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前牙根折30例治疗临床分析

    作者:朴仁娟

    目的:探讨前牙根折的保存治疗.方法:去除牙冠后,清除病变牙根,保留健康牙根并进行根管治疗,桩冠修复后恢复美观及咀嚼功能或根尖1/3处根折可行牙弓夹板固定术,术后定期复查,恢复其原来功能.结果:治疗30例,有效2例,其余均成功.结论:对前牙根折进行去除牙冠后清除病变牙根的方法保留患牙及牙弓夹板固定固息疗法,对恢复美观及咀嚼功能是有效的.

  • 全瓷冠牙体制备的经验和技巧

    作者:曲云鹏

    由于全瓷冠既可以恢复口腔咀嚼功能,又可以大程度上满足患者对美观的需求,所以其在口腔修复中的使用也逐渐普及.同以往普通烤瓷牙相比,全瓷冠在牙体制备过程中有着自己的特点和要求.我院自2004年开展全瓷冠修复牙体缺失,经反复实践,总结出以下牙体制备经验:(1)为了获得90°圆缓直角或羽状肩台的形状,建议使用圆头柱形或圆头锥度金刚砂车针.

    关键词: 牙瓷料 牙制备
  • 钇稳定氧化锆-饰面瓷结构双轴弯曲强度的研究

    作者:周珊羽;王琳琳;胡琛;邵龙泉

    目的 检测国产钇稳定氧化锆与饰面瓷双层结构的双轴弯曲强度,分析双层瓷结构的失败模式.方法 制作40个核瓷-饰面瓷的双层瓷结构试件,根据材料不同分为4组:A组:Upcera核瓷+Cercon ceram kiss饰面瓷;B组:Upcera核瓷+IPS e.max Ceram饰面瓷;C组:Cercon Brain Expert核瓷+Cercon ceram kiss饰面瓷;D组:IPS e.max CAD核瓷+IPS e.max Ceram饰面瓷(n=10).采用球-环法测定试件的双轴弯曲强度.结果 双轴弯曲强度分别为A组:(132.03±3.05)MPa;B组:(129.91±2.06)MPa;C组:(123.97±3.04)MPa;D组:(120.96±2.09)MPa.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和B组的双轴弯曲强度显著性高于C组和D组.失败模式主要为核瓷-饰面瓷的完全断裂.结论 饰面瓷对钇稳定氧化锆-饰瓷双层结构的双轴弯曲强度无影响,四组双层瓷结构的失败模式均以完全断裂为主,国产钇稳定氧化锆核瓷与饰面瓷均具有良好的结合.

  • 两种骨替代材料复合用于上颌前牙拔牙位点即刻保存的可行性

    作者:王艳;李淑慧;尼加提·吐尔逊;张晓倩;吴佩玲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复合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coralline hydroxyapatite,CHA)对上颌前牙拔牙位点保存的修复效果。方法 Beagle犬6只,随机分成三组,拔除上颌左右第二切牙后,A组植入PRF+CHA,B组植入CHA,C组为空白对照,4周、12周分别处死3只犬,取上颌前牙区牙槽骨标本进行大体观察,形态学测量,组织学观察,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测量骨密度来评价拔牙窝的愈合情况。结果游标卡尺测量:统计学分析所有时间点上三组唇舌侧牙槽嵴宽度差值存在差异,且A组差值小(P<0.05);大体观察:4周与12周时拔牙窝唇侧骨吸收程度A组<B组<C组,12周A组牙槽嵴丰满度优于B组和C组;CT值显示不同愈合时期A组拔牙创CT差值均高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观察,术后4周A组拔牙窝内新生骨组织数量质量均好于B组和C组,12周A组新生骨排列较B组、C组规则,成骨情况明显优于B组、C组。结论 PRF+CHA应用于上颌前牙位点保存中可以减缓牙槽嵴吸收,促进组织修复,达到拔牙位点保存的目的。

  • 自制染色液染色的氧化锆陶瓷与Vita染色液比色板的色差研究

    作者:姚峰

    目的 测定自制染色液染色的Upcera氧化锆陶瓷试样和Vita In-Ceram YZ染色液比色板之间的色差.方法制备5组Upcera氧化锆陶瓷试样(n=10),使用SL1~SL5染色液浸泡着色2 min后,置于1350 ℃烧结2 h,使用磨床和400#水砂纸单面打磨至厚度为2.0 mm,长宽均为10 mm的试样,利用分光光度计对各组试样及5组染色液比色片进行颜色测定.计算5组试样和相应色号比色片之间的色差值,计量心理量的明度、色相角和彩度的差值.结果 染色后SL1~SL5组试样的色度值范围为L:58.61~77.35;a:0.35~9.17;b:19.23~26.37.LL1~LL5组Vita In-Ceram YZ染色液比色片的色度值范围为L:60.55~75.62;a:-0.97~6.13;b:15.17~27.99.试样与染色液比色板的色空间相近,色差值为3.95~6.82个NBS单位.试样组与比色板之间差异中色相角差均值为3.10;彩度差均值为2.27;明度差为2.24.结论 SL染色液系统可以用于Upcera氧化锆的染色,且着色试样的色空间范围与Vita YZ比色板相近,两者之间具有较好的颜色适合性.在对SL染色液系统的配方进行改良时,可以把明度调控作为主要目标,同时兼顾彩度和色相角的调整.

  • 老年人牙齿结构和疲劳对全瓷高嵌体断裂强度的影响

    作者:张津京;陆支越

    目的 观察老年人牙齿结构和疲劳循环对磨牙玻璃陶瓷高嵌体断裂强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选取60岁以上因牙周炎拔除的磨牙72颗,咬合面制备不同水平的平面,计算牙釉质的百分比,从72颗牙中选择2组不同釉质比例的样本:(80±10)%组和(20±10)%组各12颗,用树脂黏合剂将IPS e.max CAD(直径9 mm,厚度1.3 mm)盘状瓷片黏接于预备面.再将每组数字抽签随机分为3个亚组(每组4颗),温度循环(5~55℃,1 500次)后水环境中分别加载5、100 000、1000 000次疲劳循环(180 N,1.5 Hz),测定断裂强度. 结果 断裂强度(80±10)%组为(2 761.8±477.2)N,(20±10)%组为(1100.1±216.9)N.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牙齿结构对断裂强度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8.51,P<0.05),疲劳对断裂强度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2,P>0.05).牙釉质比率与断裂强度呈正向线性相关(r=0.915,t=10.66,P<0.05). 结论 牙釉质比率与全瓷高嵌体的断裂强度相关,对老年人重度磨耗的患牙,黏接面内保留更多牙釉质可在较长时间内提高全瓷高嵌体的强度.

    关键词: 牙瓷料 牙釉质
  • 变色牙美容修复的临床效果评价

    作者:牟月照;史言利;曲风杰

    目的评价两种不同材料修复变色牙的临床美容效果及远期保存率.方法采用赛美美容瓷(cerinate porcelain,CE)或釉质瓷(belleglass HP, BGHP)对647例变色牙患者的1871颗牙齿进行美容修复,并作了近期(0.5~1年)和远期(3年以上)临床追踪观察及效果评价. 结果 BGHP组和CE组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89.65 %和96.57 %,远期有效率分别为88.39 %和96.14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5);而同一种材料的近、远期修复效果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05);失败发生率与患牙类型、牙位、修复类型、材料等因素有关,主要表现为修复体变色、折裂、脱落等. 结论 BGHP修复变色牙,抗折力强,具有较高的远期保存率,但美观效果需进一步探讨;CE类修复具有美观效果好、远期保存率高的优势,是目前变色牙美容修复较理想的材料.

  • 界面粗糙度对双层硅酸锂玻璃陶瓷材料断裂强度的影响

    作者:王晓东;张新平;赵克

    目的 探讨饰瓷-核瓷界面粗糙度对双层硅酸锂玻璃陶瓷材料断裂强度及失效模式的影响.方法 制备IPS e.max Press单层标准试件40个,终分别采用1000目(A组)、600目(B组)、320目(C组)碳化硅砂纸打磨及喷砂(D组)4种方法处理饰瓷-核瓷界面,涂塑烧结IPS e.maxCeram饰瓷完成双层试件.三点弯曲实验测定双层全瓷试件断裂强度值,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组间差异.使用体视显微镜观察失效模式.结果 A、B、C、D4组试件断裂强度值分别为(164.27±15.02)、(159.21±15.72)、(156.14±17.10)、(152.97±15.61)MPa,4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双层试件均在加载头正下方饰瓷内部发生内聚失效,未观察到饰瓷-核瓷界面分层.结论 饰瓷-核瓷界面粗糙度对双层硅酸锂玻璃陶瓷材料整体断裂强度无显著影响;其饰瓷与核瓷间可形成较好的结合.

  • 超瓷材嵌体边缘微漏的研究

    作者:程辉;卢友光;黄常伟;郑志强

    目的研究超瓷材(targis)嵌体边缘微漏情况.方法将10颗离体牙制备成两个邻(牙合)面的Ⅱ类洞[近中邻(牙合)面洞(MO)、远中邻(牙合)面洞(DO)],一侧颈壁位于釉牙骨质界上方1 mm(即颈壁位于牙釉质上),另一侧位于釉牙骨质界下方1 mm(即颈壁位于牙骨质上),均采用超瓷材嵌体修复,经0~56℃冷热循环200次后,用金刚砂片沿(牙合)面中部近远中方向将实验牙切成两半,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微漏并拍照,扫描电镜图片经透扫仪输入电脑,在电脑屏幕上测量微漏情况.结果超瓷材嵌体(牙合)壁均未见微漏现象;颈壁位于牙釉质处的超瓷材嵌体微漏发生率(10 %)少于颈壁位于牙骨质处的超瓷材嵌体(30 %)(P0.05);微漏程度与颈壁位置无关(P0.05),颈壁位于牙釉质处的超瓷材嵌体的颈壁微漏平均值是(0.60±0.21 )μm,颈壁位于牙骨质处的超瓷材嵌体的颈壁微漏平均值是(0.67±0.19 )μm.结论超瓷材嵌体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面积对陶瓷修复体体瓷色度学的影响

    作者:鲁莉;施生根;高承志;王健秋

    目的:探讨陶瓷修复体的色彩与其面积的关系.方法:分别制作厚度为2mm,直径为8mm、12mm、16mm、20mm的圆盘状B3色体瓷试件,在D65光源条件下,以分光光度计分别测试各组试件在黑色背景和在白色背景条件下的混合色.结果:随陶瓷试件直径由8mm增加至20mm,试件中心的色度值变化表现为:1彩度增加,色调趋向红色.2明度在黑色底板下增加,在白色底板下减小.③陶瓷试件直径由16mm增加至20mm时,试件色度值变化不明显.结论:陶瓷试件色度值随直径增大而趋向稳定.

    关键词: 牙瓷料 面积 颜色
  • 影响瓷贴面与釉质粘结强度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晶;罗云

    随着齿科材料及修复技术的成熟,患者对自身牙体组织保存意识的增强,瓷贴面修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由于瓷贴面牙体预备的特殊性,如何使瓷与釉质的粘结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本文将从粘结界面、粘结剂种类、厚度,粘结时固化灯源的选择,以及临床操作方法等方面,对影响瓷一树脂-牙釉质复合体粘结效果的因素归纳综述.

  • 不同材料桩核冠修复的临床对比研究

    作者:牟月照;张连霞;吴峻岭

    目的:评价不同材料桩-核-冠系列修复的远期保存率及美观效果.方法:对采用新型桩核材料Core-Paste(以下简称CP)、新型全瓷材料(Cerinate Porcelain,CE)或釉质瓷(Belleglass HP,BGHP)完成的桩-核-冠系列修复与传统的金属铸造桩-核-冠的修复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及跟踪观察.结果:不同材料的桩核修复后,远期保存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美观效果由于冠的材料不同而受到影响.结论:复合桩是一种较理想的桩核设计.CP复合材桩-核-全瓷冠系列修复法,既有较高的远期保存率,又有良好的美观效果,是一种较理想的桩冠修复方法.

  • Wol-CeramELC全瓷沉积技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爱军;何小明;魏明辉;张朝标;张敏;沈倍勇

    目的:探讨Wol-CeramELC瓷沉积全瓷冠的临床效果.方法:以在原始石膏代型上瓷沉积30sec 形成内冠-玻璃渗透-常规堆饰面瓷的方法,制作完成28例共109个全瓷冠的修复,观察全瓷冠的完整性、色泽、边缘吻合性和对牙龈的影响.结果:经3-17个月的观察,除1颗活髓牙有过敏症状,2例4个冠因美观不佳而重做外,其他病例修复效果满意.修复体色泽自然逼真,未出现烤瓷冠破裂、脱落、基牙冠折根折等并发症,边缘密合,牙龈颜色形态自然,无龈炎,变色牙遮色效果好.结论:Wol-CeramELC瓷沉积是一种使用成熟材料的创新技术,使全瓷修复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和完善.它强度高,边缘密合性好,使用范围广,临床效果优良,是极有发展前途的全瓷修复技术.

  • 烤瓷贴面临床效果相关影响因素的回顾性研究

    作者:杜瑞钿;李彦;范丹妮;吴淑仪

    目的:评价完成修复1-8年的310颗长石质烤瓷贴面的远期临床效果,对临床效果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完成修复1-8年的310颗前牙或前磨牙长石质烤瓷贴面进行复查,采用改良的瓷贴面评价标准对修复体完整度、修复体磨耗、颜色满意度、边缘染色、边缘适合性、继发龋、牙本质敏感症状及牙龈指数8项指标进行评估,统计烤瓷贴面修复的存败率,logistic回归分析对影响临床效果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烤瓷贴面修复1-8年的总存留率为90.65%.患者具有咀嚼系统不良习惯、修复后使用不当、口腔卫生状况差,患牙为年轻恒牙、着色程度严重,修复体颈缘位于龈下、前伸胎早接触是影响修复效果的危险因素.结论:烤瓷贴面修复技术的远期临床效果良好,存在的影响修复效果的危险因素尚待临床上克服.

  • 牙制备体形态对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制作全瓷底层冠适合性的影响

    作者:赵云凤;王华蓉;李勇

    目的研究牙制备体形态对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制作( computer aided design-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e ,CAD-CAM ) 全瓷底层冠适合性的影响.方法将牙制备体设计成不同的NFDA1向聚合度和边缘形态,采用 MC 切削陶瓷经 Cerec2 CAD-CAM 系统加工制作成全瓷底层冠,粘结于制备体上.采用体视显微镜测试全瓷底层冠边缘、肩台、轴面和NFDA1面的适合性.结果当NFDA1向聚合度为20°时,全瓷底层冠的适合性好 (101.7~127.9)μm;边缘形态对底层冠边缘和肩台的适合性有影响(P<0.05),凹面型者适合性较好.当牙制备体设计为20°聚合度、边缘形态为凹面型时,全瓷底层冠的边缘适合性为(40.1±11.8)μm.结论临床制作CAD-CAM全瓷底层冠时,建议牙制备体设计成20°NFDA1向聚合度及凹面型边缘形态.

  • 两种牙科切削陶瓷材料可切削性的比较

    作者:付强;赵云凤;李勇;范新平;李彦;林雪峰

    目的对作者研制的一种新型含钙云母玻璃陶瓷PMC-Ⅰ型陶瓷的可切削性能与Vita MKⅡ陶瓷进行定量比较,探讨PMC-Ⅰ型陶瓷强度与其可切削性的关系.方法采用钻孔实验方法,测定A、B、C、D4组不同晶化处理的PMC-Ⅰ型陶瓷及Vita MKⅡ陶瓷材料600 s的钻孔深度,同时测定4组PMC-Ⅰ型陶瓷的3点抗弯强度.结果 Vita MKⅡ的钻孔深度为0.71 mm;4组PMC-Ⅰ型陶瓷的钻孔深度分别为0.88 mm、1.40 mm、0.40 mm和0.90 mm.其中,B组样品与其余组别及Vita MKⅡ陶瓷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4组PMC-Ⅰ型陶瓷的3点抗弯强度分别为137.7、210.2、118.0和106.0 MPa.结论新型PMC-Ⅰ型切削陶瓷的可切削性已能够满足临床要求.

  • 白榴石微晶化增强牙科玻璃陶瓷机制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飚;钱法汤;段兴龙;吴伯麟

    目的探讨K2O(氧化钾)在白榴石微晶化增强牙科玻璃陶瓷的原材料组分与比例方面的规律以及白 榴石微晶含量对该玻璃陶瓷抗压强度的影响.方法利用特定的热处理温度程序对不同K2O含量的玻璃陶瓷原材料进行热处理,比较热处理后样品的显微结构及其 中白榴石微晶的含量,测试各组玻璃陶瓷的抗压强度.结果高钾配比组原材料热处理后的样品中白榴石微晶化情况良好,分布均匀,晶粒约0.8 μm,其玻璃陶瓷的抗压强度可达206.6 MPa.白榴石微晶化增强的牙科玻璃陶瓷的抗压强度与白榴石微晶含 量之间呈相关关系.结论 K2O在原材料中的配比对白榴石微晶化及其增强的牙科玻璃陶瓷的显微结构和相关性能有较大影响.白榴石微晶含量对该玻璃陶瓷的抗压 强度有明显影响.

  • 喷砂对口腔氧化锆陶瓷抗弯强度和亚临界裂纹扩展的影响

    作者:龚旭;赵信义;张春宝;李石保;吴玉禄;吴冰

    目的 探讨喷砂对口腔氧化锆陶瓷(氧化钇稳定的四方氧化锆多晶体,yttria-stabilized tetragonal zirconia polycrystal,Y-TZP)抗弯强度和循环载荷下亚临界裂纹扩展(subcritical crack growth, SCG)的影响,为临床选择喷砂工艺提供依据.方法 将60个表面抛光的条状Y-TZP陶瓷(Wieland)试件按随机数字表分成2个组,每组30个;喷砂组试件表面喷砂处理,对照组不处理.每组15个试件测试抗弯强度,建立韦布尔分布模型分析抗弯强度,并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每组剩余15个试件进行疲劳实验,通过韦布尔函数分析试件在循环载荷下的疲劳断裂次数,并计算循环载荷下SCG速率.结果 喷砂组抗弯强度(1 291±133) MPa]显著大于对照组[(1 140±124) MPa](F=10.117,P=0.004);韦布尔模数分别为11.06、10.64;在SCG区域内,在相同循环载荷作用下,喷砂组SCG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对Y-TZP陶瓷表面进行适当的喷砂可使其抗弯强度和抗裂纹扩展能力提高.

  • 牙科陶瓷表面粗糙度与细菌粘附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贻宁;温国江;施斌;潘新华

    目的比较陶瓷抛光和陶瓷上釉后表面粗糙度的差异及变形链球菌在其表面的粘附能力.方法制作陶瓷样本 30 个.A 组陶瓷用金刚石抛光膏打磨抛光,B 组陶瓷上釉,C组陶瓷用 240# Al2O3磨头磨平.用轮廓仪测量各组陶瓷样本的表面粗糙度.将各组样本置于变形链球菌悬浮液中,37 ℃培养1 h.图像分析仪计算变形链球菌在各样本表面的粘附面积比.结果 A、B、C组陶瓷的表面粗糙度分别为 (0.198 7±0.057)μm、(0.199 0±0.091)μm 及 (0.426 0±0.174)μm.变形链球菌在 A、B、C 3 组陶瓷表面的粘附面积比分别为 (15.92±4.37)%、(16.39±6.31)%、 (41.48±12.1)%.经统计学分析,A、B组陶瓷组间表面粗糙度及细菌粘附面积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C 组陶瓷与其他各组样本表面粗糙度及细菌粘附面积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陶瓷上釉和抛光表面能达到同样光滑,细菌在其表面的粘附量亦基本相同.粗糙陶瓷表面比光滑陶瓷表面更容易粘附口腔细菌.

  • 铝瓷核烧结长石质瓷前后贴面颜色的变化

    作者:章非敏;赵云凤;Michael E Razzoog

    目的考察Procera铝瓷核表面烧结长石质饰面瓷形成双层瓷贴面前后的颜色变化.方法应用自凝树脂和着色材料制作模仿变色牙灰色的底质,15个氧化铝圆盘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5个标本,分别烧A1、A2、B4 3种颜色的长石质陶瓷,应用美能达CR-321色度仪测量底质上氧化铝圆盘烧结长石质饰面瓷前后的颜色变化,并以白色背景作为对照.结果烧结长石质饰面瓷后颜色变化差异存在显著性(P<0.01),加入Al、A2、B4饰面瓷后,△E从A1(2.311)、A2(4.313)到B4(8.778)逐渐增加;△L*从A1(-1.530)、A2(-3.369)到B4(-3.358)逐渐减小;△b*从A1(-1.440)、A2(2.198)到B4(7.955)逐渐增加,颜色变化方向与已往报道一致并受背景颜色的影响.结论可通过在氧化铝核表面烧结长石质饰面瓷来调整瓷贴面颜色.

    关键词: 烤瓷 牙瓷料 颜色
102 条记录 1/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