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特种医学 >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 and Molecular Imaging 중화핵의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1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2095-2848
  • 国内刊号: 32-1828/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28-72
  • 曾用名: 中国核医学杂志;中华核医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8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黄钢
  • 类 别: 特种医学
期刊荣誉:
  • 前哨淋巴结核素显像在内乳放疗定位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周敏;王新村;姚之丰;章英剑

    目的 通过前哨淋巴结显像法,以带定位CT的SPECT直接显示、定位内乳淋巴结,探讨该法在设计个体化内乳放疗靶区中的潜在价值.方法 (1)以4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99Tcm-硫胶体(SC)为示踪剂、GE Millennium VG Hawkeye SPECT为显像仪,在定位CT、SPECT融合图像中测量所示内乳淋巴结的深度(距胸大肌表面的距离)及侧方距离(距体中线的宽度).(2)任意抽取3例患者,分析同一患者的定位和诊断CT图像,选取相同参考点测量深度及侧方距离,验证定位CT在人体中的定位准确性.(3)以定位CT质量控制模型为对象,分别进行定位和诊断CT扫描,在2种设备所获图像上分别测量"冷"区圆心之间的距离,对定位CT的定位准确性进行模型验证.对双侧内乳淋巴结深度和侧方距离进行统计学比较,行t检验.结果 (1)40例患者中共70枚内乳淋巴结显影,深度范围为1.10~3.99 cm,均值2.15 cm;侧方距离范围为1.52-6.59 cm,均值4.37 cm.双侧深度和侧方距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1和0.8,P=0.275和0.408).仅11.4%(8/70)的内乳淋巴结、10.0%(4/40)的患者适宜目前的内乳照射野.(2)定位CT与诊断CT的定位测量值无明显差别,可望直接参与个体化靶区设计.结论 内乳前哨淋巴结显像中的定位CT有助于设计精确的个体化内乳放疗靶区.

  • 18F-FDG PET/CT显像诊断妇科肿瘤复发、转移的价值

    作者:张敬勉;赵新明;王建方;王颖晨;张召奇;李德志;戴春暖;孙莉;江志华

    目的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诊断妇科肿瘤复发、转移的价值,并评价其对临床再分期及治疗决策的影响.方法 对47例临床可疑复发、转移的妇科肿瘤患者行18F-FDGPET/CT显像,对PET、CT及PET/CT图像进行对比分析.采用SPSS 12.0软件,对数据行X2检验、校正的X2检验及确切概率法分析.结果 47例患者中共发现病灶158处,其中恶性病灶149处,良性病灶9处.18F.FDG PET/CT诊断妇科肿瘤复发、转移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97%(143/149),6/9,94.30%(149/158),97.95%(143/146)及50.00%(6/12).PET/CT在诊断妇科肿瘤复发、转移的灵敏度、准确性及阴性预测值方面明显优于单纯CT(X2=18.198,18.890,6.825,P均<0.05);18F-FDG PET/CT和单纯PET在各项诊断效能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32,0.000,0.459,0.000,0.150,P均>0.05),但PET/CT使33.54%(53/158)的单纯PET无法准确定位的病灶得到了准确定位.同单纯CT及PET相比,PET/CT分别使44.68%(21/47)和31.91%(15/47)的患者TNM分期改变,对T分期的影响明显;共有19.15%(9/47)的患者临床分期改变,并改变相应的治疗决策.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诊断妇科肿瘤复发、转移准确而全面,对临床再分期及治疗决策有重要影响.

  • 细支气管肺泡癌18F-FDG PET/CT显像的代谢和形态特征

    作者:高永举;Zsolt Szabo

    目的 分析细支气管肺泡癌(BAC)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图像中的代谢和形态结构特征,并与非细支气管肺泡型腺癌(non-BAC AC)的显像结果 进行比较,探讨PET/CT在BAC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检查确诊的32例BAC及55例non-BAC AC的FDG PET/CT显像资料.测量病灶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分析病灶位置、形态及边界、密度分布及其他典型CT结构征象.统计分析比较2组的平均SUVmax,评价与肿瘤分型有关的CT征象,比较单独PET、CT及PET和CT联合诊断的准确性.采用SPSS 12.0软件对数据行t检验、McNemar检验、Fisher精确检验等.结果 BAC组共47个病灶,non-BAC AC组共63个病灶,组间SUV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1±0.17与6.28±3.04,t=-10.374,P<0.0001).BAC组纯磨玻璃密度影(45%的病灶,21/47)是相关的CT征象(Fisher精确检验,P<0.0001).结合PET代谢和CT解剖结构特征的联合诊断准确性与单独PET或CT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L001和0L039),诊断准确性分别为88%(28/32)、47%(15/32)和66%(21/32).结论 理解FDG PET/CT显像中BAC的代谢和形态结构特征,有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如动态观察中呈持续CT磨玻璃密度影,即使低FDG摄取,也要考虑BAC可能.

  • 自体干细胞移植前后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对非霍奇金淋巴瘤预后的评估价值

    作者:乔文礼;赵晋华;王椿;汪太松;邢岩

    目的 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在自体干细胞移植(ASCT)前后行18F-脱氧葡萄糖(FDG)符合线路显像对于预测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的价值,并将结果 与CT检查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29例经病理检查证实的NHL患者在ASCT前后均进行18F-FDG符合线路显像与CT检查,ASCT后随访时间均>1年.分别计算18F-FDG符合线路显像与CT检查的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和准确性,采用X2检验比较两者的结果 ,并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行PFS分析.结果 ASCT前,18F-FDG显像的PPV、NPV和准确性分别为85.7%(12/14)、73.3%(11/15)和79.3%(23/29),高于CT检查的55.6%(10/18),45.5%(5/11)和51.7%(15/29);而在ASCT后,18F-FDG显像的PPV、NPV和准确性分别为92.3%(12/13)、75.0%(12/16)和82.8%(24/29),也分别高于CT检查的62.5%(10/16),53.8%(7/13)和58.6%(17/29);18?F-FDG显像和CT两者评价准确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884和4.077,P均<0.05).ASCT前后18F-FDG显像阴性与阳性病例的PFS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5.839和20.219,P均<0.005),而同期CT检查的阴性与阳性病例P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468,P=0.116).ASCT前后,18F-FDG显像阴性和阳性患者的1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6.7%(13/15)、87.5%(14/16)和28.6%(4/14)、23.1%(3/13).结论 ASCT前后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均具有预测NHL预后的价值,且均优于CT检查.

  • 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在胸腺上皮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进军;李琛;王火强

    目的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符合线路显像在胸腺上皮肿瘤(TET)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例TET患者的18F-FDG符合线路显像结果 ,图像分析采用视觉分析及半定量方法 [肿瘤/正常肺组织放射性比值(TLR)].按WHO TET病理学分类结果 将患者分成3组(高生存率组,包括A、AB、B1型;中生存率组,包括B2、B3型;低生存率组,包括胸腺癌);同时将18F-FDG显像结果 与增强CT影像进行对比,TLR与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所测Ki67标记指数(细胞增殖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组间TLR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 (1)18F-FDG符合线路显像阳性率91.9%(34/37);(2)3个不同生存率组TLR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中、低生存率组TLR依次为:1.42±0.27,2.13±0.74.3.00±1.19,F=9.99,P<0.05);(3)TLR与Ki67标记指数有明显相关性(r=0.613,P=0.002);(4)18F-FDG显像发现2例增强CT未发现的病灶,病灶分别位于前胸壁和右锁骨上淋巴结;(5)共有4例伴发重症肌无力.结论 18F-FDG符合线路显像有助于WHO TET病理学分类和发现更多的TET侵犯、转移灶;可以用18F-FDG在TET的浓聚程度反映细胞的增殖活力.

  • 18F-FDG PET/CT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宁波;马莉;杨国仁;李明焕;胡漫;韦光胜;付正;于金明

    目的 评价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检测恶性肿瘤骨转移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18F-FDG PET/CT诊断的689例恶性肿瘤患者的资料,按颈椎、胸椎、腰椎、骶尾椎、骨盆、肩胛骨和锁骨、长骨、胸骨、肋骨及颅骨将机体骨骼分为10个区域,记录每个区域的骨转移情况.根据同机CT进一步区分转移灶的病变性质(破骨性或成骨性),比较同机CT、18F-FDG PET及18F-FDG PET/CT诊断骨转移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计算阳性病灶的大标准摄取值(SUVmax).患者不同性别间年龄差异采用x2检验,诊断率的比较采用McNemar检验.结果 共有91例患者442个区域被确定有骨转移,PET/CT诊断骨转移患者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4.5%(86/91)、97.8%(585/598)和97.4%(671/689),高于同机CT的79.1%(72/91),91.8%(549/598)和90.1%(621/689)(X2=20.049,148.890,168.792,P=0.000);PET/CT诊断病灶骨转移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5.0%(420/442),97.2%(455/468)和96.2%(875/919),高于同机CT的81.0%(358/442),90.4%(423/468)和85.8%(781/910)(X2=98.673,125.691,220.375,P=0.000).同机CT共诊断出99个成骨性和197个破骨性病变.PET真阳性病灶SUVmax为6.7±3.0,假阳性病灶SUVmax为3.7±1.3(X2=463.120,P=0.000);成骨性病变SUVmax为4.9±2.0,破骨性病变SUVmax为7.4±3.1(X2=327.175,P:0.000).结论 同机cT和18F-FDG PET图像的结合提高了PET/CT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的能力;同机CT能精确定位病变,并可区分转移病灶的成骨或破骨性质.

  • 心肌干细胞移植核素显像研究的现状和进展

    作者:张卫方;徐艳;马婧;张燕燕

    干细胞移植近年来被广泛用于心肌损伤的治疗,极具发展潜力.其可通过减少心肌内瘢痕和纤维化的形成,取代坏死心肌细胞,增加有功能的心肌细胞数量及新生血管来改善血供和心功能,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

  • 99TcmO-4与99Tcm-MAA输卵管显像检测输卵管功能

    作者:刘志翔;李广宙;张艳华;任春娥;张培森;谢海;李俊;戴锦朝

    笔者应用99TcmO4及Tcm-聚合白蛋白(MAA)行改良的输卵管显像,以比较2种显像方法检测输卵管功能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 抑郁症与焦虑症脑血流灌注SPECT显像

    作者:金玉新;高德九;刘琳

    笔者对未经治疗的抑郁症和焦虑症患者行脑SPECT显像,探讨抑郁症和焦虑症患者局部脑血流(rCBF)的特点及SPECT技术在抑郁症诊断中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 抗ProGRP(31-98)单克隆抗体E-B5的131I标记及体内生物分布研究

    作者:徐巧玲;周小林;石怡珍;杨君;刘增礼

    目的 研究抗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片段ProGRP(31-98)单克隆抗体E-B5的131I标记方法 以及标记抗体在正常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特点.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人小细胞肺癌NCI-H446细胞株和肺腺癌A549细胞株(对照)ProGRP表达,对人小细胞肺癌组织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采用氯胺T法进行131I-E-B5标记,利用纸层析法测定其标记率、放化纯和稳定性,细胞结合分析法测定标记抗体的免疫活性.将131I-E-B5注入正常昆明小鼠体内,对药物体内分布及药物代谢动力学进行研究.对荷小细胞肺癌裸鼠模型进行131I-E-B5放射免疫显像,观察移植瘤的显影情况.采用SPSS 13.0软件处理数据.结果 流式细胞仪测得处于对数生长期的NCI-H446、A549细胞ProGRP表达率分别为89%和12%,人小细胞肺癌组织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见明显的E-B5阳性细胞分布,并显示ProGRP表达在肿瘤细胞的细胞质内.131I-E-B5标记率为90.8%,放化纯为99.28%,在37℃水浴箱中放置24 h后放化纯仍>70%,和健康人血清充分混合后放置24 h放化纯为68.1%,对NCI-H446和A549的免疫结合率分别为71.6%和33.2%.131I-E-B5在小鼠体内过程符合一级血药动力学二室模型,t1/2α=0.2 h,t1/2β=8.35 h,在体内主要通过肝和肾代谢.注射131I-E-B5后72和96 h小细胞肺癌裸鼠移植瘤体显影清晰.结论 NCI-H446细胞株及人小细胞肺癌组织高表达ProGRP,E-B5对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靶向作用.131I-E-B5标记率及放化纯高,在体内外有很好的稳定性,标记后的E-B5仍然保持着良好的免疫活性,对小细胞肺癌放免显像和治疗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 人脑前扣带回皮质喙部在11C-PIB PET诊断阿尔茨海默病型痴呆中的价值

    作者:余大富;Mark A.Mintun

    目的 研究人脑前扣带回皮质喙部(rACC)与[N-甲基-11C]2-[4'-(甲氨基)苯基]-6-羟基苯并噻唑(11C-PIB)的黏附能力(BP)对阿尔茨海默病型痴呆(DAT)的诊断价值.方法 受试对象为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通过广告方式招募,按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评定的健康受试者(CDR=0)和痴呆患者(CDR>0),分别为129名和40例(其中有rACC PIB BP数据的健康受试者和DAT患者分别为120名和34例.所有169例受试者均有其他被研究脑局部的PIB BP数据).脑MRI用于脑局部精确定位.11C-PIB经肘静脉注射后行PET脑显像.用软件融合MRI和PET图像.用Logan分析软件计算BP.和其他脑局部比较,分析rACC部位PIB BP特点.采用SPSS 11.5软件对数据进行线性相关分析、t检验或方差分析.结果 有rACC PIB BP数据的健康受试者(CDR=0)和痴呆患者(CDR>0)分别为120例和34例,而所有169例受试者均有其他脑部位的PIB BP数据.rACC PIB BP和CDR呈直线相关(BP为0.2865±0.442,CDR为0.143±0.290,r=0.545,P<0.01).CDR=0.5和1的2组人群中rACC PIB BP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6719±0.1545和0.8933 ±0.0880,t=-1.245,P>0.05),但CDR=0和>0的2组人群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1589 ±0.0219和0.7370 ±0.1125,t=-7.998,P<0.01).rACC PIB BP的阈值为0.4592,用该阈值诊断DAT的灵敏度为67.65%(23/34),特异性为88.33%(106/120).DAT患者和健康人群之间BP有交叉在已被研究的脑局部中,DAT患者楔前回、rACC和额前回各自的PIB BP均值及这3个脑局部各自在DAT患者组和HC组间的PIB BP均值之差都高居前3位.结论 rACC PIB BP有鉴别诊断DAT的价值,rACC、楔前回、额前回均是用PIB BP诊断DAT的较敏感脑部区域.

  • 核素显像:监测心肌梗死现代生物治疗的重要手段

    作者:张永学

    冠心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随着冠状动脉(简称冠脉)搭桥术、经皮冠脉成形术等血运重建技术的广泛应用,冠心病治疗的疗效得到了显著改善[1].然而,这些治疗手段都仅适用于有存活心肌的患者,对于已发生不可逆性心肌坏死患者,血运重建治疗仍然难以起到改善心脏功能的作用.近年来,生物治疗技术为心肌梗死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契机,其中具发展前景的是干细胞移植治疗和基因治疗[2-3].前者是通过移植干细胞至坏死心肌组织,形成新的心肌细胞,从而增加有功能的心肌细胞数量、形成新生血管,改善心肌血供和心功

  • 显像剂注射渗漏对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图像质量的影响

    作者:高文萍;姚稚明;刘秀芹;陈聪霞;秦嵩

    目的 探讨显像剂注射渗漏对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2106例(4212人次)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一日法负荷-静息心肌灌注断层显像的患者进行回顾性计算机重建处理;以2次显像中1次发生注射侧腋下淋巴结显影者25例(25人次)为渗漏组,其中20例心肌灌注显像阴性者(含冠状动脉造影阴性者5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择心肌灌注显像及冠状动脉造影均为阴性者32例(64人次)为对照组.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2.0软件,所有计量数据比较行t检验,计数数据行X2检验.结果 (1)渗漏组25人次,占总检查人次的0.59%.(2)渗漏组腋下显影淋巴结和对照组腋下对称软组织的放射性计数分别为144.41±45.45和78.36±34.42(t=5.983.P<0.001).(3)渗漏组与对照组左心室侧壁心肌放射性计数分别为765.21±275.83和1483.02±1180.21(t=-4.489,P<0.1301).左心室间隔放射性计数分别为702.05±297.76和1220.30±624.55(t=-5.051,P<0.001).左心室放射性计数分别为139.38±55.74和225.54±77.02(t=-5.471.P<0.001).左心室侧壁外正常肺组织放射性计数分别为106.10±61.14和162.95±106.05(t=-2.276.P=0.025).(4)图像质量好、中、差定性评片,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517,P<0.001).结论 显像剂注射渗漏町致心肌摄取放射性减少,心肌放射性计数降低,放射性统计涨落增大,从而致图像质量下降,影响结果 判断.

  • CA242高灵敏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及其初步应用

    作者:黄飚;盛世乐;朱岚;刘海燕;陆云;张珏;谢敏浩

    目的 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TRFIA)建立高灵敏的恶性肿瘤相关糖类抗原(CA)242的快速全自动检测方法 并进行初步应用.方法 以抗CA242单克隆抗体601#包被96孔微孔板,以Eu3+-N2-[p-异氰酸苄基]-二乙烯三胺四乙酸标记抗CA242单克隆抗体242#,发光增强系统为以β-二酮体为主的增强液.采用平衡饱和法建立CA242 TRFIA,采用Auto DELLA1235系统考核CA242 TRFIA,并进行健康人和胃癌患者血清样本的检测.结果 该方法 的批内和批间CV分别为2.92%和5.36%,平均回收率为98.75%,灵敏度为0.2 kU/L,可测范围为0.2~200 kU/L,高浓度点计数的20%、50%、80%对应的效应点值(ED20、ED50、ED80)分别为25.2 kU/L、53.3 kU/L和112.5 kU/L.CASO、CA19-9对CA242分别有15%和32%的交叉反应,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CA125对CA242 TRFIA均无交叉反应.Eu3+标记242#抗体于-20℃下保存6个月免疫反应性基本无损,同批试剂连续6个月应用分析结果 稳定,检测健康体格检查人员的血清,样品的平均值为(6.52±5.15)kU/L,建议阳性阈值为17 kU/L,临床结果 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的结果 相符,r为0.916.116例胃癌患者血清CA242的阳性率为26.7%.结论 CA242 TRFIA的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可用于血清CA242含量的免疫测定.

  • 血清胸苷激酶1检测对恶性肿瘤诊断及疗效评估的意义

    作者:李清茹;桑士标;袁航;苏成海;吴翼伟;张旻;周际;Ellen He;Sven Skog;赵久涛

    目的 探讨血清胸苷激酶1(TK1)作为肿瘤细胞增殖标志物对恶性肿瘤诊断及疗效评估的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印迹-增强化学发光法检测恶性肿瘤组(53例)治疗前后、体格检查组(49例)以及健康对照组(18名)的血清TK1水平.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治疗前和后分别与健康对照组、体格检查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均数比较t检验.结果 恶性肿瘤组治疗前STK1为0.3-11.3(2.4±2.0)pmol/L;恶性肿瘤组治疗后STK1为0.3~5.0(0.9±0.8)pmoL/L;体格检查组STKl为0.1~2.1(0.8 4-0.3)pmol/L;健康对照组STKl为0.5~1.2(0.7±0.2)pmol/L.恶性肿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之间STKl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57,P<0.0001).恶性肿瘤组治疗前与健康对照组和体格检查组STKl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568和5.460,P=0.001和<0.0001),而恶性肿瘤组治疗后与健康对照组和体格检查组STK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056和0.715,P均>0.05).结论 血清TK1检测细胞增殖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对临床监测恶性肿瘤疗效和在体格检查中进行恶性肿瘤风险筛查具有重要意义.

  • 核素肺显像RM-PIOPED与PISA-PED评价标准用于急性肺栓塞诊断的比较研究

    作者:倪新海;王峰;方纬;何建国;柳志红;熊长明;何作祥

    目的 比较放射性核素肺显像的2种评价标准和临床肺栓塞危险度分层对诊断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的一致性和效能.方法 分析2005年10月至2007年7月共104例连续性临床疑诊急性PTE患者的放射性核素肺显像和临床情况,分别采用麦克马斯特(McMaster)临床危险度分层、核素肺显像修订版肺栓塞诊断前瞻性研究(RM-PIOPED)评价标准、急性肺栓塞诊断前瞻性调查研究(PISA-PED)评价标准进行诊断.以汇总肺动脉增强CT扫描(CTPA)、肺动脉造影(PAA)、各实验室检查、临床病史及临床治疗反应讨论得出的终诊断作为"标准诊断",然后比较2种显像评价标准及McMaster临床危险度分层相互之间的一致性和诊断效能.采用Kappa分析比较2种评价方法 之间的一致性;配对X2检验比较2种评价方法 之间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2种显像评价标准及McMaster临床危险度分层之间:PISA-PED评价标准与RM-PIOPED评价标准的一致性好(Kappa值为0.92,P<0.05);McMaster临床危险度分层与RM-PIOPED评价标准及PISA-PED评价标准的一致性差(Kappa值均为0.35,P均>0.05).104例患者中55例被诊断为急性PTE,占52.9%.McMaster临床危险度分层、RM-PIOPED评价标准及PISA-PED评价标准的灵敏度分别为69.1%(38/55)、90.9%(50/55)、92.7%(51/55);特异性分别为73.5%(36/49)、73.5%(36/49)、75.5%(37/49);准确性分别为71.2%(74/104)、82.7%(86/104)、84.6%(88/104).对于该2种评价标准及MeMaster临床危险度分层,特异性两两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0.00,0.05,0.05,P均>0.05);RM-PIOPED评价标准的灵敏度与PISA-PED评价标准之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X2=0.12,P>0.05);但McMaster临床危险度分层的灵敏度与2种评价标准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8.18和9.95,P均<0.05).结论 RM-PIOPED和PISA-PED评价标准的一致性好且诊断效能较高.McMaster临床危险度分层的灵敏度低,不宜单独应用,必须结合影像学检查.

  • 99Tcm-聚合白蛋白显像在肝肺综合征及肝移植中的应用

    作者:许杰华;易慧敏;程木华;吴春兴;焦举;邱小英;江婷;单鸿

    目的 探讨动态肺灌注显像对低氧血症肝肺综合征(HPS)的诊断价值及其在肝移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肝硬化拟行肝移植的23例患者行99Tcm-聚合白蛋白(MAA)心血管显像,随即进行动态肺灌注显像,观察动态心血管显像和全身放射性分布情况,按公式"(全身计数-双肺计数)/全身计数",计算肺分流率.按后诊断分成3组:Ⅰ组为慢性肝病合并HPS患者12例,Ⅱ组为慢性肝病合并原发肺疾病导致低氧血症患者3例,Ⅲ组为无低氧血症患者8例,比较3组肺分流率.比较不同Child-Pugh肝功能分级患者肺分流率.比较短期内(住院期间)死亡组和肝移植后病情稳定出院组肺分流率.采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所有患者未见心内分流.Ⅰ组患者肺外不同程度显影,Ⅱ组和Ⅲ组(1例除外)未见肺外组织显影,仅见双肺显影.Ⅰ组、Ⅱ组和Ⅲ组分流率分别为(21.27±7.47)%、(8.22±0.94)%和(10.24 ±3.54)%,Ⅰ组分流率明显高于Ⅱ组和Ⅲ组(t=-2.94,P<0.05和t=-3.88,P<0.05),Ⅱ组和Ⅲ组分流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4,P>0.05).Child-Pugh肝功能A级和B级患者肺分流率分别为(12.7±6.0)%和(17.7 ±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8,P>0,05).入院后死亡组肺分流率为(24,76±6.78)%,明显高于肝移植后病情稳定出院组[(11.78 ±5.07)%,t=5.10,P<0.05].结论 Child-Push肝功能A级和B级不影响肺分流率.肺动态灌注显像可作为肝移植患者低氧血症HPS的无创伤性和定量诊断手段,分流率高者围手术期短期预后差.

  • 全国PET/CT(PET)配置与使用情况调查简报

    作者: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

    我国(不包括港、澳、台地区)第1台PET于1995年安装使用,2002年安装了第1台PET/CT.经过10余年的发展和建设,已初步建立了一支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丰富管理经验的PET/CT(包括PET和医用回旋加速器)医疗队伍,其在临床发挥了重要作用.

  • 13N-NH3 PET及冠状动脉造影评价CD151基因转染对小型猪心肌梗死后血流灌注的影响

    作者:左后娟;刘正湘;刘晓春;曾和松;刘涛;文莎;陈璟;汪道文

    目的 用13N-NH3 PET及冠状动脉造影共同评价CD151基因转染促小型猪心肌梗死后血运重建.方法 结扎20头小型猪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对梗死区及梗死周围心肌直接注射CD151及绿色荧光蛋白(GFP)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进行基因转染.8周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分析心肌组织CD151蛋白的表达和心肌组织微血管密度,用13N-NH2PET显像评价心肌血流灌注,用LAD造影评价侧枝循环的建立.采用SPSS 11.0软件行配对t检验或方差分析(ANOVA).结果 CD151 基因转染促进局部心肌组织CD151高表达并增加缺血区心肌组织微血管密度.rAAV-CD151组心肌血流灌注明显增加,心肌缺血总分值为10.82±2.36,明显小于rAAV-GFP组(19.33±1.67,t=5.86,P=0.002).冠状动脉造影显示rAAV-CD151组缺血心肌的侧枝循环建立明显较rAAV-GFP组增加.结论 CD151基因转染可以明显促进心肌梗死后血运重建、增加血流灌注.13N-NH3PET及冠状动脉造影能直观地评价心肌血运重建.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洽疗猪心肌梗死的心肌SPECT显像

    作者:赵晓斌;史蓉芳;唐坤;赵健;王颖;刘晓程

    目的 评价心肌SPECT显像对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缓释可降解支架治疗中国实验用小型猪急性心肌梗死的价值.方法 选择中国实验用小型猪12头,体质量25~35kg,按完全随机法分为打孔+空白支架(模型组)和打孔+b-FGF支架(实验组)2组.所有猪左前降支均被结扎造成心肌梗死模型.2组均在梗死区及梗死周边区使用机械打孔器间断打孔并分别埋入空白支架和b-FGF缓释可降解支架.术后使用心肌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SPECT显像、超声心动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心肌血流改变、短轴缩短率变化、新生血管密度.采用SPSS 11.5软件,组间比较行成组资料的t检验.结果 术后6周,实验组梗死心肌质量减少程度高于模型组[(34.33±4.18)g与(24.33±2.16)g,t=5.03,P<0.05];实验组心肌缺血总分值差值(SDS)高于模型组[(13.83±2.86)分与(8.33±1.37)分,t=5.06,P<0.05].术后6周,实验组短轴缩短率[FS,(31.13±0.99)%]和新生血管密度[(6201±443)像素/高倍视野]均高于模型组[(27.11±0.71)%和(2654±373)像素/高倍视野,t=8.12,15.01,P均<0.05].结论 b-FGF缓释可降解支架植入可以改善心肌梗死区血流和心肌活力;心肌SPECT显像是一种评估b-FGF缓释可降解支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效果有价值的方法 .

  • 99Tcm-MIBI静息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在心肌梗死干细胞移植治疗中的价值

    作者:李凤岐;李现军;王健;赵志华;代学之;刘世娟;冯志徐

    目的 用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静息门控心肌灌注显像的方法 ,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MSC)移植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AMI患者31例,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l)术,其中18例患者作为试验组,于PCI术后行自体MSC移植术治疗,PCI术后拒绝行细胞移植治疗的1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于PCI术前,术后1,3和6个月进行99Tcm-MIBI静息门控心肌灌注断层显像,评价心肌血流灌注及心功能改善程度.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1.0软件,行t检验.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1个月放射性稀疏节段数明显减少,术后3个月和6个月放射性缺损节段数试验组(2.37±1.09和2.21±0.93)较对照组(3.24±0.93和3.21±1.05)明显减少(t=2.32,2.79,P均<0.05);与术前[(35.4±16.7)%和(32.8±15.9)%]相比,术后6个月试验组[(57.2±14.3)%]和对照组[(44.8±11.7)%]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显著升高(t=4.27,2.18,P均<0.05),试验组患者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t=2.58,P<0.05).结论 心肌梗死患者自体MSC移植术后,应用99Tcm-MIBI静息门控心肌灌注显像随访和评价疗效有一定临床价值.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1998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