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血栓前状态致早期习惯性流产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茵;庞世权;鲁婷庭;陈文萍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血栓前状态致早期习惯性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至12月收治的48例血栓前状态致早期习惯性流产患者资料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D-二聚体(D-D)、凝血酶时间(TT)、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妊娠结局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D-D、TT及PAI-1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足月产、流产、活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栓前状态,明显提高活产率,并发症少,可作为血栓前状态致早期习惯性流产治疗的重要方法。

  • 妊娠期血栓前状态孕妇凝血功能的变化分析

    作者:肖欢;高洁;金艳荣;马红梅;耿丽艳;李蕊;田丹;马唯

    目的 探讨血栓前状态孕妇剖宫产术前后凝血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 经超声诊断“暴风雪征”66例妊娠期血栓前状态孕妇以及同期住院66例下肢静脉超声正常孕妇的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以及D-二聚体(D-dimer,D-D)进行相应的对比分析,初步探讨凝血相关指标的改变与血栓前状态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血栓前状态组与正常妊娠组的PT、TT、FB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TT、D-D在血栓前状态组分别为(30.79±3.89)s和(480.81±189.75) ng/mL,正常妊娠组分别为(32.44±3.59)s和(364.74 ±81.76)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测定D-二聚体有利于协助诊断妊娠期血栓前状态,对于明显升高者进一步行下肢静脉超声明确诊断.血栓前状态孕妇产后应监测D-二聚体及超声,及时发现有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避免严重致命性肺栓塞发生.

  • 不同程度妊娠高血压患者血小板参数和凝血指标的改变及临床意义

    作者:李影

    妊娠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HDCP)是妊娠期较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是指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和子痫,是导致孕产妇和围产儿发病率及病死率增高的主要原因之一[1].国内外凝血酶时间研究显示,多种因素可导致其发生,目前HDCP的发病机制未完全阐明[2].但是,凝血与纤溶平衡失调因素所致的血液高凝状态即血栓前状态是其发病的关键因素之一.选择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在良乡医院产科病房住院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174例HDCP患者,通过检测不同程度妊娠高血压疾病在单纯性妊娠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与子痫期患者和健康妊娠晚期孕妇的血小板分析参数与凝血相关指标的变化,探讨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血小板和凝血相关参数的变化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报告如下.

  • 血栓前状态与临床疾病相关性的分析

    作者:党京丹

    血栓前状态(PTS)是多种因素引起的止血、凝血和抗凝系统失调的病理过程.血液有形成分和无形成分的生化学和流变学发生某些变化,使血液易凝,机体可能发生血栓形成的状态,即纤维蛋白产生前的状态.许多疾病在未出现明显症状之前,往往有一项或多项PTS指标出现异常,若能及时加以处理,对防止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发生无疑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血栓前状态与临床疾病相关性的分析

    作者:党京丹

    血栓前状态(PTS)是多种因素引起的止血、凝血和抗凝系统失调的病理过程.血液有形成分和无形成分的生化学和流变学发生某些变化,使血液易凝,机体可能发生血栓形成的状态,即纤维蛋白产生前的状态.许多疾病在未出现明显症状之前,往往有一项或多项PTS指标出现异常,若能及时加以处理,对防止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发生无疑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中药痰瘀清方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栓前状态的影响

    作者:周冬莉

    目的 对中药痰瘀清方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栓前状态的影响的回顾性分析. 方法 选取2010年2月-2015年2月期间,该院接收的7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随机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缬沙坦胶囊进行口服治疗,实验组则在口服缬沙坦胶囊的基础上,使用中药痰瘀清方进行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实验组患者在6个星期之后的SBP值为(126.47±5.40),DBP值为(80.50±4.15),对照组的SBP值为(139.90±6.12),DBP值为(92.17±6.00);实验组的下降程度要远远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中药痰瘀清方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栓前状态的影响明显,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不同程度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血栓前状态临床分析

    作者:徐君美

    目的 探讨对不同程度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血栓前状态分析的临床意义.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根据患者肺功能结果 分为轻度A组20例,中度B组20例及重度及极重C组20例,同时选择2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凝血指标差异.结果A组、B组、C组的HB分别为(141.4±14.6)、(145.2±15.7)、(148.2±11.5)g/L,D-D分别为(0.4±0.1)、(1.9±0.3)、(2.5±0.1)mg/L,FIB分别为(2.8±0.2)、(3.7±0.6)、(4.1±0.4)g/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在APTT、PLT及PT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程度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血栓前状态存在一定的差异,其病程程度越重,血栓前状态更加显著.

  • 护理干预对妇科腹腔镜手术血栓前状态的影响研究

    作者:潘佳佳;陈智林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妇科腹腔镜手术血栓前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10日~2015年12月10日我院收治的600例实施腹腔镜手术的妇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预防性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疼痛情况、肠道排气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PT[(9.45 ±0.36) s]、APTT[(23.04±2.36)s]短于对照组[(11.02±0.52)、(25.74±2.51)s],FIB水平[(5.48±-1.45)g/L]高于对照组[(3.58±1.03)g/L],疼痛率(1.67%)低于对照组(24.67%),下床活动时间[(2.36±0.45)d]、肠道排气时间[(1.03±0.06)d]短于对照组[(4.85±1.05)、(3.14±0.9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治疗,能缩短患者PT及APTT,提高FIB水平,减轻患者疼痛,促进患者康复.

  • 低分子肝素在血栓前状态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陈欣;付帅;孟丽丽;刘梅兰;祝丽琼;张建平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存在血栓前状态的复发性自然流产(RSA)患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2007年在本院就诊的RSA患者203例,经系统的流产病因学检查,存在血栓前状态,排除应用低分子肝素禁忌证,于常规安胎治疗补充黄体酮、叶酸、维生素E的基础上,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追踪妊娠结局,记录用药不良反应.结果 RSA孕妇中低分子肝素治疗前后,ACA阳性率、纤溶异常发生率分别为26.6%、56.7%和3.0%、2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子肝素治疗RSA后,足月活产率为81.4%,早产活产率为9.0%,流产率仅为9.6%.4例在孕期用药过程中出现少量阴道出血,1例患者出现少量牙龈出血,没有孕妇因为阴道出血事件停药.3例孕妇用药后出现肝酶升高,但程度均较轻,高AST为156 U.无皮疹、过敏、腹泻、恶心、呕吐、头痛等不良反应.结论 低分子肝素可以显著改善血栓前状态指标,包括ACA、纤溶及aβ2GP1.低分子肝素可以有效治疗RSA,改善妊娠结局,提高RSA妇女妊娠成功率.低分子肝素在妊娠期应用不良反应少,做好监测,可于孕期安全应用.

  • 纤溶系统分子标志物在妊娠高血压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作者:崔秀琴

    目的:观察纤溶系统分子标志物在妊娠高血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8月在本院住院的妇女分为正常非孕组20例、正常晚孕组20例和妊娠高血压组50例,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纤维蛋白原(Fbg)、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1(PAI-1)、D-二聚体(D-dimer)水平。结果正常晚孕组与妊娠高血压组Fbg、PAI-1、t-PA及D-dimer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非孕组(P<0.01);与正常晚孕组比较,妊娠高血压组的t-PA随着病情病化无改变(P跃0.05),Fbg、PAI-1及D-dimer随着病情加重显著升高(P<0.01)。结论妊娠高血压患者的纤溶功能明显降低,纤溶活性受到抑制,导致机体血液呈高凝状态与严重的血栓前状态,检测血浆纤溶系统分子标志物,有助于早期发现血栓前状态,有利于预防血栓形成并减少并发症。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栓前状态特征分析402例

    作者:潘慧芳;高庆双;赵玉萍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栓前状态(Pts)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方法用全自动血凝仪和全自动血液流变分析仪分别检测40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24小时内及384例健康对照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和全血粘度(高切200s/mpa.s 低切5s/mpa.s)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和全血粘度(高切200s/mpa.s 低切5s/mpa.s)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增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 <0.05)。结论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测定可以作为脑梗死患者血栓前状态初筛实验。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血小板P-选择素浓度变化及降压治疗对其的影响

    作者:邓海;夏小杰;陈红;陈筱潮

    目的 研究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浆血小板活化标志物P-选择素(Ps)浓度变化及降压治疗对其的影响,探讨EH患者血栓前状态(PTS)发生的机制及降压治疗能减少血栓事件的机制.方法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30例EH患者(EH组)分别于降压治疗前、治疗后测定血浆Ps浓度,并与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相比较.结果 EH组患者降压治疗前红细胞压积(Hct)与血浆Ps浓度比对照组明显升高;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与钙通道阻断剂(CCB)联合降压治疗6周后,Hct与血浆Ps浓度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收缩压、舒张压与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血小板计数无相关性,而与Hct及Ps呈正相关.结论 EH患者体内存在PTS与血小板活化有关,ACEI与CCB联合降压治疗能减少血小板活化,改善PTS.

  • 低分子肝素治疗肺心病血栓前状态的近期疗效及血流动力学变化

    作者:徐盈;陈国兵;余天燕;吴海燕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肺心病血栓前状态的近期疗效和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选择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1 1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都给予一般治疗,治疗组加用低分子肝素0.4 ml(4000 AxaIU),皮下注射,Q12h,共10d.结果 低分子肝素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血栓前状态10d,治疗组总有效率96.6%(57/59),对照组总有效率70.2% (42/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1)、人凝血酶原片段(F1+2)、纤维蛋白原(FIB)、人血浆a颗粒膜蛋白(GMP-140)、D二聚体(DD)、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为(0.42±0.17) mL/L、(0.95±0.46) mmoL/L、(3.25±1.24) g/L、(57.83±25.91) mg/L、(6.15±1.70) mg/L、(53±4.5) mm Hg,和治疗前比(0.67±0.21) mL/L、(1.90±0.81) mmoL/L、(5.19±1.2) g/L、(78.65±27.01)mg/L、(13.10±2.72) mg/L、(67±5.0) mm Hg降低,氧分压(PaO2)治疗后(71±6.0) mm Hg比治疗前(60±6.5) mm Hg增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虽血气指标有改善,而凝血标志物未见改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10d后,治疗组PaCO2明显降低,PaO2显著增高,全血粘度高切变率、低切变率、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聚集指数、血小板计数,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治疗肺心病血栓前状态效果明显,安全有效.

  • 通心络胶囊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血栓前状态指标的影响

    作者:魏峥;廖志山;孙冠珠;张敏

    目的 探讨通心络胶囊联合阿司匹林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血栓前状态指标的影响.方法 60例NVA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口服肠溶阿司匹林150 mg/d,同时口服通心络胶囊3粒/次,3次/d;对照组30例,给予单纯口服肠溶阿司匹林150 mg/d.所有患者均给予基础疾病治疗,观察服药期间症状、体征及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血栓素B2(TXB2)、有无左心房血栓形成及栓塞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均无脑卒中发生.对照组有1例患者发生左股深、浅静脉内血栓栓塞.治疗组TXB2、FIB明显降低,PT、TT、APTT均较对照组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通心络胶囊联合阿司匹林在改善NVAF患者血栓前状态指标方面优于单纯用阿司匹林,能有效预防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

  • 低分子肝素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血栓前状态的研究

    作者:崔朝勃;班海玲;李龙芸

    据报道,肺癌存在血栓前状态[1],肺癌易并发肺血栓栓塞[2].因此,我们自2001年2月~2003年12月,应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观察疗效及对血栓标志物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bg)、组织型血浆酶原激活剂(t-PA)及血浆酶原激活抑制剂(PAI)的影响.

  • 溃疡性结肠炎并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一例

    作者:郭晓鹤;秦咏梅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主要累及直肠乙状结肠黏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反应,病程迁延,反复发作,病因和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明确,患者发生炎性反应时可能直接或间接地造成组织损伤,肠系膜血管可出现多灶性的微梗死,发生血小板栓塞性疾病的概率比正常人要高,这可能与患者体内血小板处于活化状态密切相关,表明患者处于明显的血栓前状态,血栓前状态作为溃疡性结肠炎肠外表现之一,临床易于忽视.现报道溃疡性结肠炎并下肢静脉血栓形成1例.

  • 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高血压血脂正常患者应用辛伐他汀改善其血栓前状态的研究分析

    作者:史文英;李建玲

    目的 研究辛伐他汀对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合并高血压血脂正常患者血栓前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血脂正常的OSAS合并高血压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48例(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常规组48例(给予常规治疗),另选取4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血小板颗粒膜蛋白-140(GMP-140)、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水平的变化.结果 两组OSAS合并高血压患者治疗前NO、t-PA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T-1、vWF、GMP-140、PAI-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及常规组治疗后NO、t-PA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升高明显,同时也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及常规组治疗后ET-1、vWF、GMP-140及PAI-1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明显,同时也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OSAS合并高血压血脂正常的患者,辛伐他汀可通过提高血浆NO、t-PA水平并降低ET-1、vWF、GMP-140、PAI-1水平等非调脂机制改善血栓前状态.

  • 前列地尔联合甲泼尼龙针改善血栓前状态治疗AECOPD临床分析

    作者:叶海峰;谢海波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联合甲泼尼龙对AECOPD炎症以及血栓前状态的影响,并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8月~ 2013年8月于舟山市妇幼保健院进行治疗的AECOPD患者100例,随机分成甲泼尼龙治疗对照组和前列地尔联合甲泼尼龙治疗观察组,每组50例.IL-6、TNF-α表达的检测使用ELISA法.比较两组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等血液流变指标,以及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出现显著减低(P<0.05),但观察组的减低效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IL-6、TNF-α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IL-6和TNF-α均显著减低(P<0.05和P<0.01),但治疗后IL-6、TNF-α表达水平在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咳嗽缓解时间、呼吸困难消失时间、哕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5.74±1.62、3.68±0.76、5.27 ±1.24、9.74 ±2.28天,显著长于观察组的3.76±1.03、2.53±0.58、3.36±0.88、7.22±1.69天(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0.O%,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6.O%(P<0.05).结论 前列地尔联合甲泼尼龙治疗AECOPD,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栓前状态,抑制炎性反应,临床安全、有效,值得推广使用.

  • 止血参数在急性脑梗塞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现亭;卢金镶;马存建;徐敬华

    急性脑梗塞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早期防治已是当务之急.如今血栓前状态(Prethromboticstate,PTS)的研究已逐步展开,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工作表明,血栓形成是在血管内皮细胞、血小板、凝血、抗凝、纤溶系统以及血液流变学等多种因素改变的综合作用下发生的,这些因素在血栓形成之前已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为此我们对153例脑梗塞病人在治疗前进行了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凝血酶时间测定(TT)、纤维蛋白原测定(FiB)、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测定(vWF:Ag)、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表面颗粒膜蛋白试验(GMp-140)、抗溶血酶Ⅲ(AT-Ⅲ)、纤溶活性分子标志物--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测定(t-PA)、血液流变学四项指标:全血粘度(高切)、全血粘度(低切)、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HCT)、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反应速率(FM-PV)及D-二聚体(D-D)共16项测试,并与正常人(做对照组)的上述检测项目进行比较分析,初步筛选出临床价值较高的指标作为今后急性脑梗塞、血栓前状态的诊断指标,现报道如下:

  • 心力衰竭患者血栓前状态临床研究

    作者:穆利英;杜凤和;徐秀英

    目的 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F)时血栓前状态标志物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52例CHF患者及38例健康体检者血浆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纤维蛋白原(Fg)、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内皮素-1(ET-1)、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水平.结果 不同程度CHF患者的血浆PAI-1、Fg、ET-1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结论 CHF存在血栓前状态,并与CHF的严重程度有关.

602 条记录 5/31 页 « 12345678...303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