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多层螺旋CT诊断外伤性小肠坏死的征象 及其临床价值

    作者:余振杰;谈树林;何德辉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 T的外伤性小肠坏死的征象及其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7年6月期间就诊并经手术证实的外伤性小肠坏死患者18例,结合文献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多层螺旋C T诊断外伤性小肠坏死的征象及其临床价值.结果:在收治的18例患者中,CT扫描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肠管扩张、积气以及肠间、肠壁的积气,同时伴有肝内胆管积气的有5例,小肠肠管扩张、积液的有8例;所有1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腔积液及肠系膜脂肪密度增高.结论:多层螺旋C T(M S C T)对外伤所致小肠坏死能够进行准确的诊断,为临床提供了较为全面、客观的诊断依据.

  • 肠系膜静脉血栓致小肠坏死误诊3例分析

    作者:郭连江;曲士杰;白鹤龄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Mesenteric Venous Thrombosis,MVT),临床并不常见,加上临床医师对本病常缺乏认识,故诊断十分困难,因此,MVT很难在术前确诊.由于病情进展引起绞窄性肠梗阻、肠坏死,病情严重,病死率高,是一种早期难以诊断的危重急腹症.目前临床对该病还缺乏足够的认识,我们共收治自1996年7月~2011年4月AMVT患者3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 小肠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1例

    作者:陈立平;孙亚欣;李景弘

    患者女,52岁.明显消瘦1年伴恶心呕吐,食欲减退10天.查体:轻度低热,腹部膨隆可见肠型,腹肌紧张,压痛明显,反跳痛(+),可闻及金属音和气过水声.X线腹透:腹部肠腔内见有较多积气,中下腹部有多个气液面,部分气液面呈阶梯状.临床诊断:急性肠梗阻.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距回盲部40cm处有小肠套叠,套叠以上肠管扩张.复位后见长40cm小肠坏死,相应肠系膜急性炎症反应及淋巴结肿大,行肠切除,肠吻合术.

  • 肠系膜上动脉血栓术后合并心梗一例

    作者:窦怀豹;盛惠英

    患者,女,45岁,以持续性腹痛48小时来我院,自诉两天前突发腹痛呈绞痛,伴恶心、呕出胃内容物,两天中腹痛持续加重,伴肛门闭气,腹胀.查体:T37℃,P80次/分,R17次/分,BP120/75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急性痛苦面容,皮肤巩膜无黄染,心率80次/分,腹部稍隆起,未见肠型,全腹压痛阳性,反跳痛阴性,无明显肌紧张,肠呜音未闻及,四肢及神经系统无异常,B超无异常,血尿常规及血尿淀粉酶均无异常.急诊行剖腹探查术,见屈氏韧带约120mm处至回盲部约5mm处小肠坏死,行肠坏死切除吻合术后,予肝素等药物治疗,术后三天病人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夜间4点病人猝死,诊断"心梗".

  • 绞窄性疝肠坏死致气性坏疽二例

    作者:陈子清;应则贵

    我们经治2例因绞窄性疝致小肠坏死继发气性坏疽。报告如下: 例1 男,64岁。发热、呕吐,剧烈腹痛腹胀,右腹股沟肿块4d以绞窄性疝入院。右斜疝史15年。T 38.6℃,P 126次/min,BP 80/60mmHg。右腹股沟4cm×3cm肿块,表皮红肿,中央皮肤溃烂,部分成灰黑色,有暗红色液体溢出,恶臭。周围皮肤有捻发感。神志淡漠,嗜睡状,血色素(Hb)6.0g%,白细胞(WBC)12×109/L,中性粒细胞(N)0.92,淋巴细胞(L)0.08。创口渗液涂片见大量革兰阳性(G+)粗大杆菌。手术所见:切除坏死皮肤及失却弹性之灰黄色腹外斜肌腱膜和暗红色不出血之腹内斜肌。切除破溃疝囊,清除具恶臭之暗红色混有气泡创口溢液。将有部分坏死穿孔之回肠4cm切除,端端吻合。3%双氧水纱布填塞创口,青霉素640万U静脉滴入,每6h 1次,四环素1.5g静脉滴入,每日1次。输新鲜血 400ml。患者血压继续下降,恐惧状。创面不断渗液,周围皮肤继续变黑,延及右下腹壁及大腿根。术后15h死亡。

  • 腹内疝与腹部手术史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王小永;姚杰;张逸;周健;李烨

    目的 通过对腹内疝发生与腹部手术史相关性的分析,增加外科医师对不同类型腹内疝发病特点的认识,改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36例腹内疝患者的病例资料,比较腹部手术史与腹内疝患者病程时间、发病前是否存在胃肠功能紊乱、术前诊断、发生肠绞窄坏死、肠管疝入途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死亡率的相关性.结果 腹内疝患者病程时间、发病前是否存在胃肠功能紊乱、术前诊断、发生肠绞窄坏死、肠管疝入途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在有无腹部手术史的2组人群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腹部手术史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多于有腹部手术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36,P=0.013);无腹部手术史组的11例患者中,有2例死亡病例,死亡率要高于有腹部手术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7,P=0.031).结论 有无腹部手术史对腹内疝的发病过程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无影响,但无腹部手术史组的腹内疝患者,其手术时间及术后死亡率要高于有腹部手术史组,这可能与无腹部手术史组在病程早期即可出现肠绞窄坏死有关.大部分的腹内疝患者在早期表现为不明原因的肠梗阻,对于肠梗阻不能缓解或反复发作者,及时剖腹探查,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术后死亡率.

  • 以便血为首发表现的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1例

    作者:申文忠;窦金明;邵博;李玉玉;王新

    患儿男性,出生30 h.因"出生30 h出现便血,呈鲜红色",于 2011-04-09入本院治疗.病史采集:本院产科自然分娩,出生时Apgar评分为10分.生后反应尚好,吃奶量稍少,无哭闹及呕吐,排胎便数次.生后30 h出现便血,呈鲜红色,量少,无呕吐及发热症状.入院查体:足月新生儿外貌,体重为3 kg,反应稍差,口周及唇无发绀,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双肺呼吸音稍粗,未闻及啰音.腹部稍胀,未见肠型及蠕动波,未触及肠型、包块;叩诊鼓音,移动性浊音呈阴性,肠鸣音稍增强.初步诊断为肠套叠.立即转济南齐鲁儿童医院儿外科手术治疗.术中见小肠坏死.术后确断为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术后常规抗感染及对症治疗.患儿于术后第2天死亡.

  • 产后肠扭转肠坏死一例

    作者:罗世香;陆琼;董旭东

    患者,24岁,G2P2.因产后38 h上腹疼痛10 h于2000年4月23日8时入院.产妇此次妊娠经过顺利,38 h前在家顺产一子,胎盘自娩,出血不多.10 h前一次进食4个鸡蛋后开始腹部疼痛,并持续性阵发性加剧,因疼痛晕厥一次而急诊入院.体检:体温37.6℃,血压110/80 mm Hg(1 mm Hg=0.133 kPa),脉搏126次/min,呼吸24 次/min.痛苦面容,面色苍白,心肺未见异常.腹膨隆,未见肠型及蠕动波,中上腹压痛及反跳痛,耻骨联合上三指触及宫底,轮廓清楚,轻压痛,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1~2次/min、弱.妇科检查:外阴Ⅰ°陈旧裂伤,阴道畅,少许血性分泌物,宫颈3点、9点陈旧性裂伤;子宫约孕12周大小,轮廓清楚;双附件无异常.实验室检查:WBC 11.84×109/L,GRAN 0.88,RBC 3.31×1012/L, Hb 108 g/L.B超:腹腔大量积液,盆腔中等量积液,肠管扩张声象图,肝、胆、胰、脾、子宫附件未见异常.入院诊断:腹痛原因待查,内出血可能.腹腔穿刺抽出血性液体,外科会诊考虑肠坏死,急行剖腹探查,术中见腹腔有2 000 ml血性液体,子宫正常增大,附件无异常,乙状结肠与小肠系膜扭转、绞窄,乙状结肠扩张明显、发紫,大片小肠坏死.复位后用温盐水纱布热敷,乙状结肠色泽恢复正常,坏死小肠从距回盲部6 cm~250 cm范围行肠切除、肠吻合术,手术顺利.术后诊断:产后肠扭转、肠坏死,中毒性休克.术后3 d肠气通,术后9 d拔引流管,术后18 d痊愈出院.

  • 胃术后发生广泛性小肠坏死一例报告

    作者:陈惠秋;李科

    患者,男,48岁.以上消化道穿孔伴泛发性腹膜炎于1999年1月27日入院.当日急诊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胃大部分切除、结肠前毕Ⅱ式吻合术".

  • 小肠坏死3例手术后护理分析

    作者:尹敏

    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因肠系膜血管急性血循环障碍,导致肠管缺血坏死.临床表现为血运性肠梗阻,临床常因认识不足而误诊.一旦发生广泛的肠梗阻坏死,预后凶险,死亡率很高.本文患者为肠系膜上静脉血栓致部分小肠坏死,经术前积极抗感染和术后严密监护,精心护理,转危为安,治愈出院.现总结报告如下.

  • 84岁患者术毕心跳骤停抢救成功一例

    作者:王力甚;倪蓉;李芳;邹时宏;向强;李灿;沈述威;李欣

    患者男,84岁,体重71 kg.14 d前因"右斜疝嵌顿并小肠坏死"行"肠切除、肠吻合",术后出现"消化道出血",于凌晨4时拟在全麻下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有高血压病史20年,高为200/100 mm Hg(1 mm Hg=0.133 kPa),长期口服卡托普利、尼群地平等药.有糖尿病、冠心病史10余年,4 d前查血糖为9.96 mmol/L.术前1 d 输血800 ml,心电图示"心肌损害".入室时血红蛋白77 g/L,血压175/90 mm Hg,体温36.8℃.

  • 腹股沟嵌顿疝小肠坏死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体会

    作者:殷德昌;傅青

    目的:探讨腹股沟嵌顿疝小肠坏死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13年9月我院46例腹股沟嵌顿疝小肠坏死未穿孔、无脓肿形成患者,在排出对应手术禁忌证后按患者意愿选择不同手术方式随机分为两组。结果观察组及治疗组88例患者术后全部随访,随访6-18个月,观察组及治疗组均无复发,无死亡病例。结论腹股沟嵌顿疝小肠坏死行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手术相比不增加复发风险。

  • 救治成功全身体表面积烫伤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1例

    作者:王公升;张会堂;张明卿;徐根贤

    1 病历简介患者男,45岁,2001年9月5日因酒醉后两次跌入90 ℃水池中烫伤全身,伤后5小时入院.既往患者因肠梗阻、部分小肠坏死曾行3次手术.入院时患者意识恍惚、四肢湿冷、烦躁不安、极度口渴、全身寒颤.查体:体温36 ℃,心音弱,心率120次/min,血压14.3 / 10.6 kPa(1 kPa=7.5 mmHg).

  • 肠套叠术后迟发性小肠坏死3例

    作者:武靖华;耿玉普;刘延涛

    婴儿肠套叠手术后迟发性小肠坏死是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病死率较高.我院1989-2005年共治疗3例肠套叠术后迟发性小肠坏死患儿,现分析报告如下.

  • 节育环异位致小肠嵌顿坏死1例

    作者:夏娟

    1 病历报告患者,女,35岁,G<,2>P<,1>,因脐周阵发绞痛伴呕吐12h急诊入院,2h前,患者因腹痛到当地医院治疗,行腹腔穿刺,抽出咖啡样血性分泌物2ml,急诊转入我所.患者诉10年前在当地医院行放置宫内节育器手术,近3年一直外出务工.无外伤手术史.查体:抬人病房,急性痛苦貌,神志淡漠,T 38.9℃.

  • 小肠扭转致妊娠晚期急性绞窄性肠坏死1例的护理

    作者:任国平;张伟娥;张娥

    1 病历介绍女,25岁,G2P0,因停经28周,急性上腹痛12 h于2002年10月28日入院.患者12 h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持续疼痛,伴恶心呕吐,渐出现血压降低,心率增快.查体:T 36.5 ℃,P 174次/min,R 25次/min,BP 60/40 mmHg(1 mmHg=0.133 kPa).急性痛苦面容,被动屈曲位,两肺未闻及干、湿音,心脏未闻及杂音.腹膨隆,上腹压痛明显,反跳痛可疑,未见肠型,肠鸣音稀少,无高调肠鸣音及气过水声.宫高不清,腹围88 cm,胎心音未闻及.血WBC 34.5×109 L-1,N 0.93,Hb 81 g/L.B超检查示:腹部大量积液,肠管明显扩张,无肠管蠕动,胎心消失.入院诊断:①腹痛待查并休克;②宫内孕28周,胎死宫内.入院后予抗休克治疗,同时急诊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探查腹腔见约2?000?mL血性渗液,有粪臭味,距屈氏韧带约2 m处有一肠系膜裂孔,有约0.5 m肠管从其疝入后扭转,肠系膜根部扭转2圈,颜色发黑,动脉搏动消失,坏死肠管自屈氏韧带约1.3 m至回盲部末端.术中诊断:小肠扭转并绞窄性肠坏死.遂行坏死小肠切除,空肠升结肠端侧吻合术,切除坏死小肠长约4.5 m,保留血运尚可的小肠约100 cm.术后T 37.2 ℃,P 120次/min,R 25次/min,BP 90/50 mmHg,予以抗感染、禁食水、胃肠减压、纠正酸碱平衡、完全胃肠外营养等对症、支持治疗.于术后6 d行水囊引产术,经阴道分娩一男性死婴,住院12 d,痊愈出院.

  • 小肠坏死超声表现1例

    作者:陈妹红;赵雅培;张彤迪

    患者女,37岁.主因腹部疼痛12 h入院,2年前曾因"卵巢囊肿"行手术治疗.经腹部超声检查:右髂窝及盆腔左侧近左髂窝处见小片状无回声区,深度分别为0.7 cm、0.4 cm,内透声差.子宫左后方见一无回声包块,范围约10.2 cm×5.3 cm×5.4 cm,边界清,透声差,其后方见一不规则、不均匀无回声包块,内可见密集细小点状高回声沉积于后壁;右侧腹部也可见近似回声,范围约7.2 cmx 6.0 cm;左侧腹部见一不均匀团状低回声,范围约8.0cm×3.7 cm,内见小片状无回声及点片状高回声;上述包块均未见明显蠕动.

  • 宫内节育移位致小肠坏死1例

    作者:周进

    患者,58岁,已婚,孕3产3,于32年前顺产后放置宫型金属节育器(IUD),术后未感不适.于30年前受孕,产1子后,当地乡计生站考虑IUD脱落,故其丈夫行结扎绝育术避孕,未再行透器及妇科检查.于2004年7月因腹部疼痛收入外科住院,腹部X线平片示:L1水平见器形金属影,小肠腔内积气,可见小液气平.诊断:腹痛待查:(1)不全性肠梗阻?(2)节育器移位至腹腔.入院后行非手术治疗,腹痛加重,出现中腹部压痛、反跳痛,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有120cm小肠缺血坏死,其系膜根部见节育器嵌入,致血运障碍,行坏死肠管切除加异位器取出术,住院9d,治愈出院.

  • 急性小肠坏死术后死亡风险因素分析

    作者:吕勇志;李云龙;余彦平;张舜;郭源;张龙;王士祺;吴颖;李纪鹏

    目的:讨论分析急性小肠坏死术后死亡的高危风险因素,为临床医生治疗此类疾病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西京医院消化外科2008年6月—2017年10月298例术前或者术中确诊为急性小肠坏死,并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术后是否死亡进行分组讨论分析急性小肠坏死术后死亡的风险因素.结果:35例(11.7%)患者死亡.单因素分析显示小肠坏死术后死亡的风险因素有:年龄>53岁(χ2=10.705,P=0.001)、休克指数>0.8(χ2=6.405,P=0.011)、平均动脉压≤92.7mmHg(χ2=5.275,P=0.022)、白蛋白≤34.9g/L(χ2=4.989,P=0.026)、肌酐>95μmol/L(χ2=8.231,P=0.004)、D-二聚体>851.5mg/L(χ2=3.964,P=0.046)、腹内及肠积气(χ2=6.559,P=0.010)、电解质紊乱(χ2=5.926,P=0.015)、冠心病(χ2=11.157,P=0.001)、心房纤颤(χ2=4.026,P=0.045)、腹水性质异常(χ2=4.404,P=0.036)、肠穿孔(χ2=7.909,P=0.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53岁、休克指数>0.8、合并冠心病、腹内及肠积气、肠穿孔为小肠坏死术后死亡的早期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对于急性小肠坏死患者,术前发现年龄>53岁、休克指数>0.8、合并冠心病、腹内及肠积气、术中发现有小肠穿孔应高度警惕术后死亡的风险并争取尽早处理.

  • 一例小肠坏死伴感染中毒性休克的麻醉处理

    作者:欧亚林;姜永旺;程磊;王娅;李俊

    1 病例简介患者,女,82岁,45 kg,术前拟诊"急性阑尾炎-中毒性休克"于2001-10-31入院.入院情况:一般情况差,急性病容,面色紫暗,口唇发绀,呼吸急促,呼之能应,对答尚切题,全腹压痛及反跳痛,测无创血压150/90 mm Hg,心率110次/min,呼吸24~27次/min,SPO2 88%~89%,鼻饲吸氧为90%~92%.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曾间断不规则口服降压药,药名不详,既往有心前区疼痛及晕厥史.

    关键词: 休克 小肠坏死 麻醉
64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