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正文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促凝和抗凝血因子变化分析

邓永东;彭雪彬;姚立琼;李海;谭榜云;马超群

摘要: 目的 了解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促凝、抗凝血因子以及临床常规凝血指标的变化,明确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门诊及住院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05例,根据Child-Pugh分级分为3组:A级组(n=42)、B级组(n=39)、C级组(n =24),对所有患者检测常用临床凝血指标如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因子(Ⅱ、Ⅴ、Ⅶ、Ⅷ、Ⅺ),抗凝血因子抗凝血酶(AT)、蛋白C(PC)、游离蛋白S(FPS).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结果 不同Child-Pugh分级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PT、APT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55.11、12.09,P值均<0.001),C级组均显著高于B级和A级组,B级组均显著高于A级组(P值均<0.05).凝血因子Ⅱ、Ⅴ、Ⅶ、Ⅺ活性在不同Child-Pugh分级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2.52、14.77、38.88、9.24,P值均<0.001),C级组均显著低于B级和A级组,B级组均显著低于A级组(P值均<0.05).不同Child-Pugh分级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凝血因子Ⅷ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44,P<0.05),C级患者的凝血因子Ⅷ活性显著高于B级和A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A级与B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Child-Pugh分级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AT、PC、FPS活性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5.90、30.46、15.58,P值均<0.001),C级组均显著低于B级和A级组,B级组均显著低于A级组(P值均<0.05).相关分析发现,Child-Pugh分级与凝血因子Ⅱ、Ⅴ、Ⅶ、Ⅺ及抗凝血因子PC、FPS、AT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687、-0.460、-0.706、-0.426、-0.723、-0.646、-0.468,P值均<0.001),其中与凝血因子Ⅱ、Ⅶ、抗凝血因子PC的相关性较强.而凝血因子Ⅱ、Ⅶ与抗凝血因子PC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51、0.745,P值均<0.001).结论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促凝血因子减少的同时伴有抗凝血因子的减少,而两者的变化有明显的相关性,可能在体内重新形成一种不稳定的平衡,并不是常规认为的低凝状态.

同期刊相关文献推荐

临床肝胆病

统计源期刊 审稿时间:1-3个月 早咨询早发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