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多头称量机迎合糖果生产所需

    作者: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多头称量机的引入给糖果生产带来了巨大收益。其精确度更高,遗漏情况大大减少,吞吐量大大增进。自那以后,多头称量机这项技术进行了许多改进,使得更大的糖果生产项目得以顺利、有效地进行称重。
      今天,多头称量机可以在不造成损坏的情况下,处理脆弱的产品。特殊的表面能够应对具有粘性的物品,与此同时多头组合秤还可以同时按照不同的标准重量处理多种独立产品,并将其后送入同一个包装中。多头称量机与包装机相连,使得分配系统可以度身定做,将产品传送到许多其他的包装形式(如听装、小瓶装)中。

  • TiO2-x薄膜与热解碳血液相容性的对比研究

    作者:杨萍;黄楠;冷永祥;陈俊英;孙鸿

    本文用血小板粘附试验证实了TiO2-x薄膜具有优于热解碳的血液相容性;并通过对材料表面(界面)能参数与血浆蛋白吸附关系的分析,阐述了两种材料表面蛋白质的不同吸附行为是导致其血液相容性差异的重要原因.

  • 改性纯钛支架义齿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润湿性研究

    作者:尹路;郑燕芬;张艺君

    目的:观察渗氮类金刚石膜应用于纯钛支架义齿后的临床效果以及对义齿表面润湿性的影响.方法:为8例上下牙列均有缺失的患者镶配纯钛支架义齿,随机选取每例患者上下义齿支架中的一个镀制渗氮类金刚石膜,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评价;采用接触角测定仪测量改性后的试件接触角并计算表面自由能.结果:纯钛活动义齿镀制渗氮类金刚石薄膜后,在临床上得到了患者的认可;对比未镀膜纯钛义齿,镀膜组义齿在改善色素沉着,颜色变暗和口感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渗氮类金刚石膜的表面自由能大于未改性组.结论:纯钛表面经渗氮类金刚石膜修饰后提高了表面润湿性和戴用舒适性.

  • 抛光对直接修复用牙色材料粗糙度及表面能的影响

    作者:袁重阳;王晓燕;高学军

    目的 评价表面抛光对3种直接修复用牙色材料粗糙度及表面能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用3种直接修复用牙色材料,复合树脂(CR)( Fihek Z350,3M ESPE,America)、玻璃复合体(Giomer)(Beautifil Ⅱ,Shofu,Japan)和树脂改性玻璃离子(RMGIC)(FujiⅡLC,GC,Japan),分别放入预制模具中(8 mm×8 mm×2 mm),材料表面使用聚酯膜覆盖,每种材料制作试件14个,光照固化后,用抛光碟进行序列抛光(灰60μm→紫30μm→绿20 μm→红7μm).抛光前后检测表面粗糙度(Ra)及表面能(γSTOT),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抛光前CR和Giomer的Ra[分别为(0.098 ±0.019)、(0.093±0.020) μm]和γSTOT[分别为(31.78 ±2.14)、(32.63±2.12) mN·m-1]均显著低于RMGIC[Ra及γSTOT分别为(0.134±0.019) μm和(40.22±1.05) mN· m-1],P<0.05.抛光后3种材料的Ra均增大,CR[ (0.141±0.018) μm]<Giomer[ (0.185 ±0.013) μm]<RMGIC[(0.494±0.075) μm],3种材料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材料γSTOT均降低,Giomer [(26.60±5.61) mN· m-1] <CR[ (29.16±5.73) mN· m-1] <RMGIC[ (32.30±3.83) mN· m-1],3种材料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直接修复用牙色材料抛光后的表面粗糙度及表面能与材料种类密切相关.

  • 载体颗粒表面修饰对其表面能及粉雾剂性能的影响

    作者:江荣高;张鹏威;王立青;刘衡;潘卫三;王春龙

    目的研究载体的表面修饰对粉雾剂性能的影响.方法用不同的润滑剂对乳糖颗粒进行了表面修饰,并利用反向气相法测定了乳糖修饰前后的表面能,考察了表面能对干扰素α-2b粉雾剂沉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面修饰后乳糖颗粒的流动性、表面光滑度都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表面能也相应降低,而粉雾剂的性能得以提高.结论利用反向气相色谱法测定载体的表面能来预测粉雾剂的性能,可以为粉雾剂的处方设计和筛选提供一种快速有力的工具.

  • 人类白细胞抗原-B27检测中实时荧光PCR法的应用价值

    作者:曾光

    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leucocyteantigen,HLA)是指一组位于人体细胞膜表面能够识别“自己”或者“非己”的抗原分子,是由位于人类6号染色体短臂上的一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基因编码[1],其中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是HLA-B基因座位上的一个重要等位基因。以往,检测HLA-B27主要有实时荧光PCR法、酶联免疫法、流式细胞术及微量细胞毒试验法。本文对实时荧光PCR法与流式细胞术在HLA-B27检测中的应用作一比较,旨在探讨实时荧光PCR法的可靠性。

  • NKT细胞亚群及其功能

    作者:童竞亚;严宜明;陈水亲

    1984年Hercend T等发现体内有少许T细胞表面能表达NK细胞特有的标志,就把这部分细胞称为自然杀伤T细胞(Natural killer T cell),简称为NKT细胞(NKTC).NKTC在体内数量虽少,但它种类复杂、功能多样,在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间起桥梁作用.NKTC参与体内免疫调节、维持免疫稳定,能防止母体妊娠时对胎儿的免疫排斥,能防止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并在抗感染免疫、抗肿瘤免疫及防止器官移植排斥中发挥重要作用.NKTC已成为当前免疫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几年尤其热衷于NKTC诱导免疫耐受机理的研究,并提出了一些防治感染、肿瘤、免疫性疾病的新思路.现就NKTC的研究概况,作一介绍.

  • 氧化镧掺杂对非晶碳薄膜表面及界面能的影响

    作者:张麟;陈弟虎;于凤梅;黄展云;潘仕荣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方法制备了氧化镧掺杂的非晶碳薄膜.利用拉曼光谱,接触角测试等方法,研究了氧化镧掺杂对非晶碳薄膜的微结构,表面能及界面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镧掺杂提高了非晶碳薄膜表面能及表面能的极性分量.同时我们分析了氧化镧对材料的血容性能的影响机制.

  • 纯钛表面聚吡咯涂层的表面性能研究

    作者:贾骏;姚月玲;宋应亮;徐友龙;王捍国

    目的:纯钛表面电化学聚合聚吡咯涂层并研究其表面性能.方法:采用恒电流法以0.25mA/cm2、1mA/cm2、4mA/cm2的电流密度制备两种支撑电解质Cl-和ToS-的纯钛表面聚吡咯涂层.利用SEM、表面粗糙度仪以及接触角测量仪检测涂层表面性能.结果:随聚合电流密度增大,表面粗糙度 (Ra 、Rz值)和表面接触角逐渐增大,而表面自由能逐渐减小.在相同的聚合密度电流下,ToS-搀杂组的表面粗糙度 (Ra 、Rz值)、表面接触角均大于Cl-搀杂组;而表面自由能则小于Cl-搀杂组.结论:聚吡咯的表面性质,如表面形貌、润湿性、表面自由能,可以通过改变搀杂离子种类和聚合电流密度来进行调整.

  • 常规保存方法对纯钛喷砂酸蚀表面成骨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作者:卢海宾;万蕾;周磊;容明灯;李少冰;丁祥龙;高岩;张雪洋

    目的 探讨常规保存方法对纯钛喷砂酸蚀表面理化性能及成骨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经过喷砂酸蚀处理的钛片分为4组,常温常压下密封保存4个时间点.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水接触角测量等手段分析钛片表面理化性能变化,在钛片表面进行MG63成骨细胞培养实验,观察细胞黏附和增殖的结果.结果 钛片表面的化学组成随着储存时间的增加而改变,碳元素含量明显增加,0d、3d、1周、2周分别为24.3%、35.4%、39.2%、43.6%;钛片表面从初的亲水性变成了疏水性.细胞培养结果表明,纯钛喷砂酸蚀表面的生物活性会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结论 纯钛种植体的保存方法有必要改进,以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 颈总动脉假性动脉瘤1例报道

    作者:徐强;代远斌

    1 临床资料患者,女,28岁,因"颈部包块4年,增大15d"于2009年11月17日入院.患者于4年前无意间于右颈部扪及一约2cm×3cm大小包块,无压痛.未行任何处理.15d前包块明显增大,且表面能扪及搏运.伴有轻度头痛,无眩晕、偏瘫、失语等不适.与5d前就诊于某医学院附属医院,行彩色多普勒超声(Doppler)示右侧颈总动脉假性动脉瘤,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示右侧颈总动脉中段假性动脉瘤,胸片示右肺上叶继发性肺结核.

  • 碳酸铊的大、小鼠LD50及蓄积毒性探讨

    作者:董矛;谢湘红

    铊是高毒性重金属、淡兰色,在空气中表面能迅速生成一层黑色低价氧化物.铊易溶于硝酸、硫酸,不溶于盐酸和氨.目前,工业上主要是用铊的化合物.在铜银硒铊矿[(CuAgTl)2Se]、红铊矿(TIAsS2)及各种硅酸的矿物、结晶花岗岩中,均含有铊.铊对人体危害极大,可引起脱发、视力减退、视神经萎缩,造成严重的视力障碍,甚至失明.可引起全身肌肉疼痛及下肢萎缩,疲乏无力,慢性铊患者多有劳动力不同程度丧失,严重影响人体健康.近年来,我们对慢性铊中毒高发区进行调查,对铊的多种实验结果进行了报道.鉴于铊的毒性研究在国外报道亦不多见,为探讨铊的毒性作用,我们进行了大、小鼠的急性毒性实验及小鼠蓄积毒性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 微弧氧化处理钛铌锆锡合金对成骨细胞生长影响的体外研究

    作者:柳正明;高勃;张立钊

    目的:研究新型钛铌锆锡合金(Ti-24Nb-4Zr-7.9Sn,TNZS)表面经过微弧氧化(micro-arc oxidation,MAO)改性后对成骨细胞在其表面的附着计数,增殖特性及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的影响.方法:以光滑纯钛表面作为对照,实验组为未作处理的钛铌锆锡合金和经微弧氧化处理的钛铌锆锡合金,然后对其粗糙度和表面能进行分析,并观察原代培养的成骨细胞在其表面的生长情况.结果:经MAO处理的TNZS表面粗糙度和表面能明显高于未处理TNZS和纯钛组;早期(0.5、1 h)细胞附着计数3组之间无明显差异;2h后,细胞在MAO- TNZS表面的附着数高于其他2组;细胞增殖及ALP活性测试中,MAO-TNZS处理组在培养7 d和10 d后显著高于未处理的TNZS组,而Ti组低.结论:钛铌锆锡合金表面采用微弧氧化法处理后表面形貌及表面能发生改变,这种改变促进了细胞在其表面的早期附着及细胞的生长和功能表达.

  • 掺钾纳米羟基磷灰石脱敏材料对ZPCC与牙本质粘结强度的影响

    作者:张艺君;尹路;张翼

    目的::观察牙本质表面涂覆掺钾纳米羟基磷灰石( HA)糊剂后其表面接触角的变化,并研究其对聚羧酸锌水门汀( ZPCC)与牙本质粘结强度的影响。方法:将40个牙本质样本随机分为A、B、C、D 4组(n=10),其中A组不作任何处理用于对照,B、C、D组分别在其粘结面涂覆纳米羟基磷灰石糊剂(nHA)、掺钾纳米羟基磷灰石糊剂( K-nHA)、Gluma脱敏剂,并分别测量各组牙本质表面接触角的变化;然后用ZPCC将直径为4 mm的纯钛块分别粘结于各组样本的粘结面,并用万能实验机测量试件ZPCC与牙本质的粘结强度。结果:牙本质表面经不同处理后,其表面的接触角由高到低依次为:对照组>Gluma组>nHA组>K-nHA组,各组间两两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剪切粘结强度、断裂模式数据两两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nHA、K-nHA、Gluma脱敏剂对ZPCC的粘结效果均无不良影响。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