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药生熟异用饮片的应用与管理调查

    作者:张凡;林桂梅;贾天柱

    目的 了解中药生熟异用饮片在医院药房、零售药店与饮片加工企业的应用及管理情况,为加强监管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问卷、访问和实地考察的形式进行调查.结果 生熟饮片功用及质量不同,临床必须严格分用.但是目前,中医药行业存在着生熟混用、饮片质量参差不齐、处方应付不规范等相关问题.结论 应提高医师和药师的业务水平,熟悉掌握生熟饮片的药效差异,做到对症下药,准确应用;在完善处方应付的同时,中医师也应学习中药炮制等相关知识,提倡“写全名”、“勿笼统”,以免贻误患者;饮片企业应从源头上控制中药材的质量,保证饮片生产的炮制工艺有据可依,提升中药饮片行业的现代化科技水平;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加强监管,建立饮片质量分级管理机制,实施批准文号管理和统一炮制工艺,切实有效地提升饮片质量.

  • 对GSP认证合格企业实行动态分级管理的建议

    作者:蒲碧芳

    动态分级管理是指把各药品经营企业按批发、连锁、零售三大类别进行分组编号,并通过监督检查、测评等办法,将药品经营企业分为四个等级:优良、规范、较规范、不合格.同时结合诚信监管原则,实行动态管理,建立监管档案,定期公布监管信息,主管部门利用动态分级管理制对企业实行褒奖、惩戒.

  •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理论与实践

    作者:肖永红

    抗菌药物管理(antimicrobial agents management)在国际上被称为抗菌药物导向计划(antibiotic stewardship program,ASP),是促进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基本策略,包括行政管理、技术支持、人才团队等内容,其中核心内容为抗菌药物分级管理(antibiotic formulary restriction,AFR).各医疗机构应以AFR为核心.组建多学科技术团队,制定相应管理规定与规范.开展教育培训,实施抗菌药物应用评价与干预,提高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与感染治疗水平,减少细菌耐药.

  • 社区高血压人群采用分级式管理的研究进展

    作者:肖灿

    目前我国高血压病患者的人口数不断上升,如何利用社区的卫生资源实现高血压人群的有效健康卫生服务需求,已经成为研究的重点问题。社区高血压人群分级管理提供了社区干预的有效管理模式,本次研究对分级管理进展及存在问题进行综述,以便提供社区高血压管理的参考信息。

  • 护士分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质量的作用

    作者:田萍

    目的 探讨护士分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质量的作用,为界定不同级别护士的工作内容提供参考.方法 以该院ICU为试点,按照试点方案实施分级管理,将护士进行分级管理,不同级别确定不同工作职责和待遇,比较试点前(2010年1月-12月)后(2011年1月-12月)的患者满意度、救治成功率、危重护理记录单书写错误率、ICU内不良事件和压疮发生情况等.结果 患者满意度提高了5.5%、抢救成功率提高了7.8%、危重护理记录单书写错误率提高了5.9%,ICU不良事件和压疮发生情况也有了明显的改善.结论 护士分级管理模式有益于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在其他科室推广.

  •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对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的影响

    作者:蔡能伟

    目的 了解本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的实施和效果.方法 从医院的信息系统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子系统中,采集干预前和干预后两组出院的患者对抗菌药物的使用信息,并对他们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干预后相对于干预前来说,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人均抗菌药物的费用、人均抗菌药物使用的频率,限制使用和特殊抗菌药物使用的比例减少的比较显著.结论 实施分级管理,对于抗菌药物的使用有明显的改善,但是仍然要加大管理的力度.

  • 利用医院信息体系实施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

    作者:杨明

    了解本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干预措施的实施及效果.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子系统采集出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同顾性分析.本院抗菌药物管理制度严格,分级管理合理,效果显著.抗菌药物使用率得到较好控制,一线药物使用频数较高,但第三代头孢类抗菌药物在临床使用中所占比例仍较大.实施分级管理不仅有利于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而且节省卫生资源,但管理措施仍需进一步加强和提高.

  • 医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对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的影响

    作者:陈训军;张小敏;郭晨霞

    目的 探讨实施医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干预后医院病原菌构成比的变化,并分析其耐药性.方法 统计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医院感染患者724例为对照组,另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实施医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后出现的医院感染患者795例为干预组,对两组患者病原菌的构成比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病原菌构成比比较均有显著差异,其中干预组革兰氏阳性菌构成比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893,P<0.05);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主要革兰氏阴性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环丙沙星、阿米卡星、氨曲南、亚胺培南等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主要革兰氏阳性菌对左氧氟沙星、头孢西丁等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可有效降低病原菌对多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值得临床推广.

  • 我院临床药师参与抗菌药物分级管理效果分析

    作者:蒋均德

    目的 分析本院临床药师参与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的效果,指导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本院自2010年1月起广泛开展临床药师参与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工作,对住院部及门诊处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干预,参与"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会诊,并对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评估,以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结果 "特殊使用"的抗菌药物使用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细菌耐药性有所下降.结论通过开展临床药师参与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工作,可加强医院对抗菌药物使用的监管,有效指导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 北京市医疗器械生产日常监管分级管理成效显著

    作者:药讯

    本刊讯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大力推行医疗器械生产日常监管分级管理,有效地提高了医疗器械生产日常监管的效能。

  • 药品流通行业五项标准发布实施意义深远——浅析“五项标准”的主要内容及其对行业发展的影响

    作者:侯玉岭

    我国药品流通企业小、多、散的现状和加快实现药品流通企业分级管理的重要性尽人皆知,然而,怎样才能尽快实现药品流通企业的分级管理,以便更好地促进优势企业做大做强,却一直是有关政府部门头疼的问题.如今,这件事情终于有了转机:商务部2012年第58号公告正式发布《药品批发企业物流服务能力评估指标》等药品流通行业五项标准,并从2012年12月1日正式实施,为实现药品流通企业分级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作为我国首次出台的药品流通行业标准,五项标准的发布实施必将对我国药品流通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 保障食品质量安全是落脚点

    作者:许方霄

    在我国食品行业内,除了产品种类多、风险隐患多、监管资源有限的现实矛盾外,监管工作中还存在平均用力、不分主次等现象,以致监管工作缺少靶向性和精准度等问题,这也直接或间接导致了百姓对当前食品安全问题颇有微词。为了解决这些矛盾,保障食品安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提出了基于风险管理的分级分类监管模式,研究制定了《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并将于2016年12月1日正式实施。何谓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管理?《办法》施行后将通过哪些方法保障食品安全?《办法》的施行将对食药监管部门的工作带来怎样的积极作用?对此,国家食药监管总局作出解读。

  • 护士分级管理在重症医学科中的应用及效果

    目的:分析评价护士分级管理在重症医学科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我科护理人员从2013年6月至现在实行护士分级管理,以保证病房安全及护理质量。结果我科的护理质量及病房安全优于实行分级护理管理之前。结论护士分级管理在重症医学科中的应用可更好的发挥护理骨干的作用,更好地满足患者的要求,从而保证护理质量,减少死亡率及伤残率。

  • 临床药师参与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总结分析临床药师参与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的效果,以便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择2011年6月1日之后的500例住院部和门诊抗菌药物应用患者为参考后组,另选择2011年6月1日之前的500例住院部和门诊抗菌药物应用患者为参与前组,分析比较临床药师参与前后临床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用量及细菌耐药率变化情况。结果临床药师参与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后头孢吡肟、美罗培南、万古霉素等8种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量均明显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临床药师参与后大肠埃希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出现明显下降(P <0.05)。结论临床药师参与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工作能加强临床抗菌药物监管力度,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降低细菌耐药率,值得推广使用。

  • 抗菌药物分线使用与分级管理

    抗菌药物是临床上的常用药物,随着医药事业的飞速发展,抗菌药物的种类更是繁多,且药效作用也相对较多。然而,在目前临床上,抗菌药物的使用和分级并没有完善的体系和制度,终导致该药物不能合理的使用,缺乏规范性。因此,要想抗菌药物的使用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实施药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抗菌药物分线使用与分级管理进行详细分析,并展开讨论。

  • 开展成份输血的几点经验

    作者:吴晓军;任俊泉;施宜;徐印才

    为了能尽快实现卫生部规定三级医院成份输血率应达90%以上的要求,我院自1999年开始,把成份输血纳入了分级管理,在市卫生局和市中心血站大力支持下,使成份输血率由原来32.1%上升到了现在的96.8%.现将几年来开展成份输血的经验介绍如下:

  • “5+3”一体化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推行渐进式分级管理的思考

    作者:王娜;陈燕;刘亚兰;查慧;蔡馥丞;郝琎琎;王琳

    探索在“5+3”一体化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推行渐进式分级管理.我国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已经全面开展,培训工作需要更加精细化管理.“5+3”一体化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渐进式分级管理将管理过程阶段化,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3个阶段,循序渐进地推进整个培训过程,并加入科研训练,以满足住院医师完成规培时能够获得硕士研究生学位的要求.分级管理过程中倡导教学方式和考核方法多样化,引入积分制管理,充分激励住院医师学习和带教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以保障培训目标的顺利实现.

  • 453例高血压患者系统化干预管理效果的研究

    作者:曾润颜;莫瑞豪

    目的 探讨对高血压患者实施规范化健康档案管理治疗的效果,以寻求高血压防治的合理有效方法方法 将深圳市福田区妇幼保健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453高血压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规范管理组(234例)进行健康档案规范化管理、规范治疗、定期随访,常规管理组(219例)给予常规的门诊高血压治疗管理,分析两组患者1年后血压、危险度分层、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等变化情况结果 规范管理组经过规范化档案管理后,血压达标率高于治疗前(P<0.01),1级高血压、2级高血压、3级高血压比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规范管理组血压达标率显著高于常规管理组(P<0.05);规范管理组高血压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性由治疗前的41.88%,52.99%上升至96.58%,98.72%,均高于常规管理组(P<0.05);规范管理组心血管事件、靶器官损害和相关危险因素发生率分别由治疗前的8.97%,16.67%,72.22%下降至1.28%,8.97%,48.29%,均低于常规管理组(P<0.05)结论 高血压的规范化健康档案系统管理可有效地控制患者血压,降低其危险因素的发生,是综合防治高血压的有效管理模式

  • 高血压病规范化健康档案管理疗效与评估

    作者:刘士君;芦菊花;王卓

    目的:探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团队式健康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北外及万寿山庄辖区内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00例为研究对象,一级管理组229人;二级管理组206人:三级管理组65人;根据管理前后高血压患者知晓率、血压控制率、服药依从性、血脂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改变等情况.来评价管理的效果.结果:三组级别高血压年度管理评估及临床评估对比变化与管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患者规范化管理后优良率年度评估明显提高、尚可率、不良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患者管理前后血脂生化检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指标较管理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高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体重指数无明显变化(P>0.05);管理后高血压患者的生活方式均有明显改善,与之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社区团队模式开展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管理,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降低危险因素,对患者的知、信、行及治疗是有效的管理模式.

  • 护士分级管理的实施办法

    作者:苏萍

    本文通过探讨以文员替代办公室护士做非护理专业工作,认为医院应从实际出发探讨护士分层次使用,实施护士分级管理.从而可以在稳定护理队伍、优化护理人力资源、体现护士价值及提高护士整体素质上取得成效.

488 条记录 7/25 页 « 12...45678910...242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