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地氟醚和异氟醚对血液动力学和儿茶酚胺的影响

    作者:朱刚;刘伟;迟晓;吴丽

    地氟醚是一种新的吸入麻醉药,由于具有很多优点,被普遍认为是目前较理想的吸入麻醉药。但快速增加呼气末地氟醚浓度超过lMAC可产生交感兴奋作用,增加了冠心病病人手术时心肌缺血的危险。本文旨在通过对血液动力学的观察和儿茶酚胺的测定比较两者对交感神经系统的影响。……

  • 低流量麻醉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王坚

    目的:观察分析不同药物低流量麻醉在临床麻醉中应用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取72例低流量麻醉患者为研究对象,数字法随机分为七氟醚组、地氟醚组、异氟醚组3组,每组各24例,分别采用不同药物低流量麻醉,观察三组患者药物摄取、排除、苏醒的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三组比较地氟醚组较七氟醚组及异氟醚组能够更快的到达1MAC,苏醒时间也较短,而七氟醚组麻醉速度和苏醒时间短于异氟醚组,七氟醚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流量麻醉的效果较为优异,其中地氟醚在低流量麻醉中有着较好的可控性,在达到1MAC及苏醒的时间上有着较好的优势,而七氟醚术后恶心呕吐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较低.

  • 地氟醚与异氟醚用于老年人麻醉术后恢复的对比研究

    作者:徐建设;陈辉;陈仲清;廖志婕

    目的:研究地氟醚在老年人麻醉中麻醉恢复的特点,并与异氟醚进行比较.方法:选择60岁以上ASAⅡ-Ⅲ级行择期腹部手术的老年病人42例,用丙泊酚2-2.5mg/kg,芬太尼0.1mg,维库嗅铵0.1mg/kg进行麻醉诱导,气管内插管后,将病人随即分为D、I两组,分别吸入地氟醚+60%N2O或异氟醚+60%N2O维持麻醉.观察两组病人麻醉苏醒的特点.结果:停止麻醉后地氟醚组拔管时间及自主运动、服从指令和定向能力恢复时间分别为4.4、4.2、7.1和8.9min,明显短于异氟醚组6.7、6.3、11.2和13.4min(P<0.05).停止麻醉后30min内麻醉后恢复评分(PARS),地氟醚组显著高于异氟醚组(P<0.05),30min后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地氟醚麻醉用于老年人时比异氟醚麻醉苏醒更快、恢复质量更高,对提高老年人麻醉质量和安全性有一定价值.

  • 两种氟化麻醉药对肝功能影响的比较

    作者:冯雨人

    目的:旨在比较地氟醚和安氟醚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ASA Ⅰ~Ⅲ级、拟行头颈部手术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地氟醚组和安氟醚组.在麻醉诱导前、术后第1小时、第1天、第7天,分别抽血检测GST、ALT、AST.结果:术后第1小时、术后第1天、术后第7天,与地氟醚组相比,安氟醚组GST水平显著升高(P值均<0.05),但是与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术前GST水平相比,安氟醚组术后GST水平显著升高(术后第1小时、第1天、第7天,P值均<0.05).结论:麻醉后GST浓度增加可能是肝血流量减少的结果.本研究表明,在大手术中,地氟醚对肝功能的影响较安氟醚小.

    关键词: 地氟醚 安氟醚 GST ALT AST
  • 地氟醚复合吗啡快通道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应用

    作者:沈宁;叶柏波;黎尚荣;李晓芸;刘辉

    目的 研究地氟醚复合吗啡快通道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 的应用.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LC 患者90 例,随机分为3 组:P 组(丙泊酚+ 瑞芬太尼)、S 组(七氟醚+瑞芬太尼)和D 组(地氟醚+ 吗啡),术前和诱导用药相同,麻醉维持:P 组静脉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和顺式阿曲库铵;S 组吸入七氟醚及静脉输注瑞芬太尼,不追加顺式阿曲库铵;D 组吸入地氟醚及静脉注射吗啡,不追加顺式阿曲库铵.术中观察血流动力学波动情况和呼吸恢复、拔管、离室时间、术中知晓发生率以及苏醒期躁动评分.结果 与P 组比较,D 组和S 组的血压和心率波动例数减少(P < 0.05);与P 组和S 组比较,D 组呼吸恢复、拔管、离室的时间缩短(P < 0.05),苏醒期躁动的评分较高(P < 0.05).3 组患者均未出现术中知晓.结论 地氟醚复合吗啡快通道麻醉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血流动力学波动影响小,术后苏醒速度快、质量高.

  • 地氟醚对胸部肿瘤患者心肌酶和心肌肌钙蛋白Ⅰ的影响

    作者:顾连兵;马曙亮;黄凤伦;梁志超

    目的 观察地氟醚吸入麻醉对胸部肿瘤患者术中心肌肌钙蛋白Ⅰ和心肌酶的影响.方法 选择按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标准Ⅰ~Ⅱ级择期手术患者30例,随机分成3组,吸入1.0 MAC(肺泡小有效浓度)地氟醚、异氟醚和安氟醚.分别于麻醉前、吸入麻醉1 h、停止吸入麻醉时采集静脉血,测定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结果 术前三组患者cTnI,CK,CK-MB,AST,LDH均在正常范围.停止吸入麻醉时,三组患者CK均显著升高,异氟醚组和安氟醚组的CK-MB亦升高(但仍在正常范围),三组间CK,CK-M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TnI,AST,LDH在组内各时段及组间相应时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胸部肿瘤患者术中吸入1.0MAC地氟醚和异氟醚、安氟醚一样不引起心肌损伤.

  • 地氟醚对罗库溴铵和维库溴铵肌松作用的影响

    作者:李军;张宏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40例ASA Ⅰ~Ⅲ择期头面部全麻手术患者,男性32例,女性8例,年龄14~66岁,体重50~82 kg.

  • 地氟醚与丙泊酚及舒芬太尼联合诱导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李明生;李胜德;杨圣强;景卫;李红岩

    目的:探讨地氟醚与丙泊酚联合诱导对MAP、HR及BIS的影响,以期达到循环稳定和达到气管插管所需麻醉深度的目的。方法选择择期甲状腺瘤切除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组)和地氟醚+丙泊酚组(D+P组),每组30例。全麻诱导:所有患者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3 mg/kg ,10 min后P组(丙泊酚)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4μg/kg,丙泊酚2 mg/kg,顺式阿曲库铵0.15 mg/kg;D+P组(地氟醚+丙泊酚)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4μg/kg,异丙酚0.5 mg/kg,顺式阿曲库铵0.15 mg/kg,两组静脉注药时间均为1分钟。然后D+P组(地氟醚+丙泊酚)开启地氟醚蒸发罐刻度至12%,氧流量8 L/min。所有患者均于静脉注药结束4 min后行气管插管。插管后关闭地氟醚蒸发罐,维持新鲜氧流量2 L/min,潮气量8~10 mL/kg,调整呼吸频率或潮气量维持呼气末CO2分压35~45 mmHg。记录所有患者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插管前(T1)、插管后1 min(T2)、插管后3 min(T3)的MAP和HR和BIS。结果与基础值相比,两组患者MAP在T1时均降低,在T2时均升高,P组(丙泊酚)变化较D+P组(地氟醚+丙泊酚)明显(P<0.05),MAP在T1时降至(68.1±8.1)mmHg;两组HR在 T1时均减慢(P<0.05),在T2时均加快,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BIS值在T1均在45以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无临床意义。结论地氟醚与丙泊酚及舒芬太尼联合诱导可维持循环相对稳定并可达到气管插管所需的麻醉深度。

  • 地氟醚对乳腺癌患者术中顺式阿曲库铵肌松效应的影响

    作者:姜钦勇;陈琳;徐勇民;郑艳萍

    目的 探讨地氟醚对乳腺癌患者术中顺式阿曲库铵肌松效应的影响,为临床治疗乳腺癌疾病寻求有效的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1月收治的40例ASA 1~2级乳腺癌拟择期行乳腺单纯切除+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地氟醚组和七氟醚组,各20例.地氟醚组吸入地氟醚及N2O (100~150 ml/min)、O2(200~250 ml/min),ET O2 3.99~4.39 kPa,30 min时一次静脉注射阿曲库铵0.6 mg/kg(2 ED95).七氟醚组麻醉诱导后经上肢静脉注射0.15 mg/kg顺式阿曲库铵,比较两组的肌松效应.结果 两组的起效时间、插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氟醚组的无反应时间、阻滞维持时间、Tadb 25%恢复时间、T1 75%恢复时间、TOF 70%恢复时间、恢复指数显著长于七氟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诱导前的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心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诱导后的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心率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氟醚可延长顺式阿曲库铵肌松的恢复时间,麻醉时间越长,顺式阿曲库铵药量使用越低,提示地氟醚对顺式阿曲库铵肌松效应有增强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和完善.

  • 两种不同的吸入麻醉药用于小儿腭裂修复术麻醉效果比较

    作者:高宝华;王良山;陈展明

    目的:比较七氟醚与地氟醚在小儿先天性腭裂修复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3月于本院行腭裂修复手术的患儿80例.按抽信封法随机分为七氟醚组(S组)和地氟醚组(D组),各40例.S组采用七氟醚进行麻醉,D组采用地氟醚进行麻醉.比较两组不同时点的心率、血压,记录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比较两组苏醒期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各个时点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时(T0)、气管插管后1min(T1),两组心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开始(T2)、手术结束(T3)时,D组心率均高于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分别为(9.05±2.32)、(10.98±2.30)、(12.12±2.57)min,均短于S组的(13.25±2.11)、(15.18±2.12)、(16.40±2.12)mi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恶心呕吐、苏醒期躁动、喉支气管痉挛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与地氟醚均可应用在小儿腭裂修复手术中,但是七氟醚在血流动力学方面效果更稳定,地氟醚在苏醒方面拔管时间更短,临床应合理选择麻醉方法.

  • 麻醉对妇科腹腔镜患者肺内分流及血气影响

    作者:付晖

    目的:分析七氟醚、异氟醚与地氟醚复合异丙酚在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肺内分流及血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192例行腹腔镜手术的妇科患者,按照患者意愿分为七氟醚、异氟醚和地氟醚组,各64例,分别接受七氟醚、异氟醚与地氟醚复合异丙酚麻醉,分析3组患者肺内血流和血气变化。结果随着插管和气腹的进行,3组患者Qs/Qt均见升高,而PaO2逐渐下降,放气后肺内分流逐渐恢复正常,地氟醚组患者肺内分流变化幅度小(P<0.05);而3组患者血气水平变化相同,放气后血气水平逐渐恢复正常,地氟醚组患者血气水平变化幅度小(P<0.05);3组患者气腹后均未见心律失常,肌松效果均满意,术后不适:七氟醚3例,2例咽部不适,1例肩部疼痛;异氟醚5例,4例咽部不适,1例肩部疼痛;地氟醚1例,为咽部不适。结论在今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诱导过程中,建议推广应用地氟醚复合麻醉,可得到优秀的可控性、镇痛深度,且能够保证肺内分流和血气稳定,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KATP通道参与介导吸入麻醉药诱导的兔在体心肌预适应

    作者:徐军美;常业恬;胡冬煦;肖卫民

    目的:探讨KATP通道在吸入麻醉药异氟醚、七氟醚和地氟醚所诱导的心肌预适应中的作用.方法:64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8组:缺血-再灌注组(IR ),异氟醚预处理组(IP),七氟醚预处理组(SP),地氟醚预处理组(DP),异氟醚预处理+优降糖组(IP+G),七氟醚预处理+优降糖组(SP+G),地氟醚预处理+优降糖组(DP+G ),优降糖组(G).每组均接受左冠脉前降支3小时阻断和3小时再灌注.吸入药预处理组在缺血前分别吸入1.1%异氟醚、2%七氟醚、6%地氟醚30分钟后,洗脱15分钟,加用优降糖组在吸入麻醉药前或相当时间静脉注入优降糖0.33 mg/kg.结果:心肌梗死面积占缺血面积的比:IR组为0.61±0.11,IP、SP、DP组分别减少至0.39± 0.06、0.31±0.07和0.32±0.08,与IR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均< 0.05);IP+G、SP+G、DP+G组分别是0.64±0.12,0.57±0.12和0.62±0 .11,与IR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G组并不增加梗死面积(1.17±0 .32)g,梗死面积占缺血面积比为0.63±0.13,与IR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异氟醚、七氟醚、地氟醚预处理产生的心肌保护作用与激活KAT P通道有关.

  • 地氟醚对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切皮前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张雅慧;岳云;吴安石

    地氟醚是一种新型卤族吸入麻醉药,1993年在英国正式应用于临床全麻.由于其血溶性和组织溶解性低,血/气分布系数为0.42,具有诱导、苏醒迅速和麻醉深度易调节,理化性质稳定,在机体内几乎无分解代谢等特性.国外文献报道[1]地氟醚对循环系统有一定的影响.冠脉搭桥手术患者病情重,心功能差,在麻醉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大,对麻醉药的耐受力低,本研究意在观察地氟醚在冠脉搭桥手术刺激前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 地氟醚低流量麻醉的临床分析

    作者:倪华彦

    目的:探讨地氟醚低流量麻醉特点.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行胸部及上腹部择期手术患者21例,全麻诱导插管后新鲜气流量调至0.7~1.0L/mm,根据患者MAP,HR变化调节Tec6蒸发罐刻度10%~15%予以维持,并用Datex气体监测仪监测呼气末地氟醚浓度.术毕前3~5min关闭蒸发罐,加大新鲜气流量至2~5L/min以洗出地氟醚.结果:地氟醚吸入维持浓度为(13±2.5)%,吸入时间(180±30)min,术中MAP,HR,CVP波动不超过20%,术毕患者完全清醒时间为(25士6.5)min.结论:低流量地氟醚吸入麻醉实施方便、安全、易控制,苏醒迅速,清醒彻底,但因效能低,价格昂贵,在采用低流量吸入麻醉同时,如能够联合硬膜外麻醉,并提早停吸地氟醚可充分发挥其优势.

    关键词: 地氟醚 低流量 麻醉
  • 恶性高热的防治及术中术后的护理

    作者:吴晗娜

    恶性高热(malignanthypenhermia,MH)是一种具有家族遗传性的亚临床肌肉病,多表现为吸入强效全身麻醉药(氟烷、恩氟醚、异氟醚、七氟醚、地氟醚)及去极化肌松药琥珀酰胆碱后诱发的骨骼肌高代谢综合征,少数人也可因剧烈运动和发热而诱发[1,2].恶性高热发病凶险,死亡率极高.据国外报道,成人的发病率为1:(5 ~10)万,儿童为1:(30 ~50)万[3],男性发病多于女性,且各年龄段均可发生.

  • 卤代麻醉剂对呼吸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永旺;杨天德;刘桥义

    卤代麻醉剂是临床常用的吸入麻醉药,近年发现其对呼吸系统有多方面的影响,如上皮依赖性的支气管扩张作用,降低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抑制Na+的主动转运,降低肺泡上皮液体清除率,加重氧化介导的肺泡膜蛋白通透性,加重肺的炎症反应等.探讨卤代麻醉剂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对于麻醉时的临床用药具有指导意义.

  • 地氟烷预先给药对大鼠前脑缺血再灌注时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和膜电位的影响

    作者:张兵;魏霞;李文志;崔晓光;丁文刚;吴海玲

    目的 研究地氟烷预先给药对大鼠前脑缺血再灌注时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PTP)和膜电位的影响,以探讨其脑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40只,体重250~300 g,随机分为4组(n=10):假手术组(Ⅰ组)、缺血再灌注组(Ⅱ组)、1.0 MAC地氟烷组(Ⅲ组)和1.5 MAC地氟烷组(Ⅳ组),采用夹闭双侧颈总动脉合并低血压的方法建立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Ⅲ组和Ⅳ组在缺血前分别吸入地氟烷1.0 MAC和1.5 MAC 40 min.再灌注4 h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NDS),迅速断头,密度梯度离心分离线粒体,采用分光光度计法分析Ca2+诱发的线粒体肿胀,荧光分光光度计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耗散.结果 再灌注4 h,与Ⅰ组相比,Ⅱ组、Ⅲ组和Ⅳ组线粒体PTP活性、NDS升高,Ⅱ组线粒体膜电位耗散增加(P<0.05);与Ⅱ组相比,Ⅲ组和Ⅳ组线粒体PTP活性、NDS及线粒体膜电位耗散降低(P<0.05).结论 地氟烷预先给药可减轻大鼠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再灌注时神经功能,可能与其抑制线粒体的肿胀、减少线粒体膜电位的耗散有关.

  • 地氟醚预处理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影响

    作者:李渊;朱彪;薛张纲

    目的 探讨地氟醚预处理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影响.方法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接种于培养板或培养皿中,随机分为5组(n=5),正常对照组(C组)不行任何处理;缺氧/复氧组(A/R组)缺氧30 min后,复氧60 min;缺氧/复氧+炎症介质刺激组[A/R+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rhTNF-α)组]在复氧同时加入10 ng/ml rhTNF-α 10 μl;地氟醚预处理+缺氧/复氧组(Des+A/R组)及地氟醚预处理+缺氧/复氧+炎症介质刺激组(Des+A/R+ rhTNF-α组)先给予7.2%地氟醚30 min,洗脱10 min,然后进行缺氧/复氧,复氧同时加入10 ng/ml rhTNF-α 10 μl.采用流式细胞术和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测定细胞凋亡情况,计算细胞凋亡率;应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凋亡和坏死情况.结果 与C组比较,A/R组和A/R+rhTNF-α组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与A/R组比较,Des+A/R组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与A/R+rhTNF-α组比较,Des+A/R+rhTNF-α组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电镜下,A/R组和A/R+rhTNF-α组可见凋亡和坏死细胞,Des+A/R组和Des+A/R+rhTNF-α组细胞处于增殖和修复状态.结论 7.2%地氟醚预处理30 min可减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

  • 瑞芬太尼预先给药对地氟醚诱发患者交感神经兴奋作用的影响

    作者:曾静贤;何波;李珏;彭书崚;王志;王寿平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预先给药对地氟醚诱发患者交感神经兴奋作用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耳鼻喉手术患者45例,年龄18~46岁,体重40~75 kg,性别不限,ASA Ⅰ级,随机分为3组:C组、R1组和R2组,每组15例.3组均静脉注射异丙酚1.5 mg/kg,R,组和R2组靶控输注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分别为1、2 ng/ml,C组给予生理盐水.待患者意识消失(呼之不应)后,吸人地氟醚,调节地氟醚吸入浓度,地氟醚呼气末浓度逐渐达0.5 MAC(T1)、1.0 MAC(T2)、1.5 MAC(T3),每一浓度维挣5min,同时监测心率变异性,分析出低频(LF)、高频(HF)及低频/高频比值(LF/HF),记录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结果 与C组及R1组比较,R2组T2,3时HR、MAP及LF/HF降低,HF升高(P<0.05).结论 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2 ng/ml预先给药可抑制地氟醚诱发患者交感神经兴奋作用.

  • 不同性别和年龄患者罗库溴铵肌松效应的比较

    作者:刘新生;张卫;阚全程

    低温、吸入麻醉药(安氟醚、异氟醚、七氟醚、地氟醚)、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等可明显增强罗库溴铵的肌松效应[1],有关性别和年龄因素对罗库溴铵肌松效应的影响,尚需进一步探讨.

175 条记录 1/9 页 « 12345678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