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康复训练用于54例脑梗死患者偏瘫肢体训练中的临床评估

    作者:肖丽霞

    目的:观察评估康复训练在脑梗死患者偏瘫肢体训练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108例脑梗死偏瘫患者纳入本组研究,患者资料选择起止时间为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采用随机数表法将纳入研究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4例,分别实施常规干预与常规干预联合康复训练,并设为参照组和研究组.结果:不同的干预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实施运动功能FM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经干预前后组间比较以及干预后组内比较,数据结果均存在明显差异,两组FMA评分、ADL评分较本组干预前均明显提高,且干预后研究组的FMA评分、AD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在脑梗死患者偏瘫肢体训练中应用康复训练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运功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

  • 干热物理疗法对偏瘫患者手疼痛肿胀的疗效分析

    作者:解铁军;牛银贵;王垒

    康复科常见的手肿胀原因主要有脑卒中偏瘫、外伤及不明原因所致,早起表现为患侧手水肿,常波及手指及手掌,关节活动共明显受限,水肿以手背部显著,严重者可波及前臂下段,皮肤褶皱消失,皮温升高,如不及时处理和控制,长期制动和组织相对缺氧可引起骨间肌和蚓状肌萎缩,以及手部关节挛缩[1].脑卒中偏瘫所致手肿胀是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2].大约20% ~ 30%的患者在脑卒中发病后3周~3个月内并发手肿胀,严重影响患者上肢功能及手功能的恢复,如果不予及时有效的治疗,致残率高达80%以上.由于多伴有剧烈的肩痛、肘痛、腕痛及手指痛,患者多不情愿主动和被动的肢体活动;因此,患侧手肿胀严重影响早期康复的进行[3].而干热物理疗法不存在引起肩痛的问题,是一种简单易行,安全治疗偏瘫合并手肿胀的方法.由于干热物理疗法需专门的仪器直径治疗,且治疗师多次尝试后才能掌握,临床上很少有这类研究报道,科研也很少涉及这方面的疗效观察.本研究旨在分析干热物理疗法对偏瘫患者手肿胀的疗效.手疼痛常常令患者非常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情绪,也严重干扰了肢体训练[4].

  • 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

    作者:张俊凤;李丽;兰明

    偏瘫多是脑梗死、脑出血的后遗症.偏瘫患者的主要表现是肢体运动功能障碍,表现为肌张力增高,甚至痉挛,肌群间协调紊乱,出现异常的反射活动,联合反应和紧张性反射等脊髓水平的原始的运动形式.偏瘫发生后,令人难以接受的是半身不听使唤,讲话发音不清以及大小便失禁等问题,使患者惊恐、烦躁,甚至对生活失去信心,影响康复.

  • 社区康复训练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作者:窦莉莉;张金泰;王金陵

    [目的]观察社区康复训练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4例患者按掷骰子方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体针:患侧风府、百会、肩髃、臂臑、曲池、手三里、合谷、环跳、髀关、伏兔、梁丘、足三里、丰隆、绝谷等穴,平补平泻,得气后留针20min;头针:对侧运动区、感觉区、平衡区、血管舒缩区,得气后留针1h,隔日1次.治疗组42例康复训练,肢体训练,上肢:患者坐位或站立位,指导患者握紧双手,拇指外展,向前伸双臂,用健侧手去拉动患侧上肢,医者对患者关节进行适当按摩;下肢:患者仰卧位,指导患者健康肢体手握住床架,辅助患者抬起患侧肢体,确保患肢可离开床面,双脚尽量并拢,双膝靠拢,膝关节呈90°屈曲,将腰部向上挺,尽量抬高;翻身训练:向左翻身,需指导患者左下肢在上方,在向右侧翻身,需确保右下肢在上方;吞咽训练:指导患者伸缩舌头、闭口等,以上训练3次/d,每次进行10次左右练习;吹气训练:指导患者闭口后确保气体充满双颊,鼓腮之后将气轻轻呼出,2次/d,每次进行5遍;棍棒操:避免出现肩关节活动障碍,选长1~1.2m,直径3~3.5cm棍棒,指导患者双手握住棍棒,比肩稍窄,用健康手带动患肢手,伸直两肘,做向前向上推举,直臂左右摆动,肩臂左右后伸,前臂旋前旋后,肩部内旋与外旋等训练,4次/d;针刺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0个月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肢体活动能力、生活能力评分、满意度、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10个月),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2例,有效1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62%;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1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8.5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生活能力评分两组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满意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康复训练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疗效对比探讨

    作者:蒋德禹;陈宁安;蒋本良

    脑性瘫痪(脑瘫)是多种因素引起的脑组织损伤,而使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并伴有智能低下以及语言听力障碍。目前国内外治疗脑瘫方法以肢体训练与物理疗法为主,在肢体训练与物理疗法基础上,应用中医理论加用疏通经络与中药脚疗及体外反搏等综合康复手段。通过 102例脑瘫病人的治疗,与 50例单用肢体训练对比报道如下。

  • 帕金森病围手术期的护理

    作者:何巍;马晓燕;刘秀洁

    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治愈疾病不单单只是依靠治疗,护理也占有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症,是一种常见的椎体外系疾病.其主要病变在于纹状体的多巴胺含量显著减少.主要临床表现为震颤、强直和运动减少.多发生在50~60岁,男性多于女性.帕金森病治疗方法有:(1)药物治疗:须长期服用,如左旋多巴制剂.(2)手术治疗:其目的在于破坏丘脑核、苍白球或其传出纤维.手术种类很多,目前做得好的是立体定向手术破坏丘脑膜外侧核.本文介绍了帕金森病围手术期的护理,即术前给予病人心理护理,使病人以平和的心态、稳定的情绪面对手术,指导病人做术前肢体训练,如手势和身体语言等及如何在手术中与医生配合,听从医生指挥,便于医生在术中判断手术的效果;术后指导病人如何进行语言发音训练和系统的肢体康复锻炼、饮食等护理.通过对帕金森病围手术期的护理问题,提出相应的护理诊断,实施一系列行而有效的护理措施,使帕金森病的手术治愈率显著提高.

  • 跳舞毯肢体训练治疗老年认知障碍

    作者:王丽;闫玮娟;韩清波

    认知障碍是指与学习记忆及思维判断有关的大脑高级智能加工过程出现异常,可导致患者严重学习、记忆障碍,同时或伴有失语、失用、失认、失行等行为学改变[1]。目前阿尔茨海默症已成为严重危害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而认知功能障碍是阿尔茨海默病早期重要临床特征之一,采取必要的手段进行早期干预以改善老年人群认知功能,对预防阿尔茨海默病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有临床研究报道,针对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注意力、记忆力、计算力或知觉等方面进行强化训练,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认知功能障碍及延缓病情发展[3]。基于上述背景,该研究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跳舞毯肢体训练对入选老年认知障碍患者进行治疗,发现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脑血管意外老年患者的肢体功能训练

    作者:郭静;王玲玲;赵洁

    脑血管意外老年患者常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除一部分轻瘫患者可自行恢复运动功能外,大部分患者其功能障碍的恢复不可能依靠单纯的药物治疗,对这部分患者,肢体训练能使遭到破坏的运动反射弧在适当条件和刺激下重新建立起来.本文就19例脑血管意外老年患者的肢体功能训练方法总结报告如下:

  • 肢体康复训练配合针刺治疗脑梗塞患者异常步态的疗效观察

    作者:潘莉萍

    异常步态是脑梗塞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常常影响患者步行的速度和稳定性,且容易导致疲劳和疼痛.2003年1月~2004年1月,我院针灸科对47例脑梗塞异常步态患者行针刺治疗,并配合肢体康复训练,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涌泉贴敷配合肢体训练对脑出血后偏瘫的临床观察

    作者:刘淑莹;谭其琛;胡采霞

    目的 观察肉桂贴敷涌泉穴配合肢体训练对脑出血后偏瘫患者临床疗效,为脑出血后偏瘫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0例脑出血后偏瘫患者资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外加肉桂贴敷涌泉穴配合肢体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情况,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继发障碍以及肌力进行比较,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治疗后,FMA、Barthe1指数评分明显升高(P<0.05),NIHSS评分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上述评分改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上、下肢肌力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继发肩关节半脱位、肩关节挛缩、肩痛以及肩-手综合征等障碍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肉桂贴敷涌泉穴配合肢体训练可以明显改善脑出血后偏瘫患者的神经功能、生活能力、上下肢肌力以及肢体运动功能,减少继发障碍,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现状

    作者:韦旭生

    医学的发展使脑卒中的诊断和抢救水平明显提高,但致残率仍很高,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为使患者大限度地恢复各部位的功能,生活自理或重返社会,早期诊断治疗是基础,做好各时期的康复护理是关键,后遗症者的康复需患者、家属、医务人员三位一体,才能使康复的效果处于佳水平.在语言和肢体训练中,耐心是基础,鼓励、诱导树立信心是关键,训练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制定训练方案,由简到繁,活动由小到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反复进行(2).

  • 胞磷胆碱钠穴位注射联合肢体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69例疗效分析

    作者:何燕萍;梁金环;范耀良;岑雨春;黄子燕;童军;林清

    目的:观察胞磷胆碱钠穴位注射与肢体训练联合用于痉挛型脑瘫患儿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138例痉挛型脑瘫患儿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9例,对照组仅给予Bobath法、Vojita法、上田法等方法综合肢体训练治疗,观察组在上述肢体训练基础上加用胞磷胆碱钠穴位注射治疗,以GMFM-88量表、MAS量表、GDS粗大运动发育量表评价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组患儿的GMFM评分与GDS评分分别为(157.21±54.22)分和(72.94±10.01)分,对照组分别为(134.32±53.55)分和(61.74±10.04)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的(105±54.11)分和(55.21±9.68)分及(106.22±53.21)分和(54.12±9.65)分,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MAS评分分别为(1.73±0.76)分和(2.15±0.77)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的(3.36±0.81)分和(3.31±0.80)分,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GMFM、GD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MAS评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MAS量表和GDS量表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9.7%和92.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7%和8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胞磷胆碱钠穴位注射与肢体训练联合治疗痉挛型脑瘫可有效改善患儿肢体功能障碍,降低肌张力,提高患儿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朱氏头皮针留针配合肢体训练对急性脑梗死后痉挛性瘫痪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

    作者:王京军;金章安;梁頔;崔译心

    目的 观察应用朱氏头皮针留针配合肢体训练对急性脑梗死后痉挛性瘫痪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 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稳定血压、脑细胞保护剂等基础治疗,并同时给予疏血通注射液6 mL静脉点滴,治疗组加用朱氏头皮针疗法和肢体功能训练,每日1次,疗程5d,间隔2d,继续第2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肌张力减轻和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急性脑梗死后痉挛性瘫痪早期进行朱氏头皮针留针配合肢体训练治疗可以缓解肌张力增高,促进神经功能缺损恢复,降低痉挛性瘫痪发生率.

  • 一例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治疗体会

    作者:李晶;秦达

    患者男性,57岁,因"双手指麻木3年余,加重伴四肢活动8月余"入院.行MRI示C4~T1平面椎管内髓内异常占位.行手术治疗后,留有四肢活动,不能行走,呼吸软弱.转入我科住院行康复治疗.据病史,体检及摄片入院诊断为C4~T1室管膜瘤术后,美国脊髓损伤学会脊髓损伤分级C级.康复评定:四肢肌围度检查,右侧上臂(三角肌下缘处)20 cm,大腿37 cm,小腿26 cm,左侧上臂20 cm,大腿36cm,小腿27 cm.双手指肿胀,指关节活动度受限.双上肢肌力差,左上肢肌力Ⅲ级,右上肢肌力Ⅱ级,双下肢肌力0级.双下肢髋屈曲,髋内旋受限,尤以右侧为甚.ADL评分8分,坐位平衡0级.无步行能力.治疗方法:入院初期针对患者病情予呼吸训练,手指给予缠线法,减轻双手指肿胀,加强双上肢残余肌力的力量,被动肢体训练,维持并增加关节活动度,在站立床上站立,步行能力训练,ADL训练,针灸,TDP照射.经过1年余的康复训练,患者脊髓损伤基本痊愈.患者四肢肌张力高,双上肢肌力Ⅳ级,双下肢肌力V级;坐位平衡5级;患者在室内能短距离独立步行;ADL评分85.5分,日常生活能力大部分自理;肌围度检查:右侧上臂(三角肌下缘处)29 cm,大腿48.5 cm,小腿34 cm,左侧上臂29.5cm,大腿48.5 cm,小腿34 cm低正常感觉平面为C4不完全性脊髓段.

  • 针刺配合肢体训练治疗中风后膝反张52例

    作者:程小平

    目的 总结针刺配合康复技术治疗中风后膝反张的疗效.方法 采用针刺梁丘、血海、中犊鼻、足三里、阳陵泉等穴,配合康复技术治疗本病52例.结果 总有效率98%.结论 针刺配合康复技术治疗中风后膝反张有较好疗效.

  • 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家庭康复

    作者:丁海翔;王静

    脑血管意外又称急性脑血管病、脑卒中或中风,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引起的功能障碍主要表现在意识、运动、知觉、熟悉、语言、精神情绪方面,脑卒中康复是降低致残率有效的方法[1]。
      康复治疗要从发病第一天开始,因脑血管病的发病率非常高,有些患者还没出院就发生了第二次脑卒中。目前,康复手段非常多,有语言训练、肢体训练、心理康复等。在脑血管疾病的康复中,患者需付70%的努力,如果患者不予配合,病是无法好转的。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没有药物可替代的。脑血管病的二级预防是非常重要的,脑血管病第一年的复发率是27%,以后会越来越高,复发的风险非常大,因此要做好二级预防。但住院治疗也有不足之处,从长远来看,患者的实际生活自理的需要得不到满足。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