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凝血和抗凝及纤溶功能改变在进展型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吕涌涛;芦璐;葛汝村

    目的研究进展型脑梗死患者凝血、抗凝和纤溶系统功能指标的变化,探讨进展型脑梗死的发病机制,为其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比检测了209例进展型脑梗死患者与209例完全型脑梗死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含量、抗凝血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活性水平.结果与完全型脑梗死患者比较,进展型脑梗死患者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显著缩短,抗凝血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水平显著降低,而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进展型脑梗死患者存在着明显的高凝血和较低的抗凝和纤溶活性.

  • 阿司匹林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

    作者:李世军;张丽;李小鹰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是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在内的一组血栓栓塞性疾病,是遗传性和获得性等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全身性疾病.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异常凝结,导致静脉回流障碍的疾病.好发于下肢深静脉,可无症状或局部疼痛、压痛和远端肢体水肿.发生于腘静脉以上的近端DVT是PTE栓子的重要来源.

  • 冠心病患者血浆组织因子抗凝血酶复合物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路亚枫;翟艳苓;胡大一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血浆组织因子(TF)、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临床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2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5例、稳定型心绞痛(SAP)18例,并选15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血浆TF活性测定采用发色底物法,TAT含量测定采用ELISA法. 结果 (1)AMI组、对照组、SAP组比较,血浆TF分别为(217.9+123.6)、(113.2+47.3)、(114.7+48.0)ng/L,TAT分别为(25.7+10.8)、(7.3+6.3)与(7.1+5.3)ng/L,AMI组血浆TF活性与UA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T含量较UAP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UAP组血浆TF活性、TAT含量较健康对照组及SAP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SAP组血浆TF活性、TAT含量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AMI、UAP患者存在异常激活的高凝状态,TF触发的外源性凝血途径,在冠状动脉血栓形成中发挥作用.

  • 活化蛋白C抵抗对老年人凝血、抗凝血系统指标的影响

    作者:赵文;门剑龙

    目的探讨活化蛋白C抵抗(APCR)对老年血栓性疾病患者凝血、抗凝血系统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凝血酶原片段1+2(F1+2)、纤维蛋白肽A(FPA)、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SFMC);使用CA-530血液凝固仪测定纤维蛋白原(FIB)、抗凝血酶-Ⅲ抗原(AT-Ⅲ:Ag)及活性(AT-Ⅲ:A)、蛋白C抗原(PC:Ag)及活性(PC:A)及APCR。结果老年血栓性疾病患者中APCR正常者血F1+2、FPA、SFMC和FIB分别为(5.4±0.6)nmol/L、(6.9±1.9)μg/L、(72.4±8.7)g/L和(5.18±0.68)g/L,与健康老年人〔(2.6±1.3)nmol/L、(4.8±2.3)μg/L、(56.3±11.7)g/L和(3.82±0.74)g/L〕比较显著增高(P<0.01);血AT-Ⅲ:Ag和PC:Ag分别为(212±19)mg/L和(63.5±9.2)mg/L,较健康老年人〔(255±26)mg/L和(82.7±20.1)mg/L〕显著降低(P<0.01),APCR阳性者上述改变更为显著。结论APCR可导致老年血栓性疾病患者凝血途径活化加速,凝血系统功能显著增强,抗凝血系统功能显著降低,这可能是APCR阳性者血栓形成危险性高于APCR正常者的原因之一。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浆止凝血分子标志物水平变化的意义

    作者:侍庆;陈晨;王学锋;王鸿利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血浆止凝血分子标志物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对45例妊高征孕妇(妊高征组,其中轻度20例、中度15例、重度10例)及20例正常孕妇(正常妊娠组)分娩前后的血浆止凝血分子标志物进行检测.其中,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两组孕妇分娩前后的P-选择素、凝血酶原片段1+2(F1+2)、D-二聚体、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AP);采用发色底物法检测两组孕妇分娩前后的抗凝血酶活性.结果 (1)P-选择素:妊高征组中、重度孕妇分娩前分别为(66±24)μg/L、(80±30)μg/L,正常妊娠组为(49±15)μg/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分娩后妊高征组重度孕妇为(65±34)μg/L,正常妊娠组为(40±12)μg/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F1+2:妊高征组轻、中、重度孕妇分娩前分别为(2.2±0.2)nmol/L、(2.3±0.4)nmol/L、(2.2±0.2)nmol/L,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的(1.2±0.3)n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3)D-二聚体:妊高征组轻、中、重度孕妇分别为(0.7±0.1)mg/L、(0.7±0.3)mg/L、(0.8±0.2)mg/L,正常妊娠组为(0.4±0.1)mg/L,妊高征组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P<0.05),且妊高征组重度孕妇D-二聚体水平高于中度及轻度孕妇.(4)PAP:妊高征组轻、中、重度孕妇分娩前分别为(0.7±0.4)mg/L、(0.8±0.4)mg/L、(0.8±0.4)mg/L,均高于正常妊娠组的(0.7±0.3)mg/L(P<0.05),且妊高征组轻、中、重孕妇PAP的升高水平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两组孕妇分娩后PAP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5)抗凝血酶活性:正常妊娠组为(108±17)%,而在妊高征组则显著降低,其中重度孕妇为(44±37)%、中度孕妇为(64±25)%、轻度孕妇为(83±39)%,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妊高征组中、重度孕妇又显著低于轻度孕妇(P<0.01).结论 P-选择素及 F1+2可用于高危妊娠的筛查,D-二聚体可作为妊高征孕妇早期DIC的监测,抗凝血酶活性是反映妊高征疾病严重程度的有效指标.以上这些止凝血分子标志物可作为妊高征患者血栓前状态的监测指标.

  • 缺血性脑梗死早期溶栓治疗的现状

    作者:张春;贾雄山;张瑞清

    缺血性脑梗死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缺血性脑梗死的发病且愈来愈年轻化,近年对这一疾病的病理生理学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目前,溶栓药物的应用,介入放射技术和导管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急性期治疗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治疗方法.

  • 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浆PT、APTT、Fg、AT-Ⅲ含量变化与临床研究

    作者:王丽;祝伟华

    目的 探讨脑梗死急性期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Fg)、抗血凝酶-Ⅲ(AT-Ⅲ)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并给予药物干预.方法 将95例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分为进展型和完全型.分别给予抗凝和常规药物治疗,检测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变化.结果 完全型脑梗死上述各凝血因子指标较正常差异无显著性,进展型Fg增高、AT-Ⅲ减少,差异有显著性.对进展型和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后,可有效降低Fg、AT-Ⅲ含量.结论 进展型脑梗死急性期存在血浆凝血、抗凝纤溶功能异常;给予低分子肝素钙、对治疗脑梗死急性期进展型有临床意义,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对急性期完全型脑梗死则没有临床意义.

    关键词: 脑梗死 抗凝血酶类
  • 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浆PT、APTT、Fg、AT-Ⅲ含量变化与临床

    作者:王丽;祝伟华

    目的 探讨脑梗死急性期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Fg)、抗血凝酶-Ⅲ(AT-Ⅲ)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并给予药物干预.方法 将82例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分为进展型和完全型.分别给予抗凝和常规药物治疗,检测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变化.结果 完全型脑梗死上述各凝血因子指标较正常差异无显著性,进展型Fg增高、AT-Ⅲ减少,差异有显著性.对进展型和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后,可有效降低Fg、AT-Ⅲ含量.结论 进展型脑梗死急性期存在血浆凝血、抗凝纤溶功能异常;给予低分子肝素钙、对治疗脑梗死急性期进展型有临床意义,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对急性期完全型脑梗死则没有临床意义.

    关键词: 脑梗死 抗凝血酶类
  • 血栓性疾病患者抗凝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郑昌成;吴竞生;丁凯阳;李洁;胡何杰;丁小玲;刘欣;蔡晓燕;朱薇波

    目的 探讨血栓性疾病患者蛋白C(PC)、蛋白S(PS)和抗凝血酶(AT)活性水平检测在排除常见获得性血栓危险因素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85例血栓性疾病患者与50名正常健康对照者血浆PC、PS、AT活性水平,并作比较分析.结果 85例血栓性疾病患者中位年龄42(17~69)岁.其中≤45岁者60例(70.6%).动脉血栓组和静脉血栓组患者PC、PS、AT活性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复发组PC、PS、AT平均活性低于初发组(P<0.01);年龄≤45岁患者组PC、PS、AT平均活性低于45岁以上组(P<0.01).共有26例(30.6%)患者存在抗凝蛋白活性降低;PS活性降低的发生率高(10.6%),其次为PC活性降低(8.2%),AT活性降低和联合活性降低(各占5.9%).结论 无明确常见获得性血栓危险因素的血栓患者发病年龄较轻,且普遍存在抗凝蛋白水平低下;抗凝蛋白活性降低不仅与血栓性疾病的发生有关,而且与血栓复发密切相关.

  • 内皮细胞损害凝血功能异常与子痫前期发病的研究

    作者:李增彦;梁媛

    目的:探讨凝血分子标记物在子痫前期发病中的作用.方法:使用SYSMEX CA7000全自动血凝分析系统检测27例正常妊娠妇女(A组)和102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单纯妊娠期高血压及轻度子痫前期(B组)45例,重度子痫前期(C组)57例]的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抗凝血酶(AT)活性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结果:①C组AT活性低于A组和8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与B组的AT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C组vWF水平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与B组的vW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A组与B组、C组出凝血功能指标(PT,APTT和FI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重度子痫前期并发症组(n=40)AT活性低于无并发症组(1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WF水平高于无并发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监测vWF和AT水平有助于观察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情况,用以指导临床药物的使用,改善子痫前期患者的预后.

  • 结肠癌患者凝血、抗凝、纤溶指标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陈君;郑晓莉;刘蕊

    目的:探讨结肠癌患者凝血、抗凝、纤溶指标的变化与其病理分型、分化程度、转移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结肠癌患者109例,对照组41例.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纤维蛋白原(FIB)、抗凝血酶(AT)、D-二聚体(D-Dimer).结果:PT、APTT随病情加重稍有延长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IB、D-Dimer随病情加重而增高,AT随病情加重活性逐渐降低,此3项指标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癌患者存在明显的凝血、抗凝及纤溶机制的异常且其变化与病情发展及预后有关.

  • 老年脓毒症患者抗凝血纤溶系统功能改变的研究

    作者:门剑龙

    脓毒症可导致患者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或者多器官功能衰竭等致死性并发症,文献显示,患者年龄越大,预后越差[1].在老年人群中,脓毒症病死率更高.有研究表明,患者凝血、抗凝血、内皮等系统功能的异常与炎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2].笔者对97例老年脓毒症患者进行上述各系统参数测定,探讨脓毒症对老年患者各系统的影响以及与预后的相关性.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凝血指标的变化

    作者:王少霞;吴海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是一种严重危害健康的肺部疾病,急性加重常与感染、缺氧、酸中毒及肺动脉高压等有关.

  • 降纤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113例

    作者:张玉萍

    脑梗死是由于脑动脉血液循环障碍所致,临床发病率较高.近年来采用溶栓治疗及抗凝治疗获得一定疗效[1].笔者于2002年1月至2005年8月采用降纤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113例,并与单纯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98例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浆抗凝血酶Ⅲ及凝血3项的测定

    作者:吕元文;姜正华;李昌喜;朱慕云;丁平;汤艳

    抗凝血酶Ⅲ(AT-Ⅲ)为人体血浆中重要的一种生理性抗凝的物质.AT-Ⅲ含量降低易致血栓形成.我们通过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血浆AT-Ⅲ水平及凝血3项,以期探讨AT-Ⅲ及凝血指标的改变在COP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 危重患者抗凝血酶与纤溶功能的动态变化

    作者:潘景业;王明山;王均炉;徐斐;金艳慧

    目的观察危重患者抗凝血酶和纤维蛋白溶解功能的变化.方法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患者87例(病例组),病例组按不同的临床表现,以有无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或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将患者分为SIRS组(n=68)与非SIRS组(n=19)、MODS组(n=37)与非MODS组(n=50).选择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31人,作为对照组(n=31).分别测定病例组患者进入ICU第1、3、5天静脉血血小板计数(PLT)及血浆抗凝血酶活性(AT:A)、纤溶酶原活性(PLG:A)、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浓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进入ICU第1天血浆AT:A、PLG:A、PLT降低,血浆FIB、D-D浓度升高(P<0.01);与非SIRS组、非MODS组比较,SIRS组、MODS组各时间点血浆AT:A、PLG:A、PLT降低,血浆D-D浓度升高(P<0.01);与进入ICU第1天比较,第3、5天SIRS组、MODS组血浆D-D浓度升高,第5天血浆PLT,FIB浓度下降(P<0.05或0.01);第5天MODS组血浆PLG:A降低(P<0.05);第5天非MODS组血浆AT:A、PLG:A升高(P<0.05).结论血浆AT:A、PLG:A、PLT、FIB及D-D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SIRS和MODS病情的严重程度,还可作为SIRS和MODS的辅助诊断指标,有助于早期预防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

  • 生理性抗凝机制在脓毒症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荃;钱素云

    研究证实,生理性抗凝机制受损在脓毒症的纤溶与凝血改变中起重要作用,并影响该病的预后.因此人们在深入研究其改变的同时,也将之试用于脓毒症的治疗以期改善该病不容乐观的治疗现状.该文就生理性抗凝机制的组成、生物学特点及其在脓毒症中的改变和临床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促凝和抗凝血因子变化分析

    作者:邓永东;彭雪彬;姚立琼;李海;谭榜云;马超群

    目的 了解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促凝、抗凝血因子以及临床常规凝血指标的变化,明确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门诊及住院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05例,根据Child-Pugh分级分为3组:A级组(n=42)、B级组(n=39)、C级组(n =24),对所有患者检测常用临床凝血指标如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因子(Ⅱ、Ⅴ、Ⅶ、Ⅷ、Ⅺ),抗凝血因子抗凝血酶(AT)、蛋白C(PC)、游离蛋白S(FPS).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结果 不同Child-Pugh分级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PT、APT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55.11、12.09,P值均<0.001),C级组均显著高于B级和A级组,B级组均显著高于A级组(P值均<0.05).凝血因子Ⅱ、Ⅴ、Ⅶ、Ⅺ活性在不同Child-Pugh分级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2.52、14.77、38.88、9.24,P值均<0.001),C级组均显著低于B级和A级组,B级组均显著低于A级组(P值均<0.05).不同Child-Pugh分级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凝血因子Ⅷ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44,P<0.05),C级患者的凝血因子Ⅷ活性显著高于B级和A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A级与B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Child-Pugh分级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AT、PC、FPS活性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5.90、30.46、15.58,P值均<0.001),C级组均显著低于B级和A级组,B级组均显著低于A级组(P值均<0.05).相关分析发现,Child-Pugh分级与凝血因子Ⅱ、Ⅴ、Ⅶ、Ⅺ及抗凝血因子PC、FPS、AT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687、-0.460、-0.706、-0.426、-0.723、-0.646、-0.468,P值均<0.001),其中与凝血因子Ⅱ、Ⅶ、抗凝血因子PC的相关性较强.而凝血因子Ⅱ、Ⅶ与抗凝血因子PC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51、0.745,P值均<0.001).结论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促凝血因子减少的同时伴有抗凝血因子的减少,而两者的变化有明显的相关性,可能在体内重新形成一种不稳定的平衡,并不是常规认为的低凝状态.

  • 纳豆激酶在大鼠机体内外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作者:邵玉英;聂凤环;马静洁

    [目的]探讨纳豆激酶对大鼠机体内外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对大鼠纤维蛋白原含量、凝血酶时间、添加小蓟的血浆凝固时间及优球蛋白溶解时间的测定,评价纳豆激酶对凝血功能的影响.[结果]纳豆激酶可明显降低大鼠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使添加小蓟的血浆不发生凝固,延长凝血酶时间,提高优球蛋白溶解活性.[结论]纳豆激酶在大鼠体内外均具有较好的抗凝血作用.

  • 抗血栓药物在血管外科药物治疗中的进展

    作者:景在平;冯翔

    本文介绍了抗血栓药物在血管外科应用的进展,既有一些新研制药物的药理作用及研制情况,也包括一些已应用多年但仍在临床发挥重要作用的药物,以及在临床应用研究中的新发现和规范性应用问题.文章将抗血栓药物按照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血药物两大类别,分别介绍不同药物的药理作用、用途、使用方法,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

44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