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器官移植杂志

器官移植

器官移植杂志

Organ Transplantation 기관이식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中山大学
  • 影响因子: 0.97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674-7445
  • 国内刊号: 44-1665/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6-35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1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期刊中心《器官移植》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陈规划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肝移植术后不放置腹腔引流管的安全性评价

    作者:施卫东;吕凌;张传永;陆森;王平;陆华虎;庄海文;张峰

    目的 评价肝移植术后不放置腹腔引流管的安全性.方法 原位肝移植术后不放置腹腔引流管患者32例,观察其术后引流管相关并发症(胆瘘、腹腔出血、腹腔感染、腹腔积液、切口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 32例患者术后无发生胆瘘、腹腔出血、腹腔感染、切口感染等并发症,9例出现腹水较多,经行腹腔穿刺抽液后病情好转.结论 肝移植术后不置腹腔引流管是安全可靠的.

  • 非洛地平缓释剂治疗肾移植术后高血压患者的中远期疗效观察(附37例报告)

    作者:詹胜利;蔡明;石炳毅;李州利;李鹏程

    目的 研究非洛地平缓释剂治疗肾移植术后高血压患者的中远期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74例肾移植患者随机分为非洛地平缓释剂治疗组(研究组)和硝苯地平对照组(对照组)各37例.研究组给予口服非洛地平缓释剂,起始剂量为每次2.5 mg,每日1次;对照组给予口服硝苯地平,起始剂量为每次10 mg,每日3次.根据血压控制情况调整两组的降压药剂量.随访3年,观察两组移植术后1年、3年的人、肾存活率,血压、肾功能变化情况,环孢素(CsA)的血药浓度及剂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1、3年人、肾存活率均明显提高(均为P<0.05).研究组术后1年、3年的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低于术前水平(P<0.05~P<0.01),且研究组术后3年的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为P<0.01).两组术后1年、3年的血清肌酐(Scr)水平均明显低于术前水平(P<0.05~P<0.01),且术后3年研究组的Scr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的CsA剂量与血药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非洛地平缓释剂用于肾移植术后高血压患者疗效较好,可明显提高移植术后1年、3年的人、肾存活率,改善中远期移植肾功能,且不影响CsA代谢,安全性良好.

  • 肾移植术后患者合并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的诊治(附3例报告)

    作者:周洪澜;王远涛;王刚;高宝山;高嘉林;王金国;安伟;傅耀文;王伟刚

    目的 总结肾移植术后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甲流)的特点及治疗经验.方法 对3例肾移植术后合并甲流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例患者均有发热、咳嗽、咳痰、肌肉酸痛等甲流症状.3例均患有双侧肺炎,其中2例合并呼吸困难.3例患者经咽试子标本检测甲流病毒基因阳性确诊为甲流.确诊后给予抗病毒治疗,奥司他韦75 mg,每日2次,口服;同时给予抗菌药物、抗真菌药物,应用甲泼尼龙静脉滴注促进肺部炎症吸收;免疫抑制剂减量甚至停药,同时监测有否发生移植肾排斥反应,病情稳定后视患者情况逐渐加用抗排斥药物;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增强免疫功能.1例出现呼吸困难时,家属不同意行气管切开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后死于呼吸衰竭.1例在出现呼吸困难时及时给予气管切开,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于入院25 d后逐渐好转,治愈出院.另1例未出现严重呼吸困难,仅应用面罩吸氧治疗,直到患病14 d后治愈出院.结论 肾移植患者术后合并甲流临床症状严重.及早诊断及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患者应用甲泼尼龙及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并口服奥司他韦治疗有利于控制病情.

  • 肾移植患者应用微乳化环孢素后监测血药谷浓度、峰浓度的临床价值比较

    作者:黄君龄;王祥慧;潘隽玮;郭庆;徐达;周佩军;邵琨

    目的 对应用微乳化环孢素(又称新山地明,sandimmun neoral)的肾移植患者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比较监测血药谷浓度(C0)和峰浓度(C2)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22例接受同种尸体肾移植的患者术后随机分为Ⅰ组(62例)和Ⅱ组(60例),两组均采用微乳化环孢素+麦考酚吗乙酯(MMF)+肾上腺皮质激素三联免疫抑制剂方案.两组分别以C2、C0作为微乳化环孢素血药浓度监测及调整剂量的指标.Ⅰ组微乳化环孢素的C2目标浓度:3个月内为1 200~1 400 ng/ml,3~6个月为900~1 200 ng/ml.Ⅱ组微乳化环孢素的C0目标浓度:3个月内为250~350 ng/ml,3~6个月为200~250 ng/ml.比较两组移植术后3个月内(术后1周、2周、4周、12周4个时点)微乳化环孢素 C0、C2值,并与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plasma concentration-time curve,AUC)0~12进行直线相关分析.比较急性排斥反应(AR)与非AR患者的C0、C2值及AUC0~12.记录微乳化环孢素相关肝、肾毒性反应时血药C0、C2值,并与AUC0~12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2.7个月.肾移植术后3个月内微乳化环孢素C0值与AUC0~12无相关(r=0.41,P>0.05),C2值与AUC0~12呈正相关(r=0.87,P<0.05).Ⅱ组AR发生率明显高于Ⅰ组(28 %比7 %,P<0.05).AR患者的微乳化环孢素 C0平均值在目标浓度范围内,但C2值明显低于非AR患者,且AR患者的AUC0~12明显低于非AR患者(P<0.05~P<0.01).微乳化环孢素的C0、C2值和AUC0~12与该药相关的肝、肾毒性反应无关.结论 对于肾移植术后早期微乳化环孢素的血药浓度监测,C0值并不能精确地反映该药的血药浓度;C2值与AUC0~12具有较好的相关性,C2值对预测排斥反应及肾移植患者的免疫抑制是否足够更为敏感.

  • 肾移植患者术后重症肺部感染的诊治经验(附46例报告)

    作者:曾力;刘鹏;张雷;傅尚希;韩澍;朱有华

    目的 总结肾移植患者术后重症肺部感染的诊断和救治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诊治的46例肾移植术后并发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8例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发病时间为术后2~6个月,8例发生于术后6个月以上.46例的主要临床表现特点为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胸闷、气促,其中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0例.胸部计算机断层摄影术检查结果均有明显间质性肺炎典型表现.检出病原体36例(78 %),未检出10例.细菌性肺炎7例,真菌性肺炎6例,混合感染23例,其中仅有3例为巨细胞病毒感染.治疗采用综合治疗方案,包括经验性降阶梯治疗方案治疗,停用或调整免疫抑制剂用量和组合方案,部分病例采用连续肾脏替代治疗,并予支持治疗、改善通气、纠正低氧血症、免疫替代治疗.46例患者中38例(83 %)治愈,8例(17 %)死亡.结论 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多发生在术后6个月内,病原体呈多样性.及早确诊、积极采用综合治疗方案,包括给予经验性降阶梯治疗措施,及时调整免疫抑制方案,纠正低蛋白血症,加强全身支持治疗,适时应用呼吸机支持和改善通气,纠正低氧血症等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 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的处理及预后

    作者:赖威;刘源;卢实春;黎官印;李传云;曾道炳;武聚山;段斌炜;代传宙

    目的 了解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HAT)的处理方法及预后.方法 收集2004年至2010年在北京佑安医院肝移植中心施行的427例肝移植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HAT的临床处理方法及预后情况.结果 427例肝移植患者中,共发生HAT 5例(1.2 %),发生时间为4~91 d(中位时间28 d).经尿激酶介入溶栓、血栓取出、肝动脉重建、再次肝移植及高压氧等治疗后,5例患者中死亡3例.移植物存活时间为8~690 d(中位时间298 d),患者存活时间为13~1 005 d(中位时间298 d).结论 肝移植术后HAT发生率较低,但预后极差.一旦确诊及时采用尿激酶介入溶栓、血栓取出、肝动脉重建、再次肝移植及高压氧等治疗,以降低病死率.

  • 西罗莫司对肝移植术后肾功能和血脂的影响

    作者:安玉玲;吕海金;蔡常洁;陆敏强;陈规划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肝癌)肝移植患者术后使用西罗莫司(sirolimus)对肾功能和血脂的影响.方法 56例肝癌肝移植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33例)采用西罗莫司+小剂量他克莫司(FK506)+肾上腺皮质激素(激素)方案,对照组(23例)采用FK506+激素方案.动态监测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3、6、9、12个月的血清肌酐(Scr)、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高密度脂蛋白的变化情况,分别行组内不同时点比较和同时点组间比较.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的Sc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个月时的Sc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Scr水平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术后Scr呈先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趋势,对照组Scr呈缓慢上升的趋势.术前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相当(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甘油三酯水平,术后6个月时的总胆固醇水平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未发现与高脂血症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结论 西罗莫司是一种低肾毒性的免疫抑制剂,与小剂量的FK506合用时可以减少FK506的肾毒性.西罗莫司的主要的不良反应是高脂血症.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陆英;邹勇;刘文达;黄仁魏;林东军

    目的 观察急性白血病患者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o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后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M5b型患者于allo-HSCT后并发中枢神经系统aGVHD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接受allo-HSCT后 40 d突发癫,根据头颅磁共振成像(MRI)表现以及相关科室会诊意见,考虑中枢神经系统aGVHD,经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后病情好转,1个月后复查头颅MRI示病灶基本消失.结论 急性白血病接受allo-HSCT后发生中枢神经系统aGVHD较少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加强监测排除其他疾病,确诊后及早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激素),可使患者获得较好的转归.

  • 小肠移植并发症的诊治

    作者:王凯

    随着外科技术、免疫抑制方案以及术后处理等关键技术的进步,小肠移植患者的1年和5年存活率分别达到70%和50%.一直以来,小肠移植术后的死亡原因变化不大,感染仍然是主要原因,高达51%,其次为排斥反应(8%)、淋巴瘤(3%)、技术失败(3%)[1].由此可见,虽然小肠移植的短期疗效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其并发症依然存在,并且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存活和移植肠功能,有效预防和及早诊治术后各种并发症已成为当前国际小肠移植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 中央静脉周围炎型急性排斥反应的临床与病理学研究进展

    作者:董辉

    我国是肝脏疾病高发国家,每年新发慢性肝脏疾病患者近300万,其中约有10%的患者进展为终末期肝硬化或原发性肝细胞癌(肝癌).原位肝移植(OLT)技术的出现为广大终末期肝病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挽救生命和改善生活质量的治疗手段.

  • 新型器官保存液低温保存猪肾效果的研究

    作者:郭明晓;李幼生;王志梁;THAI Ngoc L;黎介寿

    目的 研究新型器官保存液Lifor液对猪肾脏的低温保存效果.方法 24只白色杂种猪,随机均分为Lifor液保存组和威斯康星大学保存液(UW液)组各12只,建立离体肾脏非循环灌注模型,供肾取出后分别以0~4℃的Lifor液和UW液灌注并低温保存,再根据保存时间随机分成2个亚组,分别为保存24 h、48 h组,然后行猪自体肾移植.比较两组肾脏低温保存结束后其病理学及肾皮质三磷腺苷(ATP)含量的改变,并观察自体肾移植后肾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供肾离体保存24 h、48 h后,Lifor液组与UW液组的肾组织病理学改变基本一致,肾皮质ATP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后两组血清肌酐水平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ifor液低温保存肾脏的效果与UW液相当,且成本低廉,因此更具有临床应用前景.

  • 大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体外培养体系的优化

    作者:汪国营;张琪;刘炜;陈文捷;李敏如;李团结;陈伟;陈规划

    目的 探讨优化大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DC)体外培养体系的方法.方法 应用重组大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rat GM-CSF,rrGM-CSF) 20 μg/L和重组大鼠白介素(recombinant rat interleukin,rrIL)- 4 10 μg/L诱导分化Lewis大鼠骨髓单个核细胞,获得未成熟DC(immature DC,imDC).第6日加入终含量为100 μg/L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刺激细胞成为成熟DC(mature DC,mDC).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鉴定细胞表型、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DC培养上清液中白介素(IL)-12、IL-10的含量,并以Brown Norway大鼠脾脏 T 淋巴细胞为反应细胞,做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观察DC刺激 T 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结果 经细胞形态学、流式细胞术及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三方面鉴定,证实所培养细胞为DC.体外培养第6日,见大量增殖细胞集落,细胞高表达OX62.LPS刺激细胞后,细胞伪足样突起明显增多,细胞逐渐呈半悬浮、悬浮生长,细胞表面高表达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体(MHC)Ⅱ类分子和共刺激分子(CD40、CD86).与imDC比较,mDC分泌IL-10和IL-12显著增加,刺激同种异体 T 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显著提高.结论 通过采用调整rrGM-CSF和rrIL- 4 的用量等方法优化体外培养体系诱导大鼠骨髓单个核细胞,可分化出大量骨髓源性DC.

  • NOD小鼠未成熟树突状细胞体外诱导淋巴细胞生成并扩增调节性T细胞的研究

    作者:李永海;张淦;李明;陈栋;向莹;郭晖;张伟杰

    目的 探索非肥胖糖尿病(non-obese diabetic,NOD)小鼠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mature dendritic cell,imDC)诱导并扩增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的优化方案.方法 分离、培养NOD小鼠骨髓来源的imDC和淋巴细胞,并进行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分别加入白介素(IL)-2、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抗CD3抗体和抗CD28抗体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实验分为4组:对照组(淋巴细胞+IL-2)、实验1组(淋巴细胞+imDC+TGF-β1+IL-2)、实验2组(淋巴细胞+imDC+抗CD3抗体+抗CD28抗体+IL-2)、实验3组(淋巴细胞+imDC+抗CD3抗体+抗CD28抗体+TGF-β1+IL-2).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培养3 d后淋巴细胞的扩增情况及混合培养6 d淋巴细胞中CD4、CD25及Foxp3的表达.结果 imDC和淋巴细胞混合培养3 d后,对照组、实验1组、实验2组和实验3组增殖指数分别为(1.04±0.03)%、(1.26±0.02)%、(1.36±0.01)%和(1.55±0.02)%.实验3组的增殖指数较实验1组和实验2组明显升高(均为P< 0.01).混合培养6 d后,对照组、实验1组、实验2组和实验3组的CD4+CD25+T淋巴细胞亚群所占比例分别为(2.41±0.02)%、(17.98±1.02)%、(30.67±2.68)%、(42.84±1.41)%,而CD4+CD25+T淋巴细胞中Foxp3+细胞的比例4组分别为(65.55±1.41)%、(86±1.72)%、(70.29±1.39)%、(92.3±1.99)%,实验3组的淋巴细胞CD4+CD25+、Foxp3+的表达水平较实验1组和实验2组明显升高(均为P< 0.01).结论 在imDC和淋巴细胞混合培养时加入TGF-β1、抗CD3抗体、抗CD28抗体可明显刺激imDC诱导扩增Treg,是体外诱导扩增Treg的理想方案之一.

  • 我国肝移植病理学的发展回顾与思考

    作者:丛文铭;王政禄

    1967年Starzl成功实施世界首例人体肝移植.1969年起Porter等病理学家就开始系统报道了动物肝移植模型的组织病理学特点,1981年Fennell和1984年Snover等病理学家相继提出了急性和慢性排斥反应的病理诊断特征,Banff工作组于1997和2001年先后制定了肝移植物的急、慢性排斥反应活动指数评分系统,标志着肝移植临床病理诊断进入了规范化和程序化的阶段.

器官移植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