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垂体细胞瘤3例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邓伟;祝迎锋

    目的 探讨垂体细胞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和免疫组化特点.方法 对4例垂体细胞瘤进行光镜下观察,通过临床随访及结合文献复习进行讨论.结果 本组男性2例,女性1例,年龄45 ~ 54岁.大体表现为实性肿瘤.镜下由双极梭形细胞构成,束状交错排列,有时旋涡状.瘤细胞纺锤状至胖细胞状不等.免疫组化:肿瘤细胞vimentin、S-100和TTT-1(+),GFAP和垂体激素(-).结论 垂体细胞瘤罕见,生长缓慢,属于WHO Ⅰ级.需与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脑膜瘤等相鉴别.

  • 垂体细胞瘤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徐升;王鲁平;刘晓林

    目的 探讨垂体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诊断要点.方法 对2例垂体细胞瘤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探讨其诊断及鉴别诊断.结果 2例患者的头颅MRI提示鞍区占位.镜下可见短梭状双极梭形细胞成分,细胞密度较低,排列稀疏,呈纤维束状排列,细胞核圆形或伸长形,局部可见血管结构,未见核分裂.免疫组化:vimentin、S-100和GFAP均(+)、Ki-67增殖指数<1%,NEU-N和EMA均(-).结论 垂体细胞瘤起源于成人神经垂体或漏斗,较为罕见,由梭形细胞构成,生长缓慢,需与正常漏斗组织、毛细胞星形细胞瘤、梭形嗜酸细胞瘤等进行鉴别诊断.

  • 垂体细胞瘤1例报道

    作者:韩义明;邹先进

    垂体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实性低级别梭形细胞肿瘤,起源于神经垂体或漏斗,为WHO(2007)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中新增加的实性肿瘤之一,生长缓慢且局限,相当于WHO Ⅰ级[1].本文报道1例垂体细胞瘤,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其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点及诊断要点,以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

  • 垂体细胞瘤三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曲丽梅;周玉华;姚伟凯;王银萍

    垂体细胞瘤是发生于鞍区的一种比较罕见的神经系统肿瘤,其确切组织起源尚不明确,发病率较低,国内外报道不足60例[1],我们报道3例鞍区垂体细胞瘤,通过文献复习从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诊断等方面总结其特点,供学习参考。

  • 垂体细胞瘤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策略(附11例报告)

    作者:熊先;苗彦明;关树森;袁学森;李超;周大彪

    目的 探讨垂体细胞瘤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策略,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5年4月北京普仁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合作病房收治的11例垂体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内分泌学和组织病理学特征、手术情况及随访结果.垂体细胞瘤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视力、视野障碍以及生长发育迟缓.肿瘤1例位于鞍上区,10例位于鞍区和鞍上区.术前实验室检查结果提示1例存在血催乳素增高,1例生长激素水平低下,其余患者均未见内分泌异常.随访时间为1~55个月,平均17.5个月.结果 11例均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其中全切除8例,近全切除3例.10例患者复查MRI肿瘤未见复发,临床症状缓解或消失.仅1例因肿瘤复发行二次手术治疗.结论 垂体细胞瘤的临床表现以视神经受压症状为主,术前诊断困难.经额外侧或翼点入路手术容易控制术中出血,亦能避免对腺垂体的损伤,为治疗垂体细胞瘤的主要方法.

  • 垂体细胞瘤的临床及MRI表现

    作者:陶磊;卢光明

    目的:总结垂体细胞瘤临床和MRI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5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垂体细胞瘤临床及MRI资料,对病灶部位、大小、形态、囊变程度、与邻近组织结构关系和平扫、增强扫描图像特征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头痛和视力障碍.MRI表现为:垂体细胞瘤呈大小不等结节、团块,多位于鞍区或鞍上,部分较大病灶内部可囊变;病灶境界较清晰,少数病例可侵犯邻近组织结构,病灶较大时挤压邻近脑组织,继发脑积水症状;平扫T1WI多呈等信号、T2WI多呈等或稍高信号,增强后扫描病灶多呈明显强化.结论:垂体细胞瘤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MRI对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确诊需要结合病理学检查.

  • 垂体细胞瘤2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杨晓宇;刘晓亮;李文森;陈大伟

    垂体细胞瘤(pituicytoma)是一种十分罕见的发生于鞍内或鞍上区,起源于成人神经垂体或漏斗部神经胶质细胞的良性梭形星形细胞肿瘤,表现为非浸润性。2007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将其归为WHOⅠ级[1-2]。到目前为止,国内外文献共报道100余例。现对吉林大学第一医院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确诊的2例垂体细胞瘤进行报告并复习文献,旨在提高神经外科医生对此病的认识并进行精准诊疗。

  • 伴有Cushing综合征的垂体细胞瘤一例报告

    作者:钟定荣;周炜洵;马文斌

    病例介绍患者女性,46岁.因罹患高血压5年,向心性肥胖2年,于2007年4月12日入院.患者5年前因头晕检查发现血压升高(具体不详),服药后可控制在正常值范围100~110/70~80 mm Hg(1 mm Hg=0,133 kPa),近5年来体质量增加15 kg,尤以近2年增加明显,主要以腹部、颈后部、面部为主,四肢变细,并出现脸圆、脸红,皮肤容易起瘀斑等症状及体征,其他无异常.

  • 垂体细胞瘤1例

    作者:徐爽;兰文婧;潘润铎;佟丹

    垂体细胞瘤是一种实性、低级别、梭形细胞起源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发生于垂体后叶或垂体柄[1]。该病是在2007年 WHO 分类中新增的肿瘤,WHO分级为 I 级,发病率极低,国内外关于此病报道较少,现报道如下。

  • 垂体细胞瘤1例病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作者:孙琳琳;李克

    垂体细胞瘤为起源于成年人神经垂体或垂体柄神经胶质细胞的实体性、良性、梭形星形细胞肿瘤~([1]),是一种少见的鞍区与鞍上区肿瘤.到目前为止,在英文文献中共有29例垂体细胞瘤经过病理确认并被报道~([2-19]),其中包括1例尸检时偶然发现病例~([7]);中文文献中共报道7例,其中4例合并垂体腺瘤(pituicytoma combined with pituitary adenoma,PCWPA)~([20-22]),本文报道一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

  • 垂体细胞瘤7例的MRI特征分析

    作者:杨来华;唐忠民;李建瑞;盛良驹;王冬青

    目的 分析垂体细胞瘤的MRI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垂体细胞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头痛和视力障碍.垂体细胞瘤大多呈类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3例位于鞍上,2例位于鞍区,2例为鞍上和鞍区混合性肿块.与脑白质相比,垂体细胞瘤T1WI多呈等信号,T2WI多呈等或稍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结论 垂体细胞瘤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MRI多方位成像可对肿瘤明确定位,并有助于定性诊断.

  • 垂体细胞瘤合并垂体腺瘤4例报告

    作者:卢洪胜;周志毅;石群立;周晓军;马恒辉;孟奎;陆珍凤

    垂体细胞瘤(pituicytoma)是一种少见的、发生于垂体后叶的胶质细胞瘤 [1],多为毛细胞星形细胞瘤,属于良性胶质瘤(WHOⅠ级).而垂体细胞瘤合并垂体腺瘤(pituicytoma combined with pituitary adenoma, PCWPA)者则更为少见.我们报告4例PCWPA,并作鉴别诊断.

  • 垂体细胞瘤及其罕见室管膜样亚型的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司海鹏;王剑蓉;章宜芬;王震;张智弘

    目的 探讨垂体细胞瘤及其罕见的室管膜样亚型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免疫表型、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应用HE和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观察7例垂体细胞瘤(6例经典型和1例室管膜样亚型)的组织学形态和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镜下6例经典型肿瘤均由致密的肥胖梭形细胞构成,瘤细胞呈短束状和车辐状排列;而1例室管膜样亚型,瘤细胞呈漩涡状和乳头状排列,伴明显的血管周菊形团结构.免疫表型:所有肿瘤均弥漫表达S-100蛋白和TTF-1,而IDH1 R132H、Olig-2、NF、CD34、Syn、CgA及垂体激素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均<2%.不同的是,经典型病例GFAP和EMA仅灶阳性,室管膜样亚型中GFAP呈弥漫阳性,且>50%瘤细胞EMA点状阳性.结论 垂体细胞瘤是起源于神经垂体细胞罕见的低级别胶质瘤,该实验有助于扩大垂体细胞瘤的形态学谱系和对新亚型的认识,对病理的鉴别诊断和临床治疗有益.

  • 鞍区垂体细胞瘤10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吴燕妮;何燕;李南云;吴波

    目的:探讨垂体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垂体细胞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0例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6例,年龄4~68岁。肿瘤由伸长的双极梭形细胞构成,肿瘤细胞表达S-100(10/10)、vimentin (10/10)、GFAP(10/10)、EMA(4/10),不表达CKpan,Ki-67增殖指数1%~5%。随访9例患者,均存活,其中1例女性患者术后2年复发。结论垂体细胞瘤是一种低级别、好发于鞍区的梭形细胞肿瘤,成人多见,肿瘤易与毛细胞星形细胞瘤、神经垂体颗粒细胞瘤等混淆,免疫组化标记有助于鉴别诊断。手术完整切除预后良好,不完全切除者有复发可能。

  • 垂体细胞瘤1例

    作者:张协军;纪涛;李维平;黄国栋

    患者女性,30岁,因月经不调伴视物模糊4年入院.视力视野检查见双颞侧偏盲,其余体格检查均正常.术前神经内分泌检查:泌乳素轻度升高,为72.3 ng/ml(正常范围2.8~29.2 ng/ml),垂体MRI平扫+增强示鞍上区类圆形较大肿物影,直径约3.5 cm,边界清晰,增强扫描后明显均匀强化,正常垂体清晰可见(图1).术前考虑鞍上脑膜瘤,行右侧翼点入路切除肿物,术中见肿物血供丰富,全切肿物后送病理检查.

  • 婴儿鞍区垂体细胞瘤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张雪晴;林梅绥;刘强

    目的 探讨垂体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对1例婴儿垂体细胞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女婴,8个月.临床表现为突发呕吐,头颅CT平扫示鞍区可见团块状异常密度影.镜检:肿瘤细胞呈短梭形及双极长梭形,呈编织状或漩涡状排列,胞质较丰富,嗜酸性,边界清楚.免疫表型:肿瘤细胞S-100、vimentin均呈弥漫阳性,GFAP局灶阳性,EMA、Syn少量细胞弱阳性,TTF-1阴性,Ki-67增殖指数<2%.结论 垂体细胞瘤是一种低级别、好发于鞍区的梭形细胞肿瘤,成人多见,但越来越多的报道见于青年人和婴幼儿.手术切除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完整切除可治愈该病.

  • 鞍上垂体细胞瘤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薛凤麟;潘国庆;何波;金树;苏国苗;何金松;边莉

    目的 探讨垂体细胞瘤的临床影像、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复习1例鞍上垂体细胞瘤的临床资料,对其行HE及免疫组化SP法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垂体细胞瘤发生于蝶鞍区,光镜下病变见梭形瘤细胞交错呈束状排列,部分区域形成假菊形团样结构,瘤细胞胞质丰富,嗜酸性,胞核呈短梭形,部分瘤细胞核轻度异型性,未见明显核分裂.免疫组化标记肿瘤细胞表达TTF-1、GFAP,Ki-67增殖指数较低.结论 垂体细胞瘤是一种良性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因其罕见及组织形态学特征不明显,临床易误、漏诊;需与垂体腺瘤、颗粒细胞瘤及梭形细胞嗜酸细胞瘤等鉴别.

  • 垂体细胞瘤5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杜军;沈倩;黄亮亮;张安莉;李恒;郭真理;丁敏

    目的:探讨垂体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诊断要点。方法复习5例垂体细胞瘤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组织学及免疫组化结果,并结合文献探讨其诊断及鉴别诊断。结果5例垂体细胞瘤中女性3例,男性2例,年龄22~49岁,3例为体检时或偶然发现,头颅CT和MIR示鞍区占位。镜下见瘤细胞长梭形、短梭形,胞核卵圆形,束状、交织状排列,部分细胞多形性,核分裂象罕见。免疫表型:肿瘤均表达vi-mentin、S-100、TTF-1,Ki-67增殖指数<2%,部分表达EMA、GFAP,不表达垂体激素。结论垂体细胞瘤是起源于鞍区和鞍上区神经垂体细胞的罕见肿瘤,生长较缓慢,属于WHOⅠ级,实际工作中需与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梭形嗜酸细胞瘤和脑膜瘤等进行鉴别。

  • 垂体细胞瘤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张有;李跃斌;石玉伟;李玉萍;张伟

    目的:探讨垂体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1例垂体细胞瘤进行HE及免疫组化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50岁。临床表现以头晕为主,MRI示肿瘤位于鞍区,实性。镜检:瘤细胞呈纺锤状或双极梭形,胞质宽广,嗜酸性,边界清楚,呈胶质纤维束状或席纹状排列。免疫表型:vimentin、S-100、TTF-1、Galectin-3和NSE均阳性,GFAP阴性。结论垂体细胞瘤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生物学行为惰性的良性肿瘤,是发生于成人鞍区的非浸润性肿瘤,手术切除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彻底切除可治愈。

  • 垂体细胞瘤的诊疗进展

    作者:刘方琨

    垂体细胞瘤是一种定位于蝶鞍或者蝶鞍上区的极为少见的神经垂体肿瘤.患者症状主要有视力损害,头痛,尿崩症和月经紊乱等.主要依据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肿瘤细胞对S-100和GFAP蛋白呈阳性表达、细胞角蛋白呈阴性表达的方法来确诊.肿瘤全切是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否全切取决于肿瘤的生长方式及侵润范围以及血供情况,术后放疗有一定的临床疗效.本文对2008~2014年医学英文文献报道的27例垂体细胞瘤患者作了一系统性的回顾分析,对该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手术治疗以及预后进行综述.

24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