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实用疼痛学杂志

实用疼痛学

实用疼痛学杂志

Pain Clinic Journal 실용동통학잡지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学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 影响因子: 0.49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2-9633
  • 国内刊号: 10-1379/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18-336
  • 曾用名: 疼痛;疼痛学杂志
  • 创刊时间: 200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实用疼痛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河北
  • 主编: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经皮腰椎间盘切除闭式冲洗引流术治疗腰椎间隙感染的近期疗效

    作者:姚本礼;刘成伟;高福存;刘祥荣;林丽

    目的 探讨经皮腰椎间盘切除闭式冲洗引流术治疗腰椎间隙感染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腰椎间隙感染患者23例,采用经皮腰椎间盘切除同道双管闭式冲洗引流术,抗生素液持续冲洗引流.分析术前与术后VAS评分.根据改良MacNab标准计算优良率.结果 经过3~48个月的随访,末次随访VAS评分由术前7.8±0.6降到1.4±0.7,疗效分级中优22例(95.7%),良1例(4.3%),优良率100%.结论 经皮腰椎间盘切除闭式冲洗引流术治疗腰椎间隙感染的近期临床疗效肯定.

  • 递进式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分析

    作者:薛朝霞;郭述萍;杨保仲;吕洁萍;王肇云;师瑾

    目的 回顾性分析联合不同配方药物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探讨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41例,联合应用不同配方药物递进式椎旁阻滞,从配方①开始,观察椎旁阻滞后1周时VAS评分,当VAS值降低超过30%时下周继续相同配方,否则递进至配方②或③,长治疗观察期5周.VAS评分<3视为缓解.应用生存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1例患者在规定观察期限内获得缓解39例,未缓解2例.18例仅用配方①获得缓解,3例应用配方②缓解;递进至配方②的16例患者获得缓解,递进至配方③的4例中2例缓解,2例未缓解.缓解平均时间95%可信区间为(15.21,21.15)d.对缓解效果进行单因素分析表明,首次VAS评分及病程是影响缓解率的主要因素(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首次VAS评分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P=0.001).结论 递进式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口服药物及皮内注射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有效方法,病程及首次VAS评分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

  • 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中患者心率变异性及迷走神经兴奋的相关因素研究

    作者:贾和平;金瑞林;王康;司燕平

    目的 研究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中患者心率变异性(HRV)及迷走神经兴奋(EVN)的相关因素.方法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396例,DSA引导下行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术中进行心率和HRV监测,根据术中是否出现EVN分为EVN组和非EVN组,对两组的HRV参数低频指标(LF),高频指标(HF)及LF/HF进行比较,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EVN的相关因素,以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 ADS)评定抑郁、焦虑发生情况,分析抑郁、焦虑与EVN的关系.结果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396例患者术中出现EVN者23例,EVN组较非EVN组LF及LF/HF明显降低,HF增高(P<0.05),相关因素筛选结果抑郁是EVN的密切相关因素,抑郁患者为27例,其中出现EVN 20例(74.07%),焦虑伴抑郁者为23例,出现EVN3例(14.29%).结论 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中,5.8%患者可出现EVN,抑郁是术中EVN的密切相关因素.

  • CT三维重建引导下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胸背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

    作者:刘靖芷;史可梅;马文庭;郑宝森

    目的 评价CT引导下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n=40):药物组(A组)、脉冲射频加药物组(B组).根据脊神经节段性分布确定神经痛受累节段,A组在CT三维重建引导下行背根神经节注射复方倍他米松,B组脉冲射频复合复方倍他米松.分别于术前(T0)、术后1d、7d、1个月、3个月(T1~4)进行VAS评分、睡眠干扰评分(SIS)和简化麦吉尔评分(SF-MPQ),并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术前比较,A组术后T1~2时VAS、SIS和SF-MPQ均降低(P<0.05),B组术后T1~4时VAS、SIS和SF-MPQ均降低(P<0.05);与A组比较,B组T1~4时VAS、SIS和SFMPQ均降低(P<0.05).结论 CT三维重建引导下经皮穿刺椎间孔内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复合复方倍他米松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效果优于单纯复方倍他米松,且安全性好.

  • 星状神经节阻滞结合头针治疗原发性顽固失眠症的效果

    作者:云叔伟;赵秋鹤;曹新宇;李海涛

    目的 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结合头针治疗原发性顽固失眠症的效果.方法 原发性顽固失眠症患者115例,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结合头针治疗,同时原催眠药物继续服用.于治疗前和治疗后隔2d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及多导睡眠图评估主观与客观睡眠质量.结果 治疗结束后6个月时评估治疗效果,痊愈、显效、差效、无效率依次为68.7%(79/115例)、27.8%(32/115例)、3.5%(4/115例)、0%(0/115例);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及多导睡眠图评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可达到催眠药物减量的效果.结论 星状神经节阻滞结合头针对原发性顽固失眠症具有较好的疗效.

  • B型超声引导下可注射针刀黄韧带松解联合医用三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作者:董荟;贾西林;齐昀;刘珊;周平义

    目的 评估在B型超声引导下以可注射针刀行小关节内侧缘黄韧带松解联合医用三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L4~5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超声引导组A组(n=40)和盲探组B组(n=40).A组选用可注射针刀在B型超声引导下行小关节内侧缘松解术,随后注射医用三氧;B组采用可注射针刀行盲探法黄韧带切割松解,随后注入医用三氧.7d后采用VAS评分评价两组患者疼痛缓解程度.结果B组有2例在操作中发现脑脊液外溢放弃针刀治疗.两组均未见神经损伤等并发症.A组优良率为80%(32/40例)高于B组65.8%(25/38例),(P<0.05).结论 B型超声引导能提高可注射针刀黄韧带松解后注射医用三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及疗效.

  • 小儿术后皮下自控镇痛的效果

    作者:耿嘉琛;高亚琼;石林春

    目的 比较皮下自控镇痛(PCSA)与静脉自控镇痛(PCIA)在小儿术后自控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全麻下行扁桃体切除术后患儿50例,随机均分为PCSA组和PCIA组.PCSA组配方为芬太尼0.5 mg,PCIA组配方为芬太尼0.3 mg,两组均加甲氧氯普胺5 mg,均以生理盐水稀释成100 ml,背景剂量2 ml/h,锁定时间15 min,单次按压负荷量0.5 ml,镇痛持续48 h.观察患儿术后的镇痛效果,记录镇痛满意率、PCA总按压次数、PCA有效按压次数及并发症.结果 PC-SA组与PCIA组满意率分别为88%(22/25例)和92%(23/25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CSA组恶心呕吐发生率(8%)低于PCIA组(20%)(P<0.05).两组均未见嗜睡、呼吸抑制病例.结论 PCSA可安全有效地用于全麻患儿术后镇痛.

  • C型臂引导下硬膜外侧间隙置管神经根松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作者:黄国荣;胡翠芬

    目的 评价C型臂引导下硬膜外侧间隙置管神经根冲击松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100例,其中97例完成此研究,在C型臂定位引导下经棘突旁开2~3 cm垂直进针,沿小关节内侧缘入路达硬膜外侧间隙侧隐窝注入2%利多卡因5 ml和0.9%氯化钠15 ml混合液,置入硬膜外导管后,注入含曲安奈德40mg、甲钴胺0.5 mg、维生素B6 200 mg、香丹注射液10 ml的消炎镇痛液.每隔7d治疗1次,3次为1疗程.治疗效果采用改良VAS评分及MacNab法评价.结果 治疗后各时点VAS评分较术前均降低(P<0.05);治疗后3个月时,优效为66例(68.1%),良效10例(10.3%),可效11例(11.3%),无效10例(10.3%).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 硬膜外侧间隙置管神经根冲击松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效果确切.

  • 复方正清风痛宁阻滞治疗臀上皮神经炎不同疗程的疗效

    作者:王玉山;李亚红;蔡家忠

    目的 比较复方正清风痛宁治疗臀上皮神经炎患者不同疗程的疗效.方法 臀上皮神经炎患者148例行复方正清风痛宁注射阻滞治疗,随机分为3组,A组治疗5d,B组治疗10 d,C组治疗15d,分别在治疗后3、6、12个月时行疗效评定.结果 与A组同疗程比较,B、C组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3,6个月比较,12个月时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复方正清风痛宁注射液阻滞治疗臀上皮神经炎效果良好,10 d的疗程适宜.

  • 脑卒中后肩痛相关神经递质的研究进展

    作者:孙李颖;陈伟观;沈光宇

    脑卒中患者常见的肩部障碍有肩关节半脱位、肩痛和肩手综合征,尤其肩痛是影响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谷氨酸、P物质、乙酰胆碱、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及其在疼痛传导通路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探寻脑卒中后肩痛患者治疗的方法.

  • 助疗犬在疼痛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史学莲

    动物辅助疗法是通过训练的温顺的助疗犬为患者提供治疗的一项综合治疗手段.助疗犬可减轻患者疼痛及相关症状,为患者出现的各种疼痛症状及其相关并发症提供了一种新的、有用的辅助治疗方法.

  • 癌症晚期/生命有限患者的姑息性镇静治疗(四)

    作者:李金祥;陈慧平;张帆;张川;陈姗;谢灵英

    间隙性姑息性镇静治疗的主要目的是让生命的危象恢复平静,然后允许患者恢复意识.姑息性镇静治疗是常规的临床治疗方法,要与有意终止生命的行为明确地区分;姑息关怀包含了使患者家属感觉舒服和对家属的支持,家属在作姑息性镇静治疗的决定和整个镇静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旦作出镇静治疗的决定,就要进一步考虑镇静程序等.

  • 癌症晚期/生命有限患者的姑息性镇静治疗(三)

    作者:李金祥;陈慧平;张川;罗月;龚琴琴

    优良的姑息性镇静治疗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实施镇静治疗重要的是恰当地应用药物和合理应用阶梯治疗.如果一个剂量不能够获得症状的缓解,就应该上调进入上一级阶梯.咪达唑仑作为首选的药物,如果患者对咪达唑仑剂量没有出现适当的反应,应该进行检查是否有任何可以纠正的因素.家居服务只适合间隙性镇静治疗.阿片类药物不能作为姑息性镇静治疗的药物;病历中必须准确地记录患者的信息和病情.

  • 桃李满天下 医坛结硕果——记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李文硕教授

    作者:于泳浩

    李文硕,男,汉族,天津市人,1930年5月23日生,1957年毕业于天津医学院医学系;毕业后一直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麻醉科从事临床与教学工作至1998年3月退休;1983年晋升副教授,1986年晋升主任医师,1991年晋升教授;1981~1998年担任天津总医院麻醉科主任和麻醉学教研室主任;1985~1998年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培养硕士研究生10名;1985~1989年担任天津市麻醉学会主任委员,1987年当选全国麻醉学会第三届委员会委员;1992~2001年担任中国高等麻醉学教育研究会副主任委员;2000~2008年担任天津市麻醉质控中心主任;2009年担任天津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任期3年);1990年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委.

  • 选择疼痛治疗方案时要慎重考虑生命机体的反应性

    作者:宋文阁

    在多年的疼痛临床中,经常遇到这样两个问题:一是同一种疾病在不同患者身上的自然转归不同,如同一腰椎间隙的,类似大小的椎间盘突出症,有的经过休息和对症保守治疗,症状逐渐减轻至消失,突出的椎间盘也逐渐减小至消失;但有的虽然经过相同的处理,突出椎间盘却逐渐增大,症状越来越重,不得不采取微创治疗或开放手术治疗;再是同一种疾病,同一种治疗,在不同患者的身上表现的结果完全不同,如上述腰椎间盘突出症,由同一医生采取了同样的手术治疗,却可能产生两种完全不同的结局:一种是彻底治愈,突出的椎间盘和症状均完全消失,另一种是突出的椎间盘虽然被摘除,但在椎管内产生了新的软组织肿块,甚至椎管外手术径路上也产生了软组织肿块,并且椎管内外软组织肿块连在一起,形成更大的肿块,患者的症状也越来越严重,成为背部手术失败综合征(failed back surgery syndrome,FBSS)的一种常见类型.

  • 右美托咪定对大鼠吗啡镇痛和耐受的影响

    作者:郑国龙;安礼俊;刘海林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大鼠吗啡镇痛和耐受的影响.方法 雄性成年SD大鼠54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9组(n=6),对照组(C组)、吗啡组(M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MK-467组(右美托咪定抑制剂组)、右美托咪定加吗啡组(M+D组)、MK-467加吗啡组(MK+M组)、右美托咪定加吗啡耐受组(D+ MD组)、MK-467加吗啡耐受组(MK+ MD组)和吗啡耐受组(MD组).皮下注射吗啡50 mg/kg,1次/d,连续4d,建立吗啡耐受模型.于给药前1d测定热甩尾潜伏期(TFL)和热缩足反应潜伏期(TWL).皮下注射吗啡5mg/kg后,腹腔分别注射右美托咪定和MK-467.每隔30 min测定热甩尾潜伏期(TFL)和热缩足反应潜伏期(TWL)(0、30、60、90、120min).结果 与C组比较,M组、D组、M+D组、D+ MD组和MD组TFL和TWL升高(P<0.05).与M组比较,M+D组TFL和TWL升高(P<0.05),与MD组比较,D+ MD组TFL和TWL升高(P<0.05).与M组比较,MK+M组TFL和TWL降低(P<0.05),与MD组比较,MK+ MD组TFL和TWL降低(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增强大鼠吗啡的抗伤害反应,并减轻吗啡耐受反应.

  • 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出现严重头痛1例报道

    作者:杨义忠;武志宏;崔红艳

    本文报道腰椎间盘突出症1例患者行第4次神经阻滞治疗后出现严重头痛反应,并分析引起头痛反应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自愈倾向与手术失败的启示

    作者:赵学军;宋文阁

    本文报道腰椎间盘突出症3例不同的治疗效果,其中2例经保守治疗症状缓解,突出的椎间盘基本消失;另1例手术摘除突出的椎间盘,术后形成软组织肿块,症状反而加重.经验是选择治疗方案时应视机体的反应与抗病能力,采取个体化治疗.

实用疼痛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