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小儿腹膜后巨大淋巴结增殖症一例

    作者:郭筱兰;宋光放;熊叔陶

    患儿:男,5岁.入院前2个月无意中发现患儿腹部有一肿块,呈进行性增大,但无任何不适.曾诊断为炎性包块,用抗生素治疗无效,当地医院剖腹探查活检,病理报告为嗜酸性淋巴肉芽肿.术后10天转来我院.体检见左下腹可触及一约9×4cm的包块,质硬,呈实质性,边界清楚,不易推动经再次手术探查,发现肿块位于腹膜后,予以切除.病理检查报告:肿块大小为7×5.5×4.5cm,有完整较厚的包膜,切面呈灰褐色,质地均匀,质软.

  •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

    作者:万夷;李五一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即Kimura's病(KD)是一种少见的、原因不明的、多累及头颈部浅表淋巴结及软组织的慢性肉芽肿病变.1909年日本学者片山早发现此病,但因年代久远而资料不全.

  • 颌面部嗜酸性淋巴肉芽肿17例报告

    作者:严翔;毛天祥

    目的:探讨颌面部嗜酸性淋巴肉芽肿(ELG)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对17例ELG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病理、治疗及疗效进行总结,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ELG17例主要表现为多发性皮肤软组织肿块和淋巴结肿大,颌面部畸形,患者均无肝脾大,生长发育良好.单纯手术5例术后均复发,采用手术及局部放疗后未见复发.结论:ELG单纯手术切除易复发,采用手术及放疗综合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

  • 颌面部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的临床病理特点与诊断

    作者:刘喜玲;袁健;于飞;马净植;汤国雄;陶学金

    目的:探讨嗜酸性淋巴肉芽肿(Eosinophilic Limphoid Grannuloma,ELG)的临床和病理特点,以利于正确诊治.方法:对我院10年间收治的经组织学确诊的14例ELG的临床资料、发病年龄、病理表现、实验室检查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ELG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腮腺区和颌下区无痛性软组织包块.组织学上表现为大量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淋巴组织增生和滤泡形成、不同程度的纤维化、血管增生反应.结论:ELG是一种具有特殊临床和病理表现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应与表现为头颈部肿块的其他疾病相鉴别,组织病理学对于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的诊断和治疗(附4例报告)

    作者:俞峰;滕洪安;王志宏;毕迎春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ELG)是好发于头颈部的一种少见的良性肉芽肿性疾病,常见于东亚地区.本文通过对4例ELG病例的回顾,并结合文献资料,讨论该病的病因、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和治疗等问题,以便加深对该病的认识,减少临床误诊的发生.

  • 颌面区Kimura病CT和MR诊断

    作者:杨智云;赖英荣;冯崇锦;蒋爱云;刘春玲;李树荣

    目的 探讨CT和MRI对颌面区Kimura病的诊断价值,旨在提高对Kimura病的认识.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经病理证实的腮腺区Kimura病的临床、CT和MRI表现.结果 6例Kimura病病程长(平均5.5年),表现为面部和腮腺区元痛性肿大或肿块(其中1例双侧肿大),皮肤瘙痒.所有患者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均明显增多(平均超出正常值约5~6倍).CT和MRI表现为:(1)单侧或双侧腮腺浅叶弥漫性增大,常有多个结节;(2)累及并侵犯面部皮下组织,邻近皮肤增厚;(3)腮腺周围、颌下周围和颈深上淋巴结增大,增大的淋巴结密度或信号均匀,边界清楚光滑,无坏死、囊变,几乎不融合.结论 Kimura病有一定的临床和影像特点,结合实验室检查,术前可以正确诊断.

  • Kimura病临床病理及发病学研究

    作者:吴勇军;刘逢吉;刘爱群;喻讷勇

    目的探讨Kimura病(Kimura's Disease,KD)的临床病理特点,对其发病机理进行初步分析.方法利用光镜,免疫组织化学及特殊染色方法观察8例KD病变组织中的CD20、CD45RO、CD21、CD35、IgE、IgA、IgM、IgG和肥大细胞,对所有病例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为男性,年龄在13~36岁,平均年龄25岁,病变均位于头颈部.组织学上以小血管增生、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淋巴细胞增生及滤泡形成、纤维组织增生为基本病变.免疫组化显示病变组织中IgE明显增多,主要分布在淋巴滤泡生发中心内及生发中心外浆细胞内;肥大细胞大量增生.外周血IgE水平升高.术后随访,全部存活.结论KD是一种具有特殊临床病理表现的良性病变,手术治疗后虽常复发,但预后良好.其发病可能与Ⅰ型变态反应有关.

  • 头颈部嗜酸性淋巴肉芽肿4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作者:张庆卫;刘剑锋;杨大章

    目的 报道一种少见的头颈部慢性炎性疾病(嗜酸性淋巴肉芽肿)并复习相关文献.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头颈部嗜酸性淋巴肉芽肿临床以及病理资料.结果 男女各2例,年龄14-43岁,平均27岁.表现为耳周或颈部包块,血常规为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均行手术治疗,病理为嗜酸性淋巴肉芽肿.1例手术加术后放疗者对侧出现新的病变,再次手术;其余3例手术切除术后复发2例.结论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具有典型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单纯手术疗效不理想,需综合治疗.

  •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7例放疗效果分析

    作者:陈创珍;陈志坚;李德锐

    目的:了解放射治疗7例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的疗效.方法:采用单纯放疗,总剂量DT20~50Gy,分次剂量DT1.5~2.5Gy.结果:6例于治疗结束前肿瘤完全消失,1例于治疗后1年完全消失,随访3~9年,均无瘤生存.结论:单纯放疗是治愈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的有效方法和首选途径.

  • Ki-67在木村病患者中的表达和复发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邓维叶;高云飞;陈艳峰;李秋梨;李浩;杨安奎;张诠;郭朱明

    [目的]探讨增殖相关抗原Ki-67在木村病(KD)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复发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用链酶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SP法)对40例经手术治疗病理证实为木村病的石蜡组织检测Ki-67的表达,评估其在复发和无复发患者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在40例患者中,男性37例,女性3例,年龄10~ 75岁,34例患者的主要肿块位于头颈部,其余7例主要肿块位于上腭或腹股沟区域,肿块大直径为6.5 cm.Ki-67在木村病复发患者(11/40)淋巴结组织中(不包括生发中心)表达高于无复发的患者(P<0.05).Ki-67表达与性别、年龄、肿块大直径、发病部位、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肿块个数无相关性(P>0.05).[结论]Ki-67的表达与木村病的复发相关,可考虑作为预测木村病患者复发的一个有效观察指标.

  • 高频超声对体表木村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魏晏平;黄伟俊;李凤;温影红;洪美娟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对体表木村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2例木村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超声特征.结果 32例患者男女比例为15:1,病灶位于头颈部有28例(87.5%),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及比值升高有30例(93.8%),超声可发现所有木村病的病灶,典型病灶内部表现为"木纹"或"乳腺"结构.结论 木村病的超声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对于中青年男性头颈部的无痛性肿块并伴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及比值升高者应提示木村病的可能.

  • 腭部嗜酸性淋巴肉芽肿一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李洋;毛济雄;高润涛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eosinophilic lymphogranulo-ma,ELG),又称"木村病(kimura disease,KD)"、"嗜酸性粒细胞性滤泡增生症候群"、"嗜酸性粒细胞性淋巴结病"、"软组织嗜酸性肉芽肿",是一种较为罕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侵犯真皮、皮下、筋膜、肌肉及淋巴结的单发或多发类肿瘤性的肉芽肿性病变.该病早由我国外科医生金显宅于1937年以"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报道[1],国际上由日本学者Kimura等[2]于1948年对其组织病理进行了进一步阐述,后国际上多称该病为kimura's disease.临床上,该病好发于头颈部,尤其是腮腺区、下颌下区及颈部皮下淋巴结为多发,故容易误诊为唾液腺肿瘤或淋巴结疾病.

  • 右锁骨上淋巴结嗜酸性淋巴肉芽肿一例报告

    作者:李志文

    患者男性,24岁,因出现右锁骨上区皮下肿块二月余,于2000年4月5日入院.入院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5.2×109/L,中性粒细胞0.49,嗜酸性粒细胞0.12,红细胞5.35×1012/L,血红蛋白125g/L.行右锁骨上区皮下肿块切除术,见肿大的淋巴结两枚,大者2.5×0.5×2cm3,小者1×0.5×0.5cm3,大者与右颌外颈静脉粘连,手术取大者送病检.病理检查:送检肿大的淋巴结一个,大小为2.5×2.5×2cm3,表面有完整包膜,切面灰白间灰黄色,质中等硬韧.镜下见正常淋巴结组织结构大部分已破坏,代以大量的嗜酸性粒细胞广泛增生,呈灶状聚集,形成嗜酸性脓肿,其间有较多量的组织细胞增生,中央区域有坏死病灶,见有中性粒细胞浸润,间质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显著,小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肿胀,边缘部尚残存部分正常的淋巴组织,见有淋巴滤泡.经多次切片检查,未发现有转移性的癌组织.病理诊断:右锁骨上淋巴结嗜酸性淋巴内芽肿.

  • 上肢软组织嗜酸性淋巴肉芽肿超声表现1例

    作者:刘波;乌兰

    患者男,50岁,因右上臂无痛性包块3年余,逐渐长大入院.体格检查:血压14/9 kPa,心律齐,约65次/min.触诊:右前臂内侧皮下可触及大小约9 cm×6 cm×4 cm的隆起性包块,活动度差,边界欠清,中等硬度,无压痛及色素沉着,肩、肘关节活动无障碍.

  • 痢特灵治疗1例嗜酸性淋巴肉芽肿

    作者:杜华蓉;周乃贤

    1 病例介绍患者男, 71岁.因面部及躯干突发红斑伴瘙痒 2天于 1983年 1月来我院就诊.查体:一般情况好,面部、躯干有散在暗红色蚕豆大小风团样皮损.既往无类似病史,诊断为急性荨麻疹,用抗组胺药有效.随后反复发作,症状加剧,额部、耳前部、颈部也出现暗红色蚕豆至鸽蛋大小结节,瘙痒剧烈,经治疗无效.分别于 1985年、 1986年、 1988年在某院皮肤科住院治疗,共作 5次皮肤活检,皮损病理示:皮下肿块无包膜,有大量的嗜酸细胞和淋巴细胞,呈弥漫性及局灶性浸润,具有生发中心滤泡形成;毛细血管数目增多,内皮细胞增生肥大.病理诊断"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给予口服氨苯砜、强的松、酮替芬治疗结节消失,临床治愈.后再次发作时,用上述药物无效.改用甲氧喋呤 5 mg,每 12小时 1次,每周连续 3次, 10个疗程后皮损消退,瘙痒缓解.出院后间断服药.

  • 颌面部腮腺区嗜酸性淋巴肉芽肿1例报道

    作者:王浩;施琥

    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eosinophilic lymphoid granuloma, ELG)临床上比较少见.常表现为慢性炎症性改变,可见皮下肿瘤样结节.多见于东方人,好发于头颈部,常伴大唾液腺、泪腺肿大和区域淋巴结病变.

  •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的临床特征和治疗(附1例报告)

    作者:王蒨;郭俊俊;刘慧娟;车宇;李量;张智策;蔡英全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ELG)又称金氏病或木村病(KD),是一种临床比较罕见,多发于颌面部皮下组织和淋巴结的肉芽肿性病变,本文通过一例患者三年多的诊治过程,就该病例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如下.

  • 放射治疗嗜酸性淋巴肉芽肿19例疗效分析

    作者:张学成;石梅;朱勇;肖锋

    目的分析放射治疗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的疗效,探讨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19例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案及效果.结果 17例嗜酸性淋巴肉芽肿于放射治疗后肿块完全消失,2例于放疗后半年肿块消失,1例放疗后5年原位复发,再程治疗后完全消失,随访2月~20年,均无病生存.结论放射疗法是治疗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的有效方法,推荐治疗剂量为30~40Gy/3~4周.

  • 木村病1例

    作者:

    患者女,31岁.10年前发现双侧耳后、上颈部和上臂皮下肿块,无瘙痒和疼痛,逐渐蔓延至腹股沟、腋下、耳前、上眼睑和嘴角下侧等部位.5年前躯干、四肢出现红斑、丘疹、丘疱疹,伴剧烈瘙痒,无发热、咳嗽等全身不适症状.实验室检查: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计数及百分比增高.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内大量淋巴细胞增生并形成淋巴滤泡,可见淋巴细胞周围胶原硬化,淋巴滤泡周围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未见明显增生的血管.予氨苯砜、抗组胺药等治疗后病情较前改善.

  • 多发性嗜酸性淋巴肉芽肿1例及文献回顾

    作者:张素欣;张鑫;李岳;郭兰涛;赵建广

    报道1例多发性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病例,并复习该病的相关国内外文献。多发性嗜酸性淋巴肉芽肿发病率低,且病因至今未明。临床上常表现为头颈部淋巴结肿大、嗜酸性粒细胞及 IgE 增高。病理学上表现为淋巴组织增生并形成淋巴滤泡,生发中心极性存在,血管周围及滤泡间大量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放疗、药物治疗及手术切除均可达良好疗效,但易复发。

85 条记录 4/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