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硫酸酸蚀法构建CF-PEEK复合材料表面显微结构的实验研究

    作者:邵小云;祝慧聪;黄达鸿;李鹏

    目的 探讨硫酸酸蚀法构建具有更佳表面显微结构及细胞相容性的30%CF-PEEK复合材料的处理方案.方法 分别用50%和98%硫酸处理CF-PEEK 5 min和30 min后,检测材料表面粗糙度、细胞毒性和表面贴壁细胞活性,与未处理材料做对比分析.结果 经50%硫酸处理的材料表面均未发生明显改变,而经98%浓硫酸处理的材料有大量CF纤维束暴露,成骨细胞不断增值分裂,处理30min组材料表面贴壁细胞数目高.结论 98%浓硫酸处理30%CF-PEEK复合材料可形成更有利成骨细胞贴附的表面粗糙度,但佳酸蚀方案还需进一步优化.

  • 三种口腔修复支架材料调磨后不同抛光方法对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作者:刘晔

    目的:研究探讨三种口腔修复支架材料调磨后不同抛光方法对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方法:选择钴铬合金、高钴铬钼合金与纯钛三种口腔修复支架材料常规抛光,每种金属经均匀调磨后根据不同的处理方法分为4组,对比分析三种口腔修复支架材料调磨后不同抛光方法下的表面粗糙度.结果:相同的金属试件在经过更加精细的抛光处理后,表面粗糙度表现为逐渐下降,其中Ⅱ组、Ⅲ组和Ⅳ组的表面粗糙度均显著低于Ⅰ组(P<0.05);Ⅲ组和Ⅳ组的表面粗糙度也均比Ⅱ组更低(P<0.05).在相同抛光方法下,纯钛的表面粗糙度均显著高于钴铬合金、高钴铬钼合金(P<0.05);而钴铬合金、高钴铬钼合金在相同抛光方式下表面粗糙度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同抛光方法对口腔修复支架材料的表面粗糙度有显著的影响,因此为减少细菌的黏附,需要采取合适的抛光方法来降低表面粗糙度.

  • 脉冲Nd:YAG激光增加牙齿表面粗糙度的实验研究

    作者:黄炜;许肖杰;朱建中;林斌;陈钰清;顾锡荣

    目的研究在不同能量和不同频率的脉冲Nd:YAG激光照射下牙齿表面粗糙度的变化.方法选择一致性较好的离体牙150颗,分为5组,每组30颗,用牙用高速转头制备各类洞型.然后1组用磷酸腐蚀,另4组以不同能量和频率的脉冲Nd:YAG激光进行照射,用自行设计及制作的测定装置来测量并计算表面粗糙度.结果与磷酸腐蚀相比,脉冲Nd:YAG激光在特定参数下照射,可增加离体牙表面粗糙度,有利于增加牙齿和光敏树脂之间的粘结力.结论用脉冲Nd:YAG激光照射代替磷酸腐蚀进行牙表面处理可增加牙表面的粗糙度.

  • 纳米陶瓷与普通陶瓷表面粗糙度的对比研究

    作者:曾翠敏;仇亚非;袁硕;焦建平;郭长军

    目的 比较纳米陶瓷与普通陶瓷的表面粗糙度并探讨烧结次数对每种陶瓷的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方法 根据瓷粉种类及烧结次数不同分为10组,每组5个.A~E组为普通陶瓷组,烧结次数依次为4、6、8、10、12次.A′~ E′组为纳米陶瓷组,烧结次数分别与A~E组相对应.各组的烧结次数中均包括不透明瓷烧结2次,自身上釉烧结1次,其余为体瓷的烧结次数.采用2205型表面粗糙度仪分别测定每个试件的表面粗糙度值,求取每组试件的平均值.结果 体瓷不同烧结次数处理后,纳米陶瓷的表面粗糙度值均明显小于普通陶瓷(P<0.001),而每种陶瓷的表面粗糙度值均与体瓷烧结次数无关(P>0.05).结论 纳米陶瓷较普通陶瓷表面光滑,经自身上釉烧结处理后,纳米陶瓷和普通陶瓷的体瓷烧结次数对其表面光滑度均无影响.

  • 两种冠修复材料与变形链球菌粘附的关系

    作者:田国兵;武峰;李金陆;张并生;杨圣辉;李倩

    目的 了解表面粗糙度相同的镍铬合金、钴铬合金与变形链球菌粘附的关系.方法 用镍铬合金、钴铬合金分别加工相同的试件各10个,对试件表面进行打磨,用TR200手持式粗糙度仪测出表面粗糙度参数,使2种修复材料试件表面粗糙度相似;将2组试件分别在变形链球菌菌液中培养48h,记录粘附菌量.结果 镍铬合金和钴铬合金上粘附菌量分别为(3.128±1.020)×106和(4.704±1.502)×106,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45,α=0.05,P=0.013).结论 在表面粗糙度相似时,镍铬合金上的变形链球菌粘附量少于钴铬合金.

  • 浸泡消毒对硅橡胶印模表面质量的影响

    作者:郭翠;张振庭

    目的 评价两种硅橡胶印模材(缩合型硅橡胶和加成型硅橡胶)分别接受2%酸性戊二醛、84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0.3%)30分钟浸泡处理后,其石膏模型表面细节再现性和表面粗糙度的变化,进而筛选出适宜的消毒剂.方法 采用美国牙医协会(ADA)推荐使用的模具制取印模.每种印模材分别接受两种消毒液(浸泡30mln)处理,另设不处理组作为对照.通过对标志线观察估分,评定模型的细节再现性;应用表面形貌仪测定其表面粗糙度.结果 2%酸性戊二醛和84消毒液浸泡消毒两种硅橡胶印模材,均未对表面细节再现性和表面粗糙度有显著影响.结论 对于硅橡胶印模材可以应用2%酸性戊二醛和84消毒液浸泡消毒30 min,不会影响其表面质量.

  • 不同复合树脂修复体表面粗糙度与菌斑黏附关系的研究

    作者:聂嘉;于凡;张建强

    目的:研究复合树脂修复体表面粗糙度的不同对其表面细菌黏附程度的影响.方法:对3种不同复合树脂材料进行表面处理,使每一种材料相同地形成3种粗糙度.将不同粗糙度级的试件与口腔变形链球菌于体外培养,测定细菌黏附量.结果:随着粗糙度的降低,各树脂试件的茵斑黏附量均有明显下降;同一粗糙度实验组z350纳米树脂的菌斑黏附量较少.结论:表面粗糙度对细菌黏附有重要影响,即表面越粗糙,菌斑形成越多.相同处理条件下,Z350纳米树脂的菌斑黏附量少.

  • 三种抛光系统对不同光固化复合树脂表面粗糙度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陆怀秀;隋强;刘亚君;张明烨;林松杉

    目的:采用临床上常用的3种充填用光固化复合树脂,经过3种不同抛光系统处理后,观测其表面粗糙度的变化.方法:选择3种临床常用的前后牙通用光周化型复合树脂(Filtek Z250,Specturm TPH,CHARISMA),分别用3种抛光系统(Sof-lex,Enhance,Super-Snap)修整、抛光,应用表面粗糙度仪测定其粗糙度,扫描电镜观察抛光后的表面形貌,然后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种复合树脂经不同抛光系统处理后,两因素析因设计方差分析检验树脂材料和抛光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二者之间具有交互作用.用Sof-lex处理Filtek Z250树脂可获得低的Ra值,但Super-snap抛光套装处理各种复合树脂组间无显著差异,均能达到较低的粗糙度值.结论:(1)临床上常用的3种光固化复合树脂材料中,Filtek Z250与Spectrum TPH、CHARISMA相比有更好的抛光性能,可形成比较平整光滑的表面;(2)不同抛光系统和不同树脂之间存在交互作用,Sof-lex和Super-snap适宜处理Filtek Z250树脂,抛光后的表面光滑;Super-snap抛光系统对3种不同复合树脂进行处理后,均能达到较低的粗糙度值,明显优于其它2种抛光系统.

  • 真空电弧离子镀对纯钛表面粗糙度影响的研究

    作者:肖惠军;郭天文;王宝成;王晓洁;张惠

    目的:评价电弧离子镀膜对纯钛表面粗糙度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铸造12mm×12mm×1.4mm的纯钛试样共8个,常规喷砂和抛光处理后,分别测试真空电弧离子镀膜处理前和处理后的钛试件表面粗糙度(Ra),并进行配对T检验统计处理.结果:真空电弧离子镀膜表面处理前后表面粗糙度无统计学差异(P>0.5).结论:电弧离子镀膜技术对铸钛件表面的粗糙度无不良影响,用于钛支架的表面着色改性,能保持原义齿表面的加工质量.

  • 表面粗糙度对水与唾液在纯钛及PMMA上润湿作用的影响

    作者:李笑梅;王少海;汪大林;郭天文;齐文胜

    目的:评价全口义齿基托材料及其表面粗糙度对义齿固位的影响.方法:测定水与唾液在表面粗糙度不同的纯钛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上的前进接触角和后退接触角,通过两者的差值θ h反映水与唾液对它们的润湿效果.结果:1、随着表面粗糙度增加,唾液在纯钛上的θh逐渐降低,但当Ra≥1.0,Rz≥1.5时,θ h突然增大;而PMMA组,当Ra<1.2,Rz<2时,粗糙度对θ h无明显影响,当Ra≥1.2,Rz≥2时θh也显著增加,多数情况下,唾液在相同粗糙度的纯钛上的θh大于在PMMA上的θh.2、水在光滑的PMMA和纯钛上的前进接触角比唾液的大.结论:唾液对纯钛的润湿效果,可以通过高度磨光或形成较为粗糙的表面(Ra≥1.0,Rz≥1.5)得到提高,多数情况下这种润湿效果好于PMMA.提示从润湿效果看,对于不能高度研磨和抛光的义齿组织面,全口义齿上颌腭托选择纯钛并形成较为粗糙的表面可能更有利于固位.

  • 超声洁治对铸瓷修复体表面形态的影响

    作者:陈秋燕;张玮;曹阳;丁晨;杨卫东;俞青

    目的:探讨超声洁治对铸瓷修复体表面形态的影响.方法:将IPS e.max Press铸瓷材料制成6mm×5mm×1.1mm样件,分为3组,每组10个样件.3组样件分别使用碳纤维工作尖低功率(CL)、金属工作尖低功率(ML)及金属工作尖高功率(MH)口外模拟超声洁治.测量处理前后样件表面粗糙度值(Ra值),并随机选择每组1个样件进行SEM观察.结果:3组样件洁治前后的粗糙度值均存在显著差异.MH组与另两组均存在显著差异,且洁治前后的粗糙度差值高,而CL组与ML组之间无显著差异.SEM观察:较CL和ML样本,MH样本表面破坏严重,可见较大缺损.结论:金属工作尖与碳纤维工作尖超声洁治均会对铸瓷修复体的表面形态造成影响,且功率越高,影响越大.

  • 钴铬合金表面粗糙度与细菌黏附

    作者:崔东培;张振庭;杨圣辉

    目的:了解临床用软质钴铬合金表面粗糙度与细菌黏附的关系.方法:用Talysurf/S5-CD型表面形貌仪测定六组软质钴铬合金试片表面粗糙度.采用体外黏附试验,了解变形链球菌在软质钴铬合金表面的黏附量受表面粗糙度影响的状况.结果:随着研磨和抛光程序的进行,钴铬合金表面粗糙度逐渐减低,其表面的细菌黏附量也不断减少.其中橡皮轮组和抛光膏组之间的表面粗糙度均值和细菌黏附量无显著性差异,其余各组间表面粗糙度均值和细菌黏附量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为减少菌斑附着,制作钴铬合金冠修复体后要重视磨光.

  • 表面粗糙度对铸造纯钛表面细菌粘附影响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笑梅;郭天文;王宝成;周中华

    目的评价不同表面形态与表面粗糙度对纯钛在口腔内戴用0.5年后的细菌粘附量与种类的影响.方法常规制作纯钛铸造试件30个,分为皱纹形和不同粗糙度的平面形共5组.选择6名口腔粘膜健康的无牙颌受试者,在其上颌总义齿基托磨光面和组织面的不同部位粘固试件.戴用义齿6个月后,检测各组试件粘附细菌的情况.结果①患者个体因素对纯钛铸件表面粘附的细菌量有明显的影响,但对细菌革兰染色分类影响不明显.②同一患者,试件表面粗糙度增加,细菌量明显增大(P<0.01),但细菌组成无明显变化;皱纹形试件比平面形试件滞留的细菌数量多,除G+球菌外,还附着G-球菌;相同粗糙度的2个试件,放于组织面者滞留的细菌数量比磨光面者明显减少(P<0.01),且前者粘附的主要为G-球菌和杆菌.结论从有益牙周组织健康的角度看,制作纯钛修复体时应尽可能采用平面形钛制修复体,磨改后应重视抛光,尤其是组织面.

    关键词: 细菌 表面粗糙度
  • 牙科陶瓷表面粗糙度与细菌粘附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贻宁;温国江;施斌;潘新华

    目的比较陶瓷抛光和陶瓷上釉后表面粗糙度的差异及变形链球菌在其表面的粘附能力.方法制作陶瓷样本 30 个.A 组陶瓷用金刚石抛光膏打磨抛光,B 组陶瓷上釉,C组陶瓷用 240# Al2O3磨头磨平.用轮廓仪测量各组陶瓷样本的表面粗糙度.将各组样本置于变形链球菌悬浮液中,37 ℃培养1 h.图像分析仪计算变形链球菌在各样本表面的粘附面积比.结果 A、B、C组陶瓷的表面粗糙度分别为 (0.198 7±0.057)μm、(0.199 0±0.091)μm 及 (0.426 0±0.174)μm.变形链球菌在 A、B、C 3 组陶瓷表面的粘附面积比分别为 (15.92±4.37)%、(16.39±6.31)%、 (41.48±12.1)%.经统计学分析,A、B组陶瓷组间表面粗糙度及细菌粘附面积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C 组陶瓷与其他各组样本表面粗糙度及细菌粘附面积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陶瓷上釉和抛光表面能达到同样光滑,细菌在其表面的粘附量亦基本相同.粗糙陶瓷表面比光滑陶瓷表面更容易粘附口腔细菌.

  • 喷砂对钛铸件表面结构的影响

    作者:程静涛;郭天文

    本项研究通过对纯钛铸件表面经不同条件喷砂后,铸件减重(Wt)与表面粗糙度(Ra值)的测定及金相观察,考察喷砂对其表面结构的影响,为纯钛铸件的后期表面处理提供实验依据.

  • 新型牙科铸钛包埋材料铸造纯钛铸件的粗糙度研究

    作者:梁钦业;吴夏怡;林雪峰

    目的 探讨自行研发并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新型牙科铸钛包埋材料和商品铸钛包埋材料铸造纯钛铸件的表面粗糙度差异,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制作20 mm×20 mm×0.5 mm的蜡型6片,分为A、B两组,每组3片,分别用新型牙科铸钛包埋材料和商品铸钛包埋材料( Rematitan Plus)包埋铸造纯钛铸件.表面粗糙度检查仪测试铸件表面粗糙度,每个铸件测试3个部位,表面描记长度为5.6 mm,比较两组铸件表面粗糙度Ra值的差异.结果 A组铸件表面粗糙度Ra值为(1.72±0.08) μm,小于B组[(1.91 ±0.15) 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型牙科铸钛包埋材料所铸钝钛铸件的表面粗糙度比目前临床常用的商品铸钛包埋材料所铸钝钛铸件表面粗糙度小,可满足临床应用要求.

  • 抛光对直接修复用牙色材料粗糙度及表面能的影响

    作者:袁重阳;王晓燕;高学军

    目的 评价表面抛光对3种直接修复用牙色材料粗糙度及表面能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用3种直接修复用牙色材料,复合树脂(CR)( Fihek Z350,3M ESPE,America)、玻璃复合体(Giomer)(Beautifil Ⅱ,Shofu,Japan)和树脂改性玻璃离子(RMGIC)(FujiⅡLC,GC,Japan),分别放入预制模具中(8 mm×8 mm×2 mm),材料表面使用聚酯膜覆盖,每种材料制作试件14个,光照固化后,用抛光碟进行序列抛光(灰60μm→紫30μm→绿20 μm→红7μm).抛光前后检测表面粗糙度(Ra)及表面能(γSTOT),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抛光前CR和Giomer的Ra[分别为(0.098 ±0.019)、(0.093±0.020) μm]和γSTOT[分别为(31.78 ±2.14)、(32.63±2.12) mN·m-1]均显著低于RMGIC[Ra及γSTOT分别为(0.134±0.019) μm和(40.22±1.05) mN· m-1],P<0.05.抛光后3种材料的Ra均增大,CR[ (0.141±0.018) μm]<Giomer[ (0.185 ±0.013) μm]<RMGIC[(0.494±0.075) μm],3种材料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材料γSTOT均降低,Giomer [(26.60±5.61) mN· m-1] <CR[ (29.16±5.73) mN· m-1] <RMGIC[ (32.30±3.83) mN· m-1],3种材料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直接修复用牙色材料抛光后的表面粗糙度及表面能与材料种类密切相关.

  • 温度循环老化对复合树脂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作者:宋琨;李媛;岳林;闫鹏;林红

    目的 了解复合树脂经温度循环老化作用后表面粗糙度的变化,分析复合树脂组成成分和工艺对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为临床选择和应用复合树脂材料提供指导.方法 选用复合树脂A(Clearfil AP-X,Kurary)、B(Filtek P60,3M ESPE)、C(Filtek P90,3M ESPE)和D(Clearfil MAJESTY,Kurary)制成试样,每组5个样本,在抛光即刻和经10000次及20000次温度循环(55℃和5℃,30s)处理后,用表面粗糙度仪检测试样,获得表面粗糙度Ra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抛光即刻树脂A的Ra值[(0.16±0.03)μm]显著高于树脂B[(0.09±0.01)μm]、树脂C[(0.09±0.02)μm]和树脂D[(0.08±0.02)μm](P<0.05),树脂B、C、D的R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种树脂在温度循环10 000次后的Ra值均无变化(P >0.05);20 000次温度循环后,树脂A的Ra值显著增高[(0.20±0.02) μm]较抛光后即刻[(0.16±0.03)μm]和10000次温度循环后[(0.17±0.03) μm]显著增高(P<0.05),其他3种树脂Ra值仍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短期温度循环老化作用不会导致复合树脂表面粗糙度变化,延长老化时间后大颗粒玻璃填料树脂表面粗糙度增加;纳米工艺可显著改善树脂表面粗糙度;新型硅氧烷类树脂的表面粗糙性表现良好.

  • 不同抛光系统对纳米树脂表面粗糙度和菌斑黏附的影响

    作者:马可;高燕;童忠春;蒋晓琼;林冬佳

    目的 研究比较5种抛光系统处理纳米树脂后的表面粗糙度及其对细菌黏附程度的影响.方法 Filtek Z350 XT纳米树脂制作54个样本,随机平均均分为6组,每组9个.其中5组为实验组(抛光组)分别用OptiDisc、HiLusterPlus、Sof-Lex、Super-snap以及Composite Polishing Kit CA0310等5种抛光系统修整、抛光,另1组不做抛光处理为对照组.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测定样本表面粗糙度(Ra).将上述样本与变异链球菌于体外混合培养24 h,测定其表面细菌黏附量.采用单因素方差(One-Way ANOVA)分析方法对样本表面粗糙度和生物膜菌落计数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中HiLusterPlus组的Ra值低平均(0.196±0.02)μm,与Composite Polishing Kit CA0310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其余各实验组间Ra值无显著差异,均能达到较低的粗糙度值.5个实验组的细菌黏附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个实验组间的细菌黏附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LusterPlus抛光系统处理纳米树脂可获得较低的表面粗糙度.系统抛光可明显降低纳米树脂材料表面细菌黏附量.

  • 氢氟酸处理对二硅酸锂玻璃陶瓷表面形貌及粗糙度的影响

    作者:任冬锋;骆小平

    目的 探讨氢氟酸处理时间对二硅酸锂玻璃陶瓷表面形貌及粗糙度的影响,拟为与之相关的玻璃陶瓷机械强度和树脂粘接强度做出初步解释.方法 采用失蜡铸造法制作直径10 mm、厚1 mm的玻璃陶瓷片状试件15个,打磨抛光之后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陶瓷表面分别接受9.5%的氢氟酸凝胶酸蚀处理0、20、40、60和120 s.使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测量表面粗糙度参数和酸蚀深度,观测其表面三维形貌,并结合使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对陶瓷表面微观结构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FE-SEM观察显示,陶瓷表面的玻璃基质首先被氢氟酸侵蚀溶解,随着酸蚀时间的延长,玻璃基质进一步被侵蚀,部分晶体结构也从陶瓷表面脱落、消失.AFM测量酸蚀表面得出,对照组、20、40、60和120 s氢氟酸处理组陶瓷片表面粗糙度Ra[分别为(17.2±1.6)、(241.8±23.6)、(290.6±38.2)、(322.6±19.6)和(371.3 ± 43.0) nm]随氢氟酸酸蚀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增加(P<0.05),且与酸蚀时间成正相关.结论 氢氟酸处理可显著增加二硅酸锂陶瓷表面粗糙度.结合使用FE-SEM和AFM能够更好地对玻璃陶瓷的酸蚀表面微观形貌结构进行分析评价.

157 条记录 1/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