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正文

瑞舒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影响

王俐滢;胡日光;王亚男;臧业峰;张瑞莲;高美香

摘要: 目的 观察在急性脑梗死早期服用瑞舒伐他汀对患者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CRP和TG、TC、LDC等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瑞舒伐他汀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阿司匹林、甘露醇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疗程均为21 d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浆VCAM-1、CRP、TG、TC、LDLch水平、临床疗效、调节血脂异常的疗效以及药物安全性能.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CRP指标均有改善,但治疗组在治疗7 d[(23.68 ±5.23) mg/L]、14 d[(16.68±6.76) mg/L]后改善更为显著,对照组7 d[(30.12±6.68) mg/L]、14 d[(21.12±6.35)m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092、3.230,均P<0.05),治疗21 d后治疗组仍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后VCAM-1指标也均有改善,治疗组在治疗7 d[(1205.1±61.8)mg/L]、14 d[(852.1 ±60.2)mg/L]后改善更为显著,对照组7 d[(1415.6±62.9)mg/L]、14 d[(963.1±53.3) mg/L],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815、9.261,均P<0.05),治疗21 d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G、TC、LDC治疗组和对照组指标在治疗后7d、14 d、21 d均有下降,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5.219、7.303、4.044、2.232、4.336、3.612、2.689、7.817、11.057,均P<0.05).结论 与常规西药治疗相比,瑞舒伐他汀可使血浆CRP、VCAM-1、TG、TC、LDC水平降低,进一步改善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理基础,消除危险因素,更有利于急性脑梗死的预后和转归.

同期刊相关文献推荐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