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心房颤动相关脑卒中60例临床治疗研究

    作者:陈君

    目的 对60例心房颤动相关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将2015年4月—2017年5月在该院接受诊治的60例心房颤动相关脑卒中患者作为该次研究的主要对象,作为脑卒中组,另外选取60例心房颤动非脑卒中患者作为非脑卒中组,对两组患者的基础信息进行收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经胸超生心电图和头颅CT检查,对两组患者的各项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并对患者年龄、房颤类型及左房大小、 并发症和预防性抗凝血治疗与脑卒中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脑卒中组当中持续性房颤患者人数为53例(88.33%),51例患者左心房扩大,占比85.00%,而非脑卒中组当中持续性房颤患者人数仅为35例(58.33%),18例(30.00%)患者左心房扩大.脑卒中组当中高血压患者人数为27例(45.00%),而非脑卒中组当中高血压患者人数为20例(33.33%),另外脑卒中组当中患者合并糖尿病、血脂异常、心力衰竭的人数分别为11例、9例、3例,非脑卒中组当中患者合并糖尿病、血脂异常、心力衰竭的人数分别为4例、8例、7例.脑卒中组当中有5例患者服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剂量为75~100 mg/d,而非脑卒中组当中有16例患者服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剂量为75~300 mg/d,另外有2例患者采用华法林进行治疗.数据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血脂异常等疾病是影响心房颤动患者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合理的抗凝血、抗血小板药物进行治疗,对预防心房颤动患者发生脑卒中具有积极影响.

  • 合并心房颤动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rt-PA静脉溶栓的疗效观察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梁晶晶;王明华

    目的 探讨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伴有心房颤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效果、安全性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选取2011年8月—2014年11月该院收治发病在4.5 h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9例,进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根据患者既往史及入院时心电图结果 将患者分为心房颤动组(16例)和无心房颤动组(43例),溶栓前采用NIHSS评估短期预后,溶栓后90 d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和生活质量指数Barthel Index指数(BI)标准评定.结果 ①溶栓前心房颤动与无心房颤动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溶栓后90 d心房颤动组患者中溶栓有效率(43.75%)低于无心房颤动组患者溶栓后90 d溶栓有效率(55.81%);③心房颤动组的颅内出血比例(31.25%)明显高于无心房颤动组(16.28%).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房颤在无溶栓禁忌症时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但疗效较无合并房颤患者差.同时,心房颤动患者行静脉溶栓后的颅内出血风险也高于无心房颤动患者.

  •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房颤动患者采用胺碘酮药物进行临床治疗的效果分析

    作者:王月华

    目的 研究并探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3月期间该院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房颤动患者,采取单盲随机分组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普罗帕酮治疗,观察组采用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心室率、心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相比于对照组患者的80.00%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相比于对照组患者的27.50%明显更低(P<0.05);相比于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室率、NT-proBNP均明显下降(P<0.05),其左室射血分数均明显增高(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心室率、NT-proBNP、左心射血分数相比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房颤动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心功能、生活质量,且安全性可靠.

  • 抗凝与双联抗栓治疗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的效果探讨

    作者:邢廷寿

    目的 探讨抗凝与双联抗栓治疗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的效果.方法 调取2016年8月—2017年11月该科室诊治的100例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资料,按照均衡理念标准,分成2组,对照组施以双联抗栓临床方案,实验组施以抗凝临床方案,评估2组随访、PPI使用率以及CHADS2、HAS—BLED评分状况.结果 对照组出血事件、次要终点事件、主要终点事件分别为4例(8.00%)、3例(6.00%)、11例(22.00%),实验组分别为7例(14.00%)、4例(8.00%)、2(4.00%),2组相较而言,出血事件与次要终点事件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终点事件实验组产生较少(χ2=7.162,P<0.05).2组相较而言,实验组PPI使用率为14.00%,较对照组42.00%低(χ2=9.722,P<0.05).2组相较而言,CHADS2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72,P>0.05),HAS—BLED评分实验组为(3.35±0.11)分,较对照组(5.56±0.26)分优(t=5.332,P<0.05).结论 采用抗凝治疗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疾病,能够降低终点事件的产生,且提升PPT使用率效果,减少了患者出血风险,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因此,可以大力实践与推广.

  • 论心血瘀阻型房颤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作者:季永刚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疗法在心血瘀阻型房颤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收治心血瘀阻型房颤患者122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组则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两组均以连续治疗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89%和7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用药安全性方面,治疗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相对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而言,对于心血瘀阻型心房颤动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用药安全性也能够得到更多保障.

  • 胺碘酮治疗心房颤动临床分析

    作者:赵彤;陈民

    心房颤动快速房性心律失常比较普遍,一般多见于患有器质性心脏病老年群体,作为常见的心律失常症之一,是仅次于早搏的心律失常.统计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成倍的增加.

  • 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药物治疗体会

    作者:韩晰;李秋苹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和心力衰竭(简称心衰)都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病症,两者在危险因素和发病机制上有很多共同之处,例如高龄、高血压、瓣膜病、心肌梗死以及感染、创伤手术后等因素都是常见的房颤或心衰的致病因素,而心肌纤维化,神经内分泌激活和细胞内钙离子代谢失调等都是导致两者发病的常见机制.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力衰竭
  • 伊布利特转复房颤中对跨壁复极异质性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分析

    作者:陈青远;王新宇;李征;常尚;张勇;唐小霞

    目的 分析并探讨伊布利特在转复房颤的过程中对患者跨壁复极异质性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2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发病在48 h~7 d之间的58例房颤患者,将其分为胺碘酮组与伊布利特组,其中胺碘酮组患者共18例,伊布利特组患者共40例,将两组患者的房颤转复成功率进行对比;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用药之前以及用药后的4h内QT间期与Tpeak-end/QT间期比值的变化.结果 胺碘酮组患者房颤转复的成功率为38.9%,伊布利特组患者的房颤转复的成功率为62.5%,两组患者的房颤转复成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伊布利特组患者用药前QT间期比值为(377±126)ms,用药后0.5 h比值为(468±97)ms,伊布利特组患者用药之后与用药之前相比,QT间期有了显著的延长,Tpeak-end/QT间期比值也有所增大(P<0.05),用药1、2h后患者的QT间期(428±144)、(392±186)ms与Tpeak-end/QT间期(0.19士0.11)、(0.18±0.06)均又恢复到用药前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胺碘酮组患者用药后的QT间期比用药前有了显著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药后4h内Tpeak-end/QT间期比值(0.18±0.09)与用药前(0.19±0.10)相比均无显著性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胺碘酮相比而言,伊布利特对于房颤患者的转复成功率较高,然而伊布利特患者在用药之后跨壁复极异质性有了一定的增加,增加了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但在1h内可以恢复正常.

  • 心房颤动对老年病人病死率的影响

    作者:魏新萍;张学苏;吴迪明;程鎏;费伟民;周惠浩;孙才坚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对老年病人病死率的影响.方法对41例60岁及以上持续性或持久性心房颤动病人随访1~24个月,统计其病死率与再住院率,并以无心房颤动的老年病人作为对照,进行比较.结果心房颤动组病人的病死率、再住院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持续性或持久性心房颤动老年病人预后明显差于无心房颤动的老年病人,心房颤动似可作为判断老年病人预后的危险因素之一.在临床实践中注意早期发现并给予合理治疗.

  • 避免心房颤动

    作者:柴紫灵

    在心房颤动事件发生期间,你的心脏跳地很快,像要从胸腔里蹦出来.这种心律问题常称为房颤(afib),可令人喘不过气和头昏眼花,或者完全没有症状.约9% 65岁和年纪更大的人有房颤.房颤可增加卒中和其他心脏相关问题的风险.但是,有一些方法可降低房颤的发生几率,或者降低它对患者的影响.

  • 福善美会引起心房颤动吗?/患有心功能不全坐飞机安全吗?

    作者:

  • 心房颤动读者的咨询

    作者:

    编辑部医生:看了贵刊登于2016年第5期的文章“女性患有心房颤动,中风和死亡风险更大”一文,因我老伴患有脑栓塞,正在服用华法林药物已有七年有余,请问是否需要继续服用?另外她还有心力衰竭、房颤,请问有没有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和新药方面可以介绍?读者:林先生林先生:您好.来信收悉,感谢您对本刊的信任,知您为老奶奶健康担心.对您看了我刊刊登于2016年第5期的文章“女性患有心房颤动,中风和死亡风险更大”一文后的疑问,现作如下回复:1、老奶奶因患过脑栓塞,已服用华法林药物已有七年有余,您可以继续服用.

  • 早搏漫谈

    作者:柯元南

    大多数中老年人尤其是老年人可能都有过心悸的经历.心悸是一个医学名词,也就是通常说的“心慌”的感觉;时间短者只有1~2秒,时间长者可整天持续存在.各种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早搏等均可引起心悸.在可能引起心悸的各种临床情况中,早搏是常见的一种.

  • 静滴胺碘酮治疗ICU阶段剖胸术后并发心房颤动的疗效观察

    作者:尹海波

    目的:观察静脉滴注胺碘酮治疗ICU阶段剖胸术后并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例剖胸术后并发房颤患者静脉注射胺碘酮150mg,观察房颤的转复及心室率的控制以及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20例患者用药后30分钟、2小时、12小时、24小时心室率较用药前心率明显下降.房颤转复率:24小时内为72.3%、48小时内为86.2%、72小时内为92.3%.2例出现心动过缓,3例出现长间歇,经停药及减量后恢复.结论:静脉滴注胺碘酮治疗剖胸术后并发的房颤疗效明显,安全可靠.可作为首选药.

  • 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29例疗效分析

    作者:郭永韡

    目的:观察胺碘酮、缬沙坦联合用药治疗阵发性房颤的疗效.方法:收治阵发性房颤患者56例,按照先后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7例)两组.观察组应用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对照组应用胺碘酮治疗.在11个月的治疗过程中,观察两组转化为永久性房颤或持续性房颤的发生率及阵发性房颤的再发率.结果:比较两组永久性房颤率及总转复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性显著,因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阵发性房颤,应用胺碘酮联合缬沙坦药物治疗效果满意.

  • 快速型心律失常的识别与处理

    作者:刘天胜

    快速型心律失常伴有室内差异性传导的室上性心动过速,特别是预激综合征并发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或心房颤动(Af)时体表心电图类似室性心动过速[1].如何及时识别真假室速,是临床工作中易遇的难题.为此,本文对资料较齐全的30例复杂快速型心律失常--22例预激综合征(WPW)并发快速心律失常和8例尖端扭转型室速(TDP)诊治中的体会进行总结性分析.

  • 心房颤动的治疗进展及现代观念

    作者:熊斌;朱建兵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常见并且危害严重的心律失常,可导致脑卒中和心力衰竭(心衰)等致残致死性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本文将结合国外资料对国内的情况予以分析.

  • 以脑梗死为首发症状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15例分析

    作者:刘颖;孙桂军

    资料与方法2006年1月~2009年9月收治以急性脑梗死为首发症状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患者15例,其中1例合并肺及下肢动脉栓塞.男10例,女5例;年龄34~2岁,平均42±5岁,9例有高血压病史1~5年,未规律用药.所有患者均无心房颤动,糖尿病病史急性脑梗死的诊断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经头颅CT或MRI证实,PV患者经血常规检查发现,9例经骨髓涂片证实.

  • 风湿性心脏病心外膜标测房波传导的研究

    作者:贾宝成;裴强;窦万强;李瑞海;孙志刚

    目的:采用心外膜标测方法,对风湿性心脏病慢性房颤患者及窦性心律患者心房房波的传导顺序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选择风心病慢性房颤患者23例及风心病窦性心律患者12例,采用48导同步心外膜标测,通过心外膜电图对房颤的同形态房波及窦性房波的传导顺序进行分析,并对房波传导时间及波宽进行比较.结果:窦性心律组右房侧壁上部房波为领先,平均右房房波早于左房房波(72.2±19.8)ms,慢性房颤组患者同形态房波则以左房后下部房波为领先,平均右房房波早于左房房波(80.2:±25.7)ms;窦性心律组房波心房传导时间为(149.5±28.4)ms,慢性房颤组同形态房波心房传导时间为(151.5±35.4)ms,两者心房传导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窦性心律组房波波宽为(41.3±12.7)ms,慢性房颤组房波波宽(39.0±10.5)ms,两者波宽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风心病窦性心律患者心房房波由左房传向右房,而慢性房颤患者的房波由右房传向左房,窦性房波与慢性房颤同形态房波的心房传导时间及波宽无显著差别.

  • 双嘧达莫与阿司匹林预防心房颤动血栓症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秀霞;韩振祥;马桂英;代振涛

    目的:观察双嘧达莫与阿司匹林预防心房颤动血栓症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12例心房颤动病人随机分为A组(204例)和B组(408例).A组服阿司匹林100mg/次,1/日;B组在A组的基础上,加服双嘧达莫25mg/次,3/日.长期服用.随访每两个月一次,共2年.结果:A组血栓栓塞14例,B组4例.死亡A组2例;B组为零例,出血两组均为零例.两组血栓症发生率比较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双嘧达莫联用阿司匹林预防心房颤动的血栓症有效且安全.

10020 条记录 6/501 页 « 12345678...50050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