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卡托普利与依贝沙坦联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观察

    作者:罗永秋;柳镇玉

    目的:探究卡托普利与依贝沙坦联合用药治疗充血性心衰(CHF)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我院CHF患者116例,随机分为两组进行为期12周的治疗,对照组58例行卡托普利治疗,实验组58例行卡托普利与依贝沙坦联合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均给予氢氯噻嗪、美托洛尔与洋地黄(CHF伴房颤患者)行基础治疗,治疗前后均行心功能等级评估(NYHA,Ⅰ、Ⅱ、Ⅲ、Ⅳ级)与超声心电图检测(测量指标为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SD).结果:两组患者心功能均有所改善,实验组心功能改善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LVEF、LVDD、LVSD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咳嗽、昏迷等不良症状轻于对照组,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卡托普利与依贝沙坦联合用药治疗CHF效果优于单独使用卡托普利,安全性更高.

  • 贝那普利及依贝沙坦对大鼠心肌纤维化的作用

    作者:孔一慧;张蕾;张美;李为民;杨宝锋;刘玉冰;曹荣元;杨树森;薛竞宜;李宝馨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Ⅱ receptor blocker,ARB)对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后大鼠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和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表达及胶原沉积的影响.方法 通过冠状动脉结扎建立wistar大鼠MI模型,分为假手术组(n=9),安慰剂组(n=6),ACEI组[贝那普利10 mg/(kg·d)n=8],ARB组[依贝沙坦50 mg/(kg·d),n=8]和ACEI+ARB组[贝那普利10 mg/(kg·d)+依贝沙坦50 mg/kg·d,n=8),于术后8周处死大鼠,行心脏超声检查、检测胶原含量、分别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和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心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β1)、CTGF、PAI-1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采用方差分析和Turkey's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与假手术组比较,安慰剂组射血分数和短轴缩短率明显降低,左室舒张末直径和E/A升高(均为P<0.01);与安慰剂组比较,ACEI组、ARB组和ACEI+ARB组射血分数(P<0.01)和短轴缩短率(P<0.05)升高,左室舒张末直径和E/A降低(P<0.05).(2)与假手术组比较,安慰剂组的心室重量/体重和胶原总量显著升高(P<0.01);与安慰剂组比较,ACEI组、ARB组和ACEI+ARB组重量/体重下降(P<0.05),胶原总量明显降低(P<0.01);与ACEI组比较,ARB组和ACEI+ARB组胶原总量降低更为显著(P<0.01).(3)与假手术组比较,安慰剂组TGFβ1、CTGF、PAI-1基因mRNA、蛋白表达明显升高(mRNA为0.69±0.07,0.60±0.07和0.61±0.06,P<0.01;蛋白为9.07±0.63,0.58±0.06,1.03±0.07,P<0.01),ACEI组,ARB组和ACEI+ARB组可降低这三种基因表达,联合用药较ACEI和ARB单药治疗更有效地降低mRNA基因表达;与ACEI组比较,ARB组和ACEI+ARB组降低蛋白表达更为显著.结论 在心肌纤维化过程中,CTGF和PAI-1对细胞外基质过量沉积起主要作用,贝那普利和依贝沙坦通过抑制此作用阻止纤维化发生.与单用贝那普利相比,依贝沙坦单独用药和二者联合应用对阻止心肌纤维化更有效.

  • 依贝沙坦对高血压病患者心、肾的影响

    作者:汤迪军;曹建湘;卢敏;吴先明;胡景云;陈芳;何辉;卢瑛

    探讨依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高血压相关性心、肾损害的影响.方法:4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予以依贝沙坦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观察血压、血尿素氮、血肌酐、血尿酸和24h尿蛋白,并用心脏超声测量左心室重量.结果:依贝沙坦能显著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P<0.01);依贝沙坦能逆转左室肥厚(P<0.01),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P<0.05);依贝沙坦使尿蛋白排泄量减少(P<0.01),血肌酐水平下降(P<0.05).对血尿素氮和尿酸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依贝沙坦在降压同时能改善和逆转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心、肾损害.

  • 依贝沙坦对老年性高血压并糖尿病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

    作者:边树怀;于明月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T1)依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并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及血压的影响.方法观察对象为原发性高血压并发2型糖尿病患者45例,给予依贝沙坦口服12周,正常对照组40例.治疗前后采用偶测血压及24h动态血压监测,对比治疗前后血清内皮素-1(ET-1)、N0、NOS指标.结果依贝沙坦治疗后偶测血压、24h动态血压监测均明显降低(P<0.01),内皮功能显著改善(研-1明显下降、NO、NOS明显升高P<0.01);相关分析显示NO、NOS与血压呈明显负相关;ET-1与血压呈正相关(P<0.05).结论依贝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明显,对内皮功能有明显的改善功能.

  •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临床应用

    作者:贡联兵;商冬梅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自临床应用以来,其降压作用显著,尤其对心血管疾病的独特疗效和保护作用,引起临床普遍关注,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它列为一线降压药物.目前已上市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有氯沙坦、厄贝沙坦、缬沙坦、芦沙坦、罗沙坦、依普罗沙坦、依贝沙坦、替米沙坦、奥美沙坦、坎地沙坦等.氯沙坦是第一个用于临床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比较而言,氯沙坦、缬沙坦口服易吸收,坎地沙坦等比氯沙坦、缬沙坦作用时间长,口服难吸收,目前临床常用的是氯沙坦、厄贝沙坦和缬沙坦.本文主要讨论氯沙坦、厄贝沙坦、缬沙坦的临床应用.

  • 沙坦类抗高血压药的不良反应

    作者:姜爽;王晓波;袭荣刚

    沙坦类抗高血压药即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受体拮抗剂,因名称均以"沙坦"(sartan)结尾而被称为沙坦类抗高血压药.自1994年第1个品种洛沙坦(Losartan)首先在瑞典上市以来,相继有缬沙坦(Valsartan)、伊普沙坦(Eprosartan)、依贝沙坦(Irbesartan)、坎地沙坦(Candisartan)和替米沙坦(Telmisartan)等上市.洛沙坦1998年在我国上市,该类新药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但洛沙坦也一度是用于治疗心衰的一线药.据称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类抗高血压药相比,顺从性好,咳嗽及血管性水肿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是本类药的一大优点.曾有人预测,"沙坦"类药物将成为抗高血压药市场的主角[1],但它的不良反应也不容忽视.

  • 抗高血压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依贝沙坦(Irbesartan)

    作者:孙路路;潘启超

    在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起着重要的作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通过抑制此系统减少了使血管收缩的血管紧张素II的产生,但同时又可形成一些病人不能耐受的如咳嗽的副作用.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是新一类的降压药,其直接阻滞血管紧张素-II的AT1受体,降压作用强,且不良反应低,病人耐受性好.本文对此类药物中的新品种依贝沙坦(Irbesartan)的临床前基础研究、健康志愿者体内进行的药效动力学和药代动力学研究,以及对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

  • 国产依贝沙坦片剂人体药动学及生物等效性评价

    作者:刘蕾;赫广威;殷琦;史爱欣;李可欣;孙春华

    目的评价国产和进口依贝沙坦片剂在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24名健康受试者po 300 mg依贝沙坦后,血浆中依贝沙坦的浓度.结果国产依贝沙坦片剂和进口片剂的tmax分别为(1.90±0.63)和(2.00±0.63) h,cmax为(4 058.16±1 239.45)和(4 012.54±1 449.71) μg·L-1,AUC0~48为(19 418.91±3 991.0)和(19 760.38±4 127.12) μg·h·L-1,t1/2ke为(10.23±1.63)和(10.41±2.48) h.国产依贝沙坦片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8.9±10.8)%.结论经统计学分析,国产依贝沙坦片剂和进口片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 依贝沙坦与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比较

    作者:申众辉;伍三妹;熊国红

    目的 与依那普利对比,评价依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选择130例1~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依贝沙坦组与依那普利组各75例.依贝沙坦给于依贝沙坦150 mg , 1次/d.依那普利组给于依那普利10 mg, 1次/d,疗程均8周.结果 治疗8周后依贝沙坦组总有效(92.0%)明显高于依那普利组(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贝沙坦降压疗效优于依那普利.

  • 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应用依贝沙坦联合吲达帕胺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游伊娜

    目的:对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应用依贝沙坦联合吲达帕胺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12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的血压、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内径(EDD)、左室收缩内径(ESD)及心指数(CI)指标显示,研究组比对照组疗效更显著,比较有显著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贝沙坦联合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并心力衰竭临床效果显著。

  • 依贝沙坦对伴或不伴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的影响

    作者:吴大方;郑志汉;周泉;王欣;丁宝玲

    目的观察依贝沙坦对伴或不伴高血压2型糖尿病(DM2)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 对服用依贝沙坦的40例伴高血压与42例不伴高血压及30例未服任何降压药DM2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BPM).结果 服药后2个月各期血压均降低,尤以夜间血压下降明显,与服药前有显著差异(高血压组P<0.01,正常血压组P<0.05),且正常血压组血压仍在正常范围.BPF组服药后升高明显,与服药前比较差异显著(P<0.01).服药后4个月各期血压与服药后2个月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前后各期动态血压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依贝沙坦能有效降低伴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控制不伴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压,而且是安全的.并且能恢复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

  • 依贝沙坦联合吲达帕胺治疗妊娠期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作者:龙英

    目的:观察依贝沙坦联合吲达帕胺治疗妊娠期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100例,采取随机抽取模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吸氧、强心、利尿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之上给予依贝沙坦,75~300 mg/d;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吲达帕胺,2.5 mg/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48/50),高于对照组的74%(37/50)(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低于对照组( 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50),低于对照组的16%(8/50)(P﹤0.05)。结论依贝沙坦联合引达帕胺治疗妊娠期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疗效较好,安全性高,有助于患者的病情恢复及预后改善。

  • 新一类抗高血压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

    作者:杨印梅;张丹参

    血管紧张素ⅡAT1受体阻断剂是近十年来推出的一类新型抗高血压药物,这类药物的若干制剂如氯沙坦、缬沙坦、依贝沙坦、肯特沙坦等,现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在全世界已用于治疗数以万计的高血压和心衰患者,被认为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的代用药.

  • 卡托普利联合依贝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效果观察

    作者:张巍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联合依贝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效果研究.方法:选择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90例,分为正常组与对照组,每组95例,正常组患者进行标准化的强心、利尿及扩血管等基础治疗,再单用卡托普利进行治疗;而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之上再进行卡托普利联合依贝沙坦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显效65例(68.42%),正常组显效51例(5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托普利联合依贝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优良、安全可靠、负面效果小、预后效果明显,是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的首选方法.

  • 依贝沙坦对心肌梗死后大鼠心肌Smad表达及心室重构的影响

    作者:张蕾;王岚峰;张瑞英;李少君;李为民

    目的研究依贝沙坦对心肌梗死后大鼠心肌Smad表达及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冠状动脉结扎建立大鼠心肌梗死(MI)模型,24 h后存活大鼠随机分为安慰剂组和依贝沙坦组,另设假手术组.8周后,测量心室重量/体重(HW/BW),非梗死区胶原含量,梗死区、非梗死区心肌转化生长因子(TGF)β1mRNA、Smad3 mRNA的表达,多普勒超声评价心脏功能.结果安慰剂组与假手术组比较HW/BW、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E/A比值、非梗死区胶原含量、梗死区及非梗死区FGFβ1 mRNA、Smad3 mBNA的表达均增加;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率(FS)、后壁(PW)增厚率均降低.依贝沙坦组与安慰剂组比较,上述指标显著改善.结论TGF-β-Smad传导通路可能参与MI后的心室重构,依贝沙坦可抑制Smad表达并减轻MI后左室重构.

  • 血管紧张素Ⅱ对人肝细胞白蛋白和胶原合成的影响

    作者:张彦萍;张振书;姬宏莉;孟莹;黄茂梁;李旭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人正常肝细胞白蛋白表达及Ⅰ型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 常规培养人正常肝细胞系HL-7702细胞并分为对照组、AngⅡ刺激组、AngⅡ十依贝沙坦组(共刺激组).采用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各组肝细胞中白蛋白及胶原改变;免疫荧光法观察各组肝细胞中是否有胶原合成;实时定量PCR法定量检测各组肝细胞中Ⅰ型胶原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经AngⅡ(10-7mol/L)处理72 h后,AngⅡ刺激组肝细胞中白蛋白表达减少(1.41±0.23比0.85±0.11,P=0.000),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1.00±0.08比3.72±0.19,P=0.000),Ⅰ型胶原蛋白合成增加,而经依贝沙坦预处理后,共刺激组肝细胞白蛋白表达较AngⅡ刺激组明显增多(0.85±0.11比1.38±0.32,P=0.000),肝细胞Ⅰ型胶原mRNA表达较AngⅡ刺激组显著下降(3.72±0.19比2.86±0.13,P=0.000),Ⅰ型胶原蛋白合成减少.结论 AngⅡ经Ⅰ型受体诱导人肝细胞表达白蛋白减少,胶原合成增加.

  • 依贝沙坦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30例糖尿病肾病效果分析

    作者:周瑞琴;陈艳

    目的 :观察依贝沙坦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依贝沙坦口服150 mg/d,联合羟苯磺酸钙分散片口服500 mg/次、3次/d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依贝沙坦口服150 mg/d,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两组患者在疗程开始之前与疗程结束之日检测患者的血压和肾功能指标(尿b-微球蛋白、血清肌酐、尿素氮、24 h尿蛋白)等,并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用药后,两组患者血压和肾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降低幅度更明显.两组患者用药期间均未见明显骨髓抑制、肝肾损害等不良反应,患者有较好的依从性.结论 :依贝沙坦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能发挥良好的降压、改善肾功能作用,优于单用依贝沙坦,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 依贝沙坦对糖基化终产物诱导的肾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马里;王尧;孙子林

    目的观察依贝沙坦对糖基化终产物(AGEs)干预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RMC)增殖的影响.方法用4-甲基偶氮四唑蓝(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观察AGEs对HRMC的增殖作用,以及不同作用时间和不同浓度依贝沙坦对这种增殖作用的影响,并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结果依贝沙坦在一定范围内以时间依赖和剂量依赖关系抑制糖基化终产物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过度增生,并使G0~G1期细胞比例增高,S期细胞数减少.结论依贝沙坦能够抑制AGEs诱导的HRMC增生,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细胞分裂、复制实现的.

  • 苯那普利合依贝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作者:周秋菊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严重影响患者生存的疾病之一.为了探讨较好的治疗心力衰竭的方法,笔者对我院2002年4月~2007年4月期间的CHF住院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苯那普利与依贝沙坦联合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 依贝沙坦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早期肾损害22例临床观察

    作者:刘秀丽

    糖尿病肾损害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已成为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主要病因之一.因此,针对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防治是治疗糖尿病的关键.

36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