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核素法探测前哨淋巴结在早期宫颈癌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张雯杰;郑容;吴令英;李晓光;陈盛祖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定位法探测宫颈癌前哨淋巴结(SLN),并评价前哨淋巴结对早期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状况的预测价值.方法2004年8月-2005年3月间收治的37例早期宫颈癌患者,Ⅰ b1期19例,Ⅰ b2期15例,Ⅱa期3例.术前注射99Tcm-右旋糖酐(DX),进行SLN显像;术中用γ探针探测放射性热点;对离体淋巴结再次进行探测,明确SLN.随后行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所有切除的SLN及非SLN分别送常规病理检查.结果①本组37例病人,SLN检出率为97.3%(36/37).36例病人共检出SLN 83枚,平均每例2.3枚.36例病人中,8例病人病理检查有淋巴结转移,占22.2%.SLN检测的敏感性为87.5%,准确性为97.2%,阴性预测值为96.6%,假阴性率为12.5%.②36例中69.4%(25/36)的病人SLN位于双侧;83枚SLN中89.2%(74/83)位于闭孔和髂内、外血管区.③术前SPECT/CT融合图像较平面显像多检出4枚宫旁淋巴结.结论术前SPECT/CT三维断层显像检测宫旁淋巴结优于平面显像,更能对SLN在术前进行准确定位;SLN的病理结果可以准确预测早期宫颈癌病人盆腔淋巴结的病理状态.

  • 新型敷料用于下肢慢性溃疡的效果观察

    作者:刘立;付景丽

    新型敷料是根据湿润伤口愈合的观念研制的一类敷料,主要包括透明膜类敷料、水胶体类敷料、水凝胶类敷料、藻酸盐类敷料和海绵类敷料等.湿润伤口愈合是科学家们经过三四十年研究与实践形成的理论,即:上皮细胞必须在湿润的环境下才能快速生长,伤口在湿润的情况下愈合速度加快.[1] 近一年来,我院门诊换药室应用新型敷料对11例下肢慢性溃疡病人进行护理,均取得满意效果.

  • 体外循环预充血定安对预充液胶体渗透压的影响

    作者:段大为;张铁柱;薛卫斌;万明明;王晓莉;陈德凤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中预充血定安对预充液胶体渗透压的影响.方法:10例(实验组)心内直视术患者体外循环预充液总量的3/4采用血定安,另1/4采用平衡盐、4%碳酸氢钠和20%甘露醇;同时和10例(对照组) 体外循环预充液总量的3/4采用平衡盐,另1/4采用血浆、4%碳酸氢钠和20%甘露醇的患者比较;观察体外循环中血定安对预充液的胶体渗透压的影响.结果:在基本相同的条件下,实验组的胶体渗透压比对照组的胶体渗透压显著增高,2组相比有明显的差异性(P<0.001).结论:体外循环中大剂量预充血定安可以明显提高转流过程中的胶体渗透压.

  • 非穿透小梁手术失败原因与再次手术部位选择

    作者:王艳;孙兴怀;孟樊荣;王嘉健

    目的观察非穿透小梁手术联合透明质酸生物胶植入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探讨手术失败原因和再次手术部位的选择.方法对13例(13只眼)非穿透小梁手术联合透明质酸生物胶植入术失败且药物控制眼压不佳的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行滤过道再通术.再次手术前行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sound biomicroscopy, UBM)检查,观察房水外流阻力发生部位,并予以解除;术中局部应用丝裂霉素;术后定期随访眼压.结果 UBM检查发现非穿透小梁手术联合透明质酸生物胶植入术失败后,虽然滤过泡实性变,但浅层巩膜瓣下仍有液腔存在.其中 9例因结膜瓣及浅层巩膜瓣瘢痕化造成房水外流受阻,深层巩膜床无明显瘢痕;3例非穿透小梁网表面增殖膜形成, 其中1例原非穿透小梁手术区范围过窄;1例原非穿透小梁手术处有微穿孔,虹膜根部与小梁相贴.再通术后随访 6~24个月,平均(14.0±5.8)个月.随访期末,10例不用任何降眼压药物,眼压<21 mm Hg(1 mm Hg=0.133 kPa),平均(14.1±3.7) mm Hg;1例局部应用降眼压药,眼压控制在15 mm Hg左右;2例再通术后6个月手术失败,终改行小梁切除术.2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1例前房积血2 mm,术后5 d吸收;1例撕除增殖膜时,小梁穿孔,再行小的虹膜根部切除.结论结膜瓣和浅层巩膜瓣的瘢痕化是非穿透小梁手术联合透明质酸生物胶植入术失败的主要原因,其次为小梁局部增殖膜形成、Schlemm管内壁和外层小梁组织撕除过窄、术中和术后微穿孔形成.术后药物控制眼压效果不佳者,应及早行滤过道再通术, 术中可联合应用抗代谢药物.

  • 32P-磷酸铬组织间照射在食管、贲门癌手术中的应用评价

    作者:李旭东;刘璐;刘志勇;马超;王宇;谢亦山;高宏;蒋佩明;童冠圣;封国生

    目的研究32P-磷酸铬(32P-胶体)术中间质给药行组织间照射在食管、贲门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91例食管、贲门癌临床确诊病例,在剖胸手术中切除病变食管及胃体后,于病灶相应部位及其淋巴引流区域间质组织内多点浸润注射,未能切除病灶者注射于瘤体组织及其淋巴引流区域内,32P胶体剂量为296~370 MBq/10 ml.对照组99例为同期同病种单纯手术病例.观察两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淋巴结转移时间、淋巴结转移率及术后1、3和5年生存率.结果手术+32P胶体组及单纯手术组均无手术死亡,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淋巴结转移时间、纵隔淋巴转移率、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率和腹腔淋巴结转移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中切除肿瘤的手术+32P胶体组术后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2.5%、56.4%、42.6%,单纯手术组分别为67.7%、38.1%、25.0%.术后1年生存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3及5年生存率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P<0.05,P<0.01).结论32P胶体间质给药应用于食管、贲门癌手术中,方法简单,使用安全,在控制术后淋巴结转移及提高中远期生存率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 自制环孢素A纳米粒胶体注射剂与其商品注射剂的药物动力学比较

    作者:黎洪珊;赵京玲;魏树礼

    目的:比较自制的环孢素A(cyclosporin A, CyA)纳米粒胶体注射剂(不含毒性物质cremophor EL)和CyA商品注射剂Sandimmun Sandoz的药物动力学行为.方法:取9只家兔进行三交叉实验,分别静脉注射CyA纳米球胶体、纳米囊胶体和San,用HPLC法测定全血药物浓度,用3P97和EXCEL处理和分析数据.结果:3种制剂的血药浓度均以2室模型和权重1/C2拟合求药动参数.与CyA商品注射液San相比,纳米球胶体使CyA的V(c)增大33.17%(P<0.01),k21减小36.63%(P<0.1);纳米囊胶体使V(c)增大22.13%(P<0.1),k21减小30.69%(P<0.1).结论:与San相比,胶体制剂可使分布容积增大,k21减小,纳米球胶体更为明显.其它药物动力学参数无明显变化.

  • 32P-胶体灌注治疗慢性上颌窦炎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

    作者:计学理;王胜利;杨靖;肖来华;耿建;赵晓宇;刘建功

    目的 探讨32p-胶体灌注治疗慢性上颌窦炎动物模型的作用机制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雄性绵羊慢性上颌窦炎动物模型24只,采取上颌窦前外侧壁开窗术,按不同剂量分组将32P-胶体注入动物模型上颌窦腔内,注药后定期观察窦内细菌变化和黏膜的组织学变化,以体征、细菌培养、病理检查等项指标判定治疗效果.结果 32P-胶体灌注治疗后,窦腔内菌种及慢性炎性细胞数量消失或明显减少,纤毛上皮结构基本完好.灌注治疗6个月后,治愈率达到83.3%,各组间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 实验证明了32P-体的抑菌作用和促进慢性炎症消退的作用,并确定了32P-胶体窦内用药的适宜剂量.放射生物学分布监测显示,对其他重要组织器官无任何影响.

  • 羟乙基淀粉和明胶注射液的评价与比较

    作者:郎奕

    选择哪种血浆容量扩充剂(plasama volume expander)纠正低血容量对循环和灌注的影响,更好地改善低血容量造成的供氧不全和脏器功能受损是临床一直争论的问题.目前临床上使用的人造胶体类血浆容量扩充剂主要是右旋糖酐、羟乙基淀粉和明胶类三种.由于右旋糖酐可影响vWf(von Willebrand factor)因子功能,并有较严重的过敏反应,使该药使用受到了限制,用量急剧降低.因此仅对临床使用的另外两类血浆容量扩充剂羟乙基淀粉和明胶,从扩容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

  • 高晶体-高胶体渗透压混合液对失血性休克时大鼠脑血流及脑组织含水量的影响

    作者:袁世荧;李杰;姚尚龙;包光兴

    目的比较HHS和乳酸林格氏平衡液(LR)对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脑血流和脑组织含水量的影响.方法14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采用动脉放血的方法复制失血性休克模型,分别在休克后输入LR或HHS.于休克前、休克后、容量复苏后即刻和30 min测其脑血流量和脑组织含水量.脑血流量采用99mTc标记同位素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用烘干前后称重的方法测定.结果容量复苏后即刻,二组动物脑血流量增加(P<0.05).30min后,LR组的脑血流量降低,明显低于复苏后即刻的脑血流量和同时刻删S组的脑血流量(P<0.05),HHS组则无明显减少.HHS组脑组织含水量在复苏后降低(P<0.05),LR组动物的脑组织含水量则增加(P<0.05).结论小容量HHS可增加脑血流量、减轻休克后脑组织水肿.LR不能有效地恢复脑血流量,并且可加重脑组织水肿.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压疮的疗效观察

    作者:

    多济敷(化学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由重庆同安科技开发公司生产)是灭菌医用纱布与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FGF)结合制成.成纤维细胞能合成前胶原和氨基多糖,bFGF是一种多功能细胞生长因子,能加速创面的愈合,促进创面修复,全面提高创面愈合质量,减少瘢痕形成[1].2002年2月-2004年3月我院采用bFGF与灭菌医用纱布结合制成的新型水胶体类敷料多济敷治疗压疮5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淀粉类与明胶类血浆代用品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贺红侠;赵妍丽;杨小霖

    胶体类血浆代用品因其较高的分子量,可在血管腔留存较长的时间,维持有效血浆胶体渗透压,从而有效扩充血容量及改善微循环状态.与晶体液相比,其血流动力学更稳定,被广泛应用于创伤、失血、感染及其他原因所致的血容量降低、休克等情况.鉴于人血白蛋白的缺乏与价格昂贵,右旋糖酐、明胶类、淀粉类等人工血浆代用品相继出现,并且不断发展改进.目前明胶类与淀粉类是临床上常用的两类人工血浆代用品.

  • 肺癌术中胶体32P组织间照射治疗淋巴道隐匿性转移灶

    作者:刘璐;刘志勇;童冠圣;李旭东;谢亦山;高宏;高文;黄鹰;封国生

    目的探讨胶体32 P在肺癌手术中组织间照射对淋巴道隐匿性转移灶的治疗作用.方法对73例肺癌患者采用手术切除瘤体配合胶体32P间质注射治疗,以同期同病种单纯手术治疗58例为对照,观察术后胶体32P在体表动态分布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不同病理类型各组术后锁骨上淋巴结(SCL)转移率及1、3和5年生存率.结果手术+胶体32P组与对照组均无手术死亡.两组淋巴结阳性率及术后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显著性(χ2=0.012、2.082、0.003,P均>0.05;χ2=0.021~0.144,P均>0.05).术后SCL转移发生率手术+胶体32P组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507~5.348,P<0.05和<0.01).手术+胶体32P组和对照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2.2%、56.2%、38.7%,77.6%、41.7%、25.5%.其中1年生存率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659,P>0.05),3和5年生存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χ2=4.207、3.997,P均<0.05).结论肺癌切除术中胶体32P间质注射是一种安全、有效杀灭隐匿性转移灶的方法.

  • 用核素法探测宫颈癌前哨淋巴结

    作者:周敏;章英剑;王新村;邵鹏;孙建民;王华英;陈中伟;蒋长英

    目的探讨核素法对宫颈癌前哨淋巴结(SLN)定位的可行性及术前核素显像对术中快速、准确定位SLN的作用.方法20例按国际妇产科学联盟(FIGO)标准诊断为Ⅰ b或Ⅱa期宫颈癌患者,于其肿瘤周围多点、对称注射99Tcm-硫胶体,行即刻平面显像及断层显像(定位)或视情况行延迟显像;10~12 h后术中行"热点"γ探测,并在核素注入点处注入4ml生物染料,记录蓝染淋巴结的部位和数目,再行常规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并进行活组织检查.分析各"热点"、蓝染淋巴结的相互关系和病理结果.结果20例患者核素法、染料法联合探测SLN检出率100%(53/53枚),无假阴性.术中γ探测检出率92.5%(49/53枚),染料法检出率88.7%(47/53枚),两法符合率为75%(15/20例).13例术前显像定位的SLN区域与γ探测相符,符合率为65%(13/20例).结论核素法可用于寻找宫颈癌SLN,联合染料法可提高SLN的检出率;术前显像可试用于指导术中快速定位SLN.

  •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显像研究

    作者:章英剑;潘张弛;周敏;张杰;沈镇宙;蒋长英

    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显像的方法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17例早期乳腺肿瘤患者进行乳腺SLN显像,6例进行双侧比较和SPECT/CT图像融合.其中13例在瘤体表面皮下注射99Tcm-DTPA-人血清白蛋白[HSA,55.5 MBq(0.5 ml)];50例在瘤周乳腺组织内注射未过滤99Tcm-硫胶体[SC,92.5 MBq(4 ml),分4点];54例在瘤体上部乳腺组织内一点注射相同体积SC.结果 3种方法均能快速显示SLN,但佳显示时间和淋巴结显示量因人而异,与注射深度和体积有关,第3种方法能显示较多的锁骨区和内乳淋巴结.HSA、SC显像成功率分别为69.2%(30 min时)和>84%(2 h内).断层图像融合有助于识别SLN和引流变异.结论乳腺SLN显像对于正确定位SLN、识别淋巴引流变异和制定辅助治疗方案是必需的.

  • 188Re-锡硫胶体瘤内注射后在VX2兔肝癌模型中的生物分布

    作者:王凯;蒋国民;刘一之;倪才方;金咏海;章斌

    目的 研究188Re-锡硫胶体经皮瘤内注射后在VX2兔肝癌模型中的生物分布情况,为进一步用于内照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直接标记法将188Re标记锡硫胶体,测定188Re-锡硫胶体的标记率及放化纯.建立VX2兔肝癌模型,将12只荷瘤兔在CT定位下分别于瘤中心单点注射37 MBq188 Re-锡硫胶体(0.1ml),注射后1、24、48h行γ显像,检查后各处死4只荷瘤兔,计算各器官%ID/g、肿瘤放射吸收剂量及T/NT比值.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188Re-锡硫胶体的标记率为(98.23±0.25)%,标记后48 h放化纯为(94.23±0.54)%.瘤内注射188Re-锡硫胶体后1h,γ显像示肿瘤部位放射性高度浓聚,注射后48 h肿瘤部位放射性浓聚仍较明显;周围正常肝组织及全身脏器内未见明显放射性.注射后1、24、48 h T/NT比值分别为88.22± 11.57、32.87±9.13、31.65± 10.11,相应时间点肿瘤放射性摄取分别为(43.318±11.931) %ID/g、(39.875±9.290) %ID/g和(37.761±6.849) %ID/g,显著高于周围正常组织(F=77.350、97.577和417.072,均P<0.01).瘤内吸收剂量为(88.12±12.21) Gy.结论 瘤内注射188Re-锡硫胶体在肿瘤部位滞留时间长,在动物体内较稳定,可用于内照射治疗VX2肝癌的实验研究.

  • 32P-胶体局部给药治疗胰腺移植瘤及其在淋巴道的运转

    作者:刘璐;王自正;高宏;李旭东;尹其华;黄鹰

    目的研究32 P-磷酸铬(32 P-胶体)在裸鼠人胰腺癌Pc-3移植瘤间质注射后的抗癌效应及其在淋巴道的运转.方法48只荷瘤裸鼠随机分为8组,每组6只.3.7、7.4、14.8、18.5、29.6MBq组和冷胶体(0 MBq)对照组(1~6组)给药后14 d处死;14.8 MBq组、空白对照组(7组,8组)给药后饲养时间长达40d,平均30 d.通过光镜、透射电镜及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观察给药后32 P-胶体在瘤体内积聚情况、14 d瘤细胞坏死率及形态学改变,对CD34蛋白质表达阳性进行微血管密度(MVD)计数;动态观察通过淋巴道转运的32 P-胶体对腹股沟淋巴结(GLN)的生物学效应.结果32 P-胶体注射后主要积聚在瘤体内.1~6组瘤细胞坏死率分别为20%、45%、65%、70%、95%和4%(F=4.14~105.36,P<0.01);MVD分别为38.5±4.0、28.0±2.9、17.0±2.9、8.8±1.5、5.7±2.3和65.0±5.2(t=11.9~26.1,P<0.01).7组瘤体缩小干瘪,结痂脱落.GLN肿大,给药组迟于并小于6组和8组;移植瘤虽包膜完整,但已存在淋巴道转移,受32P射线作用后瘤细胞发生变性死亡,GLN辐射损伤程度与给药剂量呈正相关,4周后组织修复正常.结论32 P-胶体瘤体内注射抗癌效应明显,能同时治疗胰腺癌及早期淋巴转移.

  • 99Tcm-SC显像联合蓝染法探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

    作者:杨国仁;王永胜;张鹏;孙晓蓉;李国梁;陈鸣陆;方永存;胡旭东;霍宗伟

    目的探讨用核素显像联合染料法探测前哨淋巴结(SLN)及其在乳腺癌外科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乳腺癌患者332例,均为女性.用99Tcm-硫胶体(SC)显像联合蓝染料法,与单独使用蓝染料法对比,进行SLN检出率比较,并判断以SLN病理结果推断腋窝淋巴结(ALN)累及状况的可行性;同时对25例患者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替代全腋窝淋巴结切除术(ALND)的前瞻性研究.结果 SLNB成功率为97.8%(325/332例),准确性为94.2%,假阴性率为14.0%,其中单纯蓝染料法分别为96.7%,92.2%和21.6%,联合法分别为100%,97.5%和4.8%,2种方法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u=1.97和1.965,χ2=7.91,P<0.05,0.05和0.01).SLNB替代ALND者未发现明显近期术后并发症.结论联合应用99Tcm-SC显像及染料法检出SLN成功率较单独应用染料法高.SLNB替代ALND可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 核素显像-染色法探测舌癌前哨淋巴结

    作者:王国慧;樊卫;张伟光;戴军进;杨小春;彭汉伟

    目的探讨核素显像-染色法探测舌癌前哨淋巴结(SLN)和预测颈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 N0期舌癌患者20例,术前1 d于肿瘤周围组织注射99Tcm-硫胶体(SC)约18.5 MBq,分别于5、10、30、60 min及6 h时进行显像,识别SLN并进行体表定位;术中于肿瘤周围注入亚甲蓝,据淋巴结蓝染和皮肤定位情况找出SLN,行冰冻病理检查,后常规切除原发灶,行选择性颈淋巴清扫并行病理检查,以观察其对舌癌颈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该组中未见假阳性和假阴性病例,SLN检出率为100%.结论核素显像-染色法在舌癌SLN探测与颈淋巴结转移预测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探测

    作者:陈绍亮;陈君雪;王红;杜倩倩;张宏伟;陈仰纯

    目的评价生物染料、99Tcm-硫胶体及2种方法联合探测前哨淋巴结(SLN)的临床效果.方法 71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年龄(55.18±11.79,34~85)岁,采用生物染料(亚甲蓝、isosulfan blue)、99Tcm-硫胶体及联合探测.以手术切除后淋巴结病理检查作为评价标准.结果 71例患者中60例定位成功.亚甲蓝组探测SLN的检出率、准确性、灵敏度和假阴性率分别为75.0%,83.3%,70.0%和30.0%;isosulfan blue组分别为86.2%,96.0%,90.0%和10.0%;99Tcm-硫胶体组8例中检出SLN 7例,真阳性、假阴性和真阴性分别为1,0和6例;99Tcm-硫胶体+isosulfan blue组10例均检出SLN,真阳性、假阴性及真阴性分别为3,0和7例.结论 SLN探测可较准确地反映腋淋巴结的组织学特点,染料和99Tcm-硫胶体联合应用可提高SLN检出率、准确性和灵敏度,降低假阴性率.

  • 骨髓增殖性疾病全身骨髓分布变化的研究

    作者:刘勇;张一帆;夹访贤;康福;贾士铨

    目的探讨用99Tcm-硫胶体显像观察骨髓增殖性疾病(MPD)全身骨髓分布改变及特点的临床意义.方法患者85例,包括原发性骨髓纤维化(IMF)40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15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5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GL)25例.99Tcm-硫胶体使用剂量370~550 MBq(2~5 mL).结果全身骨髓分布异常占88.2%,可见骨髓显像呈增强型、抑制型及抑制伴扩张型异常表现.中心性骨髓(CBM)抑制率及外周性骨髓(PBM)扩张率分别为61.2%及56.5%.IMF骨髓抑制型较增强型外周血象降低程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 ).CGL患者CBM抑制及PBM扩张程度均随病情缓解而减轻.各疾病间PBM扩张形态有一定差异.结论胶体骨髓显像的不同类型与MPD外周血象、临床病程及病情缓解状态有关;骨髓显像有助于MPD的鉴别诊断,了解MPD患者临床状态及预后.

24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