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芪苈强心胶囊对扩张型心肌病伴轻、中度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心室重构的影响

    作者:傅庆华;郑昭芬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对扩张型心肌病伴轻、中度心力衰竭患者氨基末端-B 型脑钠肽(NT-proBNP)水平、心功能和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选择62例扩张型心肌病伴轻、中度心衰的患者,心功能NYHA分级Ⅱ-Ⅲ级,规范抗心衰治疗2周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观察组给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共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浆 NT-proBNP 浓度,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功能分级,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变化。【结果】观察组心功能改善的有效率为80%(24/30)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效率47%(14/30),无效率20%(6/30)低于对照组53%(16/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18,P <0.01)。两组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 NT-proBNP 水平降低、LVEF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浆 NT-proBNP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有1例患者恶心,而后自行恢复,没有因不良反应而停止服用药物,对照组未见不良反应。【结论】芪苈强心胶囊能够改善扩张型心肌病伴轻、中度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降低血浆 NT-proBNP水平,但对心室重构的影响不明显。

  • 超高龄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脏功能的远期观察

    作者:车玫;许嘉鸿

    [目的]探讨超高龄(≥80岁)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脏功能的远期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超高龄(≥80岁)心肌梗死患者87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2),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冠状动脉造影以及PCI治疗,对所有入选的患者记录住院期间的所有观察指标数据,并通过门诊检测以及通过电话对患者进行随访记录所有观察指标数据,随访的平均时间为3~5年,所有指标均采用随访后一次所记录的数据,记录其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球形指数,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以及E峰、A峰和E峰减速时间,比较两组存活率.[结果]观察组患者LVESV、LVEDV均显著小于对照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室长轴直径与左心室短轴直径均显著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球形指数显著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患者室间隔厚度(IVST)与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LVMI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动态心电图E峰显著高于对照组,A峰显著低于对照组,E/A值显著高于对照组,且E峰减速时间显著的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在随访期间因心衰导致死亡1例,对照组由于心肌梗死以及并发症导致死亡7例,观察组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7.62% vs 84.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4.894,P=0.027).[结论]超高龄心肌梗死患者行PCI术治疗不仅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的远期疗效,而且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5年生存率.

  • 白细胞水平及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水平与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邵博一;邹建刚

    [目的]探讨白细胞水平(WBC)和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与冠心痛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47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期在本院门诊进行体检的31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在患者入院24 h内抽取患者静脉血,检测其WBC、H-FABP水平,比较两者及观察组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WBC、H-FABP水平.[结果]观察组WBC、H-FAB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心功能Ⅲ级、Ⅳ级患者WBC、H-FABP水平均显著高于心功能Ⅱ级患者,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低于心功能Ⅱ级患者,且Ⅳ级患者变化较其他两级患者更显著(P <0.05);WBC、H-FABP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均呈显著正相关(r=0.637,r=0.695,均P<0.05),WBC、H-FABP与LVEF呈负相关(r=-0.623,r=-0.647,均P<0.05).[结论]WBC、H-FABP水平的变化与冠心痛心力衰竭的发生及病情发展密切相关,两者联合检测可为冠心痛患者早期心力衰竭诊治提供参考.

  • 黛力新对慢性心衰并发抑郁症患者心脏功能及血浆 N T-proB-N P 水平的影响

    作者:谢伟

    【目的】探讨黛力新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并发抑郁症患者心脏功能及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53例 CHF 并发抑郁症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同意行抗抑郁治疗将其分为观察组(同意行抗抑郁治疗,n =25)和对照组(不同意行抗抑郁治疗,n=28),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容积(EDV )、左室收缩期末容积(ESV )及血浆NT‐proBNP 水平差异,并比较两组患者健康调查简表(SF‐36)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 LVEF 、EDV 、ESV 及 NT‐proBNP 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 SF‐36评分、HAMD 评分均有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 P <0.05)。【结论】黛力新可以促进 CHF 并发抑郁症患者心功能及 NT‐proBNP 水平的改善,有效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

  • 253例健康人不同部位光电血管容积图检测分析

    作者:袁肇凯;黄献平;范伏元;程韵梅

    为了探讨健康人不同部位光电血管容积图参数的正常参考值,应用"BC-4型"定量式光电血管容积仪对健康受检者两侧面颊、舌背尖部、两手无名指甲床、两手寸口脉 (桡动脉)关部分别进行检测及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部位中反映心脏搏动的时间指标脉动周期(Tag)、速射时间(Tab)、心缩时间(Tae)、缓降时间(Teg)和反映心脏功能的心肌收缩时间(Tab/Tag)、心搏输出时间([Tae-Tab]/Tag)、心搏速率系数(Tae/Tag)完全一致,而反映血管状态、血流状态的波幅(He)、角度(ANbag、ANabc)、面积(Aae、Aeg、Aag)及其比值指标(Hb/Tab、1/2[Hb+Hd]/Tae)则因部位改变而测值不同.提示光电血管容积图能较好地反映心脏血管系统的功能和血液的状态.

  • 静息心肌显像左心腔与心肌计数比值和肺摄取作为心肌梗塞患者左心功能参数的研究

    作者:王跃涛;付强;鹿存芝;冯春光;孙珍珠;夏淑珍;陈兴新

    目的:探讨99mTc-MIBI静息心肌断层显像左室腔与心肌计数(C /M)比值和肺摄取(LHR)判断心肌梗塞(MI)患者左心功能状况的临床价值.方法:71例MI患者 1周内完成静息心肌显像和平衡法核素心室造影(ERNA),自心肌采集图像的第9帧(前位)原始图像计算出LHR,从心肌断层的短轴图像计算出C/M比值,并与ERNA测定的左室射血分数(LVE F)行相关分析.结果:C/M比值与LVEF显著正相关,r值为0.701,P<0.001;静息心肌显像中LHR与LVEF显著负相关,r值为-0.576,P<0.001.静息C/M比值和LHR诊断MI患者左心功能不全的敏感性分别为81.1%和51.4%,有显著性差异(χ2=7.309,P<0.01); 特异性为79.4%、91.2%;准确性为80.3%,70.4%,二者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99mTc-MIBI静息心肌断层显像LHR和C/M比值均可作为判断MI左心功能状况的指标,二者各具优势和不足,有互补性.

  • 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清总胆红素及尿酸水平与其心功能的关系

    作者:方烨;姜辉;李太勇;李娟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尿酸(UA)的水平变化与其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62例在本院住院的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衰组),符合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另选取正常体检者37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TBIL、UA水平.运用超声心动图进行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测定,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心衰组患者血TBIL、UA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BIL、UA水平随着NYHA心功能的加重而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心衰组治疗后TBIL、UA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血TBIL、UA表达与心功能呈明显正相关(r=0.338,r=0.379,均P<0.01).血TBIL表达与UA表达呈正相关(r=0.426,P<0.01),TBIL、UA水平与LVEDD均呈正相关(r=0.674,r=0.586,均P<0.05),与LVEF呈负相关(r=-0.176,r=-0.401,均P<0.01).结论 血TBIL、UA与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病情密切相关.TBIL、UA随着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增加而相应升高.检测血TBIL、UA有助于判断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气腹对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游航;龚海英;段福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气腹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30例因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择期行LC的患者为观察对象,监测并记录术前,术中,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的心脏每搏量(SV),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射血分数(EF),右室舒张末内径(RVIDd),右室收缩末内径(RVIDVs),左室舒张末内径(LVI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IDs),并比较分析术前、术中、术后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术中和术前相比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分别和术前相比LVIDd和LVID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气腹对SV有影响,术中、术后第1天、术后3天对LVIDd,LVIDs有显著影响,对有心脏疾病的患者LC手术应慎重,以保证手术安全性.

  • 慢性心力衰竭心电图QRS综合波时限与心功能的关系

    作者:芦颜美;郭敏

    目的 探讨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除极变化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3年1月~2007年1月期间住院治疗的285例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历资料.患者均接受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十二导同步心电图检测.研究对象按左室射血分数不同分为A、B、C 3组(组A:40%~49%,147例;组B:30%~39%,97例;组C:<30%,41例).将QRS时限、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作为研究指标,比较3组之间各指标的差异.结果 QRS时限在3组之间比较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x)[组A:(114.22±23.87)ms,组B:(120.62±29.02)ms,组C:(127.44±27.12)ms]).QRS时限变化与LVEF值变化呈负相关(r=-0.41,P<0.01),与LVEDV呈正相关(r=0.46,P<0.01).结论 QRS时限的延长可反映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严重程度.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PCI后及随访期运动试验心脏功能的评价

    作者:刘培良;袁龙;赵政凯;沈菀真;安向光;李轩;陈瑶

    目的 通过运动负荷试验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效果,为患者进一步康复提供参考.方法 对行常规PCI的36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分别于PCI前后1周及随访期行亚极量平板运动试验,监测血压、心率、心电图变化及大氧耗量(VO2max)等参数.结果 PCI后运动所达到的大心率(Hrmax)较术前明显提高(143.1比135.1 次/min,P<0.05),大运动量明显提高(7.11比6.53 mETS,P<0.01),运动诱发的心电图相应导联S-T段压低明显改善(-1.39比-0.85 mm,P<0.002),运动中每分钟通气量(VE)、二氧化碳的产生(VCO2)均明显增加(分别为55.7比51.0 L/min,P<0.02及1.87比1.76 L/min,P<0.02).与术后比较,随访期运动时间、大运动量、VE、VCO2及VO2均有明显提高(分别P<0.005,P<0.02).结论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PCI后VO2max、Hrmax、VE及VCO2均明显提高,运动诱发的心肌缺血明显改善,运动耐量明显增加.

  • 大鼠慢性肾缺血时心肌组织ET-1、CGRP、NO含量与心功能关系的研究

    作者:冯斌;盖鲁粤;韩宝石

    目的 研究肾动脉狭窄时心肌组织ET-1、CGRP和NO含量与心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狭窄组(n=30)和假手术组(n=10),其中狭窄组在左右肾动脉之间结扎腹主动脉(狭窄程度50%).于术后16周测定大鼠血液动力学指标,分析心肌组织中ET-1、CGRP和NO含量变化以及与心功能的关系.结果 大鼠左右肾动脉之间结扎腹主动脉使狭窄组单侧肾脏萎缩、血压持续升高,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下降、左室重量指数增加.术后16周时,与假手术组相比,狭窄组心肌组织ET-1含量明显增高(P<0.01),CGRP含量明显下降(P<0.01),NO含量略下降(P>0.05);心肌组织ET-1含量与左室+dp/dt max呈负相关(r=-0.37,P<0.05).结论 大鼠腹主动脉狭窄导致的慢性肾缺血,可使心肌组织ET-1含量增高、CGRP和NO含量下降,其中ET-1含量与大鼠左室收缩呈负相关.

  • 安体舒通联合依那普利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及心肌纤维化的疗效观察

    作者:胡宏俊;祝伟宏

    目的 评价醛固酮拮抗剂安体舒通(Aldosterone)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依那普利(Enalapril)对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DCM)改善心功能及逆转心肌纤维化的作用.方法 83例DCM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为依那普利加基础用药,治疗组为对照组用药加上安体舒通.治疗6个月后复查心脏超声指标和血清心肌纤维化指标.结果 治疗后两组心脏超声指标改善,心肌纤维化指标下降;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改善明显,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安体舒通联合依那普利能明显改善心功能及逆转DCM心肌纤维化.

  • 血红蛋白浓度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

    作者:杨丽

    目的 评价慢性心衰患者贫血患病率与心功能的关系,以及血红蛋白(Hb)浓度对心衰患者的影响.方法 入选慢性心衰患者400例,排除继发性贫血患者.检测血红蛋白(Hb)水平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根据不同心衰程度分析对比.结果 400例入选患者中113例贫血(28.25%).各级心衰患者中贫血发生率分别为:Ⅰ级14.8%( 4/27),Ⅱ级23.2% (32/138),Ⅲ级26.2%(37/141),Ⅳ级42.6%(40/94),Hb水平随CHF患者心功能分级增高,呈逐渐下降趋势,Ⅳ级较Ⅰ、Ⅱ、Ⅲ级下降显著(P<0.01).随心功能分级增高,贫血发病率也呈增高趋势.非贫血患者住院时间比贫血患者明显缩短(P<0.05).结论 慢性心衰患者贫血发生较普遍,贫血与心衰严重程度密切相关,Hb水平显著影响心衰患者的住院率.

  • 罗格列酮对压力超负荷大鼠左心室肥厚和功能的影响

    作者:岑仲然;何兆初;吴峻;区碧如;罗碧辉;陈爱兰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型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 γ)配体-罗格列酮对心肌肥厚的影响.方法: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建立压力超负荷性心肌肥大大鼠模型.40只雄性大鼠,实验分4组(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手术组、手术+罗格列酮组),手术+罗格列酮组术后即用罗格列酮5 mg/(kg·d)灌胃,持续16周,实验过程对血压、左心室功能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实验结束时手术组鼠尾血压、左心室重量/体重(LVMI)、左心室收缩末压(LVESP)和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均分别较假手术组增高(P<0.01),左心室压力上升大速率(+dp/dtmax,P<0.05)和左心室压力下降大速率(-dp/dtmax,P<0.01)较假手术组下降.罗格列酮治疗16周后与手术组比较血压、LVMI、LVEDP均下降(P<0.01),+dp/dtmax上升(P<0.05).病理提示用罗格列酮后手术组心肌细胞肥厚改善.结论:PPAR γ激动剂罗格列酮具有抑制大鼠左心室肥大的形成和改善左心室功能的作用,可能与其降低血压,调整肥厚心肌的代谢以及抑制血管紧张素Ⅱ、内皮素Ⅰ参与的心肌肥厚过程有关.

  • 定量门控99mTc-MIBI心肌显像测量左室功能的临床应用

    作者:吴秋莲;徐浩

    目的探讨定量门控 99mTc-MIBI 心肌显像测量左室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5例不同左室功能受试者同时进行定量门控 99mTc-MIBI 心肌显像(QGSPECT)和门控心血池显像,以比较两种方法测量左室功能的相关性.选择85例患冠心病(CAD)风险概率极低(<10%)的受试者,建立QGSPECT测量静息左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参考值.结果 QGSPECT测量35例不同左室功能受试者的静息左室功能参数LVEF(r=0.90)、EDV(r=0.94)、ESV(r=0.97)分别与静息门控心血池显像计算的结果呈显著正相关(P<0.01).QGSPECT测量的85例受试者的静息LVEF测量值呈正态分布,其正常参考值为≥45%.结论 QGSPECT能准确地评价左室功能,有较大的临床实用价值.

  • 妇科腹腔镜手术气腹及体位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

    作者:黄晓军;罗启东;张晓薇;欧阳葆怡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气腹和体位(T位)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程度.方法: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20例,ASAⅠ级.术中维持气腹压1.6kPa、20°T位.监测呼吸、血液动力学、血气指标.结果:与麻醉前比,气腹及T位后潮气量(VT)、分钟通气量(MV)、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增加;收缩压(SBP)、平均压(MAP)、舒张压(DBP)下降;与气腹后比,气道峰压(PPEAK)增加;肺顺应性(C)下降;余指标变化不明显.T位后PPEAK进一步增加,余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气腹(腹内压1.6kPa)和20°T位可引起肺有效通气量明显降低,但对循环影响较轻微.采用全麻能避免CO2蓄积,安全性高.

  • 褪黑素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后心脏功能的影响

    作者:韦开福;林英忠;马业新

    目的 探讨外源性褪黑素(MLT)对急性缺血再灌注后在体大鼠心脏功能的影响及机理.方法 36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再灌注(I/R)组及缺血再灌注+褪黑素(I/R+MLT)组,I/R组及I/R+MLT组在体大鼠心脏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完全阻断10min,再灌15min,术中监测记录心电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随后测定局部受损心肌中MDA(丙二醛)的含量和SOD(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结果 心脏血流动力学指标I/R+MLT组好于I/R组(P<0.01);I/R组MDA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及I/R+MLT组(P<0.01),SOD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及I/R+MLT组(P<0.01),I/R+MLT组MDA含量及SOD 活性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褪黑素对急性缺血再灌注后在体大鼠心脏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其机理可能与其清除自由基抗氧化作用有关.

  • 组织多普勒成像对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的疗效评价

    作者:吴红宁;许迪;陆凤翔;陈莉;周蕾;雍永宏

    目的使用脉冲组织多普勒成像(DTI-PW)评价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的疗效评价.方法对26例心绞痛患者均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前、术后行二维超声心动图及组织多普勒成像检查,记录心肌各节段及二尖瓣环的运动速度频谱,测量收缩期(S)、舒张早期(E)、舒张晚期(A)峰值速度(V)及时间速度积分(TI),计算内外膜峰值速度差(△V)、内外膜峰值速度阶差(MVG)和E/A比值,测量等容收缩期(IVC)、等容舒张期(IVR)心肌运动速度频谱持续时间.结果术前室壁基段、中段及二尖瓣环的S峰值V与正常组差异无显著性,S峰值的TI、E峰值的V及TI明显低于正常组,E /A比值下降;△V减低,MVG显著降低;IVC、IVR时限延长.术后室壁及二尖瓣环S、E峰值V及TI较术前提高,但仍低于正常,MVG增加(P<0.01或0.05).结论 DTI-Pw参数能实时、早期、准确、反复、定量地分析左室局部与整体舒张和收缩功能,从而为判断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效果提供一个新的无创性定量指标.

  • 腺苷负荷心肌显像与心电图试验诊断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比较研究

    作者:付巍;刘雪梅;范岩;陈征宇;谢卫华;刘韬;董庆华;秦丽红

    目的 比较腺苷心肌灌注显像与心电图试验对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符合WHO冠心病诊断标准、年龄60岁以上的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116例,行国产腺苷负荷/静息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心肌灌注显像与心电图试验.按照两者的心肌缺血阳性诊断标准分别统计阳性率,并且观察阳性、阴性组间的关系.结果 116例患者均完成了腺苷负荷试验,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与心电图试验诊断老年无症状心肌缺血阳性率分别为87.07%和35.3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较心电图试验诊断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有明显优势.

  • 药物干预对心肌梗死后慢性心衰患者脑钠肽与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黄汉忠;罗贤娜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及缬沙坦对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BNP)、左室重塑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9例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A组(35例)和治疗B组(34例),两组患者常规治疗相同,A组加用卡维地洛,B组加用缬沙坦,两组治疗前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BNP,于24周后运用超声心动图观察心室重塑和心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A组总有效率为90.90%,治疗B组总有效率为90.32%,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BNP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心室重塑和心功能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改善(P<0.01).结论:卡维地洛和缬沙坦均能降低心肌梗死后CHF患者血浆BNP水平,具有阻止心室重塑、改善心功能的作用.

272 条记录 12/14 页 « 12...6789101112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