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特种医学 >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 and Molecular Imaging 중화핵의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1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2095-2848
  • 国内刊号: 32-1828/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28-72
  • 曾用名: 中国核医学杂志;中华核医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8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黄钢
  • 类 别: 特种医学
期刊荣誉:
  • 淋巴显像诊断小肠淋巴管扩张症的腹部影像分型及价值

    作者:文哲;童冠圣;刘勇;刘璐;沈文彬;常鲲;崔力方;孙明研;陈道桢

    目的 探讨小肠淋巴管扩张症(IL)患者99Tcm-DX淋巴显像的腹部影像分型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07年6月至2012年9月临床疑诊IL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组,通过分层随机方法选取同期年龄、性别与研究组相匹配的60例下肢淋巴水肿或乳糜腹腔积液的患者作为对照组.2组患者均行99Tcm-DX淋巴显像,对患者的腹部影像特征进行分型.以肠道显影作为IL阳性诊断标准,根据病理检查或胶囊肠镜的终诊断评价99Tcm-DX淋巴显像的诊断效能.结果 68例患者中有60例患者确诊为IL.99Tcm-DX腹部影像可分为5型:Ⅰ型,肠道动态显影型;Ⅱ型,肠道延迟显影型;Ⅲ型,腹腔积液显影型;Ⅳ型,混合型;Ⅴ型,腹部显影阴性型.研究组和对照组符合Ⅰ、Ⅱ、Ⅲ、Ⅳ和Ⅴ型表现的病例数分别为19和0、17和4、11和13、6和0以及7和43.在全部128例受试者中,99Tcm-DX淋巴显像诊断IL的灵敏度为70.0% (42/60),特异性为94.1%(64/68),阳性预测值为91.3%(42/46),阴性预测值为78.0% (64/82),准确性为82.8% (106/128).结论 99Tcm-DX显像可以作为临床诊断IL的重要手段,肠道显影是其重要的诊断依据.

  • 18F-FDG PET/CT与超声造影在肝细胞癌复发判断中的对比研究

    作者:陈志丰;王晓燕;梁瑾瑜;陈维安;张祥松

    目的 比较18F-FDG PET/CT与超声造影(CEUS)在HCC治疗后复发监测中的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HCC治疗后(15例部分切除术、12例射频消融)患者资料(男22例,女5例;平均年龄47岁),患者治疗后均行18F-FDG PET/CT及CEUS监测肿瘤复发,2种检查间隔时间在2周内,间隔期间未接受任何治疗.依据病理或随访(>6个月)结果,计算PET/CT与CEUS诊断HCC复发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比较CEUS与PET/CT对CEUS阳性患者和CEUS阴性患者的诊断效能.采用McNemar检验分析数据.结果 27例治疗后HCC患者中,25例存在肝内复发,其中11例合并肝外转移;2例肝内未见复发,但有肝外转移.18F-FDG PET/CT及CEUS对肝内病灶检出的灵敏度分别为92.0% (23/25)和60.0%(15/25),特异性均为2/2,准确性分别为92.6%(25/27)和63.0%(17/27).15例CEUS阳性患者中,18F-FDG PET/CT及CEUS对肝内病灶检出的灵敏度及准确性均为100%(15/15);12例CEUS阴性患者中,18F-FDG PET/CT及CEUS对肝内病灶检出的灵敏度分别为8/10和0,特异性均为2/2,准确性分别为83.3%(10/12)和16.7%(2/12).18F-FDG PET/CT灵敏度及准确性明显高于CEUS,尤其是CEUS阴性组(x2=5.373和5.250,均P<0.05).18F-FDG PET/CT对肝外转移病灶的诊断灵敏度为100%(13/13).结论 18F-FDG PET/CT在评估HCC治疗后患者肝内肿瘤复发方面的灵敏度及准确性明显优于CEUS,并能有效发现肝外转移,可作为CEUS阴性而临床高度怀疑复发和转移的HCC患者的有效补充检查手段.

  • SPECT/CT图像配准不良对心肌灌注显像CT衰减校正的影响

    作者:黄克敏;冯彦林;温广华;梁伟棠;李林;冯叶霞

    目的 探讨CT与SPECT图像配准不良对MPI CT衰减校正(CTAC)的影响.方法 99Tcm-MIBI MPI受检者19名,均为行健康体格检查者,其中男11名,女8名,年龄(65.3±9.6)岁.对MPI图像进行CTAC.利用仪器自带的软件对CT图像进行模拟位移:相对心脏位置进行上、下、左、右、前、后6个方向的移动,移动幅度分别为0.5、1.0、1.5、2.0、2.5、3.0、3.5、4.0和4.5 cm.重建不同位移状态的CTAC心肌断层图像,利用靶心图获得左心室各壁段的放射性计数百分比,比较位移前后左心室各壁段放射性计数的差异和图像差异.采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 当CT图像的移动距离为0.5 cm时,所有位移方向的CTAC图像均未见明显可识别的图像伪影.当CT图像的移动距离≥1.0 cm时,左心室各壁段出现不同程度的图像伪影以及放射性计数的改变;CT图像向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位移时,分别对心尖部,前壁和心尖部,间壁,前壁、心尖部和侧壁,侧壁和下后壁,前壁、心尖部和间壁放射性计数的影响为显著.向下位移时左心室各壁段放射性计数的改变大于向上位移[(-9.68±8.06)%和(-2.04±1.83)%;t=6.573,P<0.01],向右位移的改变大于向左位移[(-9.02±8.47)%和(-4.38±3.67)%;t=1.987,P<0.05].在左心室各壁段中,前壁、心尖部和侧壁的伪影程度明显较下后壁和间壁显著.结论 CT与SPECT图像配准不良可使MPI CTAC图像出现不同程度的伪影,其伪影出现的部位和严重程度与配准不良的方向和幅度密切相关.

  •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和CT冠状动脉造影检测冠状动脉心肌桥所致心肌血液供应异常

    作者:苏航;王蒨;董薇;米宏志;焦建;谷珊珊;付瑛

    目的 利用SPECT/CT完成同机核素MPI和CTCA,探讨冠状动脉(简称冠脉)心肌桥(MB)对心肌血液供应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3年3月间294例以胸闷、胸痛或心悸为主要症状、接受MPI及同机CTCA检查的患者资料,筛选出冠脉MB患者49例[男26例,女23例,年龄32~85(55.4±16.6)岁].统计MB和缺血发生部位;将MPI和CTCA图像进行融合,对融合图像上MB-壁冠脉穿行心肌缺血区域、且CAG证实该区域供血冠脉不存在粥样斑块所致管腔狭窄者,判定心肌缺血为MB所致.利用x2检验比较不同部位MB引发心肌缺血改变的发生率差异.结果 49例冠脉MB患者中,MB位于前降支近段3例,前降支中段34例,前降支远段4例,间隔支3例,回旋支远段2例,中间支1例,右冠脉近中段2例;MPI显示心肌缺血41例(缺血部位46处),其中心尖部3例,前壁心尖部5例,前壁中部17例,间隔心尖部4例,前间隔中部3例,前侧壁中部2例,下侧壁中部2例,下侧壁基底段4例,下壁近心尖部3例,下壁基底段3例;融合图像示MB引发的心肌缺血有32例,其中23例由前降支中段MB所致.MB位于好发部位组(前降支中段,34例)与非好发部位组(15例)的心肌缺血发生率分别为67.6% (23/34)和60.0%(9/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7,P>0.05).结论 左冠脉前降支中段是MB的好发部位,不同部位的MB引发心肌缺血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MPI/CTCA融合影像可同时探测心肌缺血和冠脉MB的部位,判断MB对心肌血液供应的影响.

  • 非小细胞肺癌N2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苏鸣岗;李芳兰;田蓉;李林

    目的 研究多种影响因素与NSCLC N2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18F-FDG PET/CT检查和手术治疗的NSCLC患者,将其分为无N2淋巴结转移(非N2+)和有N2淋巴结转移(N2+)2组,采用x2检验或两样本t检验比较2组间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SUVmax、病理学类型及分化程度等影响因素的差异,然后将组间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及分组进行量化赋值,先后用单因素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对N2淋巴结转移有意义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177例患者,其中男109例,女68例,年龄(60.1±10.6)岁.非N2+(142例)和N2+(35例)2组间的肿瘤大小[(36.1±19.7) mm和(49.3±24.4) mm]、SUVmax(8.81±6.23和11.21±4.43)和分化程度(高分化:3和0例;中分化:74和11例;低分化:65和24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69和-2.633,x2=6.143,均P<0.05),而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和组织学类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374~4.999,t=0.836,均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SUVmax及分化程度与N2淋巴结转移相关(r=0.201、0.245和0.185,均P<0.05);而多因素分析示,只有SUVmax与N2淋巴结转移之间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β=0.546,P<0.01).NSCLC N2淋巴结的转移概率随着原发病灶SUVmax的增加而增加;当原发灶SUVmax≤2.5时,发生N2淋巴结转移的概率为0,而SUVmax>7.5时概率为0.29.结论 SUVmax是NSCLC发生N2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

  • 18F-FDG PET/CT多次显像在监测和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复发和转移中的价值

    作者:董烨;吴湖炳;王全师;李洪生;周文兰;田颖;吕茵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多次显像在监测和预测NSCLC术后复发和转移中的价值.方法 NSCLC患者85例(男64例,女21例;平均年龄58.0岁),分别于术前1周内和术后3个月接受多次全身18F-FDG PET/CT显像.肿瘤复发和转移的诊断经病理学确诊或经多种影像学综合诊断并经临床随访证实.计算18F-FDG PET/CT显像的诊断效能,统计学分析采用x2检验和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85例患者中,肿瘤复发和转移43例,无复发和转移42例.PET/CT在半年内检出率为9.3% (4/43),1年内为30.2%(13/43),2年内为76.7%(33/43),2年以上为97.7%(42/43),未检出2.3%(1/43).18F-FDG PET/CT对NSCLC复发和转移的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7.7%(42/43)、95.2% (40/42)和96.5% (82/85).术前肿瘤分期、原发灶大小和原发灶SUVmax是2年内肿瘤复发和转移的影响因素(x2=12.360,t=3.281和2.465,均P<0.05),而性别、年龄和病理类型对其则均无明显影响(x2=0.639、0.012和3.800,均P>0.05).结论 18F-FDG PET/CT多次显像有助于监测NSCLC术后复发和转移;术前肿瘤分期、原发灶大小及原发灶SUVmax为2年内发生肿瘤复发和转移的影响因素.

  • 11C-乙酸盐PET双时相显像鉴别诊断肝原发肿瘤

    作者:霍力;党永红;崔瑞雪;程欣;邢海群;王瞳;吕京桥;李方

    目的 探讨11C-乙酸盐(AC) PET早期血流灌注显像与常规显像联合应用(双时相显像)在肝原发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40例[男34例,女6例;(55.4± 13.0)岁]肝占位患者均行11C-AC PET早期显像(注射AC后即刻行肝局部显像)及常规显像(注射后10~ 20 min行全身显像),分别计算病灶摄取比(R1、R2)及变化率(△R).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和比较早期、常规及双时相显像方法的诊断效能.采用x2检验和直线相关分析分析数据.结果 40例中,恶性28例,良性12例.早期显像病灶对11C-AC摄取与动脉血液供应有关(x2=5.62,P<0.01);R1与R2呈正相关(r=0.71,P<0.01);3种方法诊断效能分析:早期、常规及双时相显像方法的ROC AUC分别为0.47、0.49和0.68;HCC病灶R1、R2、△R与恶性程度分级的r分别为-0.61、-0.75和-0.67,均P<0.01.结论 双时相显像方法可动态反映肿瘤动脉血液供应及代谢异常变化,结合△R定量指标,对肝原发肿瘤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有一定帮助.

  • 131I SPECT/CT在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增益价值

    作者:叶雪梅;张春燕;章晨;陈天亮;龙斌

    目的 评价131I SPECT/CT显像在DTC患者中相对于131I全身显像(WBS)的增益价值.方法 回顾性对比分析97例DTC患者[男31例,女66例,平均年龄44.1(17~74)岁]176个摄碘灶的131I WBS和131I SPECT/CT显像资料.显像均为131I治疗后的常规扫描,SPECT/CT显像针对WBS发现的病灶进行.由2位核医学科医师阅片,以病理及随访结果为诊断标准,分析131I SPECT/CT及131I WBS对摄碘灶定位定性的诊断能力,并应用SPSS 13.0对两者诊断准确性进行x2检验.结果 131I WBS检出摄碘灶175个(颈部128个,远处灶47个),SPECT/CT检出病灶176个(颈部128个,远处灶48个).173个病灶经病理及随访确诊,良性78个,恶性95个;3个未定性(仍在随访中).确诊的摄碘灶中,残留甲状腺组织51个,颈部淋巴结转移或局部残留病灶67个,生理性摄取灶7个,远处转移灶30个,远处生理性摄取灶18个.131I WBS诊断摄碘灶的灵敏度73.7%(70/95),特异性78.2%(61/78),准确性61.3% (106/173);其准确性低于131I SPECT/CT(98.8%,171/173;x2=72.3,P<0.05).131I SPECT/CT纠正131I WBS误判摄碘灶67个,其中纠正定位错误27个,定性错误40个;颈部37个[占全部颈部灶的28.9% (37/128)],远处灶30个(62.5%,30/48).与131I WBS的初诊断相比,131I SPECT/CT显像改变了27个转移部位的诊断,改变了8例患者临床分期的诊断,并终改变了14例患者的治疗方案.结论 131I SPECT/CT可以弥补131I WBS的不足,更准确区分残余甲状腺组织和淋巴结、肺或骨等远处转移及生理性摄取,对于DTC的诊治有较好的增益价值.

  • 尿Ⅰ型胶原氨基末端肽辅助骨显像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价值

    作者:刘江;陈环;赵颖如;徐文贵

    目的 探讨应用尿Ⅰ型胶原氨基末端肽(uNTX)辅助骨显像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价值.方法 选取227例骨显像诊断为可疑骨转移患者,首先测定患者的uNTX,并以其正常参考值上限65 nmol骨胶原当量(BCE)/mmol肌酐(Cr)作为辅助诊断骨转移的临界点:当uNTX> 65 nmolBCE/mmol Cr判断为骨转移,反之为非骨转移.同时综合CT、MRI、PET/CT等检查进行骨转移的确诊.应用单样本或两样本t检验比较组间uNTX差异;利用ROC曲线对uNTX辅助骨显像诊断骨转移的效能进行评价,确立实验诊断的佳切点值,并以其为甄别骨转移的标准进行回顾性评价,计算诊断效能.结果 227例患者的uNTX为(84.30±13.29)nmol BCE/mmol Cr,高于正常参考值上限65 nmol BCE/mmol Cr(t=21.875,P<0.01).UNTX>65 nmol BCE/mmol Cr者197例,其中188例由综合检查诊断法确诊为骨转移;UNTX≤65 nmol BCE/mmol Cr者共30例,其中27例由综合检查诊断法确诊非骨转移.综合检查诊断法确诊为骨转移(191例)与非骨转移(36例)患者的uNTX分别为(88.73±8.37)和(60.76±9.14) nmol BCE/mmol Cr(t=-18.134,P<0.01).UNTX值辅助骨显像诊断骨转移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约登指数分别为98.4%(188/191)、75.0%(27/36)、95.4%(188/197)、90.0% (27/30)、94.7%(215/227)、73.4%,曲线下面积0.982;通过ROC曲线确立佳切点值为78.88 nmol BCE/mmol Cr,以此切点值为甄别骨转移的界值进行回顾性评价: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约登指数分别为97.4%(186/191)、94.4% (34/36)、98.9%(186/188)、87.2% (34/39)、96.9% (220/227)、91.8%.结论 该研究获得的uNTX佳切点值可以对骨显像中的疑似骨转移病例进行有效甄别,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功能性甲状旁腺囊肿99Tcm-MIBI SPECT/CT显像一例

    作者:于淑红;吕学民

    患者女,62岁,因“双下肢疼痛、乏力3个月,面部浮肿2个月”就诊.曾于当地医院检查发现血钙增高,考虑“高钙危象”,给予药物治疗,血钙降至正常,但症状未见明显缓解.入本院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可,阳性体征为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实验室检查(括号中为正常参考值):ALP 399(15~ 112) U/L、血钙2.21(2.00~2.60) mmol/L、血磷0.87(0.60~ 1.60) mmol/L、PTH3 754(15~65) ng/L.依据主诉、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初步诊断为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颈胸部CT(图1a)示:右侧中上纵隔内见一类圆形液性密度影,囊壁薄,大小约9.0 cm×8.0 cm,与气管关系密切,气管受压左移,上腔静脉受压变扁,考虑气管囊肿.为明确病因,静脉注射99Tcm-MIBI 925 MBq后,分别于15 min(早期相)和120 min(延迟相)行甲状旁腺双时相平面显像,结果(图1b,1c)示:早期相及延迟相平面显像均未见局限性异常放射性分布.遂行SPECT/CT(图1d)示:右中上纵隔见一类圆形囊性包块,囊壁见不均匀性放射性分布,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纵隔功能性甲状旁腺囊肿(functional parathyroid cyst,FPTC).手术切除囊肿,病理检查示:手术切除组织囊肿样改变,囊壁为纤维组织,壁内可见灶性分化良好的甲状旁腺样上皮细胞,诊断为甲状旁腺囊肿(parathyroid cyst,PTC).术后2周复查,PTH降至1 175 ng/L、血钙1.62 mmol/L,患者临床症状好转,随即出院.

    关键词:
  • 左心室致密化不全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疑似缺血性心肌病一例

    作者:李剑明;陈越;李婷;卢如明;梁钰;史蓉芳

    患者男,51岁,因间歇性心悸、恶心但无呕吐3d就诊.患者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冠心病病史,无胸痛和大量饮酒史,但有吸烟史(平均10支/d,20年).心电图示室性心动过速,UCG示左心室扩大、室壁收缩弥漫性减低,LVEF为40%,初步诊断为缺血性心肌病(ischemic cardiomy-opathy,ICM)可能性大.常规实验室检查和心肌酶谱测定均正常.为减少躁动不安对影像学检查的影响,患者经静脉注射胺碘酮、滴注维持恢复窦性心律后行后续检查.

    关键词:
  • 扩张型心肌病SPECT/CT门控心肌灌注显像与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检查一例

    作者:王建锋;牛荣;王跃涛

    患者男,51岁,因体格检查时胸部X线片提示“心脏扩大”、心脏彩超提示“左心扩大、心功能不全”入院.患者既往无明显胸痛、心悸、气喘等症状,无双下肢水肿,无端坐呼吸表现;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入院时体温365℃,心率75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120/85 mmHg(1 mmHg=0.133 kPa);肝肾功能、心肌酶、肌钙蛋白均正常;ECG示窦性心律、左心室肥厚伴劳损;动态ECG示窦性心律,房性早搏14次,短阵房速2次,室性早搏4 560次,ST-T改变;心脏彩超示左心扩大、左室功能不全伴二尖瓣返流,LVEF为26%.临床初步诊断为心功能不全,原因待查.为进一步明确诊断行SPECT/CT G-MPI.

    关键词:
  • 腹膜后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18F-FDG PET/CT显像一例

    作者:王小松;邵晓梁;邵小南;牛荣;王跃涛

    患者男,25岁,因“反复发热伴咳嗽4个月余,加重3d”入院.既往无慢性病、肿瘤及传染病病史.患者4个月前出现反复发热、咳嗽伴消瘦,无咯血、胸痛,无呼吸困难等不适,病程中多次实验室检查均提示:贫血、血小板增多、严重低蛋白血症、多克隆球蛋白增多及凝血功能异常.遂予口服羟基脲、输注血浆及白蛋白、抗感染等治疗,但疗效欠佳.血常规(括号中为正常参考值,下同):WBC 12.24(4.00~ 10.00)×109/L,RBC 3.40(3.50 ~ 5.50)×1012/L,Hb 57.9(120.0 ~160.0)g/L,PLT 755(100 ~ 300)×109/L,中性粒细胞9.93(2.00~7.00)×109/L;肝功能:白蛋白17.5(35.0~ 55.0)g/L,球蛋白56.3(19.0~38.0) g/L,C反应蛋白49.9(0.0~10.0) mg/L;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18.5(9.0~13.0)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41.0(19.0~34.5)s,纤维蛋白原5.33(2.00~4.00) g/L,凝血酶时间23.4(14.0~21.0)s;红细胞沉降率23(≤21) mm/1 h;血培养及痰培养(3次)均为阴性;免疫功能:IgG 34.80(7.23 ~16.8) g/L,IgA 7.02(0.69~3.82) g/L,Kappa链28.80(6.29~13.50) g/L.

    关键词: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髓外多器官浸润PET/CT显像一例

    作者:段钰;吴晶涛;曹剑霞

    患者男,54岁,畏寒、发热伴全身肌肉酸痛、行动受限20余天,于当地医院就诊.无明显贫血貌,下颌部麻木,右侧牙根疼痛,随后出现右侧面颊肿胀、疼痛.以发热待查、急性牙龈炎收入院.实验室检查(括号内为正常参考值):WBC 1.7(4.0~ 10.0)×109/L,Hb 107(110~ 160) g/L,血小板125(100~300)× 109/L,血红细胞沉降率85(0~20) mm/1 h,降钙素0.710(0.051~0.500) μg/L,C反应蛋白154.61 (0~10) mg/L,乳酸脱氢酶2 089(109~246) U/L.MRI示腰椎退行性改变,L2-3、L4~5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T12至骶椎椎体及附件、双侧髂骨翼多发异常信号,转移不除外.

    关键词:
  • PET/CT确定食管癌大体靶区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炜;宋轶鹏;姜翠芳

    随着功能影像及分子影像的发展,PET/CT逐渐成为辅助制定肿瘤佳精确放疗计划的成像方式.许多研究支持18 F-FDG PET/CT用于精确放疗中食管癌的靶区勾画,然而18F-FDGPET/CT在食管癌靶区勾画中的有效性尚需进一步研究.该文主要对18F-FDG PET/CT用于食管癌原发病灶、区域转移淋巴结GTV勾画的应用价值及有效性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 光学成像与核素显像手术导航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卫东;田捷;汪静

    手术彻底切除病灶是提高肿瘤治疗效果及改善预后的关键.光学成像与核素显像灵敏度与分辨率高,能直观准确显示肿瘤的位置与范围,精确指导手术切除,是肿瘤术中导航的有效方法.随着肿瘤特异性探针的不断出现,导航仪器的不断改进,以及集核素显像与光学成像特点于一体的切伦科夫显像等新技术的涌现,核素显像及光学成像的术中导航在指导肿瘤手术切除中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

  • 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后成人甲状腺摄131I率正常值测定

    作者:颜兵;何锦秀;陈燕玲;董延武

    甲状腺摄131I率(radioactive 131I uptake,RAIU)主要受食物和饮水中含碘量高低的影响.我国是世界上碘缺乏病流行严重的国家之一,为消除碘缺乏危害,自1994年10月1日起开始推广普及食盐加碘,并于2010年达到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1].本研究通过对四川地区139名甲状腺功能正常成人4h和24 h RAIU的测定,确定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后该地区成人RAIU的正常参考值.

    关键词:
  • 新型肺癌分子探针18F-氟丙酰-Lladtthhrpwt的合成及其小动物PET显像

    作者:杜侃;胡孔珍;涂清强;张祥松;唐刚华;张海涛;张正兵;臧林泉

    目的 制备18F-氟丙酰-Lladtthhrpwt(18 F-FP-ZS-6),并观察其在荷人肺腺癌NCI-H 1299裸鼠体内分布.方法 利用噬菌体随机展示肽库筛选实验得到多肽Lladtthhrpwt(ZS-6),基于氟多功能化学合成模块PET-MF-2V-IT-I合成常用辅助基团18F-2-氟丙酸对硝基苯酯(NFP),再与多肽ZS-6反应得到18F-FP-ZS-6.将纯化后的18F-FP-ZS-6通过尾静脉注入荷人肺腺癌NCI-H1299裸鼠体内,进行microPET显像.结果 成功制备18F-FP-ZS-6.其衰减校正后总产率为(5±2)%(n=3),放化纯>95%.MicroPET显示18F-FP-ZS-6在荷瘤裸鼠肿瘤与腹部呈高摄取,在注射后5、15、25、35、45、55、65、75和85 min时,肿瘤摄取值分别为0.329、0.350、0.405、0.433、0.420、0.415、0.402、0.403、0.390 %ID/g;在注射后35 min达高,随后缓慢减少.结论 成功制备18F-FP-ZS-6,其在荷人肺腺癌裸鼠肿瘤中有一定聚集,有可能作为人肺腺癌显像剂.

  • 重组HIF-1α及NIS慢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功能鉴定

    作者:石朔;郭睿;王利华;张敏;张淼;苗莹;李彪

    目的 构建肌凝蛋白轻链-2(MLC-2v)启动下HIF-1 α及人NIS慢病毒真核表达载体,探讨外源基因在心肌细胞中的特异性表达和NIS作为报告基因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慢病毒(Lv)-延长因子(EF) 1-HIF-1α-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NIS及Lv-MLC-HIF-1α-IRES-NIS慢病毒表达载体.对重组质粒进行酶切、测序鉴定后,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重组质粒转入Hela细胞.细胞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分别验证HIF-1α及NIS蛋白在细胞中的定位及定量表达;制备重组病毒,分别以不同的感染复数(MOI)感染H9C2大鼠心肌细胞、NIH-3T3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和L6大鼠骨骼肌成肌细胞,Western blot确定佳MOI并验证MLC-2v启动子的特异性;分别行H9C2细胞动态摄碘和NaClO4抑制实验.采用两样本t检验分析数据.结果 成功构建Lv-EF1-HIF-1α-IRES-NIS及Lv-MLC-HIF-1 α-IRES-NIS慢病毒表达载体.2种质粒分别转染Hela细胞,免疫荧光显示HIF-1α蛋白表达于胞质,NIS蛋白表达于胞膜;Western blot显示EF1启动下2种蛋白质的表达量多于MLC-2v启动下相应表达.Western blot蛋白检测后测定蛋白灰度值,阳性对照组NIS及HIF-1α灰度值分别为69.8和71.9,EF1启动下分别为109.4和92.7,MLC-2v启动下分别为141.9和132.4.Lv-MLC-HIF-1α-IRES-NIS病毒感染H9C2细胞,MOI为20时NIS蛋白表达高,为佳MOI.2种病毒以MOI为20分别感染H9C2、NIH-3T3及L6细胞,Western blot显示EF1启动下NIS蛋白在3种细胞中均有表达,灰度值分别为23.4、29.8和28.6,相差较小.MLC-2v启动下仅H9C2细胞中有大量NIS蛋白表达,NIS蛋白在H9C2、L6及NIH-3T3细胞的灰度值分别为157.9、178.8和217.3.H9C2细胞的摄碘高峰时间为40 min,峰值为4 287.2计数·min-1,是阴性对照组(254.4计数·min-1)的16.85倍(t=5.34,P<0.01).摄碘可被NaClO4抑制,抑制率达85.5%(t =21.3,P<0.01).结论 MLC-2v可启动治疗基因HIF-1α及报告基因NIS在心肌细胞中特异性表达,表达的NIS蛋白具有摄碘功能,为NIS作为报告基因监测外源基因的靶向治疗奠定了基础.

  • PET/CT显像前不同准备方法对正常Beagle犬心肌18F-FDG生理性摄取的影响

    作者:宋建波;闫蕊;张伟;武志芳;刘建中;李险峰;张国良;侯彦杰;郝新忠

    目的 探讨PET/CT显像前不同准备方法对Beagle犬心肌18F-FDG生理性摄取的影响.方法 取24只健康1岁龄雄性Beagle犬,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短时间(12 h)禁食加高糖(按体质量静脉注射质量分数50%葡萄糖1 g/kg) (SF-GS)组、短时间禁食(SF)组、长时间(18h)禁食(PF)组和短时间禁食加高脂餐(SF-HF)组,每组各6只犬,行18F-FDG PET/CT心肌代谢显像.图像质量分为4个等级:0级为不摄取;1级为轻度(或部分心肌)摄取;2级为心肌摄取且显像基本清晰,但不均匀;3级为心肌完全均匀摄取且显像清晰.在PET/CT融合图上选择左心室为ROI并测定SUVmax.注射18 F-FDG前进行血糖测定.评价心肌18F-FDG摄取程度,比较各组间心肌18F-FDG图像质量、SUVmax及血糖水平(注射显像剂前测定)间的差别.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SF-GS组心肌显像完整均匀(2级2只,3级4只),SF组心肌显像组内差异变化较大,常不均匀(2级4只,1级、3级各1只);PF组(0级3只,1级2只,2级1只)与SF-HF组(0级4只,1级2只)心肌几乎不显影;各组间心肌18F-FDG显像质量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6.83,P<0.01).PF组SUVmax(3.01±0.97)与SF-HF组SUVmax(2.84± 1.15)明显低于SF-GS组(14.76±4.72)与SF组(10.91±2.48)(F=69.84,P<0.01).PF组血糖水平(4.18±0.27) mmol/L与SF-HF组血糖水平(4.25±0.58) mmol/L也明显低于SF-GS组(5.80±0.56) mmol/L与SF组(4.91 ±0.51) mmol/L(F=13.58,P<0.01).结论 心肌18F-FDG显像前准备方法不同,显像结果也不同:SF-GS后,犬心肌18F-FDG摄取均匀;而PF及SF-HF后,犬心肌18F-FDG生理性摄取被抑制.

  • 99Tcm标记MDM2反义寡核苷酸对人前列腺癌细胞目的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吴琼;张月红;付鹏;田国梅;赵长久

    目的 探讨99Tcm标记的小鼠双微体扩增基因2(MDM2) mRNA的ASON和错义寡核苷酸(ASONM)对前列腺癌细胞株LNCaP目的基因表达的影响,为后续的前列腺癌基因显像奠定基础.方法 人工合成一段针对MDM2 mRNA的ASON和ASONM,以HYNIC为螯合剂,对ASON和ASONM进行99Tcm标记,检测标记率、放化纯、稳定性及分子杂交活性.用脂质体包裹99Tcm-HYNIC-ASON(0、100和500 nmol/L)和99Tcm-HYNIC-ASONM(500 nmol/L),于LNCaP细胞中培养24h,再行RT-PCR和Westem blot实验,观察探针对MDM2、p53 mRNA和相应蛋白质表达的影响.各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q检验.结果 ASON的标记率为(65.15±2.05)%(n=5),ASONM的标记率为(64.93±2.18)%(n=5),两者放化纯均达90%以上.99Tcm-HYNIC-ASON稳定性好,保留了与互补链结合的能力.0、100、500 nmol/L 99Tcm-HYNIC-ASON组和500 nmol/L99Tcm-HYNIC-ASONM组MDM2mRNA含量分别为0.458±0.035、0.250±0.026、0.174±0.032、0.463±0.033,除0 nmol/L 99Tcm-HYNIC-ASON组与500 nmol/L99Tcm-HYNIC-ASONM组间外,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3.69,q=24.32~ 91.45,均P<0.01);各组MDM2蛋白的平均密度分别为90.712±3.042、71.218±2.915、32.775±3.062、88.121±2.710,同样除0 nmol/L 99Tcm-HYNIC-ASON组与500 nmol/L99 Tcm-HYNIC-ASONM组间外,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35.93,q=6.43~ 19.14,均P<0.01).4组p53 mRNA含量分别为0.185±0.046、0.203±0.040、0.213±0.027、0.163±0.0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18,P>0.05);各组p53蛋白平均密度分别为33.865±2.213、70.445±2.180、99.025±3.012、38.351±3.271,除0 nmol/L 99Tcm-HYNIC-ASON组与500 nmol/L99Tcm-HYNIC-ASONM组间外,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3.98,q=3.32~6.74,均P<0.01).结论 MDM2反义探针能与MDM2 mRNA链上的目的序列特异结合,并抑制目的基因的表达,具备活体内前列腺癌反义显像的实验条件,有望为在基因水平上诊断前列腺癌提供一种新方法.

  • 载尿激酶阴离子脂质微泡联合低频超声体外溶栓的效率研究

    作者:陈逸寒;王平;严飞;倪飞;刘红梅;郑海荣

    目的 制备载尿激酶(uPA)阴离子脂质微泡,探讨其联合低频超声的体外溶栓效果.方法 利用二硬脂酸磷酯酰胆碱(DSPC)、二棕榈酰磷酯酰甘油(DPPG)、PEG2000修饰二硬脂酸磷酯酰乙醇胺(DSPE-PEG2000)3种磷脂,通过机械振荡法制备阴离子微泡,再将微泡与uPA混合孵育,两者结合即得载药微泡,用粒径分析仪测定其粒径及分布.用FITC标记uPA,制得荧光标记的载药微泡,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微泡的形态及uPA与微泡的黏附情况.用Zeta电位仪分别测定载药微泡与未载药微泡的表面电荷;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载药微泡进行验证;测量加入10 000、50 000和100 000 U uPA时微泡的包封率.抽取大鼠血液制作体外血栓模型,测定载药微泡联合低频超声的体外溶栓效果.采用两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Bonferroni法进行数据比较.结果 载药微泡的平均粒径为(1.76±0.29)μm,在荧光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FITC标记的uPA成功结合到阴离子微泡表面.载药微泡的表面电荷明显低于未载药微泡的表面电荷:(-36.64±0.21)mV与(-66.33±2.38)mV,t=21.538,P<0.05;SDS-PAGE显示载药微泡的泳道有明显的蛋白质条带,而未载药微泡没有;当uPA加入量分别为10000、50 000和100 000 U时,药物包封率分别为(42.01±2.02)%、(33.24±1.95)%和(33.10± 1.65)% (F=22.340,P<0.05).生理盐水组、生理盐水+超声组、未载药微泡+超声组、载药微泡+超声组、单纯uPA组的体外溶栓效率分别为(4.09±0.80)%、(8.50±1.48)%、(14.27±1.59)%、(35.72±6.31)%、(16.87±0.46)%,载药微泡+超声组高(F=48.783,t=-8.613、-7.273、-5.942及-6.908,均P<0.05).结论 阴离子微泡能成功搭载uPA,该微泡联合低频超声的溶栓效果良好.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1998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