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一次性手术切开引流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的疗效和预后

    作者:陈海平;魏中桢;郑胜

    目的:探讨一次性手术切开引流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和预后.方法:纳入2013年1月-2016年1月在苍南县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肛周脓肿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75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观察组采用切开引流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和临床疗效.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肛周脓肿复发率、肛瘘发生率和一次性治愈率.结果:观察组的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9.81±2.09)d和(16.77±2.19)d,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分别为(28.62±3.01)d和(26.70±2.81)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手术时间上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为96.0%,与对照组92.0%未见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组中,脓肿复发率和肛瘘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另外,观察组一次性治愈率为89.3%,明显高于对照组48.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一次性切开引流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的疗效显著,术后恢复快,能够提高一次性治愈率高,降低复发率和肛瘘并发症的发生率,可作为肛周脓肿理想术式.

  • 切开挂线术与切开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的疗效评价

    作者:黄永炼

    目的:对比分析切开挂线术与切开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肛周脓肿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切开引流术治疗,观察组行切开挂线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脓肿复发率为2.22%,肛瘘发生率为4.44%,对照组脓肿复发率为13.33%,肛瘘发生率为17.78%.结论:采用一次性切开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可以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术后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一次性成功治疗肛周脓肿100例总结

    作者:周亚平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以往多采用切开引流术,多数患者需再次手术治疗,本研究采用一次性根治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患者10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术后高热剧吐案

    作者:张冬云

    张×,女,50岁,干部.初诊日期:1999年1月24日.主诉:肝血管瘤切除术后高热84天、剧吐15天.1998年10月29日在本院外科以"肝右叶血管瘤"在全麻下行右半肝切除术,术后第1天发热38.5℃,用中西药多种方法治疗,体温仍持续38.3~40.2℃之间,术后20天行"刀口切开引流术",在右肝叶下缘引流脓血性渗出物约500ml,术后仍发热不退.

  • 乳腺癌肉瘤1例

    作者:孙凤平;许根

    患者女性,25岁.因右乳红肿1个月入院,局部可扪及一囊性肿块诊为右乳脓肿行切开引流术.术后除抗生素抗感染外,还予乙底酚退奶,但切口长期不愈,有新生肉芽样组织向外翻出.体检:右乳体积大于左乳,右乳正上方见5cm切口,周围大量肉芽组织翻出,四周皮肤红肿,乳头可挤出白色乳汁,行右乳房切口内组织活检.因标本取材较局限,病理检查仅见恶性间叶成分,伴大片出血坏死灶.病理诊断为"右乳房恶性肿瘤,考虑间叶来源",后行右乳房单纯切除术+右腋下淋巴结清扫术.

  • 一次性注射器在注射隆乳患者哺乳期并发脓肿中的应用

    作者:丁珊珊

    注射隆乳者产后哺乳期易发生感染,形成乳房脓肿,且较难愈合.发生感染后,需行脓肿切开引流术治疗.脓肿切开引流术中,常于乳腺后间隙放置引流管两根,一根为灌注输入管,于切口引出,另一根为引出管,于乳房下皱褶引出,引出管连接负压引流袋.灌注输入管术后需每日灌人大量液体冲洗伤口,以利于伤口早日愈合.以往用一次性注射器(20 ml)注入药液及生理盐水冲洗伤口,灌注时需脱开连接处反复抽吸药液进行操作,速度较慢,且反复抽吸步骤繁琐费时,增加感染机会.笔者采用一次性输液器解决了上述问题,现介绍如下.

  • 银离子敷料联合凝胶泡棉敷料促进体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残腔愈合的效果

    作者:陈澜;李锐;陈莉莉;谢兰

    目的 研究银离子敷料联合凝胶泡棉敷料促进体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残腔愈合的效果.方法 将治疗体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用银离子敷料填充伤口,凝胶泡棉敷料做外层固定;对照组使用碘伏纱条做残腔创面引流,外用无菌纱布做外层固定.两组均2~3d换药1次.比较两组治疗后残腔容积、换药次数和残腔愈合时间.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残腔容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7,14 d观察组残腔容积分别为(3.26±1.17),(1.89±0.92),(0.61 ±0.52)ml;对照组残腔容积分别为(3.48±1.16),(2.73±1.02),(1.43 ±0.66) ml,治疗后3d两组残腔容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d和14d残腔容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86,6.17;P <0.01).换药次数:观察组(7.87±1.18)次,对照组(11.04±1.45)次;残腔愈合时间:观察组(18.31 ±2.67)d,对照组(21.24±3.24)d,两组患者换药次数和残腔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4.41,5.62;P<0.01).结论 银离子敷料联合凝胶泡棉敷料应用于体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残腔治疗,可加快残腔愈合,减少换药次数,为减轻护理工作量提供了新的方法,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1例急性脑梗死伴产后乳腺脓肿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作者:耿永梅;范丽梅

    患者女,39岁,于2007年11月20口因乳腺脓肿换药时突发右侧肢体无力伴言语不清跌倒在地,于11月23日来我院就诊.该患者高龄初产,剖官产术后4个月.14 d前凶急性乳腺炎行双侧乳腺脓肿切开引流术,2年前行隆胸术,材质为硅胶,发现乳腺脓肿后行切开引流并取出硅胶.

  • 1例急性坏死性筋膜炎的护理

    作者:刘和平;卢岩

    患者,男性,51岁,因阴囊红肿伴发热39.5℃,于2007年12月27日急诊入住某医院,CT示:直肠左侧脂肪间隙,会阴部,右侧精索及双侧阴囊内大量积气影,双侧阴囊内及肛周左侧脂肪内积液.初步诊断:会阴部化脓性感染.随即行肛旁和阴囊脓肿切开引流术.术后组织细菌培养提示:大肠埃希菌,G-杆菌,术后高烧38~39℃持续不退,于12月30日转入我院急诊留观,查体所见:阴囊及肛周肿胀明显,渗物恶臭逼人,阴囊皮肤暗黑且破溃,肛门左侧,阴囊左右分别留置引流管各1根,留置导尿管1根.

  • 1例经口咽入路齿状突磨除术后并发咽后壁脓肿的护理

    作者:谢文雅;霍晓鹏;张毅

    患者男,56岁,主因项背部疼痛8年,进行性右侧肢体感觉障碍2年余,伴有左手指麻木,饮水呛咳以及走路不稳半年入院.2007年6月我院MRI检查示:寰枕融合、齿状突向右后移位、小脑扁桃体下移、上颈段脊髓空洞、颈胸椎骨质增生、颈5~7椎间盘突出、胸10~11水平椎小关节突骨质增生伴相应水平椎管狭窄.患者一期行全麻下口咽人路齿状突磨除术,术后2周出现高热,高可达39.7℃,多为下午及夜间发热.血培养回报: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链球菌.查体见口腔较多分泌物,以咽拭子探查,可触及少量脓液.于是在全麻下行咽后壁脓肿切开引流术.

  • 甲状腺脓肿超声表现1例

    作者:林海淑

    患者男,17岁.发热10 d,颈前部肿大3 d,吞咽困难1 d入院.查体:T:40℃,脉搏110次/min,一般状态尚佳,左叶甲状腺Ⅱ°肿大,质地硬,有压痛,无突眼.血常规:白细胞17.99×109/L,中性粒细胞79.6%,淋巴细胞12.2%.T3、T4均正常.ECT:左叶甲状腺见到的结节为"冷结节".超声所见:左叶甲状腺增大,大小为65 mm×40 mm×50 mm,形态欠规整,包膜回声光整,内可见55 mm×31 mm×41 mm的蜂窝状强回声区和无回声相混合回声的肿块,其形态略呈圆形,边界不规整,肿块内透声差,可见弱回声点漂浮.肿块周边的甲状腺组织回声较低.CDFI:肿块的强回声区内可见少许斑点状血流信号,肿块周边血流较丰富(图1).超声诊断:左叶甲状腺蜂窝状混合性占位(待查甲状腺脓肿).临床对病灶做穿刺,抽出黄色稠厚脓液.临床确诊为甲状腺脓肿后行甲状腺脓肿切开引流术,术中见脓肿直径55 mm,周围高度水肿,抽出黄色稠厚脓液25 ml.术后1个月超声复查,甲状腺大小及回声恢复正常.

  • 切开引流联合CO2激光部分甲切除治疗嵌甲性甲沟炎

    作者:吕蓉;尹健华;倪佰川

    足(足母) 趾嵌甲合并甲沟炎是门诊的常见病,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外科切开引流或拔甲术.我科应用切开引流术联合CO2激光部分甲切除治疗嵌甲性甲沟炎,近、远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切开挂线术与切开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患者110例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刘鹏

    目的::探讨切开挂线术与切开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0例肛周脓肿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55例。 A组患者采用切开挂线术治疗;B组患者采用切开引流术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较B组明显缩短(P<0.05);A组患者术后疼痛轻于B组,肛瘘形成、脓肿复发、肛门失禁等发生率较B组更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肛周脓肿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切开挂线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切开引流术,术后恢复快,降低了脓肿复发率,减轻患者身心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泌乳性腺瘤伴乳汁淤积一例

    作者:叶玉梅;李娜

    患者女,22岁。产后4月余,发现左乳肿块伴疼痛3月余。患者产后20 d发现左乳肿块约2 cm,并有轻微胀痛,无发热等伴随症状,当地医院拟诊为“乳腺炎”,予“阿莫西林”、补液等治疗(具体不详),疗效不佳,肿块继续增大,遂来我院就诊,查体:左乳呈球形外观,较右乳明显增大,无红肿,囊性感,轻微触痛,挤压左乳头有乳汁溢出,左腋窝及左锁骨上未扪及肿大淋巴结。超声提示:双侧乳腺声像图改变,符合哺乳期,左侧乳腺液稠有囊块,考虑脓肿可能,双侧腋下可见淋巴结显示。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考虑为乳汁淤积可能,在静脉麻醉下行切开引流术,术中证实为乳汁淤积,吸出大量乳汁样液体约650 ml,腔隙基底部见炎性腺体样组织约3 cm,充血水肿明显,切除一小块行活检,液体部分行细菌培养,部分行结核菌培养,过氧化氢、生理盐水及甲硝唑冲洗空腔,置双套管引流冲洗,术后予“头孢呋辛、甲硝唑”抗感染治疗,“补佳乐”回奶,因回奶效果不佳改服溴隐亭。但术后病理示:(左乳)泌乳性腺瘤。引流管中一直有乳汁流出,故术后第9天行第二次手术,术中见肿块增大明显约6.0 cm×4.0 cm,边界清楚,分叶状,破裂口有白色乳汁样分泌物,肿块与基底部有黏连,但能钝性分离,完整切除肿块。术后患者切口愈合良好。见图1~4。

  • 肛周基底细胞癌误诊为肛周脓肿一例

    作者:翟敏;张永安;汪蓉;张旗;徐慧磊

    患者男,61岁,因“肛旁肿胀疼痛2周”于2013-02-18入院,患者2周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肛旁肿胀疼痛,自行在家服用镇痛药后效不显,后疼痛持续加重,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就诊,建议手术治疗,拟“肛周脓肿”收治入院。平素无乏力、食欲缺乏、体重减轻史,大便日行一次,质软成形,无黏液脓血便史。体检:神清,语利,颜面如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睑结膜无苍白,心肺无异常。腹平坦,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正常,腹部移动性浊音(-)。专科检查:取截石位,6~7点位肛缘隆起一肿块,大小约2 cm×3 cm,皮色暗,质硬,局部压痛明显,肤温高,肛指检查:可扪及6点位肛缘至齿线处饱满,直肠内未扪及其他肿块、溃疡、新生物等,指套无染血。辅助检查:血常规:WBC:8.9×109/L, N:77.51%,RBC:4.39×1012/L,Hb:143 g/L。出凝血时间:PT:14.00 s,APTT:52.20 s。肝肾功能正常,血糖:5.4 mmol/L。尿便常规正常。肛周超声提示:肛周6~7点位见一液性暗区,周围血供丰富,提示:肛周脓肿。术前诊断:肛周脓肿。后在腰麻下行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于6~7点位脓肿突起处作一放射状切口,钝性分离,流出暗红色脓液约5 ml,钝性分离脓腔间隔,发现脓腔内6~7点位近齿线处有大量坏死组织,呈灰白色(当时术者主观感觉肉芽组织异常),取脓腔壁各处坏死组织及边缘处组织送病检,甲硝唑冲洗脓腔,创面止血,凡士林纱条填塞,加压包扎。术后病理回报:组织示坏死背景,肿瘤细胞呈条索状、散片状,重度异型,考虑恶性肿瘤;为进一步明确诊断,行免疫组化病理示:(肛周)基底细胞样癌。Vim (-),HMB-45(-),CK18(+),SYn(-),CgA(-), CK17(-),LCA(-)。向家属交代病情,建议尽早行扩大根治切除,家属及患者意见不统一,放弃进一步治疗,出院。

  • 咽峡炎链球菌致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一例

    作者:巩艳玲;王恒琨;王仁欣;郑晓涛;张文峰

    患者女,63岁,因“右侧下颌后牙区疼痛10 d,颌下区肿痛5 d”于2012年10月13日来诊。患者10 d出现右下颌后牙区疼痛,锐痛,夜间疼痛加重,可放射至右侧耳颞部,口服头孢克洛、甲硝唑无明显疗效。5d前出现右侧颌下区肿痛,于当地医院静滴头孢哌酮、替硝唑无明显疗效。现肿痛加重,张口受限,影响进食,来诊,门诊检查后,以“右颌下间隙、咬肌间隙、颞间隙感染”收入院。既往糖尿病病史16年,服用二甲双胍0.5 g,每日两次治疗。专科检查:右侧颌下区、下颌体部、耳颞部肿胀明显,边界不清,按压痛明显,未扪及明显波动感。表面皮肤颜色稍红,皮温略高。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数20.1×109/L、中性粒细胞总数18.3×109/L、淋巴细胞总数0.9×109/L、单核细胞总数0.9×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数91.2%、血红蛋白91 g/L、红细胞压积26.2%;肝肾功:血糖:15.8 mmol/L、总蛋白51.4 g/L、白蛋白16.8 g/L、总胆红素6.4μmmol/L、直接胆红素2.8μmmol/L、碱性磷酸酶143 U/L;尿常规:酮体(+++)、尿糖(+)。 CT示:右侧下颌角至颞肌区弥漫性肿胀,可见大量液体低密度影像,气管旁亦可见肿胀区。入院后行“右面部多间隙感染切开引流术”,术中见颌下间隙、咬肌间隙、翼下颌间隙、颞间隙、颞下间隙见大量灰白色脓性分泌物,留分泌物行细菌培养加药物敏感试验。大量双氧水、生理盐水交替冲洗后。留置引流管3根。术后经验性给予头孢曲松钠、奥硝唑等抗感染治疗,并给予人血白蛋白补充蛋白,重组人胰岛素(甘舒霖R)、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降糖,塞莱昔布止痛等处理。3d后细菌培养结果,提示:咽峡炎链球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替考拉宁、万古霉素等敏感,克林霉素、红霉素、莫西沙星耐药。10 d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再次行引流物细菌培养,提示:正常菌群生长。但引流区仍有灰白色脓性分泌物溢出,继续抗感染治疗10 d,引流口未见明显分泌物,于2012年11月5日出院。

  • 切开挂线术与切开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的疗效

    作者:谭海洪

    目的 对照分析肛周脓肿治疗中切开挂线与引流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我院接受治疗的均为肛周脓肿患者66例为纳入对象,将其分文两组.33例以切开挂线术展开治疗为挂线组,33例以切开引流术展开治疗为引流组,对照2组疗效.结果 2组手术用时对比显著差异未出现(P>0.05);挂线组住院、创面愈合的时间显著较引流组较短,且挂线组并发症、复发几率分别是6.06%、3.03%,对照于引流组的21.21%、18.18%显著较低(P<0.05).结论 对于肛周脓肿的治疗,相较于切开引流术,切开挂线术应用效果更为优越,不仅恢复快,而且复发少.

  • 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的临床护理体会

    作者:陈红梅

    目的 探讨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150例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患者,通过回顾性分析方法探究其临床护理措施.结果 150例患者均住院时间为(9.25±1.89)d,经过治疗和护理后均痊愈出院,对护理和治疗均较为满意.结论 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患者术后予以相应的护理措施可提升临床疗效,有助于满意度提升.

  • 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

    作者:孔维斌

    目的 本文就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探讨.方法 选取2017年1~12月我院收治的肛周脓肿患者92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6例;对实验组采用一期根治术疗法,对参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引流术疗法,较比二组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97.83%>84.78%),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4.35%<21.7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肛周脓肿患者采用一期根治术治疗,具有疗效确切、并发症少等优势,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案.

  • 腰椎骨折术后感染经皮外固定器治疗一例

    作者:庄泽民;李强

    笔者于2010年4月收治1例L3椎体陈旧性骨折术后感染,予腰椎后路扩创并应用经皮外固定器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男,40岁,因“腰椎骨折术后2年余,右髂部流脓3月余”就诊本院.15年前患者因高处坠落后,当地医院诊断为L3椎体压缩性骨折,予非手术治疗.2007年出现右下肢活动障碍,于当地医院行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术,术后切口甲级愈合出院,右下肢症状无改善.3个月前发现髂窝处肿块形成,当地医院行CT检查示:腰大肌及盆腔脓肿形成,后予脓肿切开引流术,术后抗炎换药等对症处理,窦道未能愈合,遂就诊本院.

322 条记录 1/17 页 « 12345678...161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