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生物医用天然多糖自愈合凝胶研究进展

    作者:王路;李书彬

    自愈合凝胶作为一种新型智能高分子材料,因其在软材料修复、药物载体及组织工程等领域已显现的卓越性能,近年成为医用创新材料研究的重要热点之一.但目前自愈合凝胶材料尚存在生物相容性差、原料自身毒副损害作用较大等诸多问题,容易对人体造成慢性毒副作用.因此,为了预防以及改善这些问题,以天然产物为原料的高生物相容、低毒害作用的自愈合凝胶的研究在此领域具有巨大潜力和重要意义.本文从生物医用角度对目前天然多糖自愈合凝胶制备的研究进展与成果进行较为全面的评述,并提出了天然多糖自愈合凝胶未来深入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天然多糖自愈合凝胶的生物学及生物医药领域应用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 水凝胶的制备及其在医学上的运用

    作者:饶志高;周明元;张建清;杨占山

    介绍了水凝胶的定义、分类、制备方法及水凝胶在医学领域的广泛运用.

  • 磷酸钙骨水泥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郑治;王剑龙;赵自平

    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又叫羟基磷灰石骨水泥,是一种新型的骨修复材料,是80年代中期由Brown和Chow研制出来的一种新型自固化型人工骨替代材料[1].它是由固相的磷酸四钙(TTCP)、磷酸三钙(TCP)、二水磷酸氢钙(DCPD)、无水磷酸氢钙(DCPA)及磷酸二氢钙(MCPM)等磷酸钙盐之中的至少两种在液相(稀酸、蒸馏水、血清、血液等)中发生水化凝固反应,并且能在人体环境和温度下自行固化并准确塑型终转化为与人体骨组织无机成分相近的羟基磷灰石(HAP).其固相中还可以加入氟化物、硫酸钙等以改变其物理性能.

  • 阿霉素-磷酸钙骨水泥缓释体系的制备及体外药物释放试验

    作者:林建华;张文明;戴伯川;吴芳

    目的以磷酸钙骨水泥(CPC)为载体,制备阿霉素-磷酸钙骨水泥药物缓释体系,观察其体外药物释放情况.方法将阿霉素(ADM)包埋在磷酸钙骨水泥中,固化后的骨水泥进行体外药物溶出试验,用荧光光谱法研究药物在37℃模拟体液中的释放情况.结果 ADM可从载药磷酸钙骨水泥中缓慢释放,周期在1个月以上,药物的释放速度和浓度与CPC的药物包埋量有关,药物释放基本符合Higuchi等所建立的模型.结论以CPC为载体,对ADM进行适当的包埋,可制备稳定的药物缓释体系,阿霉素-磷酸钙骨水泥缓释体系具备有修复骨缺损和药物治疗的双重功能.

  • 三种方法综合治疗增生性瘢痕

    作者:刘开东

    目的 探讨应用瘢痕部分切除、缓释药物注射及手术包埋法综合治疗小面积增生性瘢痕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06例小面积增生性瘢痕患者,采用瘢痕部分切除,残留瘢痕内注射缓释药物,以周边正常皮肤包埋等方法给予治疗.结果 106例增生性瘢痕患者术后创口平整,随访1~2年,未发现瘢痕再增生现象且与周围正常皮肤相近,形态较好.结论 此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包埋的皮肤血运可靠及愈合后不复发等优点.对小面积增生性搬痕的治疗,是比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 后发性白内障药物防治的给药途径

    作者:王凯军;姚克

    后发性白内障是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手术后导致视力下降的常见并发症.在后发性白内障药物防治研究中,如何选择佳给药途径以维持药物有效浓度并减少其毒副作用,是研究的难点.近年来,应用单克隆抗体特异性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以及"自杀基因"的应用,为药物研究提供了安全、特异、高效的手段.本文就后发性白内障防治的药物缓释研究、免疫导向治疗、基因治疗等作一综述.

  • 卡托普利缓释微球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作者:宋益民;陈西广;唐学玺;刘成圣;孟祥红;于乐军

    目的制备卡托普利/壳聚糖-明胶网络多聚物缓释微球(ca ptopril/chitosan-gelatin net-polymer microspheres,Cap/CGNPMs),为改善Cap治疗效 果,降低不良反应,并为开发理想的水溶性药物缓释系统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方法以壳聚糖和明胶为载体材料,采用乳化分散法制备Cap/CGNPMs,紫外 分光光度法和光学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对其性能进行研究.结果 C ap/CGNPMs外观完整致密,表面可看到许多微孔,无粘连,流动性很好,粒径分布范围主要在 220~280μm.体外释药试验证明,Cap/CGNPMs与Cap普通片比较具有明显延缓Cap释放作用 .微球的包封率、载药量和溶胀度及体外释药行为受工艺条件如投料比、交联剂组成等因素 的影响.其中,投料比为1:4,交联剂配方:For+TPP,添加0.75%微晶纤维素是Cap/CGNPMs 制备佳条件.结论 Cap/CGNPMs性能良好,制备工艺简单稳定, 有望成为水溶性药物的理想缓释系统.

  • 萘普生钠/磷酸钙骨水泥药物缓释体系的研究

    作者:黄粤;刘昌胜;邵慧芳;肖艳平

    目的:研究以磷酸钙骨水泥为载体、定点缓释萘普生钠的体系,为该体系的临床应用提供指导.方法:载药磷酸钙骨水泥固化后,用X衍射、凝结时间测试等方法评价其操作特性,用紫外光谱研究药物在37℃模拟体液中的缓释动力学.结果:药物的引入未影响材料的操作性能,该体系的药物缓释符合Higuchi模型.结论:对药物采取适当的包埋,并通过调节固液比、药物包埋量等条件可达到药物控制释放的目的.

  • 聚谷氨酸-顺铂复合物的制备及其生物活性

    作者:金丽;叶海峰;黄静;江琳;胡荣章;吴自荣

    本文介绍了制备一种γ-聚谷氨酸-顺铂复合物,并考察其体外的抗肿瘤活性.主要通过生物发酵法获得γ-聚谷氨酸,酸降解法得到小分子γ-聚谷氨酸;利用PCR方法检测γ-聚谷氨酸-顺铂复合物对DNA的作用;利用MTT法来检测该复合物的体外抗肿瘤作用;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对细胞凋亡的作用;利用小鼠体内实验检测其体内毒性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成功获得γ-聚谷氨酸-顺铂复合物,该复合物载药率达10%~12%;该复合物对人肝癌细胞BEL7404、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H446和人结肠癌细胞RKO均具有显著的杀伤作用,能引起细胞凋亡(出现凋亡峰);并且小鼠体内毒性试验表明该聚谷氨酸-顺铂复合物的毒性要比游离顺铂低.因此,γ-聚谷氨酸-顺铂复合物是一种有效的抗肿瘤药物,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生物发酵的γ-聚谷氨酸可用于药物载体,赋予药物新的特点.

  • 知母皂苷B-Ⅱ纳米纤维膜制备及体外抗肿瘤活性的初步研究

    作者:霍中华;尹鹏;侯乐伟;吕盛;胡君;储著凌;栾荣刚;胡国强

    目的:探索知母皂苷B-Ⅱ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为后续进行体内相关研究打好基础。方法:将知母皂苷B-Ⅱ与聚乳酸(PLLA)按照不同比例制成知母皂苷B-Ⅱ纳米纤维膜;分别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分析、LC-MS/MS检测方法对纤维膜理化性质表征、生物相容性、缓释性能等进行测试;采用CCK-8法检测载药纳米膜缓释药物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12%的知母皂苷B-Ⅱ浓度为佳载药浓度;在制备载知母皂苷B-Ⅱ纳米纤维的过程中,静电纺丝技术能保持两种组分各自的化学特征及物理性质;知母皂苷B-Ⅱ对纤维膜的热稳定性影响不大,两者相容性较好;知母皂苷B-Ⅱ纳米纤维膜可有效释放知母皂苷B-Ⅱ,明显抑制BGC-823细胞的增殖活性,在48 h、72 h与对照组细胞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知母皂苷B-Ⅱ纳米纤维膜通过缓释药物可有效抑制BGC-823细胞的增殖能力。

  • 改性透明质酸薄膜的体外释药性能研究

    作者:聂素云

    目的 对改性透明质酸制备的载药薄膜进行体外药物释放研究,为制备良好的缓释制剂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用网碟法及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载药薄膜的药物体外释放度,考查了改性剂用量和药物溶解性对释放度的影响.结果 载药薄膜对非水溶性药物具有较好的缓释作用,药物的体外释放符合Higuchi公式,受扩散机制控制.增加改性剂的用量可以降低药物的释放速率.结论 改性透明质酸薄膜对疏水性药物具有较好的缓释作用,是一种良好的药物载体.

  • 载药型角膜接触镜制备方法新进展

    作者:丁文婷;胡勇平;李棣

    在角膜接触镜上装载药物用以防治各类眼部疾病是角膜接触镜材料研发的新思路.目前正在研究的药物装载方法主要有药物浸泡法、官能团引入法、载药胶体颗粒引入法、分子印迹法等,以增加跟表药物停留时间,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并减少毒性不良反应.本文主要论述上述新型载药型角膜接触镜的制备方法,简要探讨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 阶梯缓释抗结核纳米人工骨复合体的生物安全性研究

    作者:席焱海;何海龙;李坤;刘希麟;薛敏涛;徐宁;叶晓健

    目的:研究阶梯缓释抗结核纳米人工骨复合体(β-TCP/INH-RFP-PCL/SM-SA)的生物安全性。方法对β-TCP/INH-RFP-PCL/SM-SA复合体进行体外噻唑蓝(MTT)细胞毒性实验,动物体内急性全身毒性实验、原发性皮肤刺激实验、皮内刺激实验和致敏实验,并设置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β-TCP/INH-RFP-PCL/SM-SA复合体MTT细胞毒性实验显示人工骨材料组细胞存活率在95%以上,细胞毒性1级。人工骨复合材料浸取液不引起豚鼠过敏。原发性皮肤刺激实验和皮内刺激实验均提示复合材料对兔皮肤、皮内无刺激反应。小鼠尾静脉注射后未出现明显全身毒性反应。结论β-TCP/INH-RFP-PCL/SM-SA无明显细胞毒性,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在应用过程中能够降低直接使用抗结核药物所带来的生物毒性。动物全身毒性反应、皮肤/内刺激反应和急性过敏反应提示该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

  • "药物支架时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角色和思考

    作者:胡盛寿

    自20世纪初开始,人们就为冠心病治疗不懈努力,从早的颈交感神经节切除,甲状腺切除,到药物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经皮冠状动脉腔内球囊扩张,支架植入、外科微创心肌血运重建,到如今经皮冠状动脉膣内植入药物缓释支架,尽管方式众多,但始终朝着一个方向发展,那就是追求更加安全、更加有效和更小的刨伤.

  • PEG对肝素化PCL/PEG人工血管膜材料中肝素释放的影响

    作者:毛迎;李超婧;王富军;丁雯;米杏妍;王璐

    目的 研究聚乙二醇(PEG)的加入对肝素化聚己内酯/聚乙二醇(PCL/PEG)人工血管膜材料中肝素体外释放的影响.方法 通过共混法和冷冻干燥技术制备不同PEG质量分数(0、5%、10%、15%)的肝素化PCL/PEG膜材料,并通过体外释放实验考察PEG的加入对肝素释放性能的影响.同时,通过X射线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和差示扫描热分析仪探究PEG的加入对基体结构性能的影响.结果 PEG的加入降低了肝素从基体释放的难度,提高了肝素第1天的平均释放速率和34 d内的累积释放率,且两者在一定程度上随着PEG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大.X射线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和差示扫描热分析结果均表明,肝素的加入会使PCL膜的结晶度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增大,但整体影响并不显著,且肝素的加入会促进PEG晶粒的生长,肝素和PEG在基体中呈现共域化分布.结论 利用共混法和冷冻干燥技术制备了肝素化PCL/PEG膜材料,并可通过调控PEG的质量分数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肝素释放行为的控制,进而预测试样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抗凝作用,该材料有望用作小口径人工血管膜材料.

  • 类细胞膜仿生药物缓释涂层冠状动脉支架材料

    作者:范德增;严心浩;边慧娟;蔡陈水;孙福玉;计剑;徐建平;金桥;沈家骢;邱洪;高润霖

    背景:金属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后发生再狭窄的概率高达20%~30%,为了降低再狭窄发生率,在863项目支持下,探索新型药物涂层支架治疗冠状动脉狭窄的可能性.目的:将约物涂层支架植入小猪冠状动脉狭窄模型,观察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与金属裸支架的差异性.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3-11/2004-04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完成.材料:由单体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2-(三甲基氨基)乙基磷酸酯、甲基丙烯酸十八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和甲基丙烯酸(三甲氧)硅基丙酯合成了一种新型类细胞膜涂层材料.方法:21只猪随机分为3组:裸支架组,涂层携载雷帕霉素(120 μ g,支架)组,单纯涂层支架组.将支架预装到输送系统,使用Toshiba CSⅡ型C臂成像仪造影条件下,将药物支架置入小型猪冠状动脉血管,每只猪置入2枚支架.主要观察指标:使用图像分析仪检测管腔直径,管腔面积,支架上平均内膜厚度,支架间平均内膜厚度,内膜面积,面积再狭窄百分比,损伤指数.结果:置入后28 d时,涂层携载雷帕霉素组和裸支架组相比,支架上内膜厚度、支架间内膜厚度、新生内膜面积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新生内膜面积涂层携载雷帕霉素组比裸支架组减少了44.87%:虽面积狭窄百分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P值(0.053)接近0.05;且涂层携载雷帕霉素组无再狭窄发生.结论;涂层携载雷帕霉素支架可显著抑制支架置入后血管内膜增生和再狭窄发生.

  • 缓释降解支架复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心肌血管再生的作用

    作者:赵健;程兆云;吕峰;刘天军;刘晓程

    背景:研究证实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具有刺激血管再生及侧支重建的作用,但是,以往多通过外周静脉、左心房或冠脉介入途径给药,心肌局部难以达到有效治疗浓度.目的:基于高分子材料聚乳酸/乙醇酸的降解特性,复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保证蛋白生长因子在局部组织中靶向释放,观察其诱导心肌血管再生效果.方法:以聚乳酸、乙醇酸为原料,二氯甲烷溶解后加入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通过模具塑形,制成外径,内径分别为3.0,2.8 mm、壁厚0.1 mm、长度10 mm的圆柱形中空管状支架备用.于小型猪冠脉前降支中、远端1/3交界处阻断,局部心肌颜色变为暗紫色,超声观察前壁心尖局部室壁运动异常证实模型制作成功,随机分至空白支架对照组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支架组,支架通过自主设计的机械打孔装置植入.6周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量化分析血管重建的增殖细胞数量,并结合Image Pro Plus软件量化各组新生血管密度,SPECT结合软件Emory Cardiac Toolbox分析灌注缺损区域质量百分率的变化.结果与结论:6周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支架组增殖细胞数量、新生血管密度较空白支架组显著增加(P<0.001),心肌核素显像显示灌注质量缺损百分率较空白支架组显著减少(P<0.001). 结果证实,复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聚乳酸,乙醇酸支架能够显著增加新生血管密度,进而改善缺血部位心肌血流灌注.

  • 骨质疏松性骨缺损的治疗进展:支架植入与局部药物递送

    作者:李祖浩;王辰宇;王中汉;高超华;史晨玉;杨帆;刘贺;王金成

    背景:随着化学合成技术的发展,将抗骨质疏松药物纳入组织工程支架,用于促进骨质疏松性骨缺损骨再生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目的:介绍骨组织工程支架,讨论并总结其搭载抗骨质疏松药物在骨质疏松性骨缺损愈合方面的应用.方法:作者以"Osteoporosis,Bone defect,Scaffold,骨质疏松,骨缺损,支架"为关键词,检索2005至2017年期间PubMed、Web of Science、Springerlink、Medline、万方、CNKI数据库中相关文献.初检文章201篇,筛选后对64篇文章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各种类型的骨组织工程支架被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骨缺损,如经过改性的磷酸钙骨水泥、β-磷酸三钙、羟基磷灰石等支架均起到一定促进骨再生的作用.但骨质疏松状态下的骨再生受损严重,常规支架促进骨再生能力有限,需要加以抗骨质疏松治疗.考虑到全身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不良反应大、骨缺损局部作用小的特点,近年来研究者对支架植入与局部药物递送相结合促进骨质疏松性骨缺损愈合进行了研究,如何将骨再生诱导因子纳入支架中,并稳定地从支架中释放而不影响其生物活性是关键.其中,双膦酸盐、金属锶、骨形态发生蛋白 2、甲状旁腺激素、中药成分、间充质干细胞作为常用药物,将其纳入凝胶中或通过涂层的方法与骨组织工程支架结合可达到缓释效果;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经成骨相关基因修饰的干细胞复合支架也逐渐成为一个研究热点.

  • 壳聚糖作为药物载体及基因载体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王怡婷;陈勇;洪艳

    甲壳素是存在于自然界中惟一能被生物降解的阳离子高分子材料,近年研究表明,它在调节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血脂、血糖、血压,保护胃肠道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壳聚糖是甲壳素的N-脱乙酰基衍生物,具有组织相容性好、生物学活性多样、可生物降解、无毒性、易于吸收等特点.壳聚糖作为药物载体能提高药物吸收,稳定药物成分,增加药物靶向性,增强药物缓释;它作为基因载体对DNA有一定的保护,能提高基因的表达时间.在药物载体、基因载体等研究领域壳聚糖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药物缓释载体材料在医药领域中的研究及应用

    作者:金丽霞

    背景:药物缓释就是将小分子药物与高分子载体以物理或化学方法结合,在体内通过扩散、渗透等控制方式,将小分子药物以适当的浓度持续地释放出来,从而达到充分发挥药物功效的目的.目的:总结药物缓释载体材料特征及其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方法:以"药物缓释、载体材料、生物降解、壳聚糖、聚乳酸、海藻酸钠"为中文关键词,以"Drug delivery,carrier material,biodegradable,chitosan,polylactic acid,sodium alginate"为英文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数据库(1993-01/2010-11)相关文章.纳入高分子生物材料-药物缓释载体等相关的文章,排除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共入选31篇文章进入结果分析.结果与结论:壳聚糖和聚乳酸是当前在药物缓释体系中应用较多的材料,它是将小分子药物与高分子载体以物理或化学方法结合,以适当的浓度持续地释放出来,从而达到充分发挥药物功效的目的,较单一生物材料具有显著优越性,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目前很多研究仍处于实验阶段,还有一些问题有待于解决,如制剂质量方法不成熟,剂量较难控制,成本较高等.

83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