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Churg-Strauss综合征二例

    作者:袁涛;全冠民

    例1 女,21岁.间断咳嗽、咳痰、喘息3年,加重4天.黄色粘痰,不易咳出,严重时喘息.应用抗感染、平喘等治疗后可缓解.既往支气管哮喘史3年、双侧上颌窦炎史1年,腹泻病史半年,有皮下结节.入院检查:血常规WBC 8.3×109/L,中性粒细胞0.043,淋巴细胞0.138,巨噬细胞0.038,嗜酸细胞0.08.

  • 鼻腔神经纤维瘤一例

    作者:包颜明;陈连友;杨亚英;杨一兵;陆琳

    患者女,5岁.反复右侧鼻腔出血伴头昏乏力半年.查体:贫血貌,左鼻腔黎氏区见点片状破损出血.CT扫描:左鼻腔及筛窦区见一约2.0cm×3.5cm×5.0cm卵圆形高密度灶,CT值164~313HU,灶内密度欠均,可见斑条状低密度区,灶缘光滑,呈膨胀性改变,鼻中隔右偏.左上颌窦内密度增高,CT值19.2HU(附图).诊断:左鼻腔及筛窦区骨瘤并左上颌窦炎.

  • 复方甲硝唑溶液治疗慢性化脓性上颌窦炎95例

    作者:孙翠芹;宋六峰;路国森

    目的:探讨治疗慢性化脓性上颌窦炎的方法.方法:使用复方甲硝唑溶液窦内冲洗、灌注,治疗慢性化脓性上颌炎95例.结果:95例中,治愈79例,占83.2%;显效14例,占14.7%;无效2例,占2.1%.有效率97.9%.治疗中均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结论:复方甲硝唑溶液窦内冲洗、灌注,是治疗慢性化脓性上颌窦炎的一种安全、简便而有效的方法.

  • 经上颌窦穿刺冲洗注药治疗慢性上颌窦炎疗效观察

    作者:王振端;王当金

    目的为慢性上颌窦炎患者的临床保守治疗提供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经鼻腔镜检、鼻窦(上颌窦)X线摄影、CT扫描、上颌窦穿刺确诊病例,随机分为传统保守治疗组(A组,即滴药法)和穿刺组(B组,病变侧上颌窦穿刺冲洗注药法).分别治疗6个月后作疗效对比.结果保守治疗组的有效率为74.39%,穿刺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5.88%,两者疗效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经上颌窦穿刺冲洗注药治疗慢性上颌窦炎(单纯型)有较好的疗效.

  • 口腔种植治疗相关的上颌窦炎的研究进展

    作者:朱昌政;郑洲;米梦梦;夏海斌

    对于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的患者,上颌窦底提升技术已经成为常规的手术方式.上颌窦炎作为上颌窦底提升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能会增加种植体的失败率和患者术后疼痛不适感.本文通过调阅近年来有关口腔种植和上颌窦炎文献,对上颌窦底提升术和上颌窦炎的关系以及上颌窦炎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 下鼻甲脓肿2例报告

    作者:杜伟强;王为

    例1:男,25岁,因左侧渐进性鼻塞伴脓涕,头痛4年,诊断为鼻息肉,在门诊行鼻息肉摘除术。术中见息肉基底部位于左下鼻甲内侧面,剪开时溢出脓液约15ml,遂于1988年4月13日入院。入院时专科检查:左中鼻道见一隆起物,表面不光滑,且有一孔,基底位于下鼻甲中段内侧面,探针探入时有脓液溢出。入院诊断:左侧上颌窦炎、左下鼻甲脓肿。于4月16日在局麻下行左上颌窦探查术,术中见窦内积满脓液,粘膜增厚,自然孔前下方骨质缺损,并与左下鼻甲脓腔相通。术后恢复良好,4月25日出院。

  • 钩突尾端部分切除术60例报告

    作者:吴秋林;黄胜

    2006年3月至2008年3月我科采用钩突尾端部分切除术治疗病变仅限于上颌窦及窦口的良性疾病60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60例(100侧)中男38例(64侧),女22例(36侧),年龄15~72岁,病程1~15年.其中单侧20例,双侧40例,慢性单纯性上颌窦炎42例,上颌窦囊肿10例,上颌窦后鼻孔息肉8例.所有病例均作鼻窦CT扫描,5例显示窦内钙化影,2例上颌窦及窦口有钙化影.

  • 鼻内镜下置管术治疗上颌窦炎(附96例临床分析)

    作者:冯圣钰

    慢性上颌窦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多发病.我科对根据临床症状、X光片及CT检查诊断为上颌窦炎患者行鼻内镜下置管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96例中男69例,女27例,其中34例为双侧上颌窦炎共计130窦,鼻塞、黏脓性鼻涕、嗅觉减退、头面部闷胀沉重感时间3个月至1年.1.2 治疗方法在畅通上颌窦自然引流口基础上,行下鼻道粘膜表面麻醉,应用直径为5mm的上颌窦穿刺器经下鼻道刺入上颌窦,拔出针蕊后,经套管插入不同视角的鼻内镜,检查上颌窦各部情况,排息肉、肿瘤等不可逆病变,针对可逆性的窦内粘膜炎症,在拔出套管之前,经套管放入直径为4mm的塑料管,窦内留越2-3cm,外端于下鼻甲前端处截断.

  • 鼻内镜术后继发中枢性尿崩1例

    作者:李景青;蔡永明

    鼻内镜手术是利用高分辨、可变换视角的Hopkins内镜开展鼻窦手术,使鼻腔、鼻窦,尤其是深部的手术能在直视下进行[1].且利于一些凹陷和裂隙内的病灶清理,可恢复鼻窦的通气和引流功能.在直视下手术组织损伤少,出血少,术中视野清晰,可以避免一些并发症的发生,成为常规鼻、鼻窦手术的补充.常适用于额窦较大囊肿,侵及筛窦而且鼻腔内可见中鼻道膨出或中鼻甲呈现光滑的膨隆者;蝶窦病变包括蝶窦囊肿、蝶窦真菌病或是蝶窦内占位性病变者;筛窦炎症,鼻顶筛窦息肉,经多次手术仍有复发者;筛蝶窦内异物者;上颌窦病变行上颌窦活检术,或慢性复发性上颌窦炎经保守治疗无效者;鼻痒、打嚏、流清水涕者可经鼻内镜下行鼻内翼管神经切除术者.鼻内镜虽优点很多,但仍有一定的缺点.

  • 蜂王鼻炎散结合香菊片治疗慢性上颌窦炎62例疗效观察

    作者:汪常伟;刘兴;李凡成

    目的:探讨蜂王鼻炎散外用治疗慢性上颌窦炎的疗效.方法:将98例慢性上颌窦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口服香菊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蜂王鼻炎散外用.结果:治疗组62例中痊愈31例,好转24例,总有效率88.7%;对照组36例中痊愈12例,好转13例,总有效率69.4%.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蜂王鼻炎散治疗上颌窦炎有较好疗效.

  • 活着就是幸福

    作者:曾会元

    我今年23岁,是一名手术室护士.我长得虽然算不上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倾国倾城,却也眉清目秀、清纯可爱.五年前,一次感冒后我患了上颌窦炎,作过几次穿刺冲洗治疗,虽然每次感冒后就会加重,却并无大碍.

  • 真菌性上颌窦炎31例报告

    作者:张珺;尹昱祥

    近年来真菌性上颌窦炎发病日渐增多,临床容易误诊.1991年7月至1997年7月,作者共诊治31例真菌性上颌窦炎.现将其结果报道如下.

    关键词: 上颌窦炎 真菌感染
  • 鼻内窥镜治疗曲霉菌性非侵袭型上颌窦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林刃舆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术在治疗曲霉菌性非侵袭型上颌窦炎的临床疗效,并和相应的传统上颌窦根治术作比较.方法采用鼻内窥镜术治疗曲霉菌性非侵袭型上颌窦炎(35侧)和传统上颌窦根治术治疗曲霉菌性非侵袭型上颌窦炎(52侧),其中经典术式21侧,改良术式31侧.结果鼻内窥镜术治愈为88.6%(31/35);传统上颌窦根治术总的治愈率76.9%(40/52),其中经典术式为61.9%(13/21),改良术式为87.1%(27/31).结论功能性鼻内窥镜术是治疗曲霉菌性非侵袭型上颌窦炎的有效微创手术,而改良的上颌窦根治术对无法坚持术后定期换药的患者是可行的术式.

  • 鼻内窥镜下射频治疗慢性上颌窦炎的临床观察

    作者:马庆林;宋照营;金红军;杨东海

    目的:观察射频治疗慢性化脓性上颌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孤立性上颌窦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鼻内窥镜下射频治疗组97侧(56例),在鼻内窥镜下使用微波电极对上颌窦自然口周围7mm内软组织进行多点凝固.鼻内窥镜下上颌窦口扩大术组129侧(78例),在鼻内窥镜下行钩突切除上颌窦口扩大术.结果:射频治疗组治愈94侧(96.9%),好转3侧(3.1%).鼻内窥镜下上颌窦口扩大术组治愈121侧(93.8%),好转8侧(6.2%).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鼻内窥镜下射频治疗慢性上颌窦炎疗效肯定,可在临床广泛开展.

  • 鼻内镜下双径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

    作者:何超;戴熙善;李国义;李全胜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双径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的手术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真茵性上颌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32例中经鼻内镜下双径路手术20例,经caldweu-Luc手术及鼻内镜下caldweu-Luc切口径路手术各6例.结果 鼻内镜下双径路术后患者面颊部肿胀、上唇麻木发生率为35.O%(7/20),另2种方式术后发生率均为100%(6/6);32例术后均随防1年以上,双径路手术者复发率为零,另2种方式手术者均为16.7%(1/6).结论 鼻内镜下双径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具有手术彻底、疗效确切、微创、并发症少及适应证宽优点.

  • 低温等离子辅助下鼻内镜下中下鼻道联合开窗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临床分析

    作者:徐洪彬

    目的 通过对低温等离子辅助鼻内镜下中下鼻道联合开窗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的术前、术后的临床观察,探讨该术式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2年3月~ 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真菌性上颌窦炎1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对患者的主观症状及局部变化过程进行6~12个月的随访观察. 结果 1例患者出现间断鼻腔流涕,1例患者偶感面颊部不适,余患者鼻腔通气良好,无流浓涕、涕中带血、鼻塞、头痛等明显不适.鼻内镜下复查,上颌窦口通畅,窦口边缘光滑,窦腔内粘膜色泽正常,未见脓性分泌物及真菌分泌物团块.Lund-Kennedy评分术前与术后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93,P<0.05). 结论 低温等离子辅助下鼻内镜下中下鼻道联合开窗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效果良好,出血少、痛苦小、恢复快,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的理想方法,值得推广.

  • CT联合鼻内镜对真菌性上颌窦炎的诊断价值

    作者:刘金兰;李杰恩;陈飚友;骆禹良

    目的 探讨CT联合鼻内镜检查对真菌性上颌窦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CT初步诊断为真菌性上颌窦炎的患者184例,再结合鼻内镜检查诊断真菌性上颌窦炎,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单纯CT、CT联合鼻内镜诊断真菌性上颌窦炎的准确率,使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者的准确率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 单纯CT诊断真菌性上颌窦炎的准确率为75.8%,CT联合鼻内镜检查诊断真菌性上颌窦炎的准确率为93.0%,CT联合鼻内镜检查诊断真菌性上颌窦炎的准确率比单纯CT检查高17.2%,两者之间的准确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对于真菌性上颌窦炎的诊断具有重大价值,CT与鼻内镜联合诊断提高了真菌性上颌窦炎诊断的准确率,对临床诊治具有更大的指导意义.

  • 鼻内镜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

    作者:何文霞;彭平;汪文银

    近年来,真菌性上颌窦炎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现总结我科收治的22例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22例中,男10例,女12例;年龄22~55岁,平均45岁.

  • CT扫描在诊断真菌性上颌窦炎的价值

    作者:吴峰;杨明思;林齐鸣

    目的 探讨CT扫描在真菌性上颌窦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5例病理确诊为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的CT扫描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25例病理确诊为真菌性上颌窦炎的病例中,19例CT扫描结果表现为上颌窦腔内团块状或线样钙化斑;4例表现为上颌窦腔内不均匀的密度增高影,未见钙化斑及明显骨质破坏;2例CT表现为上颌窦腔内密度增高影,部分上颌窦壁骨质吸收、破坏或增生硬化,内侧壁多见.结论 CT扫描在真菌性上颌窦炎的诊断中具有特异性,且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兔急性细菌性上颌窦炎的细菌培养观察

    作者:程友;卫红齐;李泽卿;吴昆旻;季俊峰;王志颐;王秋萍

    目的 探讨鼻用糖皮质激素喷雾剂布地奈德( budesonide)对兔急性细菌性上颌窦炎的细菌学的影响.方法 健康成年新西兰白兔48只,采用鼻腔置入Merocel(@)高分子膨胀海绵并注入肺炎链球菌的方法建立急性细菌性上颌窦炎模型,10d后取出鼻腔膨胀海绵,随机分成抗生素治疗组(A组)、抗生素加鼻用激素治疗组(B组)、鼻用激素治疗组(C组)及对照组(D组),每组各12只.分别于治疗2周及4周后每组各处死6只动物,获取上颌窦腔分泌物作普通细菌培养.结果 细菌培养结果显示治疗2周后,虽然A、B组上颌窦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率低于C、D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A、B组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低于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用糖皮质激素合并抗生素治疗兔急性细菌性上颌窦炎时,未见影响抗生素的抗菌效果.

314 条记录 12/16 页 « 12...891011121314151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