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证候与外周敏化关系的研究

    作者:吴皓萌;敖海清;徐志伟;史亚飞;黎颖贤;胡海燕;吉云鹏;张晨;袁玉梅

    目的:研究外周敏化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中医证候的关系,初步探讨“肝主疏泄助脾胃运化”的生物学内涵.方法:进行IBS-D中医证候流行病学调查,检测外周敏化机制的核心指标;运用SPSS 19.0软件进行独立样本的t检验、多因素的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相关分析等统计分析.结果:IBS-D的主要证候是肝郁脾虚证,占44.5%、脾胃虚弱证,占20.5%、寒湿困脾证,占11.4%.5-羟色胺(5-HT)与肝郁气滞证、脾肾阳虚证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130和0.197;降钙素相关基因肽(CGRP)与肝郁脾虚证和肝郁气滞证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108、0.116.结论:IBS-D的外周敏化对IBS-D中医证候的分布有重要影响,CGRP→5-HT/5-HT3R信号转导通路的调控可能是其生物学机制.

  • NF-κB信号通路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博然;马璐璐;申乐;张秀华;黄宇光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期妇女的良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慢性疼痛.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与建立阶段可见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活化.体内与体外的研究表明,NF-κB介导的基因转录能促进免疫和炎性反应,调节异位子宫内膜细胞的增殖、凋亡、黏附、侵袭和血管生成,改变外周神经与外周腹腔环境,从而影响疼痛,提示其可能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的新靶点.

  • 偏头痛大鼠硬脑膜及三叉神经节上TRPV1的表达变化

    作者:刘欣;刘沙;燕兰云;史兆春;武文卉;黄琳;郭永涛;万琪

    目的:观察TRPV1在偏头痛大鼠硬脑膜及三叉神经节上的表达变化.方法:取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contro1组)、实验复方致炎剂(inflammation soup,IS)1 d组(IS 1 d组)、实验IS3d组(IS 3 d组)和实验IS6d组(IS 6 d组).在雄性SD大鼠硬脑膜上埋置PE-10管,实验组分别给予1d、3d、6 d IS 20 μl/d及对照组给予6天等量生理盐水.采用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法和Real-Time PCR法检测TRPV1在硬脑膜及三叉神经节上的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大鼠硬脑膜及三叉神经节上均可见TRPV1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硬脑膜、三叉神经节上TRPV1蛋白表达量、阳性细胞数及mRNA明显升高,以实验IS 6d组高(P<0.05).结论:TRPV1在偏头痛大鼠硬脑膜及三叉神经节上的表达增加.TRPV1表达上调可能是偏头痛外周敏化的重要机制之一.

  • p38MAPK信号通路与疼痛的关系

    作者:张涛;杨承祥;王汉兵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s)是广泛表达的丝氨酸/酪氨酸激酶,在哺乳动物细胞多种信号转导通路中起重要作用.MAPKs有3个主要家族:ERKs、JNKs和p38 MAPKs.近年来发现,p38信号通路是MAPK通路的一重要分支,它在炎症细胞、应激、凋亡、细胞周期和生长等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p38 MAPK可以作为神经元和胶质细胞中研究疼痛的靶标,很可能为疼痛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一个良好的前景.

  • 面向临床医师解析慢性痛的发生机制

    作者:陈军;韩济生;樊碧发;于生元;王家双

    随着我国临床疼痛科的建设和发展,如何构建疼痛医学的科学知识体系已经成为大家面临的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另外,如何把疼痛基础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介绍给临床医师也是基础研究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本文旨在抛砖引玉,系统地介绍慢性痛发生的外周和脊髓中枢敏化机制.此外,虽然我们对慢性痛及其精神共病(如焦虑、失眠、抑郁等)的脑机制了解甚少,但本文对可能涉及的脑网络基础也做了简要介绍.希望本文能够引起临床同行的共鸣,推动基础与临床研究的合作与发展.

  • “超前镇痛”研究进展及麻醉中应用

    作者:张倩;尤浩军

    已知术中痛干扰手术的正常进行,而严重的术后痛更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术后机能康复.“超前镇痛”正是基于手术前施加一定的镇痛药物,通过影响伤害性信号的产生,传递及调控等过程,以求达到减轻术中痛和缓解术后痛目的.目前临床麻醉中能用于“超前镇痛”的药物主要有局部麻醉类药物、阿片类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MDA受体拮抗剂和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等,其给药方式常涉及多模式镇痛理念.本文就“超前镇痛”研究进展和相关临床问题做一简要综述.

  • 术后镇痛理念新跨越:从超前镇痛到预防性镇痛

    作者:唐帅;黄宇光

    围术期急性疼痛是令每一位手术患者担心却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麻醉医生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如果术后早期的急性疼痛得不到及时控制,会增加患者痛苦,增加并发症,甚至会转变成慢性疼痛,给患者带来长久的烦恼,降低生存质量.如何为患者提供完善的围术期镇痛是麻醉学领域的重大课题,至今仍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早在一个世纪以前,Crile[1]就提出了“anoci-association”的概念,意思是阻断一切有害的刺激.在二十世纪,该理论被解读为超前镇痛(pre-emptive analgesia).超前镇痛学说认为防止伤害性冲动到达中枢可以预防疼痛的发生,这种治疗措施优于在疼痛发生之后再治疗疼痛[2].进入二十一世纪,人们逐渐认识到超前镇痛概念的不足,并将这一理论发展成预防性镇痛(preventive analgesia)[3].本文将回顾从超前镇痛到预防性镇痛概念的发展历史,比较二者的作用机制,了解预防性镇痛的研究现状,并展望镇痛研究前景.

  • 转录共激活因子TORCs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佟星

    国际疼痛学会(IASP)将神经病理性疼痛新定义为由躯体感觉神经系统的损伤或疾病直接造成的疼痛[1].常表现为自发性疼痛和诱发性疼痛.诱发性疼痛又可分为痛觉过敏和痛觉超敏,其发病机制还不清楚.目前研究认为该类疼痛的产生和维持与外周敏化和中枢敏化相关[2].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一种广泛存在而又极难治愈的临床症状,是一种慢性改变,其涉及基因表达的改变,而基因表达的关键就是基因转录的调控.转录共激活因子(TORCs)作为一类重要的反应结合蛋白(CREB)转录共激活因子,通过增加CREB和其辅助因子的结合,诱导其下游基因在启动子水平的活性[3].由此可知,TORCs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在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中枢敏化和外周敏化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欣;申乐;黄宇光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是一组包括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c-Jun氨基端激酶1/2/3、p38亚型(α,β,γ和δ)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的丝/苏氨酸蛋白激酶,能够介导增殖、分化、凋亡、免疫、炎症等一系列细胞活动.痛觉敏化是一种中枢和外周伤害性感受器的重塑机制.大量研究显示,MAPKs在糖尿病动物模型的脊髓和背根神经节中广泛激活,在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DNP)中枢敏化和外周敏化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此外,一些药物也可通过抑制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中MAPKs的激活来缓解DNP.本文主要总结了MAPKs在DNP中枢和外周敏化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 超前镇痛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及有效性分析

    作者:黄岩

    有效的术后疼痛治疗应当是预先给药,超前阻止或减轻手术过程中中枢神经的致敏作用以及感受伤害的传人,达到减轻术后疼痛、延长镇痛时间和减少止痛药的需求量.在术后患者自控镇痛时,超前镇痛或预防性镇痛已经成为麻醉师常用的治疗方法.尽管国内外对于超前镇痛临床有效性的结论尚未统一,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手术伤害性刺激引起外周及中枢敏化的理念已得到公认,且有关超前镇痛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仍在继续并日趋成熟.如何实施超前镇痛,提高临床镇痛效应.目前尚缺乏超前镇痛临床规范,真实镇痛效果如何尚难以确定.持续和多模式的预防性镇痛是疼痛治疗发展的方向.本文主要对超前镇痛的定义、机制,超前镇痛的常用药物和方法及超前镇痛的争议及规范化进行综述.

  • 脊髓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在大鼠慢性内脏痛中的作用

    作者:李为民;崔可密;周娟;王晓艳

    内脏痛觉过敏的产生涉及外周敏化和中枢敏化两种机制.中枢敏化在内脏痛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1].中枢敏化的形成涉及多种神经递质受体,尤其是脊髓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在组织损伤和炎症导致躯体痛的中枢敏化形成中起重要作用[2,3].有研究表明,脊髓NMDA受体参与了急性内脏痛的发生[4,5],而其在慢性内脏痛中的作用尚不明确.本研究拟评价脊髓NMDA受体在大鼠慢性内脏痛中的作用.

  • 疼痛机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作者:刘钰;何永恒

    疼痛是大多数疾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机制相当复杂,目前仍不清楚,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手段的更新,越来越多与疼痛相关的生物分子被发现,这些生物分子构成了庞大而复杂的疼痛网络系统,就近年来疼痛相关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基础与临床的结合提供一些思路.

  • 痛觉敏化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作者:张志谦;赵宝明;耿学斯

    痛觉敏化是指组织或神经损伤后,正常情况下一定阈下痛刺激强度在损伤部位或损伤以外部位引起更强的痛,包括外周敏化和中枢敏化,在病理性疼痛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痛觉敏化的形成与神经胶质细胞密切相关,涉及多种细胞因子、递质、受体、离子通道和核内第三信使的表达.以下就近几年痛觉敏化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MAPK/ERK信号转导通路与疼痛敏化调控

    作者:卢国林;林财珠

    初级感觉神经元的外周敏化和脊髓后角的中枢敏化是病理性疼痛的主要机制.多种伤害性刺激能使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在背根神经节和脊髓后角中特异性激活和表达增多,这种现象能被MEK特异性抑制剂所明显阻断,并能使明显减弱伤害性刺激所导致的痛觉过敏和异常痛觉,可见,MAPK/ERK信号转导通路在疼痛敏化调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ERK激活(p-ERK)后可调控一些基因表达和磷酸化一系列底物,参与疼痛敏化调控,并且可能是通过长时程增强方式来改变突触可塑性来实现.随着研究深入,有望为疼痛治疗提供新的靶位.

  • 慢性疼痛基因治疗相关研究的进展

    作者:董刚;俞卫锋

    急性疼痛是组织损伤的生理性预警信号,而慢性疼痛则是一种病理状态[1].慢性疼痛常与痛觉感知、传递和调制有关的神经系统的改变-中枢或外周敏化有关.中枢敏化时神经元的反应性增加,疼痛甚至可以由非痛觉感觉神经纤维的激活产生;而神经末梢伤害感受器长期暴露在组织损伤或炎性产物(如细胞因子、缓激肽、花生四烯酸等)中将产生外周敏化,导致感受器活化阈值降低[2].由于慢性疼痛本身涉及到很复杂的中枢调控机制及神经元的结构重塑,目前的治疗手段和药物的疗效均尚不能令人满意,因此,基因治疗可能的有广阔应用潜在前景[3].

  •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乙茹;王浩伟;袁红斌

    背景 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P)是由躯体感觉神经系统损伤或疾病导致的慢性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当前NPP的治疗效果较为局限. 目的 对近年来NPP研究的新进展进行综述,拟对NPP的研究进展中所涉及的发病机制进行归类及分析,以助于研究新的治疗策略. 内容 多种原因导致的外周敏化和中枢敏化是NPP发生的主要原因.在外周神经系统,神经炎症反应、氧化应激以及外周神经元离子通道的改变介导外周敏化的产生;在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氨基酸及其受体表达增加,抑制性氨基酸表达减少以及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参与中枢敏化的产生. 趋向阐明NPP的发生机制对于今后靶向药物的研发及缓解患者的疼痛具有重要意义.

  • 子宫内膜异位症痛敏机制与脊髓电刺激治疗

    作者:利雪阳;张美娟;王云;谢芳

    背景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疾病之一,慢性顽固性疼痛是其主要的临床症状,近年来研究发现EMT疼痛合并有明显的神经系统变化. 目的 综述EMT疼痛的神经机制. 内容 综述EMT疼痛的动物模型及特点、外周及中枢敏化机制以及脊髓电刺激(spinal cord stimulation,SCS)对EMT疼痛的治疗效应. 趋向 阐明EMT痛敏机制,可望为该病的疼痛管理提供新方法.

  • 成人术后疼痛治疗进展

    作者:徐建国

    术后疼痛是一种伤害性疼痛为主的急性疼痛,但近年研究证实也存在着外周和中枢敏化的可能,在镇痛的同时,制止外周和中枢敏化是治疗急性疼痛关注的重点之一.现代中国术后疼痛治疗经历了四个时期: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肌肉注射哌替啶为主的疼痛治疗不充分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广泛开展的硬膜外小剂量吗啡镇痛时期,主要用于硬膜外麻醉下手术的病人,但存在着延迟性呼吸抑制和调整剂量困难的重要缺陷;20世纪90年代以后进入了PCA镇痛的时期,毫无疑问有以靶浓度为准绳和病人主动参与镇痛的优点,该方法仍是迄今为止的重要方法;近10年来认识到疼痛存在着多靶点机制,而单一的止痛药物难以对所有类型的疼痛均有良好的镇痛作用而副作用不明显,故多模式镇痛是当代镇痛的主要方式,包括了不同药物的组合,不同镇痛方法的组合.本文提出,现代良好的术后镇痛应达到安全镇痛、清醒镇痛、运动镇痛、低副作用镇痛和患者高满意度镇痛等五个要素.

  • 超前镇痛的研究现状及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

    作者:洪秀

    已知术中疼痛干扰了手术正常进行,而术后疼痛严重影响患者术后机能的恢复.超前镇痛是在疼痛出现前予以预防性治疗,旨在手术创伤前阻断疼痛传导通路,减轻术中痛,解除患者术后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传统意义上的超前镇痛是,在手术之前就应用镇痛药等镇痛措施,以达到术后镇痛的目的.当今,超前镇痛的概念有所延伸,就镇痛时间而言,Kissin[1]提出,超前镇痛应覆盖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每个阶段,达到更好的镇痛效果.本文就超前镇痛的研究现状及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 骨癌痛大鼠脊髓背根神经节主要组织相容复合物Ⅱ表达变化的研究

    作者:李明;耿卫国;刘文明

    目的:建立大鼠胫骨的骨癌痛模型,观察骨癌痛发生时脊髓背根神经节内主要组织相容复合物Ⅱ(MHCⅡ)的表达变化情况。方法雌性SD大鼠33只,随机分为正常组(Naive组,=9)、假手术组(Sham组,=12)和骨癌痛组(骨癌痛组,=12)。骨癌痛组右侧胫骨的骨髓腔内接种Walker 256乳腺癌细胞,Sham组注射相等体积的D- Hanks液。于手术前1天及手术后3、7、10和14 d使用von- Frey丝测定手术侧的机械缩爪阈值;于手术后14 d采集各组(=9)的L3~L5的右侧背根神经节,每3只大鼠的背根神经节标本作为一组提取总的蛋白质,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MHCⅡ的变化情况;于手术后14 d多聚甲醛灌注Sham组(=3)和骨癌痛组(=3)大鼠,取L3~L5的右侧背根神经节制作冷冻切片,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染色观察MHCⅡ的变化情况以及与神经元和卫星细胞的关系。结果手术前各组大鼠的机械缩爪阈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骨癌痛组在骨癌痛模型建立7 d后较基础值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且显著低于Naiv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免疫荧光染色显示MHCⅡ表达于背根神经节的卫星细胞;同时Western blot定量结果发现骨癌痛组的MHCⅡ表达水平显著高于Naive组,而Sham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骨癌痛大鼠背根神经节的MHCⅡ表达升高,可能参与骨癌痛的外周敏化。

25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