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变异型心绞痛患者66例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分析

    作者:王玲;徐慕娟;常晓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对变异型心绞痛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6例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应用常规心电图(ECG)、24 h动态心电图(DCG)检测,对两种方法 进行比较.同时应用DCG分析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时间.结果 损伤型ST段抬高(0.2~1.2 mV)伴对应导联ST段下移,T波高耸对应导联T波倒置或低平,室性期前收缩,加速性室性逸搏,房室传导阻滞,巨型R波,U波倒置检出率DCG为25.8%、72.7%、54.5%、36.4%、40.9%、22.7%、10.6%;ECG检出率为3.0%、7.6%、4.5%、1.5%、3.0%、1.5%、1.5%;两者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心电图异常发作高峰时间在00∶00~08∶00.结论 DCG能够表现变异型心绞痛的全过程,对提高VAP的诊断率具有重要价值.

  •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胸前导联ST段压低的临床意义

    作者:吴迪春

    目的 分析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胸前导联ST段压低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84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常规心电图及24 h动态心电图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胸前导联ST段压低多于不伴胸前导联ST段压低(P<0.01);下壁伴正后壁心肌梗死伴胸前导联ST段压低多于不伴胸前导联ST段压低(P<0.01);下壁伴右心室心肌梗死与胸前导联ST段压低无明显关联(P<0.01);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胸前导联ST段压低者严重室性心律失常与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率较不伴胸前导联ST段压低者高(P<0.01).结论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胸前导联ST段压低往往提示梗死范围大或同时存在心肌缺血、冠脉病变广泛、心功能损害较严重,并且严重室性心律失常与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心肌酶峰值明显增高临床预后较差.

  •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血清24,25双羟基维生素D方法的建立

    作者:禹松林;周伟燕;尹逸丛;王丹晨;孙丹丹;程倩;谢少伟;程歆琦;李洪雷;邱玲

    目的 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同时测定血清24,25双羟基维生素D2 [24,25-dihydroxyvitamin D2,24,25(OH)2D2]和24,25双羟维生素D3[24,25-dihydroxyvitamin D3,24,25(OH)2D3]的方法.方法 首先采用乙腈和硫酸锌溶液沉淀血清蛋白,之后加入正己烷/乙酸乙酯震荡提取24,25(OH)2D、离心后吸取上清液、氮气挥干,再用流动相重组.以稳定同位素标记的24,25(OH)2D3-d6作内标.质谱采用正离子电喷雾离子化的多离子反应监测模式,24,25(OH)2D2和24,25(OH)2D3定量离子通道选择质荷比分别为429.3→271.3和417.3→381.3;内标24,25(OH)2D3-d6离子通道m/z为423.3→387.3.以标准品峰面积与同位素内标峰面积比制作标准曲线,建立LC-MS/MS快速测定24,25(OH)2D2和24,25(OH) 2D3的方法.根据EP15-A2文件评价方法的精密度,并初步测定40例北京协和医院表观健康体检者[年龄(35±5)岁,男性18例,女性22例]血清24,25(OH)3D的含量及其与25OHD的比值.结果 本实验条件下可同时快速检测血清24,25(OH)2D2和24,25 (OH) 2D3,分析时间仅为7.5 min,特异性高,不受3-epi 24,25(OH)2D3以及1,25(OH) 2D的干扰.24,25(OH)2D2和24,25(OH)2D3与内标峰面积比与对应的浓度线性相关系数均>0.999,24,25(OH)2D3重复性和实验室内不精密度分别为2.46%~4.81%和4.33%~7.21%,24,25(OH)2D2重复性和实验室内不精密度分别为4.90%~6.87%和5.82%~9.90%.24,25(OH)2D3和24,25(OH)2D2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1.20%~96.60%和92.8%~105.00%.24,25(OH)2D3和24,25(OH)2D2的定量限分别为0.25和0.5μg/L,检测限分别为0.125和0.25 μg/L.初步分析北京协和医院40例体检人群血清,24,25(OH)2D的平均值为(0.81±0.43) μg/L,25OHD/24,25(OH)2D比值范围为8.7~37.2,平均值为18.9±6.7,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成功建立了LC-MS/MS快捷、准确测定血清24,25(OH) 2D的方法.

  • 西洋参茎叶总皂苷氧化裂解产物中的新侧链环合型达玛烷型三萜

    作者:黄媛;李宁;李铣;高璐莎;孟大利

    为了研究西洋参茎叶总皂苷氧化碱解产物的组成,对加拿大产西洋参茎叶总皂苷进行氧化碱解后,其产物通过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得到2个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为:(12R,20S,24R)-20,24;12,24-diepoxy-24-deisopropyl-dammarane-3β-ol (1)和(20S,24R)-20,24-epoxydammarane-3β,12β,25-triol (2).化合物1,2均为首次从西洋参茎叶总皂苷碱解产物中分离得到侧链环合的达玛烷型三萜,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

  • 雄甾-3β,5α,6β-三醇衍生物的合成与抗癌活性

    作者:刘跃金;姜晨苒;于春影

    目的:合成3β,5α,6β-三羟基雄甾-17β-衍生物并考察其体外抗癌活性,探讨17β-侧链对抗癌活性的影响.方法:以孕烯醇酮为原料经乙酰化、溴仿反应、甲酯化、过氧化氢氧化、水解、再分别进行乙酯化和丁酯化等步骤合成了4个目标化合物;以孕烯醇酮、醋酸去氢表雄酮和薯蓣皂素为原料经过氧化氢氧化等步骤合成了3个目标化合物;3β,5α,6β-三羟基孕甾-20-酮经格式反应等步骤合成2个目标化合物.采用MTT活细胞染色法,对目标化合物进行BEL-7402人肝癌细胞体外增殖抑制实验.结果:合成了9个目标化合物并经元素分析、IR和1HNMR确证了结构.结论:L7,L11和L12对BEL-7402人肝癌细胞有一定的抗癌活性,L12抗癌活性好.

  • 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作者:柳张化

    目的 探讨胰激肽原酶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观察两组24 h尿微量清蛋白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经治疗24 h后尿微量清蛋白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胰激肽原酶注射液能显著减少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的24 h尿微量清蛋白.

  • 24小时眼压的研究进展

    作者:靳琳

    既往研究表明,眼压在昼夜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变化,24 h眼压波动现在也被认为是诊治青光眼的一个重要依据.近年来随着研究方法的发展,人们对眼压24 h波动有了更深程度的认识,并发现了眼压波动与体位、灌注压及角膜生物力学间的关系.该文对健康人、屈光不正及各种青光眼患者的24 h眼压波动相关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 肺筋草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黄兰;潘杰;曹佩雪;潘卫东;梁光义

    目的 研究肺筋草Aletris spicata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正、反相硅胶柱色谱、薄层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然后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并对其中的三萜类化合物(化合物1~3)进行了抗肿瘤活和抗菌活性初步筛选.结果 从肺筋草的干燥全草中分离得到了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4-甲基-9,19-环羊毛甾-24-烯-3-醇(1)、24-甲基-9,19-环羊毛甾-25-烯-3-醇(2)、24,24-二甲基-环木菠萝烷-3-醇(3)、美商陆酚A(4)、异美商陆酚A(5)、9′-methyl americanolA (6)、1-(4′-羟基苯基)-7-(3″-甲氧基-4″-羟基苯基)-4-烯-3-庚酮(7)、methyl-9,12,13-trihydroxyoctadeca-10E,15Z-dienoate (8)、5-羟甲基-2-呋喃甲醛(9).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无抗肿瘤和抗菌活性.

  • 鞭柱唐松草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余世春;吴庆立;王立为;杨峻山;肖培根

    自鞭柱唐松草根Thalictrum smithii分离鉴定了4个化合物,24 S-环菠萝蜜烷-3β,16β,24,25,30-五醇-3-O-(2-O-β-D-木糖基)-β-D-木糖苷(Ⅰ)、β-胡萝卜苷(Ⅱ)、小檗碱(Ⅲ)和5-羟基-4′-甲氧基黄酮 7-O(6-α-L-鼠李糖基)-β-D-葡萄糖苷(Ⅳ),其中Ⅰ为一新的天然产物,并应用光谱和化学方法鉴定了其结构.

  • 肥胖患者隐性高血压与24 h 尿蛋白的关系

    作者:曹悦鞍;彭朝胜;王玮;田力;何继东

    目的 探讨肥胖患者隐性高血压(MH)与24 h 尿蛋白的关系.方法 选取诊所血压(CBP)正常的肥胖患者67例(肥胖组)和体质量正常的健康体检者29例作为对照组,均行24 h 动态血压(ABP)检查,按日间血压检测结果,将肥胖患者分为肥胖伴MH组(28例)和单纯肥胖组(39例);对比分析3组24 h 尿蛋白定量结果.结果 肥胖伴MH组的24hSBP、24hDBP、dSBP、dDB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单纯肥胖组(P<0.01);各组24 h 尿蛋白≥150 mg 的发生率比较显示,肥胖伴MH组明显高于单纯肥胖组(P<0.05)和对照组(P<0.01),单纯肥胖组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肥胖是导致蛋白尿的原因之一,而肥胖合并MH加重了尿蛋白的产生.

  • 24h动态脑电图在老年癫痫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吕高萍;苏涵;蒋丽丽

    目的:探讨24 h脑电图(AEEG)的监测在老年癫痫患者诊断的应用,根据脑电图的变化情况分析老年癫痫患者睡眠中脑电图的异常改变.方法:选择老年癫痫患者62例,对其进行24 h脑电图(AEEG)监测,比较患者在自然睡眠状态下与觉醒状态下脑电图痫样放电的检出率,分析患者在睡眠状态下脑电图的异常改变.结果:患者在自然睡眠状态下24 h脑电图的痫样放电检出率大于觉醒状态,两者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4 h动态脑电图对老年癫痫患者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患者睡眠状态下的脑电图异常,可提高疾病的检出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24小时食管pH值测定用于胃食管反流性咳嗽52例分析

    作者:刁卓

    目的:总结分析24 h食管pH值测定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3例慢性咳嗽患者进行24 h食管pH值测定检查.结果:83例慢性咳嗽患者中,有52例诊断为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结论:24 h食管pH值测定对慢性咳嗽病因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观察缬沙坦胶囊联合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对糖尿病肾病的疗效

    作者:马美

    目的:观察代文(缬沙坦胶囊)联合益康宁(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对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糖尿病肾病患者4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与对照组20例,治疗组应用代文160 mg,1次/d口服,益康宁10 μg,1次/d静脉滴注,联合用药30 d为1个疗程.对照组不予上述治疗,其他治疗方法相同.治疗前后测定尿素氮(BUN)、血肌酐( Scr )、内生肌酐清除率(Ccr )、24 h尿蛋白排出量.结果:应用代文联合前列腺治疗1个疗程后24 h尿蛋白排出量由((3.67±1.42 ) g/24 h降至(2.31±1.22) g/24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cr由(81±10)μmol/L降至(76±10)μmol/L,Ccr由(69±9)ml/min升至(76±8)ml/min,以上均P<0.05.治疗过程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代文(缬沙坦胶囊)联合益康宁(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可以明显减少糖尿病肾病尿蛋白的漏出,并能保护肾功能,是治疗糖尿病肾病有效而安全的药物.

  • 前列腺素E1联合金水宝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秋义;李志军

    目的 观察前列腺素E1联合金水宝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的疗效观察.方法 将4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应用前列腺素E1组(对照组)和应用前列腺素E1联合金水宝胶囊组(治疗组),每组各20例,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排泄率、血肌酐、尿素氮.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尿素氮和血肌酐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血肌酐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尿素氮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 前列腺素E1联合金水宝胶囊能更有效地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24 h尿蛋白排泄率以及血肌酐.

  • 24 h食管pH监测在婴儿喘息性疾病中的应用

    作者:付四毛;黄娟;郭小玲;熊勇;龙晓玲;刘玉玲

    目的 探讨24 h食管pH监测在婴儿喘息性疾病中的应用.方法 对74例喘息性疾病婴儿进行24 h食管pH监测,监测指标包括食管pH<4.00的次数、反流时间≥5 min的次数、长反流时间、卧位pH<4.00的时间占总监测时间的百分比以及Biox-Ochoa评分;对所有喘息患儿按照病情分为持续性喘息组和一般喘息组,比较2组24 h食管pH监测情况;将其中有病理性胃食管反流(GER)的4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炎、平喘治疗,治疗组在抗炎、平喘治疗基础上加用抗GER治疗.比较2组患儿住院时间和肺部哕音消失时间.结果 74例喘息性疾病患儿病理性GER发生率为54.0%.其中持续性喘息组病理性GER发生率(69.4%),显著高于一般喘息组(39.5%);持续性喘息组各项反流指标均高于一般喘息组(Pa<0.01).治疗组患儿住院时间、肺部哕音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1).所有患儿在24 h食管pH监测中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无终止监测的发生.结论 喘息性疾病患儿病理性GER发生率高,持续性喘息患儿发生率更高.伴有病理性GER的喘息患儿经抗GER治疗后效果明显.24 h食管pH监测安全,对婴儿喘息性疾病的诊断及指导治疗有重要价值.

  • 缬沙坦对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C肽水平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

    作者:余维巍;李彩萍;张存泰

    目的 观察缬沙坦和培哚普利对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54例老年中重度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缬沙坦治疗组(V组)26例,每日服缬沙坦1次,80~160 mg;培哚普利组(P组)28例,每日服用培哚普利1次,4~8 mg;疗程均为24个月.测定治疗前后患者动态血压、C肽水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颈动脉壁结构、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24 h平均血压、颈总动脉IMT、C肽水平及24 h尿白蛋白定量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24 h平均收缩压较治疗前显著减低(P<0.05),V组与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P组患者颈总动脉IMT(1.19±0.11)mm,V组患者颈总动脉IMT(1.17±0.10)mm,均较治疗前显著减低(均P<0.0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P组患者空腹C肽水平(1.78±0.38)ng/mL,餐后2 h C肽水平(4.48±1.01)ng/mL,V组患者空腹C肽水平(1.98±0.42) ng/mL,餐后2 h C肽水平(5.22±1.11)ng/mL,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均P<0.05),V组较P组患者C肽水平改善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尿白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减低(均P<0.05),V组较P组患者24 h尿白蛋白降低更为显著(P<0.05).结论 缬沙坦及吲哚普利均能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改善胰岛功能,改善颈动脉硬化,降低尿白蛋白含量,而缬沙坦对于改善胰岛功能及降低蛋白尿作用略优于吲哚普利.

  • 动态血压及代谢当量在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疗效评估中的应用

    作者:邹月娥;王富森;欧阳清彦;涂爱兰

    目的 探讨动态血压及代谢当量联合观察评估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患者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舌根射频消融术及舌托治疗疗效的可能性.方法 对2003年8月~2009年4月在该院就诊的66例中重度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根据耐受舌托情况及意愿分别行UPPP+舌根射频消融术或舌托治疗,对比观察每种治疗方法治疗前后及两种治疗方法治疗6个月后的PSG指标(AHI、mSaO2)、代谢当量(METs)与24h动态血压的变化.结果 两种治疗方法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PSG指标、METs和24 h动态血压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而两种治疗方法治疗后6个月PSG指标、METs和24 h动态血压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说明UPPP+舌根射频消融术治疗及舌托治疗不仅能改善观察对象的AHI和SaO2,而且能有效提高其代谢当量及降低昼夜平均血压;两种治疗方法对中重度OSAHS的治疗疗效相近.结论 PSG、METs及24h动态血压监测联合观察可作为中重度OSAHS患者的疗效评价参数组合之一:UPPP+舌根射频消融术及舌托治疗均为治疗中重度OSAHS患者有效方式.

  • 心衰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及其预后分析

    作者:李茜;张文杰;马巧珍;吕校平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程度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及3年内死亡率分析.方法应用24 h动态心电图记录分析88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按NYHA心功能分级均在Ⅱ~Ⅳ级),比较各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并对心功能分级和心律失常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随访44例心力衰竭患者为期3年并比较各组的生存情况.结果心功能Ⅱ级、Ⅲ级和Ⅳ级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分别为42.9%、65.7%和88.0%.随着心功能级别的增加,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越高(p=0.003).心功能分级和心律失常程度之间经Spearman秩相关分析,具有相关性(rs=0.315,p=0.017),心功能分级越高,心律失常程度越严重.3年随访结果显示,各组生存率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心功能越差,生存率越低.结论充血性心力衰竭越重,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越高,程度越严重,其生存率越差.

  • 仿真医院24 h值班制护理技能带教模式的研究

    作者:王丽华;胡爱招;盛爱萍

    目的 探讨在仿真医院进行护理技能带教的方法.方法 把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成仿真医院,2007级60名大专护生第4学期在仿真医院实行24 h值班制护理技能带教模式,事先设计好病案,学生扮演患者,住在仿真病区,白班、小夜班、大夜班各由1名老师带领3~4名学生(扮演护士)进行技能训练.结果 本组60名护生中有50%以上的学生认为该带教方法接近临床,同时又能融洽师生之间关系,提高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护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常规方法带教护生综合技能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仿真医院开展24 h值班制护理技能带教模式是提高护生护理技能的可行方法.

  • 子痫前期晨尿和随机尿白蛋白肌酐比与尿蛋白定量的相关性

    作者:王艳;黄启涛;高云飞;吴瑜瑜;钟梅

    目的 研究晨尿和随机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与24 h尿蛋白定量的相关性,探讨留尿时机对评估尿蛋白定量准确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妇产科收治的子痫前期患者86例,尿液标本共172例次,对其晨尿及随机尿ACR和24 h尿蛋白定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患者尿蛋白0.3~15.2 g/24 h,平均(5.96±2.41)g/24 h.晨尿ACR 2~1 632 mg/mmol,平均(573.68±250.32)mg/mmol.随机尿ACR 2.9~1 765 mg/mmol,平均(586.24±262.41)mg/mmol.住院患者晨尿ACR、随机尿ACR与24 h尿蛋白定量均高度相关(r=0.938,r=0.913),晨尿ACR与尿蛋白定量相关系数稍高于随机尿ACR,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晨尿和随机尿ACR与24 h尿蛋白定量具有显著相关性.但随机尿ACR对于临床应用更为快捷、简便,有望代替24 h尿蛋白定量作为子痫前期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

29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