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颈内静脉与股静脉置管用于血液透析临时通路的护理体会

    作者:马睛

    建立和维护一个良好的血液循环系统通路(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顺利进行和充分透析的重要条件.对于临时透析比如急性肾衰竭,各类毒物或药物中毒需要临时透析的病人,或者慢性肾功能衰竭未建立长期透析通路的病人,或者无法建立合适的动静脉瘘内瘘的病人,采用单针双腔导管插人颈内静脉或股静脉做为血管通路的途径.良好的血管通路被称为血透患者的“生命线[1].

  • 23例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A-V 脉内瘘的护理体会

    作者:夏建美;叶雪萍;钱萍

    维持性血液透析为慢性肾衰竭治疗的主要手段,A-V 脉内瘘为维持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如何保护内瘘,特别是老年维持性透析患者的内瘘,我结合临床工作写了一些护理体会

  • 内瘘穿刺针的方向对内瘘的影响

    作者:崔英姿

    目的:探讨内瘘穿刺针方向对内瘘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6 年 10 月~2017 年 10 月本院血液透析室收治的 43 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年龄不限,均属于成熟内瘘.所有患者中其中女性 29 例,男性 14 例,肾衰竭原发病肾病 11 例,高血压肾病 12 例,糖尿病肾病 13 例,痛风肾 7 例.将其分为三组,分别是 15 例向心方向穿刺组,1 5 例离心方向穿刺组,1 3 例交替方向穿刺组,比较分析三组患者的穿刺结果.结果:穿刺结果显示,向心方向组狭窄发生率比较高,离心方向组血管瘤的发生率高.结论:交替穿刺在临床中有很好的应用价值,穿刺成功率的提高,有效预防内瘘并发症发生,延长内瘘寿命,延长患者的寿命,提高生存质量.

  • 改良拔针法在维持性血透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宋崧柳;沈婷;张瑜;沈娴

    目的:探讨两种拔针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和疼痛的影响.方法:采用传统拔针方法和先旋转后快拔针方法.从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随机选择50名,分为传统组和改良组两组,通过两个月的临床观察共2000次对患者出现疼痛、出血、血肿、内瘘堵塞等并发症的次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改良组疼痛、出血、血肿、内瘘堵塞(完全性、不完全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2.8%、0.9%、4%、6%,均明显少于传统组(分别为9%、2.2%、10%、6%)(均P<0.05).结论:改良拔针法能减少内瘘的疼痛、出血、血肿、堵塞的发生率.为保证其透析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命具有临床指导意义.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中值得推广和应用.

  • 动静脉内瘘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中的护理体会

    作者:尹艳丽;李相卿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方法 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经验.结果与结论 通过有效护理,可以减少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血透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内瘘 护理
  • 血液透析内瘘并发症护理

    作者:李源源

    本文通过案例入手,对血液透析内瘘并发症进行分析和叙述,经过对比实验数据,得出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末期患者延长生命、提高存活质量的重要治疗措施等结论.

  •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

    作者:杨巧红

    目的 探讨我院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方法 对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我院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手术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60例内瘘手术患者通过术前、中、后期的不同的细致护理后,58例得到了有效治疗和提高,仅2例动静脉内瘘闭塞,提高了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结论 护士针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动静脉内瘘通过全面的护理工作,使血管通路维持良好,减少动静脉内瘘闭塞,患者积极沟通,配合治疗,细致的护理工作在血液透析内瘘患者中起着重要作用.

  • 透析病人自体动、静脉内瘘的维护

    作者:王毅

    自从1966年意大利人Brescia和Cimino创建的永久性动、静脉内瘘使血液透析成为广泛应用的生命支持系统,至今仍是经典的永久性血管通路,其优点是感染发生率低、保存时间长,活动自如,但能否保证足够的血流量是影响透析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和长期存活的基本条件.正确使用,细心地呵护,可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也就能延长患者的寿命.现就对我科维持性透析患者内瘘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关键词: 自体动 静脉 内瘘 维护
  • 郁金香形保护套穿刺针在血液透析病人中的应用

    作者:张渊;范建桢;黄琴红;周薇;杜爱燕

    [目的]观察郁金香形保护套穿刺针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7月—2016年12月,便利抽样法本院血液净化中心行透析治疗的200例尿毒症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00例.对照组病人采用普通的血液透析穿刺针,试验组病人采用郁金香型保护套穿刺针,比较处置两种穿刺针的时间、引起工作人员针刺伤和皮肤黏膜污染情况.[结果]试验组处置穿刺针的时间、引起工作人员针刺伤发生次数及发生皮肤黏膜污染例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郁金香形保护套穿刺针的应用降低了针刺伤的发生和皮肤黏膜污染情况,降低了护士职业风险.

  • 永久性双腔导管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护理

    作者:吴红卫;朱丽;何英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尿毒症患者得以长期生存成为可能,为保证血液透析长期有效进行,建立和护理好一条良好的血管通路是关键,血管通路包括各种内、外瘘和临时性、永久性深静脉置管术.但由于部分血管条件差的患者及老年患者无法建立动、静脉内瘘,而临时性深静脉置管术保留时间短、易感染,对于需行长期血液透析的患者就不合适[1].近年来,具有涤纶环的永久性双腔导管日益受到临床工作者的推崇.

  • 人造血管的应用与护理

    作者:何英;吴红卫;朱丽;丁晓仙

    上肢桡动脉-头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治疗常用的通路.但是临床上常常遇到头静脉闭塞或口径太细,多次行内瘘手术均失败,又需要靠血液透析维持生命时,可采用人造血管移植.我科自2005年起填补了昆山市血透病人中无人造瘘管的空白,使那些遭受多次穿刺痛苦的病人从此可以减少疼痛,从而获得很好的透析效果,在平时的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报告如下:

  • 腹腔镜在胆囊急性炎症期的处理

    作者:黎亮

    胆囊急性炎症在临床上常见,多系结石胆囊嵌顿于胆囊颈、胆囊管所致.结石可压迫肝总管导致狭窄或形成内瘘.我院于2003年11月~2006年12月通过腹腔镜治疗处于急性炎症期胆囊炎共98例(其中胆囊颈部结石62例、胆囊管结石16例),采用多种手术方法,无主要并发症.

  • 延续性护理在尿毒症内瘘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郭雪梅;文清;艾丹;朱雪英

    目的 研究延续性护理在尿毒症内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尿毒症内瘘患者5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出院指导与日常生活教育,观察组在传统出院指导与日常生活教育的基础上,由专职护士合理应用健康教育、功能锻炼、心理指导、饮食指导等管理模式结合微信等平台实施连续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健康知识了解程度.结果 观察组内瘘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尿毒症内瘘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能够降低内瘘并发症的发生,延长内瘘使用寿命.

  • 糖尿病尿毒症患者首次血管通路建立的初步探讨

    作者:唐雅望;彭洪涛;张玉海

    目的:根据糖尿病患者的不同情况,通过采用不同手术方式及不同部分建立首次动、静脉内瘘,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方法:通过临床指标及超声检查,选择合适的静脉及动脉,特别是选择动脉壁条件好的血管.如果患者外周动脉出现狭窄或硬化,并且考虑到糖尿病患者的存活时间相对较短,因此肘窝部是此类患者首次动、静脉内瘘的首选部位.手术后应对患者进行仔细观察,当患者内瘘功能减退时(但并未完全失功),纠正其诱因(如血管通路狭窄、动脉瘤等).结果:1995年1月-1997年12月间共作138次首次动-静脉内瘘手术(首次动、静脉内瘘手术术后6月内接受肾移植手术的患者未包括在内,首次动、静脉内瘘手术术后6月内因各种原因死亡的患者未包括在内),无1例采用人造血管或尸体血管,138例患者中,有36 例(26.1%)是糖尿病患者,平均随访时间是46.4±20.6月.106例患者首次动、静脉内瘘的位置是腕部或前臂(非糖尿病患者95例,糖尿病患者11例).32例患者首次动、静脉内瘘的位置是肘部(非糖尿病患者7例,糖尿病患者25例).由于手术前对患者血管进行严格的选择,术后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患者的主要观察结果基本相似,但导致内瘘修正手术的原因略有不同.结论:通过术前严格对患者血管进行选择,可以提高糖尿病性尿毒症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成功率.糖尿病性尿毒症患者应首选自身血管.

    关键词: 肾/移植 糖尿病 内瘘
  • “品管圈”活动降低动静脉内瘘穿刺的失败率

    作者:蒲晓华

    目的:探讨品管圈实践在降低动静脉内瘘穿刺失败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主题评审,品管圈圈员采取头脑风暴法,对降低动静脉内瘘穿刺失败率中存在的问题各抒己见,对动静脉穿刺进行现状调查,后总结分析、解决对策、终落实到实际护理工作中。通过对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600例次情况分析。结果:通过头脑风暴讨论分析,将影响患者内瘘穿刺失败率的因素分为护士操作技术不规范;患者血管因素;心理因素;健康教育四方面的原因。根据四方面开展针对性改善措施。在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共统计分析65例次,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共统计分析19例,失败率由原来的10.8%降至3.2%(P﹤0.05),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情况明显减少。结论:品管圈实践的开展有助于降低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失败率。

  • 血液透析病人人造血管内瘘的穿刺及护理体会

    作者:张竹

    目的:总结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成形术的护理及穿刺后护理.方法:对我科100例人造血管内瘘患者术后进行观察、健康教育、护理.结果:通过我科的精心护理100例患者人造血管内瘘首次开通率为100%,99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人造血管内瘘的护理研究

    作者:黎鸫鸫;应王静;周秀玲

    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但是有部分病人如老年人、肥胖病人及糖尿病病人等,由于血管弹性差,静脉纤细、缺短、闭塞及脆性增强等因素,难以建立理想的自体血管内瘘,故需进行人造血管移植建立动静脉内瘘.人造血管具有生物相容性好,长期通畅率高,血流量大,能反复穿刺及使用时间长等优点.但由于人造血管管壁纤维受损后不能修复,因此人造血管的穿刺和护理,对延长瘘管的使用寿命非常重要.

  • 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预防作用探讨

    作者:陈婧利

    目的: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预防作用。方法将我院肾内科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间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及对照组5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及内瘘血流量。结果观察组出现并发症共10例(18.18%),对照组出现并发症共15例(27.27%),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内瘘血流量为(255.3±22.3)ml/min;对照组内瘘血流量为(212.3±19.3)ml/min,观察组内瘘血流量要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可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 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作者:朱秋云

    目的:对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维持性血透患者98例,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为49例.对照组患者仅接受维持性血透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针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结果:经过一段时间后统计结果,观察组在出血、感染、血管瘤、血栓的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为维持性血透患者开展护理工作的过程中,重视其早期护理干预,对于降低其内瘘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459 条记录 23/23 页 « 12...1516171819202122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