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胸腔镜手术后患者的镇痛方式及其研究进展

    作者:范小兵;汪斌

    目的 随着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引入,该技术已逐渐发展为绝大多数肺切除术的常规手术.与传统开胸术式相比,电视胸腔镜手术有改善术后呼吸功能,减轻术后疼痛及缩短住院时长等优势.但胸腔镜术后引发的疼痛,其病理生理与开胸术后疼痛一样,都主要是因为手术切口和局部创伤,胸腔引流管的插入和肩膀疼痛综合征.手术引发的炎症应答和伤害性刺激都会出现,不会受手术方式影响.总之,胸腔镜术后疼痛仍然存在.术后疼痛会导致患者交感神经兴奋,出现心肌梗死、中风等高危并发症;术后疼痛常会限制患者深呼吸和有效咳嗽,不利于肺功能恢复且会增加肺部合并症的发生,从而延长住院时间;术后活动受限还会使血栓形成机率增高.因此,疼痛控制是促进胸腔镜术后患者快速康复的关键环节,及时有效的术后镇痛对患者至关重要,胸腔镜术后镇痛必不可少.

  • 多模式镇痛应用于剖宫产手术患者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马彦利;姜丽华

    目的:观察剖宫产手术患者采用多模式镇痛(MMA)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择期单胎横切口剖宫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组,各50例,分别采取0.25%罗哌卡因手术切口局部浸润+PCIA,曲马多+地佐辛术中预充+PCIA。结果 A、B组术后各时段的VA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A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比B组低(P<0.05)。结论在剖宫产手术中增加罗哌卡因手术切口局部浸润麻醉,可获得满意的镇痛效力,且术后相关不良反应较少。

  • 多模式镇痛对子宫切除术后疼痛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作者:张彦伟;金顺爱;张平;迟梅英

    目的:观察多模式镇痛用于子宫切除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60例ASAⅠ~Ⅱ级择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子宫切除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帕瑞昔布钠复合舒芬太尼术后镇痛,对照组应用舒芬太尼术后镇痛。记录两组术后VAS评分及各个时间点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含量。结果与T0相比较,两组T1、T2、T3、T4的CD3+、CD4+含量下降(P<0.05),CD8+含量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T2、T3、T4的CD3+、CD4+含量升高(P<0.05),CD8+含量降低(P<0.05)。结论多模式镇痛对于子宫切除患者镇痛效果显著,并可以保护T淋巴细胞功能从而减轻免疫抑制。

  • 围术期多模式镇痛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冯龙锋;张伟波;严火荣

    目的:探讨围术期多模式镇痛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各类腹腔镜手术200例,其中妇科手术50例,胆囊切除术100例,阑尾切除术50例。分别将各类手术按奇偶数排列分为2组,A组采用多模式镇痛, B组采用静脉自控镇痛(PCIA)。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手术后1、4、8、12、24、48h疼痛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均取得满意镇痛效果,各时点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24h后疼痛程度明显降低,其他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均有发生,但A 组发生率明显低于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围术期多模式镇痛在腹腔镜手术中应用具有镇痛效果满意、不良反应较少、费用较低等优点。

  • 腰椎后路手术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的临床评价

    作者:宋进良;黄明辉;赵爱玲;李福;卢健;蔡伟

    目的:观察多模式镇痛方案在腰椎后路手术围手术期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随机选择128例腰行椎后路手术患者,分为A、B两组,A组采用多模式镇痛方案,B组采用传统镇痛方案,记录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VAS评分和第一次平卧翻身、下地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术后各个时间段VAS评分和第一次平卧翻身、下床活动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腰椎后路手术围手术期应用多模式镇痛方案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利于术后康复锻炼。

  • 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静脉镇痛与肋间神经阻滞用于胸腔镜手术的镇痛效果

    作者:赖学文;莫惠飞;公维义;薛婷媛

    目的:研究胸腔镜手术围术期应用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静脉镇痛与肋间神经阻滞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胸腔镜手术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于术毕连接镇痛泵行PCIA,观察组联合肋间神经阻滞多模式镇痛.研究术后静息VAS评分、咳嗽VAS评分、术后总有效按压次数、总按压次数和术后48 h舒芬太尼用量等.结果:观察组术后各时段的VAS-R、VAS-C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下降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总有效按压次数、总按压次数、术后48 h舒芬太尼用量等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较少(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静脉镇痛与肋间神经阻滞可明显增强镇痛效果,降低舒芬太尼用量,值得应用推广.

  • 骨科术后疼痛处理综述

    作者:刘振宇

    骨科术后疼痛是临床麻醉中经常面对的问题,如何进一步控制患者术后疼痛,对于患者术后康复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查阅近几年国内外新研究报告综述如下,以期待对临床工作开展提供帮助。

  • 术中利多卡因持续静脉泵入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阿片类用量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作者:刘子嘉;张良燕;郑旭光;申乐;宋锴澄;易杰;黄宇光

    目的 探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持续静脉泵入利多卡因能否减少患者术中阿片类用量及改善术后恢复.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入选北京协和医院择期行胸腔镜肺癌切除术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利多卡因静脉泵入组及对照组.患者经口双腔气管插管,术中全静脉维持.利多卡因组诱导给予利多卡因1 mg/kg,后予利多卡因2 mg/ (kg·h)持续泵入,至手术结束拔管前停药.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术前检查、术中情况及用药,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与术前检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利多卡因组患者术中舒芬太尼的用量明显减少[(32.3±7.5)μg比(40.9±10.2) μg,P<0.001],对照组术中更多患者使用艾司洛尔(P=0.010),利多卡因组术后24 h内恶心发生率明显降低(P =0.045).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术中持续静脉泵入利多卡因,可减少术中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并减少术后恶心的发生,无不良反应及中毒现象.

  • 多模式镇痛方法用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镇痛

    作者:孙逊;吴振茹;程庆好

    目的:研究刀口局部浸润罗哌卡因和口服曲马多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40例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患者,根据随机化分组表分为两组。A组采用静脉给予舒芬太尼加曲马多镇痛泵。B组多模式镇痛组采用术前局部注射0.5%罗哌卡因加术后口服曲马多。记录术后6,12,24小时疼痛VAS评分以及其它并发症。结果:B组患者在术后6小时镇痛评分明显低于A组,术后12小时两组间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恶心发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局部镇痛加口服曲马多可满足腹腔镜阑尾切术后镇痛需要,并有较少的并发症,利于患者早期下床和排气。

  • 多模式镇痛在胸科手术术后镇痛应用的临床观察

    作者:钟东海;蒋建平;范文锋;陈莉莉;莫志仙;李智睿

    目的:对多模式镇痛对于胸科手术术后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观察,以期找到更为安全有效的胸科手术术后镇痛方式。方法将60例择期接受胸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患者在关胸前由手术者使用罗哌卡因进行肋间神经的阻滞,在手术结束之前30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并于手术结束时给予舒芬太尼以自控镇痛;对照组在手术结束时给予舒芬太尼以自控镇痛。于患者经静脉给药自控镇痛(PCIA)开始后第2、4、6、8、12、24、48、72h对镇静(Ramsay评分)和镇痛(VAS评分)效果观察记录,同时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PCA有效按压次数、舒芬太尼用量、舒适状态评分、静止和活动状态下VAS评分明显下降,对照组PCA按压次数较实验组上升(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胸闷、皮肤瘙痒、恶心呕吐、排气时间、镇静评分、生命体征等副作用发生率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多模式镇痛对于胸科手术术后镇痛效果良好,有临床推广价值。

  • 多模式镇痛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干预效果研究

    作者:刘敏

    目的:探讨多模式镇痛护理干预对骨科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山东省庆云县人民医院在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多模式镇痛护理管理措施。在护理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疼痛评估,并随访髋关节功能。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均显著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后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后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出院后6~12个月随访发现,观察组患者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66.67%,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骨科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多模式镇痛护理干预措施能减轻疼痛程度,有利于肢体功能的恢复。

  • 地佐辛复合氟比洛芬酯应用于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赵岩

    目的 观察地佐辛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200例剖宫产术后行静脉镇痛的产妇随机分为单纯地佐辛组、地佐辛复合氟比洛芬酯组、芬太尼复合氟比洛芬酯组和对照组,进行术后镇痛评分、镇静评分,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地佐辛复合氟比洛芬酯组与芬太尼复合氟比洛芬酯组的镇痛评分、镇静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明显低于单纯地佐辛组和对照组,地佐辛复合氟比洛芬酯组恶心、呕吐、嗜睡、呼吸抑制发生率均低于芬太尼复合氟比洛芬酯组,且无尿潴留和皮肤瘙痒发生.结论 地佐辛复合氟比洛芬酯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 多模式镇痛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作者:耿兰英;王庆本;刘林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术后镇痛方法用于剖宫产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60例足月妊娠产妇,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随机分成2组,每组30例:A组多模式镇痛组-硬膜外单次注射小剂量吗啡与皮下自控镇痛(PCSA)相结合;B组(对照组)静脉自控镇痛(PCIA),观察术后镇痛效果、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术后4、8 hVAS评分B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膜外单次注射小剂量吗啡与皮下自控镇痛(PCSA)相结合的多模式镇痛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作用完善确切,操作简单,不良反应少.

  • 多模式镇痛在舒适化治疗的临床应用比较

    作者:李日长

    目的 探讨多摸式镇痛在舒适化治疗的临床应用比较,采用舒芬太尼、氟比洛芬酯联合局部浸润麻醉在腰椎后路椎间盘镜围手术期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回顾我科2008年4月-2011年7月收治的40例腰椎间盘手术患者的术中、术后镇痛方法.方法 择期行腰椎后椎间盘镜手术治的患者60例I-II级,随机分为2组,对照(C组n=20)和多模式镇痛组(M组n=20).手开始前由术者对两组患者切口行局部浸润麻醉,显露神经根后用1mL利多卡因原液神经阻滞.M组在切皮前15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mg/kg和舒芬太尼0.015ug/kg,C组不给药.记录围手术期各时间点的镇痛评分(VAS)、手后镇痛药物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手术时间及麻醉用药量无显著差异,手术开窗、探查神经根、神经松懈、术后1、3、6hVAS评分M组均低于C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手术期曲马多的用量M组(49.5±20.0)mg低于C组(165.0±45.2)mg(P<0.05),所有患者均无呼吸抑制,瘙痒、恶心呕吐等严重并发症,两组不良反应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舒芬太尼、氟比洛芬酯联合局部浸润麻醉的多模式镇痛可为腰椎后露椎间盘镱围手术期提供良好的镇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有利于术后恢复.

  • 腹腔镜辅助超声导引TAPB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后镇痛中的初步体会

    作者:付玉红;肖前新;邓贵锋;李敬平

    妇科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因而目前的妇科良性疾病广泛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据世界妇产科联盟预计,在本世纪有60%以上妇科手术会在内镜下完成,但可导致腹腔镜术后疼痛综合征,即术后患者出现肋间刺痛、肩部酸痛、上腹部胀痛,发生率为70%~80%[1],疼痛程度甚至超过切口疼痛。我院将腹腔镜辅助超声定位腹横肌平面阻滞(transersus abdominis plane block,TAPB)技术纳入妇科腹腔镜术后多模式镇痛,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 腹腔反式入路结合超声导引TAPB在妇科手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作者:肖前新;付玉红;邓贵锋;李敬平

    术后疼痛是常见和需要处理的急性疼痛,可发展为慢性疼痛(CPSP),而多模式镇痛正成为备受欢迎的术后镇痛模式。我院将超声定位腹腔反式腹横肌膜表面神经阻滞(TAPB)技术用于妇科日间手术患者术后镇痛,取得预期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多模式镇痛对神经外科围手术期患者的影响

    作者:王丹;康娜;李燕枝;董翔

    目的 探讨多模式镇痛在神经外科围手术期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2016-2018年天津疗养院60例外伤致脑出血,行开颅探查、血肿清除术后的患者(排除术后昏迷的患者),根据术前、术中、术后麻醉、镇痛方式的不同分为A、B、C三组,每组20例,A组采取术后单独给予静脉止痛,止痛泵的配方为舒芬太尼2 μg/kg+昂当司琼0.15 mg/kg用盐水稀释成100 ml.B组采取手术前30 min静脉输入帕瑞昔布钠40 mg,术后同A组.C组采取术前切口局部注射0.5%罗哌卡因,术后镇痛方法 同B组.结果 C组镇痛满意度高,B组为其次,A组满意度低;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发生少,B组为其次,A组则多;C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B组为其次,A组满意度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神经外科围手术期患者的镇痛方法 中,多模式镇痛的效果好,值得临床应用.

  • 超前镇痛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及有效性分析

    作者:黄岩

    有效的术后疼痛治疗应当是预先给药,超前阻止或减轻手术过程中中枢神经的致敏作用以及感受伤害的传人,达到减轻术后疼痛、延长镇痛时间和减少止痛药的需求量.在术后患者自控镇痛时,超前镇痛或预防性镇痛已经成为麻醉师常用的治疗方法.尽管国内外对于超前镇痛临床有效性的结论尚未统一,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手术伤害性刺激引起外周及中枢敏化的理念已得到公认,且有关超前镇痛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仍在继续并日趋成熟.如何实施超前镇痛,提高临床镇痛效应.目前尚缺乏超前镇痛临床规范,真实镇痛效果如何尚难以确定.持续和多模式的预防性镇痛是疼痛治疗发展的方向.本文主要对超前镇痛的定义、机制,超前镇痛的常用药物和方法及超前镇痛的争议及规范化进行综述.

  • 乳腺癌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

    作者:章玲宾;樊理华;韩新;陈琴;何仁洪;游敏吉;丁友法

    目的:探讨乳腺癌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与单一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应激反应与不良反应.方法:选择80例择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A 组和B 组各40 例.A 组于术前24 h 内行心理干预,麻醉诱导前10 min 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 mg/kg,并于手术切皮前切口内注射0.375% 罗哌卡因30 mL,手术结束时给负荷量芬太尼0.05 mg 后接电子止痛泵行PCIA(静脉自控镇痛);B手术结束时给负荷量芬太尼0.05 mg 后接电子止痛泵行PCIA.结果:A 组患者于术后各时间点VAS疼痛评分低于B 组(P<0.01),BCS舒适状态评分高于B 组(P<0.05),48 h 内PCA(自控镇痛)按压次数明显少于B组(P<0.01 ).结论:乳腺癌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可提供有效的镇痛效果和降低围手术期应激反应,优于单一静脉自控镇痛.

  • 环状混合痔术后镇痛方法的选择

    作者:孙余挺;陈方兰

    目的:探讨环状混合痔手术后的佳镇痛方法.方法:选取择期环状混合痔手术患者共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亚甲蓝混合液组(A组)太宁组(B组)亚甲蓝组加特耐(C组),太宁加特耐(D组),亚甲蓝加太宁加特耐(E组),干预后记录患者不同时点疼痛评分及72h舒适度评分,记录曲马多使用频次及总量.结果:各组干预措施均有镇痛效果,在视觉模拟评分和舒适度评分上,临床有效率差异5组间具有显著性(P<0.01 ).E组镇痛效果确切,其次为D组和C组.结论:术后镇痛的发展趋势,是多途径均衡镇痛和超前镇痛,效果显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

382 条记录 4/20 页 « 12345678...192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