心肌炎史1年,反复心动过速1月,胸片示全心扩大.ECG:室速180~200次/分,临床诊断"慢性心肌炎,持续性单形性室速(VT),心功Ⅱ级".给以心脏射频消融术,通过起搏和激动顺序标测法确定VT起源灶在右室游离壁.反复多次消融不成功,有效放电时间300余秒,电量40w,总手术时间5小时,术中-直能诱发VT,故放弃消融.术后5天至1月内VT反复发作,术后1月后未继续发作,继续观察1年未复发.

  • 超声引导心脏靶点起搏和精确消融的初步实验研究

    作者:尹立雪;蔡力;李春梅;程力剑;陶剑虹;邓燕;罗芸;程凡;文锦

    目的初步建立超声引导监控下的心脏传导系统的靶点起搏和精确消融方法.方法12只杂种犬急性开胸模型.经颈静脉插入超声导管分别进入上腔静脉、右心房、室或经心脏表面进行心脏扫描.获取并确认心脏传导系统超声解剖结构标志及其心肌激动顺序,确定靶组织空间位置关系.引导经股静脉插入的心脏起搏或消融导管和经心脏表面插入的穿刺针到达靶组织并确认心内膜面接触,进行靶点起搏、精确射频及化学消融.超声实时监控全过程.对心脏离体标本进行病检和切片,确认靶点起搏位置、观察消融和起搏对心脏传导系统和组织细胞的损害.结果超声能够在观察到心脏传导系统重要靶点部位、解剖结构的同时评价其结构内心肌激动的起始和传导顺序.能引导介入导管准确到达靶点组织、监控电极与心内膜面的接触、监控穿刺针在靶点组织内的准确空间位置、避免损伤冠状动脉及传导组织、及时评价起搏和消融损伤效果、确定终止治疗时机并监控并发症的发生.病解和切片表明超声引导心脏射频和化学消融定位准确、效果肯定.结论超声能够引导心脏介入导管和穿刺针进行心脏靶点起搏和精确消融,定点消融心肌,使起搏和消融治疗更为精确.该方法将为临床心脏电生理疾病的治疗提供一种全新的简便、准确技术方法和手段.

  • 体外循环心脏术后低血钾原因分析及早期应用高浓度钾的护理

    作者:钭国英

    体外循环心脏直视(CPB)手术后严重低血钾较为常见.由于低血钾时,心肌纤维成为起搏纤维,自律性强,易发生心律失常[1].如心动过速、房室性早搏、心室纤颤等.所以,术后预防和及时纠正低血钾也是CPB术后监护的重点,而传统的补钾方法不适用于心脏术后患者.鉴于高浓度补钾早有报道,我院自1987年开展CPB手术以来,均采用高浓度补钾预防和纠正术后早期低血钾.本文对我院1998年1月~1999年6月手术的45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曾出现低血钾者16例,总结报告如下.

  • 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对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邵山;王小青;钱波;孙建辉

    目的:比较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RVS)起搏与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对左右心室间收缩同步性、左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①人选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61(男39,女22)例,随机分入RVS部起搏组(RVS组,n =33)和RVA部起搏组(RVA组,n=28).②比较两组患者植入术中及术后12月心室电极导线参数(起搏阈值、R波感知及阻抗)的差异.③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2月QRS波时限;术后应用组织多普勒同步图(TSI)分别测定两组左、右心室侧壁基底部收缩达峰时间差(△Ts).评价心室间不同步的程度.④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UCG)检查,观察两组术前及术后12月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比较不同起搏部位对心功能的影响.结果:①两组患者测试的起搏阈值、R波感知及导线阻抗无统计学差异.②两组患者术后QRS波时限均较术前延长(均P<0.01),RVA组较RVS组延长更为明显(P<0.01).RVS组与RVA组△Ts分别为(27±14) ms和(90±22) ms,有统计学差异(P<0.01).③术后12个月两组LVEDD均较术前增加,RVA明显大于RVS组[(54±5) mmvs.(51±5) mm,P<0.05].RVA组术后12月LVEDD较术前明显增加[(54±5) mmvs.(50±4) mm,P<0.05],术后12月两组LVEF均较术前降低[RVS组:(0.58±0.14)vs.(0.63±0.09),JP<0.01;RVA组:(0.51±0.12) vs.(0.64±0.13),P<0.01],组间比差异不显著.结论:RVS起搏对心室间同步性、左室重构的影响要优于RVA起搏.

  • 右心室不同部位起搏对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

    作者:时向民;王玉堂;单兆亮;杨庭树

    目的:比较右心室心尖(RVA)及流出道间隔部(RVOT-S)起搏对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探讨合理的右心室起搏部位.方法:自2007年8月~ 2009年12月,36例左室收缩功能正常的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随机纳入RVA和RVOT-S起搏组,起搏器植入12月后分别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容量(LVESV),主动脉瓣口速度时间积分(VTI),主动脉与肺动脉瓣开放时间差(QAO-QP),房颤负荷(AFb),自动模式转换(AMS),血浆脑钠尿肽原(NT-proBNP)变化,QRS波宽度,比较两组的差别.结果:起搏12月后RVOT-S组LVEF及VTI明显高于RVA组(均P<0.05);LVESV,QAO-QP,NT-BNP,AFb,AMS及QRS波宽度明显低于RVA组(均P<0.05).结论:与RVOT-S组相比,RVA长期起搏可导致明显左右心室间以及左室内收缩不同步及左室重构,减低左心室收缩功能,对心室依赖起搏患者应首选RVOT-S为心室电极植入部位.

  • 脑钠尿肽作为起搏器植入心力衰竭患者筛选指标的临床意义

    作者:周缨;陈宗建

    目的:评价血浆脑钠尿肽(BNP)作为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心力衰竭的衡量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入选行常规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的患者52例,年龄18 ~92(70±11)岁.记录患者的诊疗史和检查,心脏超声及收集血液样本,检测BNP.结果:52例患者中(DDD12例,VVI 38例,其他2例)有19例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40%)和有心力衰竭症状(纽约心力衰竭分级Ⅱ、Ⅲ或Ⅳ级).在取诊断界点为BNP≥425 pmol/L时,所有心力衰竭的患者中BNP作为筛选工具有着95%的灵敏度和57%的特异度.这在应用DDD型起搏器时为灵敏度71%,特度87%,而在应用VVI型起搏器为灵敏度90%,特异度69%.结论:BNP作为一种监测指标对于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心力衰竭的评定是适合而且有帮助的.

  • 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对心房颤动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鲜玉琼;郑昌柱;金环;陈静;王玉华;徐迎辉;居海宁

    目的:比较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RVOTS)起搏和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对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血流动力学、心功能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评价RVOTS起搏的中远期疗效.方法:具备起搏器植入指征的慢性房颤患者68例,随机分配至RVOTS部起搏组(n=34)和RVA部起搏组(n=34),均采用心室抑制型按需起搏模式(VVI),随访(27±10)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起搏时心电图QRS时限,血流动力学、心功能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RVOTS组起搏心电图的QRS时限较RVA组显著缩短[(146±16)ms vs.(155±13)ms,P<0.05].随访结束时,RVA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术前显著降低(0.58±0.10 vs.0.64±0.12,P<0.05),左房内经(LAD)较术前显著扩大[(47 ±10)mmvs.(44±10)mm,P<0.05),在RVOTS组虽有类似的变化趋势[LVEF:0.59±0.08 vs.0.63±0.11;LAD:(47±7)mm vs.(45±7)mm],但均未达统计学差异,随访结束时两组间比较未达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随访结束时血浆脑钠尿肽(BNP)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增高[RVA组:(292±168)ng/Lvs.(200 ±70)ng/L,P<0.01;RVOTS组:(225±88)ng/L vs.(192±69)ng/L,P<0.05],RVA组增高更明显,且较同期RVOT组显著增高(P<0.05);随访结束时,RVA组的平均NYHA心功能分级较术前显著增高(1.7±0.6 vs.1.4±0.5,P<0.01);RVOTS组有类似的变化趋势(1.5±0.7vs.1.3±0.5),但未达统计学差异,两组间实验后比较差异亦未达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因心衰住院率、脑梗死及因心血管死亡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RVOTS起搏的电和机械同步性比RVA起搏相对较好,其心功能损害及心脏重构也相对较轻,较RVA起搏接近生理.

  • 心房颤动患者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可行性与安全性的观察

    作者:鲜玉琼;郑昌柱;金环;汪卫东;施倩;徐迎辉;王玉华

    目的:通过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RVOTS)起搏与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的比较,评价RVOTS起搏的临床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慢性心房颤动(房颤)伴长R-R间歇或缓慢心室率需植入永久起搏器患者68例,随机分配到RVOTS组(n=34)和RVA组(n=34),RVOTS组将螺旋电极导线主动固定于RVOTS,RVA组将传统的翼状电极被动固定于右心室心尖部.分别记录每例患者术中X线曝光时间;术中及术后15 min、1、6、12个月时电极导线测试参数以及是否有并发症发生;测量自身及术后起搏心电图的QRS时限.结果:RVOTS组术中X线曝光时间(12.8±5.4)min较RVA组(9.5±2.1)min长(P<0.01),但随着手术熟练程度的增加,RVOTS组X线曝光时间逐渐缩短并接近RVA组;RVOTS组电极导线植入即刻起搏阈值与RVA组无统计学差异,导线植入15 min后及术后1、6 、12个月时两组间起搏阈值无统计学差异;两组间R波振幅及阻抗在术中及术后各时期均无统计学差异;RVOTS组起搏心电图的QRS时限较RVA组显著缩短[(146±16)ms vs.(155±13)ms,P<0.05];术中及随访期内无电极脱位、阈值增高、心肌穿孔及心包压塞等并发症.结论:使用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进行RVOTS起搏安全可行,且心室激动的电同步性优于RVA组.

  • 右室室间隔起搏与心尖部起搏对心功能影响的比较

    作者:韦彩雯;毛家亮;何奔;郝静

    目的 比较右室室间隔起搏与心尖部起搏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180例患者随机分为右室室间隔部起搏组(n=98例)和右室心尖起搏组(n=82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第18个月心脏彩超的变化.结果 间隔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术前显著提高[(66±8)%vs(69±9)%,P<0.01],心搏出量(SV)较术前显著提高[(83±15)ml vs(87±12)ml,P<0.01],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缩小未达显著水平[(52±5)mm vs(51±5)mm],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无明显变化[(31±5)mm vs(31±5)mm],而心尖组LVEF显著降低[(68±7)%vs(63±8)%,P<0.01],SV显著减少了7 ml[(87±16)ml vs(80±10)ml,P<0.01],LVEDD显著增大3 mm[(50±6)mm vs(53±7)mm,P<0.01],LVESD显著增大[(30±5)mm vs(32±6)mm,P<0.05],两组患者各观察指标同期比较术前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8个月LVEF差异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室室间隔起搏较右室心尖部起搏更利于起搏器植入患者的心功能保护.

  • 经皮穿刺快速右室起搏方法建立老龄犬充血性心力衰竭模型,初步探寻心功能失代偿点

    作者:张健;杜新平;李彦华;许强;卢才义;赵玉生;王士雯

    目的:建立老龄犬充血性心衰模型,初步探寻心功能的失代偿点.方法:雄性老龄犬分为起搏组(10只)和对照组(5只),起搏组在x线下经皮穿刺右颈外静脉植入VOO型起搏器,对照组仅植入起搏器而不起搏.两组分别于术前,术后5、6、7、8 d获取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左室舒张末压(LVDP)、肺毛楔压(PCWP)、右房压(RAP)、每搏输出量(SV)、心排出量(CO)、心排血指数(CI)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血管内皮素1(ET-1)浓度,同时每天记录犬的一般情况的改变.结合全身一般情况和上述指标的变化,判断是否已进入心衰期.结果:随着起搏时间的延长,犬的活动越来越少、剩食逐渐增多,但并没有出现四肢水肿;MAP、SV、CO、CI随着起搏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至起搏的第7天和第8天出现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P<0.05).而第7天与第8天的指标之间却无显著性差异(P> 0.05).HR、LVDP、PCWP、RAP、ET-1浓度等指标随着起搏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至起搏的第7天和第8天出现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P<0.05),而第7天与第8天的指标之间却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在Coleman和Riegger的方法基础上,应用经皮颈外静脉穿刺右室快速起搏的方法,建立了老龄犬充血性心衰模型并且初步探索了起搏频率为240 /min、平均年龄为8.6岁雄性老龄犬的心功能代偿期和失代偿期的分界点,即7~8d.

  • 临时起搏技术在基层医院抢救中的应用

    作者:胡慧芳

    临时起搏是挽救患者生命或使之渡过危险期的一种抢救治疗措施,应用日益广泛,自2003年5月我院已完成12例,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心律失常 起搏 急救
399 条记录 19/20 页 « 12...12131415161718192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