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中国肺癌杂志

中国肺癌

中国肺癌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Lung Cancer 중국폐암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抗癌协会 中国防痨协会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 影响因子: 1.3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3419
  • 国内刊号: 12-1395/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6-230
  • 曾用名: 肺癌杂志
  • 创刊时间: 199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肺癌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周清华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电视辅助胸腔镜在胸部肿瘤外科的应用

    作者:柴立勋;孙克林

    背景与目的随着内镜器械及手术技术的改善,电视胸腔镜在临床的应用愈来愈广泛.本研究的目的是总结并讨论电视辅助胸腔镜外科(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技术在76例胸部肿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1997年7月至2004年6月应用VATS技术治疗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包括肺楔形切除术、食管平滑肌瘤摘除术、支气管囊肿摘除术、纵隔囊肿摘除术等.结果全组患者接受VATS治疗,其中8例肺癌患者中转开胸行肺叶切除术.全组患者无死亡,并发症少,全部痊愈出院.结论VATS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和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在胸部良性肿瘤的治疗中具有很大的优势,但在胸部恶性肿瘤的治疗上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

  • 碱性"彗星"法检测肺癌初始放射损伤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

    作者:吕纪马;王绿化;杨伟志;张晓华;王冕荣;阎洁

    背景与目的肺癌细胞具有显著的生物学异质性和内在放射敏感性差异,探求其放射敏感性相关参数以优化治疗计划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彗星"分析法(comet assay)可以通过荧光显微镜直接定量地检测单个细胞的DNA损伤,具有需要细胞数少、灵敏和快速的优点.临床前的相关研究显示:彗星分析法与经典的克隆形成率分析的结果趋势一致,是一种有潜力的放射敏感性分析法.本研究旨在用碱性彗星法检测31例放射治疗肺癌标本的初始DNA损伤,初步探讨其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2002年4月至2002年11月,用碱性彗星法检测31例接受放射治疗的肺癌病例在治疗前经支气管镜活检标本的初始DNA损伤,以经本底较正的平均尾力矩(RTM)为评价指标,同时以胸部CT扫描评价局部肿瘤反应率(RR)和肿瘤进展时间(TTP);用SPSS10.0统计软件以曼-惠特尼U检验和克鲁斯-沃里斯H检验比较不同病理类型、RR和TTP组的中位RTM;计算RTM与RR和TTP的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结果不同病理类型组、RR≥50%组和TTP>9个月组中位RTM与对应组相应值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χ2=0.347,P=0.84;U=63.5,P=0.57;U=71,P=0.057);RTM与RR和TTP的斯皮尔曼相关系数分别为-0.105(P=0.57)和0.38(P=0.035):非小细胞肺癌的RTM与TTP斯皮尔曼相关系数为0.47(P=0.048),而小细胞肺癌为0.043(P=0.89).结论尽管受取材质量和混杂因素致本底DNA损伤高的影响,碱性彗星法检测的肺癌初始放射损伤(RTM)仍可显示出与非小细胞肺癌局部TTP具有中等强度的正相关性,"彗星"分析法是一种有希望的肺癌细胞放射敏感性分析法,其取材和实验方法有待改进.

  • p53基因BstUⅠ位点多态性与非小细胞肺癌易感性及放射敏感性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健强;邵国光;刘琳琳;郑永晨

    背景与目的肺癌是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较快的恶性肿瘤.近几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蓬勃发展,人们对疾病的认识达到了基因水平.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发现某一基因与肺癌之间的关联性并加以利用,为早期诊断及治疗肺癌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本研究拟探讨p53肿瘤抑制基因BstUⅠ位点多态性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易感性及放射敏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50例NSCLC患者及50例健康对照p53基因序列中的BstUⅠ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并采用病例对照方法分析p53基因BstUⅠ位点的多态性与肺癌的易感性,以及NSCLC患者p53基因BstUⅠ位点的多态性与放疗疗效的相关性.结果不同p53基因BstUⅠ基因型的NSCLC患者对放疗的有效率不尽相同.杂合子(A1/A2)基因型的患者对放疗的有效率低,仅为25.0%,而纯合子(A1/A1,A2/A2)基因型的患者对放疗的有效率较高,分别为71.4%和70.0%,三者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χ2=9.2,P<0.05).肺癌组的A1/A1、A1/A2及A2/A2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8.0%、32.0%及40.0%,对照组为32.0%、42.0%及26.0%,但两组间纯合子的频率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并且未观察到p53基因BstUⅠ的多态性与NSCLC易感性有密切的相关关系.结论p53基因BstUⅠ位点多态性可能与NSCLC发生无关,但NSCLC患者的p53基因BstUⅠ SNP可能与放射敏感性有关.

  • 非小细胞肺癌VEGF-C表达与淋巴管生成和淋巴转移关系的研究

    作者:王艳;朱波;叶明福;陈正堂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通过与其配体(VEGFR-3)的结合介导肿瘤淋巴管生成,是形成肿瘤淋巴道转移的重要因素.淋巴道转移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常见的主要扩散途径.基于此,本研究用新的淋巴管内皮标志物podoplanin检测NSCLC组织中淋巴管,用淋巴管密度(LVD)表示淋巴管生成情况,探讨NSCLC内VEGF-C表达与淋巴管生成和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66例NSCLC和8例炎性假瘤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检测VEGF C、podoplanin的表达,计算VEGF-C阳性表达率及淋巴管密度值,分析两者的关系.结果NSCLC组织内VEGF-C阳性表达率(75.8%)显著高于肺炎性假瘤(12.5%)(P<0.01),高中分化(76.3%)和低分化(75.0%)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淋巴结阳性组中VEGF-C阳性率(86.5%)显著高于淋巴结阴性组(62.1%)(P<0.05).NSCLC组织内LVD(20.4±5.9)显著高于肺炎性假瘤(10.9±4.9)(P<0.01);VEGF-C阳性组LVD(21.3±6.0)显著高于VEGF-C阴性组(17.7±5.1)(P<0.05),淋巴结阳性组LVD(21.9±5.9)显著高于淋巴结阴性组(18.5±5.5)(P<0.05).结论淋巴管生成可能是NSCLC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因素,VEGF-C参与NSCLC淋巴管生成,从而促进淋巴结转移.

  •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治疗中的气道重建

    作者:申屠阳;丁征平;周允中

    背景与目的部分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需要采取不同的气道重建方式,以彻底切除病变并大限度保存肺功能.本研究旨在探讨气道重建中的外科相关问题.方法回顾分析研究2003年1月~2005年6月2206例肺癌手术中100例气道重建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鳞癌42例,腺鳞癌23例,腺癌11例,粘液表皮样癌5例,腺样囊性癌4例,类癌3例及其它混合散在分布类型12例.Ⅰ B期34例,ⅡB期23例,ⅢA期23例,ⅢB期20例.主要手术方式包括:右上叶袖状切除42例,右下叶袖状切除1例,左上叶袖状切除24例,左下叶袖状切除4例,两叶袖状切除8例,隆凸成形重建17例,肺叶袖状切除合并肺动脉成形4例.结果97例患者为完全性切除(R0),3例为不完全性切除(R1).术后5例出现并发症,分别为肺部感染2例,胸腔感染1例,支气管胸膜瘘1例,肺泡胸膜瘘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术后住院日为4~27日(中位11日).99例治愈出院,肺部感染导致死亡1例,手术死亡率为1%.结论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采取适当的气道重建方式,符合外科手术原则,可取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对血管、气管、支气管的处理技巧是手术获得成功的关键.

  • 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NSCLC中PEDF基因表达状态的研究

    作者:张力建;陈晋峰;柯杨;Robert E Mansel;Wen G Jiang

    背景与目的SYBR Green Ⅰ是一种较为常用的非探针类定量PCR的方法,其主要优点在于操作过程简单,结果具有一定特异性.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检测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PEDF)mRNA的SYBR Green Ⅰ实时定量PCR的方法,了解肺癌组织及其远癌肺组织中PEDF的表达水平,研究肺癌组织中PEDF的表达水平与各种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RT-PCR的方法扩增并纯化PEDF以及内对照GAPDH mRNA的目的片段,倍比稀释后作为定量模板.利用相对定量的方法,检测21例肺癌及相应远癌肺组织中PEDF mRNA相对于GAPDH mRNA的表达量,进行相对定量分析.结果21例肺癌组织及相应的远癌肺组织中均可检出PEDF的表达,肺癌组织中PEDF的相对表达量为0.5505±0.3590(0.11~1.11),远癌肺组织中为0.7219士0.2582(0.29~1.31)(P=0.024).早期(Ⅰ~Ⅱ期)肺癌患者和肿瘤较小时(T1)PEDF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晚期(Ⅲ~Ⅳ期,P=0.010)和肿瘤较大者(T2~4,P=0.007).结论所建立的SYBR Green Ⅰ实时定量PCR方法可以成功地检测PEDF基因的表达量.初步检测结果显示PEDF可能是一种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保护因素.

  • 液基细胞学检查系统在肺癌患者痰液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广平;王恩华;李建华;付志民;韩硕;范玉

    背景与目的传统的痰涂片内常混有大量粘液、血液、各种炎性细胞及坏死细胞碎屑,故阳性诊断率较低.液基细胞学检查系统(liquid-based cytologic test,LCT)已成功而广泛地应用于宫颈细胞学诊断,而用于痰液细胞学诊断国内外报道均较少.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LCT在肺癌患者痰液检查中的应用价值,寻找早期诊断肺癌的新途径.方法比较LCT与传统痰涂片方法应用于肺癌诊断的镜下特点及诊断率.结果LCT法涂膜面积明显缩小,背景干净,图像清晰,三维立体感突出.LCT对小细胞肺癌的诊断率显著高于传统涂片法(P<0.05).LCT与传统涂片法联合应用后,对肺癌的阳性诊断率可高达85.1%,明显优于单纯的传统涂片法(63.4%)(P<0.01).结论LCT在痰液制片、染色等方面便于实施质量控制,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新技术,与传统涂片法联合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肺癌多阶段发病过程中的分子机制简述

    作者:母新华;陈照丽;赫捷

    肺癌是影响人类生存的重大疾病之一.全世界每年死于肺癌的患者约有110多万,占到了癌症死亡总数的17.8%[1].肺癌的发病过程是一个集遗传、环境及生活习惯等多因素于一体的复杂过程,但其确切机制仍不清楚,因此对其发病机制的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邵国光;马忠余;李健强

    肺癌是全世界癌症中死亡率高的疾病,在一些发达国家中,如美国,因患癌症死亡的人群中肺癌比例高达28%[1],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不足15%,而在发展中国家中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刚刚达到5%甚至更低.如此低的生存率,主要是由于70%的肺癌患者发现时均为晚期.因此,早期诊断是提高肺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肺癌的病因主要是吸烟和环境化学致癌物.

  • 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FHIT蛋白表达的研究

    作者:孔令文;吴庆琛;朱进国

    背景与目的目前大多数研究者分别研究了正常支气管上皮、癌前病变及肺癌组织(吸烟或不吸烟者)标本FHIT蛋白表达,而没有在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研究其表达及意义.本研究的目的是在烟草特异性亚硝胺(NNK)诱发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恶性转化过程中,探讨FHIT蛋白表达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用500 mg/L NNK诱发BEAS-2B细胞(对照组)恶性转化为BEAS-2BNNK细胞(实验组),并在此过程中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动态观察FHIT蛋白表达的情况.结果(一)NNK诱发BEAS-2B细胞恶性转化模型的建立:①第5代BEAS-2BNNK细胞血清抗性显著增强;②第15代BEAS-2BNNK细胞具有锚着独立性生长特性(软琼脂克隆形成);③第20代BEAS-2BNNK细胞超微结构出现明显异型性;④第25代BEAS-2BNNK细胞在裸鼠体内成瘤,病理类型为高分化鳞癌.(二)FHIT蛋白表达:BEAS-2B细胞FHIT蛋白表达稳定,在各代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5代BEAS-2BNNK细胞FHIT蛋白表达即有所降低,并随传代次数增加而进行性下降,但第25代细胞FHIT蛋白却呈高表达.结论①500 mg/L NNK能成功诱发BEAS-2B细胞恶性转化,为进一步探讨肺癌尤其是吸烟致肺癌的发生机制提供了理想模型.②FHIT蛋白表达减弱在肺癌发生过程中可能属早期事件,但FHIT蛋白在细胞恶性转化晚期上调表达值得进一步研究.

  • 野生型INK4a/ARF基因共转染对A549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作者:谢启超;胡义德;王细文;李军果;王玲俐

    背景与目的INK4a/ARF基因是重要的细胞周期调控基因,其表达产物p16INK4a和p14ARF蛋白分别在Rb和p53通路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本研究将野生型INK4a/ARF基因同时转染到该基因位点缺失的人肺腺癌A549细胞中,研究其对该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利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技术,将含有人全长野生型INK4a/ARF基因的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3-p16INK4a和pcDNA3-p14ARF同时导入A549细胞系中,确定所编码蛋白p16INK4a和p14ARF稳定表达;在设立空白组和空质粒转染组的情况下,进行了转染前后细胞生长曲线、克隆形成率、周期分布、凋亡指数等指标的检测和分析.结果转染INK4a/ARF基因后的细胞G2/G1期比例为59.9%,与未转染(51.2%)及空质粒转染(50.3%)细胞相比差异显著(P值分别为0.043和0.025),同时S期和G2/M期的比例下降;转染后细胞克隆形成率为63%,未转染细胞和空质粒转染细胞分别为85%和87%(P值均<0.01),凋亡指数明显增加,转染INK4a/ARF基因后的细胞凋亡率为8.0%,另两种细胞均为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阳离子脂质体可以有效地将INK4a/ARF基因导入A549细胞,并可以抑制A549细胞的生长,促进凋亡作用的增强,为将来肺癌的基因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 烟草致癌原NNK诱发大鼠肺癌前病变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玉霞;赖百塘;陈洪雷;岳文涛;杨飞;夏东;肖静;叶波;刘铭球

    背景与目的4-(甲基亚硝胺基)-1-(3-吡啶)-1-丁酮[4-(methylnitrosamino)-1-(3-pyridyl)-1-butanone,NNK]是烟草中主要的致癌原.为了研究NNK的致癌机制,寻找针对NNK所致肺癌的有效的化学防护措施,建立以NNK诱发的动物模型是非常有效的研究手段.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一次性支气管灌注NNK致Wistar大鼠的肺组织的病理变化,并探讨病变发生机制.方法实验组Wistar大鼠15只,左肺叶下部支气管内灌注含NNK 50 mg/kg(高剂量组,5只)或25 mg/kg(低剂量组,10只)的碘油溶液0.1 mL,X线影像学监测病变进展.另15只Wistar大鼠灌注不含NNK的碘油,作为对照.HE染色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SP法检测AE1/AE3、PCNA、p53蛋白表达.结果灌注碘油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显示碘油分布于大鼠左肺叶下部,第107天DSA显示左肺叶下部的碘油影像消失.实验组67%(10/15)的大鼠(高剂量组4只,低剂量组6只)左肺下部见绿豆大小的结节状实变病灶.HE染色示实验组100%(15/15)的大鼠左肺组织出现局灶性肺泡细胞的不典型增生,肺泡间隔增宽,肺泡腔狭窄;67%(10/15)的大鼠左肺有腺上皮的高度不典型增生,部分增生的细胞构成小腺体,偶见异型增生腺体向支气管壁的肌层侵犯.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实验组不典型增生细胞的角蛋白AE1/AE3阳性.PCNA在对照组和NNK低、高剂量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3%(2/15)、90%(9/10)、100%(5/5),后两者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1),而低、高剂量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p53蛋白在对照组肺组织中表达为阴性,在NNK低、高剂量组中表达率分别为50%(5/10)和60%(3/5),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5,P=0.009),而低、高剂量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对Wistar大鼠的左肺叶支气管灌注含NNK的碘油溶液可在局部诱发肺泡细胞和腺上皮的不典型增生.该模型可用于烟草致肺癌的实验研究.

  • 单疱疹病毒结构蛋白BVP22的亚细胞定位及在细胞间的穿梭

    作者:关丽英;汪惠;赖百塘

    背景与目的单疱疹病毒结构蛋白BVP22具有在细胞间穿梭的特性,并能够携带与其融合的蛋白从细胞内合成后穿梭到周围的细胞,克服了基因治疗中转染效率低的问题.本研究的目的是检测BVP22蛋白在细胞中的定位及体内外的穿梭,为将其应用于肺癌的基因治疗提供依据.方法Lipofectamin介导质粒pEYFP和pEYFP-BVP22转染肺癌细胞系801D,G418筛选,建立单克隆细胞系.荧光观察确定BVP22的表达及定位.单克隆细胞系与母系801D以一定比例混合培养,采用流式细胞分选计数、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BVP22在细胞问的穿梭.建立裸鼠移植瘤,脂质体包裹质粒注入瘤体检测BVP22在实体瘤中的穿梭.结果成功获得单克隆细胞系pEYFP-801D和pEYFP-BVP22-801D.BVP22在细胞中的定位表现出多相性,多数为胞核定位,少数为胞质丝状定位.流式细胞计数显示,随培养时间延长,YFP阳性细胞的比例无明显增加.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pEYFP-BVP22-801D与801D混合培养24 h后,几乎所有细胞的胞核都染成了棕黄色;裸鼠移植瘤的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注射pEYFP-BVP22的肿瘤组织大部分被染成棕黄色.结论BVP22主要定位于细胞核中,其胞核定位可能与细胞分裂及其在细胞间穿梭相关.在体内外BVP22均能够介导与其融合的蛋白在细胞间发生穿梭.

  • 116例70岁以上老年肺癌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李云霞;邓明佳;任宏轩;沈丽达

    本文收集2003~2004年在我科住院并经病理确诊的116例70岁以上老年肺癌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 肺癌并脑转移手术综合治疗二例生存四年报告

    作者:夏发明;梁勇;潘红日;周开宇;章华元

    患者1男性,61岁.以头痛伴呕吐1周为首要症状,行头颅MRI及胸部CT检查发现左上肺占位病变直径约25 mm,发现右小脑占位病变直径约15 mm.于2001年6月28日和7月16日分别行左上肺癌切除手术和右小脑肿瘤切除手术.术后病理报告左肺上叶低分化鳞状细胞癌,淋巴结(一);右小脑转移性低分化鳞状细胞癌(图1、2).手术后3周给予CMVP方案(甲环亚硝脲100mg,丝裂霉素8 mg,顺铂120 mg,长春花碱酰胺4 mg,第1、8天)全身静脉化疗+日达仙免疫治疗,共5个周期,随访至今身体健康.

  •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癌一例

    作者:张洪亮;张立平

    患者男性,72岁,干咳1年余,加重2个月,于2005年11月23日入院.患者于2004年9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剧烈咳嗽吐白色粘痰,夜间加重,无咯血,外院的胸部CT检查示双下肺网格状改变,考虑双肺间质纤维化,给予化痰止咳对症处理,并给予强的松片10 mg口服,每日一次.

  • 甲基硒酸对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株L9981增殖和凋亡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的初步研究

    作者:刘洁薇;钟晓蓉;周清华;Allen C. Gao;王艳萍;朱文;马力;张芷旋

    背景与目的已有的研究表明硒具有防癌作用和抑制乳腺癌、前列腺癌细胞株增殖的作用,但有关甲基硒酸(MSA)是否具有抗肺癌的作用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MSA对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株L9981是否具有生长抑制及诱导凋亡的作用,并对其分子机制作初步探讨.方法应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以MSA处理L9981细胞株,应用台盼蓝计数法、克隆形成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MSA处理L9981细胞株前后细胞株体外增殖、克隆形成和凋亡水平的变化.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SA处理L9981细胞株前后细胞周期、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和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①MSA在大于0.5μmol/L的浓度时可显著抑制L9981细胞株的增殖(P<0.05),细胞被阻滞于G0/G1期.②MSA浓度在2.5μmol/L时可诱导L9981细胞株进入凋亡(P<0.05).③MSA在5 μmol/L时可明显抑制L9981细胞株的克隆形成能力(P<0.05).④MSA能显著上调P53、P21、Fas、FasL和Bax蛋白表达水平.结论①MSA可显著抑制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株L9981的体外增殖和克隆形成能力,并诱导细胞凋亡;②MSA的抗肺癌作用可能与其调控肺癌细胞株L9981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有关.

  • 槐耳清膏对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L9981血管生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芷旋;范羽;周清华;王艳萍;马力;陈小禾;朱文;杨雪琴;赵颖

    背景与目的肺癌是全世界对人类健康与生命危害大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从植物中开发抗肿瘤药物是国内外抗肿瘤新药开发的一个热点.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槐耳清膏对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株L9981血管生成相关基因mRNA转录表达的影响及意义,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L9981,应用台盼蓝拒染法做细胞毒性实验,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槐耳清膏组,顺铂化疗组,联合用药组.应用RT-PCR检测四组细胞株用药前后β-catenin、E-cadherin、TIMP-1、CD44V6、MMP-2、endostatin、VEGF mRNA的表达.应用Boyden小室法检测四组细胞株用药前后体外侵袭力改变.结果①槐耳清膏对L9981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抑制率随药物浓度增加而上升.槐耳清膏组(1 g/L)与顺铂化疗组(顺铂3 mg/L)及联合用药组(槐耳清膏0.05 g/L+顺铂1.5 mg/L)比较抑制率无明显差异(P>0.05).②经槐耳清膏处理后,L9981细胞的β-catenin、E-cadherin、TIMP-1、endostatin、MMP-2的mRNA表达水平上调,而VEGF、CD44V6表达水平下调,其中TIMP-1、endostatin表达水平明显上调,CD44V6表达水平明显下调.③槐耳清膏组、顺铂化疗组、联合用药组细胞株的体外侵袭力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①槐耳清膏在体外对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L9981具有生长抑制作用,该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②槐耳清膏对L9981的生长抑制作用可能与其调控血管生成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有关.③槐耳清膏联合顺铂有一定的协同抗肿瘤作用.

  • p53蛋白表达和基因突变在所谓肺硬化性血管瘤组织中的意义

    作者:齐凤杰;张秀伟;张永兴;王恩华

    背景与目的所谓肺硬化性血管瘤(so-called pulmonary sclerosing hemangioma,PSH)是一种至今不能肯定其来源及性质的少见肺肿瘤.虽然目前普遍认为PSH是一种良性肿瘤,但却发现有少数PSH可发生浸润和转移.p53蛋白表达和基因突变是反映肿瘤生物学行为的有用指标.本研究的目的是检测PSH组织中p53基因突变及p53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激光捕获显微切割(laser capture microdissection,LCM)技术、单链构象多态性(single strande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SSCP)及DNA测序分析方法(5~8外显子)检测19例PSH中多角形细胞和表面立方细胞的p53蛋白表达和基因突变情况.结果19例PSH组织中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21.1%(4/19),SSCP及测序分析检测p53基因突变率分别为26.3%(5/19)和42.1%(8/19).p53蛋白阳性表达的4例PSH组织,测序分析显示3例标本有突变发生,2例为错义突变,1例同时发生错义突变和移码突变;而p53蛋白阴性表达的15例PSH组织中,5例标本经测序证实亦发生了突变,4例为移码突变,1例为错义突变.在有突变的8例PSH组织中,单一多角形细胞突变5例,单一立方细胞突变2例,多角形细胞和立方细胞同时突变1例.结论PSH组织p53蛋白阳性表达并不能完全反映p53基因突变的真实情况;p53基因突变或蛋白表达异常均可发生在PSH组织中的两种不同的细胞内;p53基因的高突变率提示PSH可能具有潜在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 小剂量化疗联合人参皂甙Rg3抑制小鼠Lewis肺癌血管生成作用实验研究

    作者:黄晓兵;侯梅;易成;宋海波

    背景与目的目前发现一些细胞毒性化疗药物小剂量、短间隙、持续给药可表现出明显的抗肿瘤血管生成作用,从而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被称作"抗肿瘤血管生成化疗(anti-angiogenic chemotherapy)".近来从中药人参中提制的人参皂甙Rg3也被证实具有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小剂量吉西他滨和人参皂甙Rg3联合治疗对小鼠Lewis肺癌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以及对小鼠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Lewis肺癌模型,分别给予小剂量吉西他滨、人参皂甙Rg3以及二者的联合治疗.利用彩色多谱勒超声、免疫组化技术等观察和比较各治疗组的肿瘤血管生成和肿瘤生长情况.结果人参皂甙Rg3和吉西他滨联合治疗组小鼠有较好的生存质量.彩色超声多谱勒以及免疫组化结果发现联合治疗组比单药治疗组具有更高的肿瘤坏死率和更强的抗肿瘤血管生成作用.结论小剂量吉西他滨与人参皂甙Rg3联合治疗可能具有协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从而取得协同抗肿瘤效应,同时可维持较好的生存质量.

  • 利用定点突变技术构建突变nm23-H1和EGFP融合基因

    作者:朱大兴;周清华;王艳萍;朱文;陈小禾;孙芝琳

    背景与目的以前的研究已经证明nm23-H1基因是肿瘤转移抑制基因,但其抑制肿瘤转移的分子机制目前还不完全清楚.基因定点突变技术可以精确地改变基因的特定碱基序列,获得突变蛋白质.本研究的目的是应用基因定点突变技术构建突变型nm23-H1-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融合基因,为进一步研究肿瘤抑制基因nm23-H1的功能、生化作用机制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方法以逆转录病毒PLXSN野生型nm23-H1-EGFP质粒为突变模板,应用QuikChangeTM定点突变方法,简单、快速、高效地引入nm23H1S44A、nm23-H1P96S、nm23-H1H118F、nm23 H1 S120G四个点突变和一个联合位点突变nm23-H1 P96S-S120G,构建了突变型nm23-H1-EGFP融合基因.结果成功构建了nm23-H1S44A-EGFP、nm23-H1P96S-EGFP、nm23-H1H118F-EGFP、nm23-H1S120G-EGFP、nm23-H1 P96S-S120G-EGFP五个突变型nm23-H1-EGFP融合基因,经DNA序列分析突变的碱基序列与实验设计完全一致.结论成功构建了五个具有不同突变位点的突变型nm23-H1-EGFP融合基因.QuikChangeTM定点突变技术是一种简单、快速、高效的基因定点突变方法.

  • 小鼠Ras激酶抑制剂(KSR)基因氨基端和羧基端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

    作者:杨雪琴;周清华;朱文;朱大兴;马力;李昌林;王艳萍;陈小禾;马家宝

    背景与目的已有的实验证据表明,Ras激酶抑制剂(kinase suppressor of Ras,KSR)的功能主要是作为一个支架蛋白组装MAPK及其上游调控子形成多蛋白的复合体.但KSR是否存在激酶活性,一直是争论的焦点.本研究的目的是构建小鼠KSR基因氨基端(N-KSR)和羧基端(C-KSR)的真核表达载体,并观察其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方法通过PCR方法扩增N-KSR和C-KSR目的片段,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pCMV-Tag2b-N-KSR和pCMV-Tag2b-C-KSR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酶切和测序鉴定.鉴定正确的克隆瞬时转染293T细胞,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结果通过酶切和测序鉴定,pCMV-Tag2b-N-KSR和pCMV-Tag2b-C-KSR真核表达载体序列正确,编码框正确.转染后的293T细胞经Western blot检测,能够表达目的蛋白.结论成功构建了pCMV-Tag2b-N-KSR和pCMV-Tag2b-C-KSR真核表达载体并可在293T细胞中表达,为以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 LAPTM4B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

    作者:李昌林;周清华;王艳萍;陈小禾;杨雪琴;朱大兴

    背景与目的已有的研究结果显示溶酶体相关4次跨膜蛋白质β(lysosome-associated protein transmembrane 4 beta,LAPTM4B)在肿瘤发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研究认为LAPTM4B的基因型*2/*2与肝癌易感性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LAPTM4B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以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用基于特异性引物的PCR对13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和104例正常人进行LAPTM4B基因分型,用χ2检验分析肺癌组和对照组基因型频率和其它参数的分布.结果LAPTM4B的等位基因*1和*2在肺癌组中的频率分别为74.8%和25.2%,在对照组分别为72.1%和27.9%,二组间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10).LAPTM4B的基因型*1/*1,*1/*2和*2/*2在肺癌组分别为53.4%、42.7%和3.8%,在对照组分别为54.8%、34.6%和10.6%,两组间三种基因型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7).LAPTM4B基因型分布与患者的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等均无明显关系.结论本研究未观察到LAPTM4B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之间存在统计学相关关系.

  • 地塞米松对低氧小鼠缺氧诱导因子-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鲍永霞;吕福祯;马迎军

    背景与目的业已发现缺氧与肿瘤发生、发展关系密切.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地塞米松对低氧小鼠肺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缺氧与血管新生的关系及地塞米松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用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三个实验组(缺氧3天组、缺氧6天组、缺氧+激素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小鼠肺组织中HIF-1α和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缺氧组小鼠HIF-1α和VEGF蛋白表达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缺氧+激素组与缺氧组比较,HIF-1α和VEGF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HIF-1α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r=0.730,P=0.007).结论缺氧可以上调小鼠肺组织中VEGF和HIF-1α的表达,而地塞米松可抑制低氧小鼠VEGF和HIF-1α的表达,具有抗血管生成的作用.

  • 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今又生)对人肺腺癌细胞生长及化疗敏感性研究

    作者:王朝霞;陆彬彬;王腾;德伟;束永前

    背景与目的在肺癌中,p53突变是常见的基因改变之一,p53基因的突变常导致细胞对化疗不敏感.有研究表明导入野生型p53基因能增加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Ad-p53,今又生,Gendicine)对人肺腺癌细胞生长及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将重组腺病毒载体所携带的野生型p53基因导入人肺腺癌细胞株GLC-82(含突变型p53基因)及A549(含野生型p53基因),并联合应用化疗药物顺铂(DDP),通过Western blot法分析外源野生型p53基因在细胞内的表达,MTT法和流式细胞术观察对细胞生长及细胞周期、凋亡的影响.结果通过Western blot证实了外源p53基因能在GLC-82及A549细胞中高效表达.MTT法观察到Ad-p53对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呈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效应.100 MOI Ad-p53与0.5 mg/L DDP联合应用后72 h,对A549细胞的生长抑制率达43.13%±0.72%,显著高于单用Ad-p53组(23.44%±0.54%,P<0.001)和DDP组(14.17%±1.39%,P<0.001);对GLC-82细胞生长的抑制率达63.73%±0.92%,显著高于单用Ad-p53组(41.51%±0.59%,P<0.001)和DDP组(56.11%±1.12%,P<0.001).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Ad-p53与DDP联合应用能使细胞阻滞于G0-G1期,S期细胞比例明显减少.Ad-p53+DDP组A549细胞凋亡率为28.99%±1.07%,显著高于单用Ad-p53组(15.35%±1.31%,P<0.001)和DDP组(1.74%士0.77%,P<0.001);Ad-p53+DDP组GLC-82细胞凋亡率为62.98%士2.43%,显著高于单用Ad-p53组(20.88%±0.71%,P<0.001)和DDP组(6.91%±1.52%,P<0.001).结论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能抑制肺腺癌细胞的生长,并不受内源性p53状态的影响.它与抗癌药DDP联用能显著增加肺腺癌细胞的化疗敏感性.

  • 利用PCR-SSP法研究肺腺癌细胞系A549、Calu-6的HLA-ABDR等位基因

    作者:邓波;林一丹;王如文;蒋耀光

    背景和目的已有的研究表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在抗原呈递及T细胞识别抗原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此外还与肿瘤细胞的免疫杀伤及免疫逃避有着密切的关系.本研究探讨了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Calu-6中HLA-A、HLA-B、HLA-DR等位基因的存在状况.方法分离A549、Calu-6细胞DNA,分别行PCR-SSP法扩增、电泳后紫外透射扫描,根据反应格局表对HLA-A、HLA-B、HLA-DR进行判定.结果A549与Calu-6细胞中HLA-A、HLA-B基因较杂合子均有缺失,而HLA-DR基因无缺失.A549细胞HLA-ABDR的基因分型为HLA-A30、HLA-B44、HLA-DR7/HLA-DR53.Calu-6细胞HLA-ABDR的基因分型为HLA-A01、HLA-B08、HLA-DR17/HLA-DR52.结论肺腺癌中存在HLA-Ⅰ和HLA-Ⅱ基因.HLA-Ⅰ基因可能在肿瘤细胞传代过程中发生选择性丢失,而HLA-DR基因完整保留.检测肿瘤HLA对了解其免疫学行为及建立肿瘤特异性杀伤淋巴细胞(CTL)模型具有重要意义.

  • 小剂量顺铂诱导人肺腺癌细胞存活素基因的表达研究

    作者:张梅春;胡成平;陈琼

    肺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正逐年上升.对肺癌实施的以顺铂(cisplatin,DDP)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然而,由于耐药的发生,常常导致肺癌化疗的失败,并限制了铂类药物的广泛应用.存活素(survivin)是凋亡抑制蛋白(inhibitor apoptosis proteins,IAPs)家族的新成员,它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抑制caspase-3和-7的活化而抑制细胞凋亡.研究发现,顺铂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主要机制之一是通过活化细胞凋亡下游效应子caspase-3,因此,推测survivin可能介导了肺癌顺铂耐药的形成.本研究通过体外细胞培养的方法,探讨小剂量顺铂对人肺腺癌细胞中survivin表达的诱导作用,以期为肺癌顺铂耐药治疗寻找新的作用靶点.

中国肺癌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