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经皮穿刺椎间盘切除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应用分析

    作者:袁朝勇;朱涛;黄燕辉;刘典珅

    目的:总结分析经皮穿刺椎间盘切除术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切除量.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2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经皮穿刺椎间盘切除术治疗,分析总结经皮穿刺椎间盘切除术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切除量与疗效等.结果:92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88例完成手术,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个月~1年,优:41例症状完全消失,良:40例患者症状好转,可:5例患者疗效可,但对日常生活有影响,经开放手术等治疗后愈合,差:2例效果差改为开放手术治疗后愈合,治疗优良率92.05%,椎间盘切除量以3g为界,切除量增加疗效并非相应提高.结论:经皮穿刺椎间盘切除术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切除量在3g以内即可得到良好的疗效、且风险低、损伤小、恢复快等,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脉络宁滴注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作者:柴叶红;陈治宇;姜贵云;杨晓连

    目的:观察脉络宁静脉滴注配合牵引等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牵引、推拿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脉络宁静脉滴注治疗,观察1疗程,14天.结果:治疗组疼痛等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牵引、推拿治疗的基础上加脉络宁注射液静脉点滴,可提高治疗效果,是非手术治疗方法的理想选择.

  • 17例青少年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诊治体会

    作者:余斌;梁显球;黄绍贤;陈志军;杨耿华;伍志健

    目的:讨论青少年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诊断和治疗的体会.方法:回顾分析17例青少年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随诊结果.结果:术后平均随访2.5年,无复发或腰椎不稳者,手术疗效优70.6%,良23.5%,一般5.9%,优良率为94.1%.结论:青少年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手术效果与成年病人有不同;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病例,应积极采取手术方法治疗.

  • 双侧椎板开窗潜行扩大术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远期疗效观察

    作者:王福贵;张执;娄彦伟

    目的:探讨双侧椎板开窗潜行扩大术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远期疗效.方法:应用Ro1and标准、来院查体及腰椎X线片,随访1988~2008年间因患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在我院首次行双侧椎板开窗潜行扩大、突出髓核摘除术的患者,有效随访76例,随访时间3~9年.结果:应用Ro1and标准判定,手术成功率90.8%.术后查体神经损害体征、直腿抬高与加强试验、肌力、脊柱叩击痛有显著恢复,而腱反射、脊柱活动度及痛觉障碍无明显改变.继发腰椎滑脱2例(Ⅰ度),节段不稳1例,椎间盘复发2例.结论:该手术操作简单、安全,减压充分,骨性结构破坏少,是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之有效的方法.

  • 误诊为临近节段突出的复发性椎间盘突出症分析

    作者:姜喜军

    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临床上并不少见,发生率约为5%~25%,患者术后出现腰腿痛,椎间盘再次突出压迫上或下位神经根,表现为临近节段的神经根症状,往往出现同侧症状复现或由一侧变为双侧或对侧,易误诊为临近节段的椎盘突出,由于手术部位瘢痕形成,手术效果差,其手术失败率文献报道为2%~14.3%.我科收治此类患者5例,现分析如下.

  • 腰椎管内骨软骨瘤合并腰椎间盘脱出一例

    作者:宋若先;于秀淳;刘晓平

    患者女性,50岁.因间断腰痛3年,加重伴右下肢疼痛麻木20d人院.20d前劳动中突感腰痛加重并出现右下肢疼痛麻木,口服消炎镇痛药物无减轻,并出现间歇性跛行,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要求手术入我院.体格检查:跛行.腰椎生理曲度正常,L45、L5S1棘突间右侧压痛,叩击痛并右下肢放射痛.腰椎活动受限.右直腿抬高60度,右小腿后外侧及足背外侧皮肤痛觉减弱.右跟腱反射消失,左侧减弱.CT示:L5 S1椎间盘向右后方突出,侧隐窝狭窄,硬膜囊及神经根均受压;L5椎板左侧突向椎管内的类圆形高密度灶,内有不规则斑片状钙化,边缘清晰,蒂部与椎板相连.X正位片见左侧L5椎板上缘1.5cm×0.8cm骨性凸起,突入椎管.诊断:(1)L5椎板内骨软骨瘤;(2)L5S1椎间盘突出症.

  • 合并颈椎病的腰椎管狭窄症的两种手术方法的疗效比较

    作者:陈志明;赵杰;袁建东;徐浩;刘爱刚;马辉

    目的 探讨合并颈椎病的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方法 的选择及疗效.方法 2004年3月至2006年5月,共治疗56例合并颈椎病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男32例,女24例,平均年龄59岁.A组24例仅行腰椎手术;B组32例在一次麻醉下对颈椎和腰椎进行一期手术,观察所有病例手术前、后及后随访时的颈、腰椎JOA评分,分析手术并发症,以评价手术疗效.结果 平均随访38个月,A组平均手术时间2.1h,出血量350ml,术后有4例需行颈椎二期手术.术前、术后及后随访时的腰椎JOA评分分别为6.3±2.2,11.8±1.4和11.3±1.8,优良率为79.2%,而颈椎JOA评分较术前下降.B组平均手术时间5.2h,出血量1100ml,术前、术后及后随访时的颈椎JOA评分分别为7.5±2.1,12.9±1.6和12.1±1.4,腰椎JOA评分分别为6.7±2.5,12.8±1.3和12.1±1.6,优良率为87.5%.结论 术前全面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 ,合并颈椎病的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 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及入路选择

    作者:齐强;陈仲强;刘忠军;郭昭庆;党耕町

    目的:探讨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入路选择.方法:对我院1992~2000年间接受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38例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27例,女11例;年龄20~65岁,病程3个月~11年.侧前方入路行椎间盘切除术30例,15例同时行内固定;侧后方肋骨横突切除入路行椎间盘切除术5例;后方椎板切除入路行椎间盘切除术3例.结果:侧前方入路组术野直视、显露清晰、便于操作,无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术中发生胸膜破裂2例,腹膜破裂1例,硬脊膜破裂2例;术后发生胸腔积液2例,气胸1例,肺炎1例,脑脊液漏1例.经相应处理后获得治愈.侧后方肋骨横突切除入路难以直视硬膜和脊髓的腹侧,显露欠佳,未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术中发生胸膜破裂2例,经修补术后未出现肺部并发症.后方椎板切除入路组手术方法相对简单,但术中难以避免对脊髓造成的牵拉损伤,2例术后发生下肢神经症状加重,至术后2周出院时1例恢复至术前水平,另1例加重的症状无明显缓解.术后平均随访5.8年(4~12年),疗效参照Macnab法和Otani法评定,优17例(44.7%),良15例(39.5%),可5例(13.1%),差1例(2.7%).结论:经侧前方入路行胸腰段椎间盘切除术术野直视、清晰,相对安全且有效,是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外科治疗的首选术式;经侧后方肋骨横突切除入路只适合于极外侧型或外侧型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经后方椎板切除入路应视为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的禁忌.

  • 钬激光在经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髓核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李亚伟;王冰;吕国华;李磊;戴瑜亮;李鹏志;涂志明

    目的:评价钬激光在经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髓核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6年1月~2016年7月我院采用经皮内窥镜下椎板间入路或椎间孔入路腰椎间盘髓核切除术治疗13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按术中是否联合应用钬激光分为A、B组:A组,PELD术中联合应用钬激光;B组,行常规PELD.记录两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和复发等情况,以及术前/后患者腰痛、下肢痛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和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所有138例患者均完成至少2年随访,平均28.2±6.4个月.其中A组66例,B组72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指数、病变节段、突出类型及手术入路方式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手术时间A组为48.2±7.3min,B组为56.2±10.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住院天数A组为4.1±1.1d,B组为4.2±0.9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1年和2年随访,两组腰痛、下肢痛VAS和腰椎ODI评分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P<0.05).两组间术后下肢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腰痛VAS评分A组低于B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有1例术后发生暂时性神经根麻痹.术后第1年内,A组1例复发,B组7例复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年内,A组2例复发,B组1例复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优良率分别为87.5%(A组)和85.2%(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钬激光在PELD临床应用中安全、有效,能够显著提高手术效率、减轻LDH患者腰痛症状且降低术后早期复发发生率.

  • 单枚cage和单枚cage加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不稳症

    作者:张建华;李新志;周宏斌;王光勇;李菲霰;陈文瑶;王宪伟;余洋

    目的:观察减压后采用单枚椎间融合器(cage)植骨融合术和单枚cage植骨融合加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不稳症的疗效.方法:2006年1月~2008年1月我科收治62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不稳症患者.其中28例减压后采用单枚cage植骨融合术治疗(A组),34例减压后采用单枚cage植骨融合加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B组).手术前后按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腰痛评分15分法(包括主观症状、客观体征、膀胱功能)评定神经功能,计算改善率和优良率.随访观察植骨融合情况和与cage相关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JOA评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12~30个月,平均24个月,末次随访时JOA评分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组末次随访时JOA评分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改善率平均为78.12%,B组为94.32%;A组优良率为82.14%,B组为97.06%;A组植骨融合率为78.57%,B组为97.06%.两组间改善率、优良率、植骨融合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与cage相关并发症(cage脱出、移位和沉降各2例)的发生率为21.43%(6/28),B组cage移位1例(1/34,2.9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减压后采用单枚cage植骨融合术和单枚cage植骨融合加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都能有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不稳症,但后者植骨融合率较高,融合器相关并发症较少.

  • 腹腔镜辅助下L5/S1前路cage椎间融合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文军;晏怡果;贺更生;康忠山;韩冬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L5/S1前路椎间盘切除cage椎间融合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6年1月~2008年7月收治L5/S1椎间盘突出症或L5滑脱症患者28例,男16例,女12例,年龄18~51岁,半均34.5岁.均在腹腔镜下行L5/S1椎间盘切除及Depuy-Cougar前路块状碳素纤维融合器(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cage,CFRP cage)植骨融合术.术后3个月时应用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脊柱学组腰背痛手术评分标准评价临床效果,通过X线片或CT随访观察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手术时间 70~140min,平均110min;术中出血量60~300ml,平均90ml;住院时间7~10d,平均8d;1例出现术中髂内静脉出血,转为开放手术止血后完成手术;未发生其他大血管或神经等损伤及逆向射精等并发症.随访6~30个月,平均18.6个月.术后3个月时临床疗效优19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92.86%.22例术后3个月植骨融合,4例6个月时融合;2例术后6个月时椎间高度丢失1~2mm,但无明显临床不适症状,术后12个月时植骨融合.未出现内置物松动、脱落等并发症.结论:应用腹腔镜辅助行前路L5/S1椎间盘切除及椎间融合术,具有操作安全简便、创伤小和植骨融合率高等优点.

  • 合并椎间盘突出的退变性腰椎滑脱椎间盘形态改变及其意义

    作者:许勇;郭昭庆;云才

    目的:观察合并椎间盘突出的退变性腰椎滑脱(lumbar degenerative spondylo-listhesis,LDS)患者的椎间盘影像学特点,探讨椎间盘退变程度、椎间隙角度及高度与退变性腰椎滑脱问的关系.方法:以2009年10月~2011年11月我院和石景山医院收治的合并L4/5椎问盘突出的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37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单纯L4/5椎问盘突出症患者38例作为对照组,对L4/5椎间盘退变程度按照Pfirrmann法分级,CT测定L4/5椎间盘正中矢状面的椎间隙角度和椎间隙高度,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L4/5椎间盘MRI退变程度B、C、D、E级分别为l、25、8及1例,对照组分别为2、21、13及2例,两组椎间盘退变程度问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CT测量L4/5椎间隙角度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08°±1.87°和6.48°±2.92°,对照组椎间隙角度明显大于观察组(P<0.05);椎间隙高度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46±1.81mm和9.38±2.46mm,两组间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结论:椎间隙角度减小,可能是退变性腰椎滑脱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 仿真椎管镜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初步探讨

    作者:刘燕翌;王庆一;曲铁兵;陈彤;顾华;张镭

    目的:寻找一种能在椎管内直视观察椎间盘突出变化的有效方法,进而指导治疗.方法:在椎管内注射造影剂后使用CT扫描,应用Navigator等软件处理,形成椎管内的动态三维图象.通过仿真镜头的移动来观察椎管、椎间盘、马尾神经及神经根孔的变化,分析仿真椎管镜下椎间盘突出的特点.结果:临床观察24例患者全部经过手术证实,仿真椎管镜可从椎管内清楚地观察到椎管内的形态,椎间盘突出的状态,尤其是神经根管及硬膜外压迫的立体形态.结论:仿真椎管镜能有效地诊断椎间盘突出,特别对马尾神经压迫和根管压迫的观察明显优于脊髓造影和CTM检查,是诊断椎间盘突出症并能推测预后的一种有效方法.

  • 经皮激光腰椎间盘减压术后腰椎关节突关节和椎间高度的变化

    作者:李玉民;汪韬;夏勇;朱海峰;韩晓斌;余国春

    目的:观察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ression,PL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腰椎关节突关节和椎间高度的变化.方法:应用半导体激光系统对3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PUDD治疗.29例患者为单节段突出,其中L3/43例,L4/5 18例,L5/Sl 8例;3例患者同时合并L4,5和L5/S1节段突出.利用Macnah标准评价随访患者的疗效,并观察术前、术后椎间盘突出节段关节突关节角的形态,测量L3/4、L4/5和L5,S1椎间高度指数和椎间盘突出节段关节突关节角的角度.结果:所有患者无术中和术后并发症.随访14~22个月,平均17个月,按Macnab标准评价:优14例(43.75%),良13例(40.63%);可3例(9.37%),差2例(6.25%),优良率84.38%.术后L5/S1椎间高度指数与术前相比显著性下降(P<0.05),但L3/4和L4/5椎间高度指数无显著性改变;关节突关节无明显退变;L4/5和L5/S1椎间盘突出侧的关节突关节角角度显著性下降(P<0.05),但L3/4椎间盘突出侧的关节突关节角度无显著性改变.结论:经皮激光腰椎间盘减压术后患者的L5/Sl椎间高度和腰椎问盘突出侧关节突关节角角度下降,有可能增加腰椎滑脱的风险.

  • 经皮内窥镜下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张国民;郑召民;丁文京;何风春;王洪军;申明;李黎;刘芳君

    目的:探讨经皮内窥镜下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58例确诊为单纯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L4/5突出44例,L5/S1突出13例,L3/4突出1例),在C型臂X光机透视监视下,采用经皮穿刺技术将同轴椎间盘内窥镜置入椎间盘内,摘除部分髓核后,在直视下采用ELLMAN射频机的双极可弯曲电极行髓核组织消融,完全去除镜下所见髓核组织.结果:采用MacNab标准评定,58例患者随访1~8个月,显效36例(62%),有效16例(28%),无效6例(10%),有效率为90%.所有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内窥镜下射频消融术治疗单纯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

  • Zero-P椎间融合器在颈胸交界处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闫廷飞;孙璟川;杨勇;孙晨曦;贾连顺;史建刚;史国栋

    目的:探讨Zero-P椎间融合器在颈胸交界处椎间盘突出症颈前路手术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2012年8月~2015年8月,我院采用颈前路减压结合Zero-P椎间融合器置入治疗的颈胸交界处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例,其中男5例,女4例,年龄34~69岁,平均49.65±5.73岁;病程3~18个月,平均5.37±3.63个月.CT及MRI均显示明显的椎间盘突出及脊髓受压,MRI显示多节段颈椎椎间盘突出5例(2例为C4/5、C7/T1,2例为C6/7、C7/T1,1例为C3/4、C4/5、C7/T1),单节段颈椎椎间盘突出 4例(C7/T1).术前通过X线、CT和MRI进行评估,所有入选的病例其胸骨切迹水平所对的椎体高度均位于突出间隙下位椎体以下.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法、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价临床治疗效果,术后常规影像学检查评估植骨愈合情况.结果:全部患者手术顺利,所有突出节段均获得良好减压、融合.术中减压及内固定放置顺利,均未出现脊髓、硬膜损伤,未出现脑脊液漏、感染等严重并发症.随访时间平均24个月(12~3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5个月.患者的VAS及NDI术前分别为7.06±1.64分和43.27±4.53分,术后12个月时分别为2.02±1.38分和8.64±2.37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患者术前JOA评分为6.94±1.57分,术后12个月随访时改善为13.14±1.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随访颈椎X线片中未发现内置物沉降、螺钉松动、断裂和移位等并发症的发生.所有患者在末次随访时均达骨性融合.结论:采用颈前路减压结合Zero-P椎间融合器置入治疗颈胸交界处椎间盘突出症能够获得良好的减压和固定,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 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

    作者:张峡;周跃;任先军;初同伟;王建

    目的:探讨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4例经保守治疗无效或临床症状特别严重的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单侧或双侧椎板开窗减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全部病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个月~11年,平均4年2个月,11例术后症状完全消失,恢复正常工作与生活,无复发;2例术后症状基本消失,但仍有轻微腰部不适,劳累后出现腰痛,短暂休息后症状消失,不影响正常工作;1例术后症状明显减轻,体征大部分消失,但未能恢复正常体力活动.结论: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突出物较大且神经损害症状较重,保守治疗不能取得满意疗效时应尽早采用单侧或双侧椎板开窗手术,手术治疗效果满意.

  • 后路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单枚B-Twin融合器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王宏;杨群;姜长明;吴春明;马凯;唐开;刘阳;王博

    目的:观察后路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减压、单枚B-Twin融合器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2005年6月至2008年6月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1例,其中17例伴腰椎不稳.均有腰痛伴单侧下肢痛.均为单节段病变,其中L3/4 1例,L4/5 12例,L5/S1 8例.术前椎间隙高度7.73±1.61mm;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为31~45分,平均37.5±6.9分.均行后路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减压、单枚B-Twin融合器椎间植骨融合术.随访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时进行ODI评分,并行影像学检查观察融合器位置、椎间隙高度和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手术时间1.5~2.1h,平均1.7h;术中出血量75~190ml,平均90ml.术中无神经和血管损伤等并发症.2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3年,无感染、血肿、神经功能损伤及融合器脱落等并发症.术后1个月ODI为10~19分,平均(15.5±4.2)分,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末次随访时ODI为7~12分,平均(9.6±3.8)分,与术后1个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1个月椎间隙高度为10.23±1.49mm.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末次随访时为7.75±1.74mm.与术前比较无著性差异(P>0.05).与术后1个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1);椎间融合器位置良好,植骨均融合.结论:后路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减压、单枚B-Twin融合器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或术后可能发生不稳的患者创伤小、效果好.

  • 聚集蛋白聚糖与椎间盘退变的研究进展

    作者:熊晓芊;邵增务;杨述华

    椎间盘退行性变是椎间盘突出症、椎体滑脱、椎管狭窄等脊柱退行性病变的首要诱因.椎间盘组织具有以基质为主要结构,细胞散在分布于基质内的结构特点.蛋白聚糖和胶原是椎间盘基质内主要的蛋白质,对于基质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不可或缺,因而它们的损耗是椎间盘退变中的重要环节.聚集蛋白聚糖(Aggrecan)是椎间盘蛋白聚糖中主要的一种;基质内Aggrecan的损耗(质、量的下降)是椎间盘退变的首要早期改变,也是治疗椎间盘退变时必须改善的部分.笔者着重就Aggrecan损耗的机制、后果以及改善Aggrecan损耗的措施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生物力学因素对椎间盘退变的影响及机理

    作者:顾韬;阮狄克

    椎间盘退变由多因素引起,现有的研究结果提示其与生物力学、创伤、职业、肥胖、遗传等有关,但确切的发生机制仍不明确.生物力学因素是目前被广大学者所认可的引起椎间盘退变的重要因素.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重体力劳动、提重物、长时间驾驶及肥胖等因素是与椎间盘退变相关的主要危险因素;从事机床、卡车司机及搬运重物的职业是腰痛及椎间盘突出的危险因素,且患椎间盘突出症的几率是一般成人的3倍[2,3].作者从基础及临床角度对生物力学因素在椎间盘退变中所起的作用作一综述.

885 条记录 6/45 页 « 12345678...44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