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肺栓塞面积和多项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余书武;郭建英;曾美文;张梅

    目的:研究肺栓塞面积和多项生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为肺栓塞的诊断提供更简洁的方案.方法 将2011年11月-2013年7月间被明确诊断为肺栓塞的88例患者,按肺栓塞面积大小,分为两组,其中A组患者为大面积肺栓塞,共37例,B组患者为小面积肺栓塞,共51例.对两组患者行各项生化指标检测,比较其差异.结果 A组患者D-D检测值、PT检测值及APTT检测值均明显高于B组患者,而Pa02检测值及PaCO2检测值明显低于B组患者,差异均比较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气分析、血凝指标、D-D指标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患者肺栓塞面积的大小,在无法采用更为有效的检测仪器进行诊断时,可以依靠这些指标进行大致的评估,以尽可能制定完善的治疗方案.

  • 血常规和凝血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转归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余秀英

    目的:分析探讨血常规及凝血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转归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114例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并出院的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危险评分≤4分的病患作为对照组,余下TIMI评分大于4分的病患作为观察组,分析比较两组病患的血常规及凝血检测结果.结果:血常规检测中,观察组病患的血小板计数为(219.3±27.3)*109/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68.9±24.9)*109/L,且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化指标中,观察组肌钙蛋白T水平为(0.031±0.009)ng/ml,和对照组的(0.014±0.004)ng/ml相比显著较高,且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凝血参数上,观察组病患在抗凝血酶Ⅲ 、凝血时间分别为(82.1±3.1)% 、(1.4±0.2)min,和对照组的(98.3±3.2)% 、(1.9±0.3)min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为急性心肌梗死转归期中的病患进行血常规和凝血检测对判断病患预后有一定的临床诊断意义,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检测凝血四项对临产孕妇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玉兰;关晔玮

    目的:探讨临产孕妇凝血四项检测在临床的意义.方法:对临产孕妇50例及对照组健康非妊娠妇女50例进行PT、TT、APTT、FIB测试.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临产孕妇组PT、TT、APT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而FIB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产前检查凝血四项指标可以为临床治疗产科意外提供可靠的检验依据.中晚期孕妇凝血功能有增强的趋势,处于高凝状态,有利于产后快速有效止血.产前凝血功能的检测,在临床方面比如对预防产科并发症(如DIC)有重要的意义.

  • 稀释法在消除溶血对凝血检测干扰中的应用

    作者:丁庆莉;虞红燕;王海刚;惠霏斐;卢旬;任传路

    目的 探讨稀释法消除溶血对凝血检测结果影响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外观正常凝血标本65例,取35例标本血浆2倍稀释后与未稀释血浆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值,统计学线性分析并建立直线回归方程.另30例标本注射器反复抽吸使其溶血后,溶血前后凝血检测结果行统计学分析;并对溶血后标本2倍稀释,稀释后结果通过回归方程换算出的结果与溶血前原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标本稀释前后血浆的PT和APTT两项指标检测值具有线性相关特征.溶血前后两项指标测定结果显示:溶血后测定值高于溶血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溶血标本2倍稀释后两项指标检测值经过回归方程换算后所得数据与未溶血的原检测数据相比并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临床上对于溶血标本PT和APTT的检测,采用稀释法后能较好消除溶血对检测结果造成的影响.

  • D-二聚体质控品的制备

    作者:周丽艳;张志国;曲灿华;李亚疆;辛华;张文陆

    D-二聚体测定是对DIC、原发性纤溶症、肺及静脉栓塞等疾病诊断、鉴别诊断及疗效观察的重要指标.在D-二聚体的测定过程中必须用室内质控品控制检测质量[1].目前国内应用的D-二聚体定量测定室内质控品均为国外进口产品,价格昂贵[2].我们创造性的利用凝血检测后剩余血浆,根据DIC发病机理,在体外试管中使其发生DIC样的反应,从而产生出大量的D-二聚体,并将其制成D-二聚体定量测定质控品,使成本降低近百倍.

  • 肝移植术中常规凝血检测和血栓弹性图对凝血机能调控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曹英浩;池萍

    目的 观察肝移植术中常规凝血检测和血栓弹性图对凝血机能调控的相关性分析. 方法 26例终末期肝病患者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下行肝移植术.分别于麻醉后60min,无肝期30min,新肝期后30min经中心静脉采血测定常规凝血检测指标:PT,APTT,INR,PLT计数,FIB,TEG指标测定:R,K,a,MA. 结果 无肝期30min与麻醉后60min相比,常规凝血检测及TEG指标差异无显著性,而新肝期常规凝血检测和TEG指标均变化明显.常规凝血检测PT、APIT、INR从无肝期至新肝期逐渐延长.麻醉后60min PT、APTT、INR分别为(18.98±3.27)min、(64.02±22.48)min、2.97±3.97;新肝期PT、APTT、INR分别为(30.00±7.34)min、(94.59±24.26)min、4.94±2.60,两者延长有显著性差异[P<0.05(R);P<0.01(PT、APTT)],而PLT及FIB变化无显著性差异.TEG中仅R值在新肝期(7.80±3.49)与麻醉后(6.15±2.61)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他指标变化不显著.PT和K呈正相关(r=0.476,P<0.05),MA和FIB、PLT呈正相关(r=0.465,0.396,P<0.05). 结论 肝移植术中新肝期前后凝血变化明显,TEG指标与传统的凝血指标具有一致性而且TEG监测快速、简单且能动态地反应凝血全过程,对临床治疗有指导作用.

  • 血栓弹力图对肝素抗凝患者血液成分输注指导初探

    作者:高晓云;贾军会;王新华;田华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对肝素抗凝患者血液成分输注的指导作用。方法对300例接受肝素抗凝治疗患者应用传统凝血项检测进行筛选,87例入选本研究。对入选患者进行枸橼酸化高岭土激活样品血栓弹力图检测(CK-TEG)和枸橼酸化高岭土激活样品肝素酶杯对比检测(CKH-TEG),对两种TEG检测参数进行比较,并对两种检测方法所提示需要输注的血液成分的种类及用量进行比较。结果两种血栓弹力图检测参数R、K、Angle、C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提示的血浆和血小板需要输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KH-TEG能够排除肝素抗凝患者体内残留肝素对凝血功能的干扰,准确反映患者真实的凝血功能,对肝素抗凝患者进行血液成分输注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 肝炎患者凝血试验室内质控分析

    作者:吕同华

    目的 探讨肝炎患者凝血试验室内质控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2011年12月间收治的76例乙肝患者以及同期健康人群70例临床资料,建立凝血试验室内质控标准,收集患者新鲜血液,分析单个凝血因子的临床意义.结果 重症肝炎凝血酶原时间(PT)显著高于其它三组(P<0.05);肝硬化组凝血酶原时间显著高于急性肝炎组和健康人群组(P<0.05);急性肝炎组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显著高于健康人群组(P<0.05).结论 凝血检测室内质控对临床诊断及指导相关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自制凝血质控品在室内质控中的应用和分析

    本文通过对自制凝血质控品的各项参数的观察和对比,确认其可行性,得出结论:自制凝血质控品有良好的精密度、稳定性和准确性,可代替进口正常范围质控品用于STAGO血凝仪做室内质控。

  • 常见影响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因素

    作者:赵红纪

    目的 分析影响因素与检测结果的关系,便于检测中更好的控制影响因素对试验的不良影响,提高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法 对2011年1月~2011年3月试验用血液标本360例检测不同因素对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部分凝血酶时间和纤维蛋白原的影响加以分析.结果 样本血量不足与过量对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部分凝血酶时间和纤维蛋白原四项均存在明显差异,溶血样本对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和部分凝血酶时间三项均存在明显差异,室温放置8 h后,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酶时间两项均存在明显差异,4 ℃环境温度存放8 h以内凝血四项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结论 检测的质量控制是确保凝血四项检测结果准确的关键.

  • 凝血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翟秀英

    开展凝血检测对临床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除了对出血性疾病的筛选与诊断外,还可用于血检前状态的检查.因此,保证凝血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但在实际的凝血检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影响因素,笔者现对此做以下总结分析,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为临床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 实验室凝血检测结果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武惠萍

    凝血过程可分为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期,凝血酶形成期和纤维蛋白形成三个阶段,凝血因子的缺乏导致凝血时间延长.临床上术前检查血友病以及抗凝类药物使用,通常用凝血检测作为观察指标之一,为了确保检测的准确性我们2002年1420人血浆PT、APTT进行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凝血检验危急值用于重症新生儿病情预测的价值分析

    作者:陈小英

    重症新生儿各系统和器官功能均未发育完全,凝血功能系统未见成熟,所以重症新生儿常常处于低体温、缺氧、感染、高代谢以及严重酸中毒等生理病理状态,在许多致病因子影响下,机体会分泌和释放大量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IL)和肿瘤坏死因子(TNF),从而导致一系列炎症反应和免疫系统紊乱等[1]。对重症新生患儿各项凝血指标进行检测可全面了解和掌握患者具体病情变化,进而减少重症新生儿的病死率。我院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80例新生儿患儿进行探讨,所有患儿均采取凝血检验,并分析凝血检测危急值对预测重症新生儿病情的价值,现将其汇报如下。

  • 凝血试验室内质控方法及临床意义分析

    作者:向碧英

    目的:探讨出凝血常规检测室内质控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治疗的乙型肝炎、肝炎后肝硬化患者76 例及健康人群70 例,建立凝血试验室内质控标准,收集患者新鲜血液,分析单个凝血因子的临床意义.结果:通过凝血试验室内质控标准的建立,检测结果提示重症肝炎组凝血酶原时间(25.9±11.4) 秒、肝硬化组凝血酶原时间(21.0±5.4) 秒,显著高于急性肝炎组和健康人群组(P<0.05) ;急性肝炎组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43.8±14.1) 秒,显著高于健康人群组(31.4±7.1) 秒(P<0.05).结论:凝血检测室内质控保证了凝血试验数据的准确性,从而对临床诊断及指导相关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凝血检测室内质控临床意义分析

    作者:黎德彬;张廷胜

    目的 探讨出凝血常规检测室内质控和出凝血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 入选2008年6月~2010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治疗的乙型肝炎和肝炎后肝硬化患者96例以及健康人群56例,根据患者的临床诊断将其分为四组,收集患者新鲜血液,分析凝血因子临床意义.结果 重症肝炎组TT、FIB分别为(8.6±1.3) s和(1.6±0.5) g/L,显著低于其他三组(P<0.05);重症肝炎组PT为(26.1±9.2) s,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5);肝硬化组PT为(20.3±4.2) s,显著高于急性肝炎组和健康人群组(P<0.05);急性肝炎组APTT为(44.8±15.2) s,显著高于健康人群组(P<0.05).FIB各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凝血检测室内质控对临床诊断和指导治疗有重要的价值.

  • 肝病凝血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海霞;朱跃科;李娟;孟庆华

    肝功能受损影响凝血功能,肝病患者容易出血,这样的因果关系被临床医师广为接受,因此肝脏穿刺或其他有创操作前,常以预防性输注血制品以减少潜在的出血风险。但与健康人相比,尽管血浆凝血时间延长,肝硬化患者有同时出血和血栓形成的倾向[1]。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凝血指标常明显延长,但自发性出血的并发症相对少见,检测 PT 或国际标准化比率(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 ,INR)也不能评价凝血病的严重程度并预测发生出血。现就严重肝病患者的凝血、纤溶机制异常来探讨肝病患者真实的凝血状态,分析目前常用凝血检测及检验指标指导治疗的意义和局限性。

  • 大庆地区妊娠妇女凝血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肇晓光;杨金新;朱家宝

    目的 检测孕期5~10周早期妊娠妇女和孕足月(37-42周)妊娠妇女凝血的指标,并对结果 进行分析.方法 分别选择孕足月及预行人工流产或药物流产孕妇各300例,采用磁珠凝同法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并与225名正常健康妇女比较.结果 早孕组与孕足月组PT、APTT、TT、FIB都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早孕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孕足月组与对照组比较,PT、APTT有差异(P<0.05),TT差异不明显,FIB差异有显著性(P<0.0)早孕组与孕足月组比较,PT、APTT、FIB有差异(P<0.05),TT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妊娠妇女凝血系统发生改变,检测凝血指标有利于预防血栓形成、降低DIC发生率.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 Celite i-STAT(R)ACT和Medtronic ACT(R)Ⅱ测量ACT准确性的比较

    作者:马晓媛;张永强;姜巧巧;郑宏;王江

    目的:评价Celite i-STAT(R)ACT所测得的活化凝血时间(activated clotting time,ACT)与临床常用测量方法Medtronic ACT(R)Ⅱ之间的差异及相关性.方法:择期行心脏外科手术患者60例,比较Celite i-STAT(R)ACT与Medtronic ACTⅡ2种仪器所测得的ACT值,分别在体外循环建立前、肝素化后与鱼精蛋白中和后抽取血样本用2种方法进行双管检测,所测得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和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以评估两者的一致性,Bland-Altman分析用来评价偏倚.结果:Celite i-STAT(R) ACT检测结果为85~913 s,Medtronic ACT(R)Ⅱ检测结果为99~980 s,R2=0.96,回归方程:y=7.86+0.86x,Pearson相关系数r=0.98 (P<0.001);ACT值在480~999 s范围具有线性相关,R2=0.65,回归方程:y=108.82+0.72x,Pearson相关系数r=0.80 (P<0.001);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认为2种方法测量的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中Celite i-STAT(R)ACT和Medtronic ACT(R)Ⅱ2种设备测得的ACT值临床上都是可以接受的.

  • 300份静脉血与血袋抗凝血检测结果的比较

    作者:程玉根

    为了解静脉血与血袋抗凝血检测结果有无差异,笔者对11 985名街头无偿献血者中静脉血样检测结果异常者,同时取血袋抗凝血样进行了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我院临产妇女凝血检测参考值调查

    作者:周涛;桂友顺;陈根述;吴义芳

    目的 调查本院临产妇女凝血检测参考值范围.方法 采用CA-50血凝仪检测2006年7月~2007年7月来我院分娩的临产妇女凝血四项,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BG),用百分位数法制定参考范围.结果 我院临产妇女凝血检测参考值范围为:PT:9.37~14.39 s; APTT:16.62~39.58 s;TT:14.64~20.86 s;FBG:1.91~6.05 g·L-1.结论 该调查制定的参考值范围可以作为我院临产妇女凝血状态检测临床应用的参考依据.

43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