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研究

    作者:闫秀云

    目的 探讨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78例NHL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治疗组给予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环磷酰胺750mg/m2+表柔比星60mg/m2+长春新碱1.5mg/m2+泼尼松60mg,/m2)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CHOP方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同时评价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3%)明显高于对照组(61.5%),差异有显著性;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发生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显著,可用于CD20阳性侵袭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

  • 小剂量利妥昔单抗联合大剂量地塞米松对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作者:金建刚;郜小岳;张维莲;白培青;宫敬智;杨雷;王晓燕

    目的 观察小剂量利妥昔单抗联合大剂量地塞米松是否会通过改变淋巴细胞亚群而影响治疗效果.方法 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17例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应用小剂量利妥昔单抗联合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第7、15天及3个月时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其与疗效的相关性.结果 17例患者中完全有效8例,有效4例.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56+)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4+:F=0.171,P=0.916;CD8+:F=1.175,P=0.326;CD56+:F=1.610,P=0.196),而第15天CD19+细胞下降至0.01%以下和疗效相关(P=0.028).结论 应用小剂量利妥昔单抗联合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ITP后,早期监测B淋巴细胞亚群清除程度可预测临床疗效.

  • CD20阳性成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相关分析

    作者:徐皓;魏旭东;尹青松;汪萍;米瑞华;艾昊;汪晓姣;李玉富;朱兴虎

    目的 分析CD20在成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中的表达及CD20阳性B-ALL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血液科2007年5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168例初治成人B-ALL患者,其中CD20阳性58例,阴性11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生存情况.结果 CD20阳性与阴性组在性别、年龄分布及贫血、血小板减少、肝脾或淋巴结肿大、髓外浸润、Ph染色体阳性、髓系抗原表达、早期死亡、高危患者比例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CD20阳性组患者初诊时中位白细胞计数(19.2×109/L)和高白细胞计数患者比例(37.9%)明显高于CD20阴性组(6.93×109/L和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诱导缓解治疗4周完全缓解率分别为78.6%和7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年累积复发率分别为59.3%和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CD20 阳性是影响患者总生存(P=0.004)和疾病无进展生存(P=0.001)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 结论 CD20阳性表达与成人B-ALL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相关,且CD20阳性者预后不良.

  • 两种糖皮质激素联合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方案治疗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比较

    作者:邢伟伟;李振宇;闫志凌;刘凯歌;李宁;曹江;潘秀英;何徐彭;徐开林

    目的 比较两种糖皮质激素联合小剂量利妥昔单方案治疗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疗效.方法 74例ITP患者,男35例、女39例,中位年龄34(18 ~70)岁,新诊断的ITP 60例、持续性ITP 6例、慢性ITP 5例、难治性ITP 3例.按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案随机分为①对照组(36例):地塞米松40 mg/d第1~4天口服;利妥昔单抗100 mg第7、14、21、28天静脉滴注.②试验组(38例):地塞米松40 mg/d第1~4天口服;泼尼松60 mg/d第5~7天、30 mg/d第8~14天、20 mg/d第15~ 21天、10 mg/d第22~28天口服;利妥昔单抗100 mg第7、14、21、28天静脉滴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近、远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第4天,对照组、试验组患者PLT分别由治疗前的11(1~26) ×109/L、10(2 ~20)×109/L升高至84(23 ~ 132)×109/L、80(22~115)×109/L;治疗第14天,试验组患者PLT明显高于对照组[163(19 ~ 262)×109/L对98(18 ~238)×109/L,P=0.045];治疗第28天,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4.21%对66.67%,P=0.03);随访至6、12个月,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持续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3.89%对65.79%,58.33%对60.53%,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能耐受.结论 大剂量地塞米松后泼尼松维持联合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方案治疗ITP早期缓解率优于地塞米松联合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方案.

  • 伴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边缘带淋巴瘤三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作者:王芳;韩雪;白贝贝;王春键;陈烨

    目的:探讨伴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cIg)边缘带淋巴瘤(MZL)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4年12月3例伴McIg的MZL患者资料,结合文献报道的36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9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05∶1,平均年龄(65.1±12.3)岁。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L)28例(71.8%),结内MZL 9例(23.1%),脾MZL 2例(5.1%)。早期患者9例(23.1%),晚期患者30例(76.9%)。首发症状以皮肤紫癜、周围神经病等非占位性表现常见(65.5%,19/29)。13例(33.3%,13/39)伴自身免疫现象,以干燥综合征多见。MALTL以非胃肠道型为主(60.7%,17/28)。伴有的McIg以IgM型多见(82.0%,32/39),余依次为IgA、κ-轻链、IgG和双克隆型。血浆McIgM水平为(25.55±21.31)g/L,晚期患者明显高于早期患者[(29.85±20.60)g/L对(3.23±2.95)g/L,P=0.008]。30例患者接受2~8个疗程化疗,完全缓解(CR)率56.0%,总反应率92.0%;中位随访10个月,3年无疾病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44.7%和76.5%。含和不含利妥昔单抗化疗组患者的总反应率为100.0%和78.6%,CR率为63.6%和50.0%,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McIgM型患者CR率明显高于非McIgM型者(P=0.026);治疗后血浆McIgM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02)。结论伴McIg的MZL好发于60岁以上老年人,诊断时分期较晚,易伴发自身免疫现象,可能是MZL的一种独特亚型。非胃肠道型MALTL更易伴发McIg,多见McIgM型,其他免疫球蛋白型少见。MZL患者接受含利妥昔单抗的治疗方案可能疗效会更好。

  • 两种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方案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疗效比较

    作者:隋涛;张磊;周泽平;薛峰;葛菁;杨仁池

    目的 比较两种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方案治疗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疗效。方法 51例ITP患者非随机分为两组:A组31例患者利妥昔单抗用量为100 m g/周,连续4周;B组20例患者利妥昔单抗用量为375 mg/m2,只用1次。结果 A组:总有效(OR)率和完全反应(CR)率分别为58%和29%,中位反应时间为42(10~101)d。中位随访时间为15( 10~16)个月,3例患者复发。B组:OR和CR率分别为50%和35%,中位反应时间为35(18 ~108)d。中位随访时间为13(6~17)个月,1例患者复发。两组患者中OR、CR及无复发生存(RFS)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两种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方案治疗成人ITP疗效没有差异,小剂量利妥昔单抗可作为慢性ITP治疗的选择。

  • 62例CD20阳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李增军;徐燕;安刚;王慧君;邓书会;赵耀中;邱录贵

    目的 分析CD20阳性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CD20阳性初诊MM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并与CD20阴性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①采用流式细胞术进行CD20分析的465例初诊MM患者中,CD20阳性者62例(13.3%).②CD20阳性与阴性组患者比较,其性别、年龄、Durie-Salmon分期、ISS分期、肾功能损害、LDH水平、血小板计数及免疫球蛋白类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③CD20阳性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74.5 g/L对83.5 g/L,P=0.021)、髓外浸润发生率(3.5%对13.7%,P=0.029)、CD56阳性细胞率(36.7%对68.8%,P=0.000)、t(4;14)发生率(2.4%对24.0%,P=0.001)明显低于CD20阴性组.④CD20阳性组患者骨髓浆细胞比例(0.400对0.295,P=0.045)及恶性浆细胞比例(20.0%对6.8%,P=0.000)、CD45阳性细胞率(12.1%对4.5%,P=0.018)、CD79a阳性细胞率(9.8%对1.5%,P=0.013)、t(11;14)发生率(60.5%对14.4%,P=0.000)明显高于CD20阴性组.⑤两组患者对治疗的反应率、完全缓解率、无进展生存及总体生存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MM患者CD20阳性发生率为13.3%,CD20阳性MM患者的瘤细胞更易在骨髓浸润,累及红系造血,免疫表型更多为不典型表现.与CD20阴性患者比较,CD20阳性患者t(11;14)发生率明显升高,而t(4;14)发生率明显降低.

  • 蛋白和基因水平探索H/RS细胞的起源

    作者:周新华;赵彤;余江;沈新明;朱梅刚

    目的从蛋白、组织和单细胞的基因水平进一步探索H/RS细胞的来源及其克隆性.方法首先对33例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标本进行B细胞特异性激活蛋白(BSAP)和CD20的检测,然后对33例cHL患者的石蜡刮片组织和部分阳性病例的微切割细胞进行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克隆性重排检测,并对同一病例的石蜡刮片组织和微切割细胞的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分析比较.结果 33例中30例的H/RS细胞表达BSAP,10例表达CD20,BSAP和CD20的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P=0.000),对照病例中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的B淋巴细胞和B细胞淋巴瘤肿瘤细胞的BSAP和CD20表达均为100%,T细胞淋巴瘤的肿瘤细胞无表达;33例中的16例石蜡刮片组织IgH基因重排阳性,微切割的19管H/RS细胞有14管出现重排阳性,细胞数目不同的各管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280);同一病例的石蜡刮片组织和微切割细胞的PCR产物测序结果均为IgH可变区片段,但是碱基序列并不完全相同.结论进一步支持cHL中大多数H/RS细胞为B细胞起源,且可能来源于其不同的分化阶段.

  • 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分析

    作者:隋涛;薛峰;赵海丰;葛菁;周虎;张磊;白洁;杨仁池

    目的 探讨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抗CD20单抗)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临床疗效、安全性及患者免疫学改变.方法 采用小剂量利妥昔单抗(100 mg,每周1次,共4次)治疗26例对糖皮质激素和免疫球蛋白治疗无效的慢性ITP患者,检测治疗前后血常规,免疫球蛋白和血小板相关抗体及淋巴细胞亚群CD3~+、CD3~+CD4~+、CD3~+CD8~+、CD3~- CD56~+、CD4~+ CD25~+、CD4~+ CD25~+ FOXP3~-、CD4~+ CD25~+ FOXP3~+和CD19~+CD20~+细胞.结果 26例患者,完全缓解(CR)6例(23.1%),有效(R)10例(38.5%),其中l例复发,无效(NR)10例(38.5%).中位随访时间5.5(0.8-8)个月,起效和达CR中位时间分别为27(1-104)d和41(4-109)d.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定量和CD3~+、CD3~+CD4~+、CD3~+CD8~+、CD3~- CD56~+、CD4~+CD25~+、CD4~+ CD25~+ FOXP3~+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的CD4~+CD25~+FOXP3~-细胞计数比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的CD19~+CD20~+细胞计数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减少(P<0.01).治疗后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比治疗前减低(P<0.05).26例患者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小剂量利妥昔单抗可能是一种高效、安全治疗ITP的药物,但其佳用药方案、长期疗效以及不良反应仍有待临床进一步观察.

  • 评价R-CHOP方案对初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有效性、安全性及预后的影响:一项回顾性多中心长期随访研究

    作者:程志祥;邹善华;李锋;李军民;王健民;陈芳源;曹军宁;王椿;魏征;程韵枫

    目的 观察R-CHOP方案对初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有效性、安全性及长期预后的影响,并与CHOP方案作比较.方法 2000年1月1日至2010年5月1日507例初发DLBCL患者进入本研究,分为CHOP及R-CHOP两组.CHOP组接受6个疗程CHOP方案,R-CHOP组患者接受至少4个疗程R-CHOP方案化疗,之后两个疗程采用R-CHOP方案或CHOP方案治疗.利妥昔单抗剂量为375 mg/m2,CHOP方案:环磷酰胺750 mg/m2、阿霉素50 mg/m2、长春新碱1.4 mg/m2(大剂量2.0 mg/m2)、泼尼松60~100 mg.结果 411例可分析病例中,CHOP组224例,其中完全反应(CR)160例(71.43%),总有效率(ORR)为87.95%;R-CHOP组187例,其中CR 144例(77.01%),ORR为95.19%.R-CHOP组较CHOP组的ORR显著提高(P=0.007).CHOP组中位随访时间35.2个月,R-CHOP组中位随访时间28.1个月,随访至终点时,CHOP组预期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时间84.8个月,R-CHOP组尚未达到中位PFS,两组均未达到中位总生存(OS)时问.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两组患者的PFS及OS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R-CHOP组不良反应与CHOP组类似.结论 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可有效用于初治DLBCL,具有更高的缓解率,延长PFS时间和提高OS率,同时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 CD20阳性儿童前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特点与预后分析

    作者:聂述山;赵文理;季正华;柴忆欢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儿童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多数为前B-ALL(PreB-ALL).在这部分患儿中,CD20表达阳性是否与患者治疗反应和预后相关,国外仅有个别文献报道,国内也只有成人病例报道,提示CD20表达对预后无显著影响[1].我们回顾性分析了CD20表达阳性的PreBALL患儿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与治疗反应和预后的关系.

  • 利妥昔单抗在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的应用

    作者:隋涛;杨仁池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是威胁生命的多系统受累的疾病,如不及时治疗病死率很高.针对B淋巴细胞的制剂利妥昔单抗(抗CD20单抗),已显示出能缩短TTP患者血浆置换的时间、减少复发和维持长期缓解的效果.现将利妥昔单抗在TTP治疗中的应用新进展综述如下.

  • 嵌合抗CD20 Fab′对B淋巴瘤细胞Raji细胞生长的影响

    作者:范冬梅;赖增祖;熊冬生;许元富;彭晖;杨纯正

    目的:研究嵌合抗CD20基因工程抗体Fab′的抗肿瘤活性.方法:利用MTT法以及3H掺入法测定嵌合抗CD20 Fab′对Raji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MTT法测定结果显示嵌合抗CD20 Fab′对Raji细胞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抑制作用成剂量依赖性,其IC50为24μg/ml;嵌合抗CD20 Fab′对3H-TdR掺入Raji细胞无抑制作用,表明抗CD20 Fab′不影响Raji细胞DNA的合成;但嵌合抗CD20 Fab′抑制3H-UdR掺入Raji细胞,表明嵌合抗CD20 Fab′对Raji细胞RNA合成具有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成剂量相关性.结论:嵌合抗CD20 Fab′抑制Raji细胞生长,嵌合抗CD20 Fab′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

  • 放射性核素标记抗CD20单克隆抗体治疗B细胞淋巴瘤的研究进展

    作者:魏莉;罗荣城

    放射免疫治疗(radioimmunotherapy,RIT)属于内照射治疗,可以用较少的单克隆抗体耦联放射性核素,在肿瘤局部产生足够的电离辐射生物学效应,达到高效低毒的治疗效果.B细胞淋巴瘤有较高的复发比例,其CD20抗原表达率达90%以上,且不易从细胞膜上脱落,因此131I-利妥昔单抗CD20是B细胞淋巴瘤放免治疗的佳靶点.目前已有数个放免治疗的药物,如:131I-托西莫单抗(131I-tositumomab)、131I-Rituximab、90Y-替坦异贝莫单抗(90Y-ibritumomab tiuxetan)等,用于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治疗,它们具有各自的优缺点.使用结果表明:肿瘤部位的高吸收剂量保证了治疗的有效性,其对非靶器官的照射剂量是安全的.主要的副反应包括:血小板减少症、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胃肠道反应及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在取得满意结果的同时,B细胞淋巴瘤放免治疗仍存在许多问题,人们正致力于更进一步的研究解决此类问题,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 131Ⅰ-rituximab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

    作者:蔡秋琼;杜明华

    放射免疫治疗是将单克隆抗体(单抗)耦联放射性核素,在肿瘤局部产生足够的电离辐射生物学效应,达到高效、低毒的治疗效果.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是常见的淋巴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其绝大多数是B细胞来源,细胞分化抗原CD20是放射免疫治疗B细胞NHL的佳靶点,用131Ⅰ标记rituximab(一种抗CD20单抗)在治疗B细胞NHL的临床研究中显示出良好的效果,但仍存在许多问题,人们正在进一步研究解决此类问题,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 新型特异性靶向前哨淋巴结示踪剂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晶洁;张万春;李晓敏;马乐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广泛应用于乳腺癌、黑色素瘤等恶性肿瘤,其使用的示踪剂主要有放射性核素示踪剂和活性蓝染料,包括近年应用较多的荧光示踪剂,均为非特异性示踪剂,且存在次级淋巴结显影的问题.以B细胞表面的CD20抗原和巨噬细胞表面的甘露糖受体CD206为靶点的新型特异性靶向前哨淋巴结(SLN)示踪剂,通过放射性核素、荧光或两者共同对其进行标记,与常规示踪剂相比,其具有注射部位快速清除、SLN可快速、高摄取以及较少的远端淋巴结显影等特点,满足理想示踪剂的特性.此外,受体靶向荧光放射性药物可以实现术前放射性核素显像与术中荧光成像,研究应用于前列腺癌、结肠癌等肿瘤的SLN活检.笔者主要对新型特异性靶向SLN示踪剂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CD8,CD20,IL-6和IL-23的表达

    作者:张伟;韩瑞发

    目的:探讨CD8,CD20、白细胞介素(IL)-6和IL-23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发生与进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60例BPH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CD8,CD20,IL-6和IL-23在增生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并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D8、CD20、IL-6、IL-2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50/60)、60%(36/60),78%(47/60)和55%(33/60).4种检测指标均为阴性表达者共9例(A组),包含2-3种指标为(+)和(++)表达者共32例(B组),4种指标均为(++)表达者11例(C组).3组间前列腺体积比较显示C组>B组>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I-PSS评分显示A组与B组均低于C组(均P<0.01),A组与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PH组织中存在明显的炎症细胞标志物和炎性因子的过表达,炎症免疫可能在BPH的发生与进展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 CD20在胸腺瘤病理诊断及分型中的作用

    作者:范东宁

    胸腺瘤是一种复杂的肿瘤,它位于胸腺上皮细胞的内壁,属于严重的恶性肿瘤,它的病理分型和临床分期也在临床应用上有很大的争议。本综述介绍CD20对胸腺瘤病理诊断及其分型,为今后CD20在胸腺瘤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 中药联合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临床观察

    作者:郭素丽;陈娜飞;焦宗久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ITP)的临床疗效。方法108例老年ITP患者,根据血小板计数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6例,给予口服中药及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注射液;对照组52例,仅给予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注射液。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6个疗程。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14%,对照组71.1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治疗老年慢性ITP有良好的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 溶血性贫血治疗进展

    作者:吴俣;徐娟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作为血液科和普内科的常见疾病,其本质为患者体内产生结合在红细胞表面的自身抗体,导致以红细胞破坏为核心环节的贫血.AIHA的诊断需要结合自身抗体的类型和溶血相关特点.AIHA的治疗以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脾脏切除术为主.近年来,由于抗CD20单抗等新药出现,AIHA的治疗有了更多的选择,尤其是对于常规一线治疗失败的患者.

150 条记录 3/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