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368例根治标本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分析

    作者:王跃;贺慧颖

    目的:探讨上尿路尿路上皮癌( UTUC)的流行病学、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收集368例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行根治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为UTUC的病例,分析其流行病学及临床病理特点。获得随访资料214例,随访1~216个月,平均41个月。结果368例 UTUC 中男性128例,女性240例,男女比为1∶1.9;年龄31~88岁,中位年龄68岁。肿瘤部位包括肾盂148例,输尿管155例,肾盂及输尿管均受累58例,肾盂输尿管移行处7例。14.7%(54/368)的患者有肾移植病史,更容易在65岁之前发生UTUC(P<0.01),且肿瘤易双侧同时发生(P<0.01)和呈多灶性分布(P=0.004)。组织学上低级别101例,低级别伴高级别成分(10%~90%)17例,高级别247例。高级别UTUC多发生于女性患者(P=0.010),且组织学变异型较多见(P<0.01)。组织学分级与T分期(P<0.01)、脉管内瘤栓(P=0.001)、神经侵犯(P=0.005)、伴原位癌(P=0.001)及大片坏死(P=0.020)呈正相关性。分期上T2-T4肿瘤组织学变异型较多见(P=0.010);T分期与肿瘤大小(P<0.01)、脉管内瘤栓(P<0.01)、神经侵犯(P<0.01)及淋巴结转移(P=0.001)均呈正相关性。本组病例中214例获得完整随访信息,其中存活138例,死亡76例。组织学分级(P=0.002,P=0.005)、T分期(P<0.01,P<0.01)、脉管内瘤栓(P=0.001,P=0.008)、神经侵犯(P<0.01,P=0.001)及伴大片坏死( P=0.017,P=0.023)均与患者总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呈负相关性,其中T分期(P<0.01,P<0.01)及伴大片坏死(P=0.004,P=0.014)均为总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神经侵犯(P=0.007)及淋巴结转移(P=0.007)仅为总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UTUC女性患者多见,肾盂与输尿管发病率基本持平,后者略为多见。有肾移植病史的患者发病年龄较轻,多以复查体检或疼痛发现占位性病变;且肿瘤易双侧和多灶。 UTUC的组织学分级、T分期、脉管内瘤栓、神经侵犯及伴大片坏死均与患者总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呈负相关性,其中T分期及伴大片坏死均为总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

  • 尿路致病性大肠杆菌fimC和fimH基因诱导小鼠免疫应答的初步研究

    作者:尹晓琳;魏林;张永红;杨维清

    尿路致病性大肠杆菌(UPEC)是引起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此类大肠杆菌80%携带Ⅰ型菌毛.现已证明UPEC的Ⅰ型菌毛的编码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由9个基因组成.其中fimH基因编码的蛋白--FimH粘附素,能与泌尿道上皮细胞表面甘露糖受体结合并可诱导细菌的细胞内在化.FimC蛋白是FimH蛋白的伴侣分子,在保持Ⅰ型菌毛的折叠和长度上起着关键的作用,可增强FimH蛋白的免疫原性[1].Langermann等制备FimH和FimC纯化蛋白混合疫苗,可以诱发动物产生抗Ⅰ型菌毛抗体,使猴对UPEC的感染有保护作用[2,3].

  • 肾移植术后发生尿路上皮癌的临床探讨和分析(附14例报告)

    作者:曲星珂;王晓峰;黄晓波;李晓丹;李钧;张晓威

    目的:分析、总结肾移植术后发生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自1991年5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435例肾移植术受者中发生恶性肿瘤的12例患者,以及外院接受肾移植后发生恶性肿瘤的2例患者资料,对肿瘤发生率、恶性肿瘤类型、术后肿瘤诊断时间、免疫抑制剂应用情况及预后等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本院肾移植术后发生肿瘤12例,发生率2.8%.全部14例恶性肿瘤中,11例为尿路上皮癌,占78%(6例肾盂癌合并输尿管尿路上皮癌、2例原发输尿管尿路上皮癌、3例原发膀胱尿路上皮癌),另外甲状腺癌、结肠癌、淋巴瘤各1例.除1例淋巴瘤患者行化疗外,其余13例患者均行肿瘤根治术,其中10例术后情况良好,2例于1年内复发行二次手术(其中1例复发后肿瘤较大失去手术机会于半年后死亡),另有1例反复复发术后3年死亡.结论:肾移植术后的患者高发恶性肿瘤,与其免疫抑制治疗和肾移植术的影响密切相关.肾移植后发生恶性肿瘤(78%为泌尿系肿瘤)的危险性随患者存活时间的延长而迅速增加,治疗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因此对于术后无痛性肉眼血尿、无明显诱因腰部胀痛等,特别是发生肾或输尿管积水、感染等情况,应予以高度重视.

  • 经腹腔完全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

    作者:刘荣耀;赵鹏举;李学松;谌诚;陈晓鹏;姚琳;郝瀚;张崔健;郝金瑞;何志嵩;周利群

    目的:探讨经腹腔完全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pper urinary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UUT-UC)的技术要点、临床价值和初步经验总结.方法:收集2010年5月至2011年4月间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接受经腹腔完全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的25例UUT-UC患者,其中肾盂癌14例,输尿管癌11例;右侧15例,左侧10例.结果:所有25例患者的手术均由同一术者完成,应用标准4或5个穿刺套管,完全腹腔镜下行肾、输尿管全长切除及膀胱袖状切除.手术时间120 ~ 180 min,平均时间150 min.术中出血20~100 mL,平均40mL,无严重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5(4 ~6)天,术后平均随访5.5个月(1~12个月),在随访时间超过3个月的19例患者中,1例患者在术后3个月因膀胱肿瘤复发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 urethral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ur,TURBT).结论:经腹腔完全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治疗UUT-UC具有损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 肾移植患者单侧上尿路上皮肿瘤术后对侧尿路预防性切除的必要性

    作者:田野;侯海军;郭宇文;张磊;林俊;朱一辰;孙雯;谢泽林

    目的:探讨肾移植患者在一侧肾盂癌或输尿管癌术后,对侧上尿路预防性切除的必要性及安全性.方法:2006年12月至2013年5月对15例肾移植术后发现原肾肾盂癌和(或)输尿管癌的患者行腹腔镜下单侧上尿路切除术,术后3个月内行对侧上尿路预防性切除,术后给予常规的膀胱灌注化疗及定期随访.结果:15例患者中,患侧切除的15例肾及全长输尿管术后病理检查均证实为尿路上皮癌,而预防性切除的对侧15例中也有7例患者术后证实为尿路上皮癌,预防性切除的上尿路上皮肿瘤发生率约为46.7%(7/15).术后平均随访36个月,存活13人,存活率86.7%.结论:肾移植术后发生一侧上尿路上皮肿瘤后,对侧上尿路发生上皮肿瘤的概率很高.在患者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行对侧上尿路预防性切除非常必要.

  • 尿道损伤后上皮修复过程的实验观察

    作者:黄广林;刘流;王晓峰;夏春雷;刘洪洪

    目的观察尿道损伤后上皮的修复过程,为提高手术效果寻求理论依据.方法采用8只成年雄犬,于阴茎中段切取3cm长一段尿道,然后尿道内留置支架管,并行膀胱造口术转流尿液.术后不同时段行尿道造影、光镜及扫描电镜检查,观察尿道上皮的修复情况.结果2周时尿道黏膜大部缺损,造影剂外渗明显;4、6周时创面已基本被上皮覆盖,但上皮厚薄不一且缺乏极性,造影剂仍有少量外渗;8周时创面被较厚的复层上皮覆盖,上皮形态均匀一致,与正常上皮无明显差别,无造影剂外渗.结论尿道上皮的修复是一个逐渐的过程,尿道上皮修复完全与否与尿外渗的有无关系密切,尿道手术后应根据有无尿外渗来确定拔除尿管的时间.

  • 前列腺术后犬前列腺部尿道再上皮化修复的实验观察

    作者:罗光恒;罗蕾;杨秀书;刘军;孙兆林;夏术阶

    目的 观察前列腺术后犬前列腺部尿道再上皮化的修复过程,并探讨基底层细胞角蛋白(CK)34 (CK34βE12)细胞在再上皮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15只老年家犬行2-μm激光前列腺汽化切除术,分别于术后3、7、14 d序贯取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前列腺部尿道上皮细胞CK34、前列腺特异抗原(PSA)表达水平.结果 术后3d手术创面未见CK34阳性表达细胞;术后7d可见连接成片的CK34阳性细胞覆盖手术创面,且这些细胞与残余前列腺组织连续;术后14d新生尿道上皮的基底细胞层阳性表达CK34.正常或增生的前列腺组织可见前列腺腺泡、腺管上皮胞质PSA阳性,前列腺部尿道上皮PSA表达阴性.术后14 d再生的前列腺部尿路上皮的PSA均为阴性表达.结论 前列腺组织是前列腺增生症术后前列腺尿道再上皮化的重要组织,而CK34阳性的基底细胞可能是这一修复过程的主要细胞.

  • 环磷酰胺致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小血管炎肾损害患者出血性膀胱炎1例报告

    作者:朱丹;李冰;李桐;师眀阳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 ANCA)相关小血管炎( AAV)是一种以毛细血管、微动脉和微静脉受累为主的系统血管炎,其特点为血清中存在ANCA。AAV侵犯全身多个系统,肾脏是常受累的器官之一,常表现为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未经治疗的AAV患者预后很差,大多数患者通过细胞毒药物可获长期缓解,尤其是环磷酰胺( CTX)联合糖皮质激素。CTX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烷化剂,对恶性肿瘤和非肿瘤性疾病有良好治疗效果,但其代谢产物丙烯醛对尿道上皮有细胞毒反应,诱导出血性膀胱炎( HC)。现将我院肾内科1例ANCA相关小血管炎肾损害患者使用环磷酰胺致出血性膀胱炎的病例报告如下。

  • 兔尿道上皮细胞的体外连续培养

    作者:王春杨;符伟军;张秉宏;洪宝发;高江平;王晓雄

    背景:尿道损伤后的瘢痕挛缩或缺损可导致狭窄,寻找理想的修复替代材料已成为研究热点.目的:探索尿道黏膜上皮细胞体外培养的技术和方法,为进一步采用组织工程技术构建尿道黏膜组织奠定基础.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观察,于2005-04/2007-02在解放军总医院泌尿外科完成.材料:健康成年雄性新西兰雄兔6只,体质量3.0~3.5kg;实验用Dispase Ⅱ为美国Gibco公司产品.方法:取雄性新西兰兔尿道黏膜组织,分离上皮采用Dispase Ⅱ工作液,上皮细胞间的分离采用混合消化酶(1.25g/L胰蛋白酶与0.2g/L乙二胺四乙酸等体积混合)消化,以差速贴壁法排除成纤维细胞.使用DMEM与F123:1混合培养液加体积分数为0.1的胎牛血清,对上皮细胞进行原代单纯培养和传代培养;取第2~6代细胞进行上皮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正常尿道黏膜组织石蜡切片为阳性对照组,以成纤维细胞铺片为阴性对照组.主要观察指标:①利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动态观察细胞形态、生长、增殖情况.②采用活细胞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存活状态.③以扫描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④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行细胞鉴定.结果:①原代培养3-5d细胞逐渐生长融合成片,如铺路石状,细胞大小均一.生长期内均为单一的上皮细胞,无成纤维细胞混杂生长,细胞可传9-10代.②第4~6代细胞在免疫荧光染色和超微结构观察中显示良好形态.③免疫组织化学证实角蛋白染色阳性.结论:应用组织工程技术,成功培养尿道上皮种子细胞.结果表明,细胞生长状态良好,增殖较快.经特异性免疫组织化学及形态学鉴定为纯化的尿道上皮细胞.

  • 纳米Ag-SiO2导尿管对人体外尿道黏膜细胞的毒性

    作者:张展;刘春

    背景:纳米Ag-SiO 2目的:将人前列腺部尿道上皮细胞置于纳米Ag-SiO导尿管抗菌作用突出,明显减少了长期留置尿管所致的泌尿系感染。在追求纳米银医疗产品优异抗菌性的同时,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其生物安全性。2导尿管浸提液中培养,评价纳米Ag-SiO 2方法:分别以普通导尿管浸提液、纳米Ag-SiO导尿管的生物学安全性。2结果与结论:纳米Ag-SiO导尿管浸提液及普通细胞培养液培养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前列腺部尿道上皮黏膜细胞,培养2,5,7 d,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用酶标仪测定各培养间期各组体外细胞的吸光度值,计算细胞相对增殖率,同时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生长和增殖情况,定量和定性地进行毒性评价及比较。2导尿管浸提液细胞毒性为1级,普通导尿管浸提液细胞毒性为0、1级,细胞相对增殖率组别效应无统计学差异(F=0.544,P=0.475);细胞相对增殖率时间效应有统计学差异(F=3.031, P=0.086);组间与时间之间交互作用无统计学差异(F=0.130,P=0.879)。结果表明纳米Ag-SiO2导尿管对不同培养间期细胞的生长繁殖影响微弱,符合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

  • Uroplakins的研究及其与膀胱输尿管反流的关系

    作者:王臻;徐虹

    人类的尿路上皮覆盖着整个泌尿道,在尿路上皮的腔表面细胞膜上发现了许多脂样斑块,表现为不对称单位膜.研究发现不对称单位膜主要由膜板块蛋白(uroplakins ,UP)所组成,目前发现的UP有5种,包括UPⅠa、UPⅠb、UPⅡ、UPⅢ、UPⅢb.现对于UP的结构及基因位点研究较为透彻,但对于尿路上皮斑块及UP的具体功能尚不十分清楚.研究认为尿路上皮斑块的形成可能与尿路渗透屏障功能及稳定膀胱作用相关.而UPⅠa/UPⅡ和UPⅠb/UPⅢa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二维晶体结构是构成尿路上皮斑块所需的.通过对uroplakins基因敲除小鼠的研究提示了与膀胱输尿管反流有一定关联,目前机制尚未明确,因此UP与膀胱输尿管反流之间的关系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与研究.

  •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胃癌外周血微转移中的作用

    作者:

    诸多研究表明,原发性癌肿早期即有肿瘤细胞播散入循环.直径为1cm的快速生长的肿瘤,每天可向血液循环中释放几百万个肿瘤细胞[1].这些循环中的瘤细胞以单个细胞或微小细胞团形式存在,称为微转移.细胞角蛋白(CK)是分布于上皮细胞的中间纤维,有20多种异构体.CK20是目前惟一证明仅在胃肠道上皮、尿道上皮和Merkel细胞中表达,而不表达于正常外周血中的蛋白,具有更为严格的上皮组织特异性.患者一旦在外周血中检出CK20,提示有微转移发生.

  •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在尿道下裂患儿包皮组织中的表达

    作者:何军;郑为;赵夭望;王新君;赵晓昆

    尿道下裂是人类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先天性疾病,近年来有明显的上升趋势~([1]).但是尿道下裂确切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目前研究多的是内分泌激素的调控和其相关的基因突变, 但对尿道上皮生长发育相关的因素研究很少.

  • 尿道下裂修复术后成形尿道上皮的组织学观察

    作者:严兵;王玉芸;曾莉;马丽;黄鲁刚

    尿道下裂修复术是一类并发症较高的成形手术,修复材料的选择对手术的成功和尿道功能的影响十分重要.为了解常用修复材料重建尿道后组织结构的变化,探讨这些修复材料对重建尿道功能可能的影响及远期的意义,我们进行了如下研究.

  •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上尿路上皮癌早期监测中的应用

    作者:胡宝利;贾占奎;杨锦建;陈瑞廷;张岚

    目的 探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在诊断和监测早期上尿路上皮癌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收取20例健康志愿者的新鲜晨尿,应用FISH检测尿液脱落细胞3、7、17号染色体着丝粒探针及9号染色体p16位点探针,建立健康人群的阈值.其后顺序留取20例初步诊断为上尿路上皮癌患者的新鲜晨尿,进行FISH检测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并进行泌尿系超声、多层螺旋CT检查(MMCT),将FISH结果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留取20例术前诊断为肾癌患者的新鲜晨尿作为对照组,进行FISH检查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统计分析两者的特异性.结果 20例患者中术后病理诊断上尿路上皮癌18例,肾癌浸润肾盂1例,肾结石合并肾盂肾炎引起的肾盂上皮炎性增生1例.泌尿系超声、MMCT、尿脱落细胞学和FISH检查的敏感性分别为44.4%(8/18)、94.4%(17/18)、38.9%(7/18)、83.3%(15/18).FISH诊断上尿路上皮癌的敏感性和MMCT相似(P>0.05),高于泌尿系超声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P<0.05).20例对照组术后病理诊断均为肾透明细胞癌,FISH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的特异性分别为95.0%和90.0%.结论 FISH诊断上尿路上皮癌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可以发现早期的上尿路上皮癌,可用于上尿路上皮癌的诊断和早期监测.

  • A型肉毒毒素作用于尿道上皮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

    作者:曹乃龙;倪剑书(综述);谷宝军(审校)

    大量实验研究证实下尿路的黏膜层在参与调节膀胱收缩的机械感觉和尿道感觉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黏膜的改变也和许多膀胱病理过程息息相关。尿路上皮及其下方固有层分子和结构水平的改变在人和动物相关的疾病中都有报道,如膀胱过度活动症。A型肉毒毒素已经被报道在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中有效,对于其作用机制的研究一直以来是我们研究的重点。这篇文章综述了尿道上皮的组成、尿道感觉、A型肉毒毒素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可能的作用机制等方面内容,进一步阐明了A型肉毒毒素在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中的作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