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根侧牙周囊肿的1例报告

    作者:周春雷

    根侧牙周囊肿亦称牙周侧方囊肿,是临床上不常见的发育性牙源性囊肿.该囊肿通常无自觉症状,多位于前磨牙-尖牙-切牙区,X线表现为牙根侧方界限清楚的透射影.

  • 基于CBCT对错(牙合)畸形切牙区牙槽骨形态的研究

    作者:邓如平;张漫

    目的:利用CBCT研究成人不同骨性错(牙合)患者的上下颌切牙区牙槽骨形态特征.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95例CBCT数据, 依骨性关系进行安氏分类.对上下切牙区牙槽骨的厚度、高度等相关指标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1) 高度方面, 骨性Ⅲ类在上切牙唇侧高度值小, 有统计学差异 (P<0.05) .骨性II类上切牙腭侧高度值及下切牙舌侧高度值大, 有统计学差异 (P<0.05) .2) 厚度方面, 骨性Ⅲ类在与骨性Ⅰ类、骨性Ⅱ类的比较中, 有5项测量值小, 骨性I类有3项测量值大, 骨性Ⅱ类有2项测量值大.以上所有对应的大值与小值进行比较, 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5) .结论:不同成人骨性分类上下颌切牙区牙槽骨形态存在差异.

  • 中国正常(牙合)年轻成人前牙区牙槽骨厚度的研究

    作者:曾潇;刘月华

    目的:测量中国正常(牙合)年轻成人上下前牙区不同垂直水平的唇舌向牙槽骨厚度,为研究成人正畸过程中该区域牙槽骨厚度变化规律提供参照.方法:对普查获得的中国汉族正常(牙合)个体进行颅面部CBCT扫描,将三维数据导入专业软件进行重建.选取根尖区(S0)、根中区(S1)两个垂直水平截取各个牙齿的测量图像,对牙槽骨唇舌向厚度测量分析.结果:获得年轻成人正常(牙合)前牙区不同垂直水平的唇舌侧牙槽骨厚度的测量值.在根尖水平上,各牙位间唇侧或舌侧牙槽骨厚度差别有显著统计学差异,且唇侧牙槽骨厚度与舌侧牙槽骨厚度差别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其中舌侧上下尖牙牙槽骨厚,唇侧上尖牙唇侧和下中切牙牙槽骨薄.结论:建立了中国人正常(牙合)人群前牙区不同高度唇舌侧牙槽骨厚度正常参考值,为研究成人正畸过程中牙槽骨厚度变化规律提供参照依据.

  • 大鼠切牙颈环上皮细胞的培养

    作者:刘晓辉;苑芳;方军;金岩;文玲英

    目的:培养大鼠切牙颈环上皮细胞.方法:选择出生后(postnatal,PN)8 d的SD大鼠,分离下颌切牙牙胚,切取切牙颈环结构,酶消化法细胞培养.通过差别消化法初步纯化颈环上皮细胞,抗角蛋白免疫化学染色初步鉴定颈环上皮细胞.结果:原代培养细胞为上皮和间充质混杂的细胞,经初步纯化获得铺路石样排列的,角蛋白阳性的颈环上皮细胞团.结论:实验成功培养了大鼠切牙颈环上皮细胞.

  • Calbindin-D28k与肌动蛋白在大鼠切牙成牙本质细胞的分布

    作者:安倩;吴补领;王景杰

    目的探讨Calbindin-D28k与肌动蛋白在大鼠下颌切牙成牙本质细胞中分布的相关性及其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Calbindin-D28k与肌动蛋白在大鼠下颌切牙成牙本质细胞中的表达并观察比较.结果大鼠下颌切牙唇侧区域的冠方2/3成牙本质细胞Calbindin-D28k与肌动蛋白表达均为阳性,且都集中于成牙本质细胞突;根尖区和舌侧成牙本质细胞均为阴性.结论 Calbindin-D28k与肌动蛋白在大鼠下颌切牙成牙本质细胞中的分布具有一致性,与牙本质的形成密切相关.

  • 年轻恒牙活髓切断术的临床研究

    作者:薛敏;张炳新

    本文对162颗年轻恒牙行活髓切断术,治疗后经1~5年跟踪随访,结果:成功142颗,成功率为87.65%,失败20颗,失败率为12.35%.表明年轻恒牙的活髓切断术的疗效好;活髓切断术疗效与前后牙差异无关;与冠髓切除深度无关;与药物配方无关.

  • 鼠切牙牙胚发育晚期Shh及其受体的基因表达

    作者:张露;孙志军;王志峰;华方;张旗;陈智

    目的:观察信号分子Shh及其受体Ptc1、Ptc2在小鼠下颌切牙牙胚形态发育晚期的基因表达,以探讨Shh信号路径在细胞分化中的作用.方法:制备昆明小鼠下颌切牙形态发育晚期标本(E18.5~P 1.5),常规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以Shh、Ptc1、Ptc2 cDNA为模板体外转录合成地高辛标记的cRNA探针,原位杂交法分析Shh、Ptc1、Ptc2 mRNA在牙胚中的表达与分布.结果:Shh与Ptc2 mRNA表达方式相近,在钟状期切牙唇侧的前成釉细胞和中间层细胞呈阳性表达.Ptc1 mRNA在钟状期切牙唇侧的前成釉细胞、中间层细胞及成牙本质细胞均呈阳性表达.结论:在切牙牙胚形态发育晚期,Shh可能通过自分泌途径和旁分泌途径,参与了唇侧成釉细胞和成牙本质细胞分化.

  • 百强固位纤维用于上切牙外伤后松牙固定的疗效评价

    作者:范天慧;刘颖凤;姚斌

    [目的]评价百强固位纤维用于上切牙外伤后松牙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上中切牙及侧切牙外伤病例,按门诊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百强固位纤维(试验组)与弓丝托槽(对照组)技术固定。统计两组固定前及固定后4周患者舒适指数、材料脱落牙位数、有效固定牙位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舒适指数显著优于对照组(16.3±1.985vs8.2±1.357),差异有显著性(t=2.753,P<0.05);两组之间的有效固定率、材料脱落牙位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百强固位纤维应用于上切牙外伤松动牙固定效果可靠,具有良好的舒适效果,是一种理想的牙周夹板。

    关键词: 切牙
  • 面部多发畸形伴腭裂一家二例

    作者:陈良富;黄雪霜;张雪梅

    个案1男,18岁,面部中央无鼻根、鼻背与鼻尖,上唇中央区呈板状微隆起.板状隆起两侧的外上,各有一个鼻翼.鼻翼上方可扪及鼻梁.上唇正中唇裂,但不超过唇红.张口检查,可见正中腭裂.切牙向外扭转.前鼻孔呈三角形,用探针盲插鼻孔,发现鼻孔与鼻腔不通.

  • 切牙先天缺失患者颅颌面形态分析

    作者:雷浪;张端强;闫福华

    目的 了解福建地区切牙先天缺失患者的颅颌面形态特征,探讨切牙先天缺失对颌面部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78例切牙先天缺失患者分为3组:L1组,先天缺失1颗下切牙;L2组,先天缺失2颗下切牙;U2组,先天缺失2颗上颌侧切牙;12例个别正常牙合作为对照组.对受试者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L1组ANB增大(P<0.05),其余指标无明显差异;L2组ANB、SNA、UL-EL增大,N-S-Ar减小(P<0.05);U2组H角、L1-NB、MP-SN、N-ANS、NA-PA、N-Me、N-S-Ar减小,SNB增大,U1-L1增大(P<0.05).结论 下颌切牙先天缺失患者上颌骨相对前突,上颌侧切牙先天缺失患者下颌前突,呈Ⅲ类骨型趋向.上、下切牙缺失对颅颌面结构具有不同的影响.

  • 上切牙冠根倒置埋伏阻生伴根严重弯曲的正畸矫治

    作者:申晓青;杨国华

    目的 探讨冠根倒置合并根发育异常的埋伏阻生切牙保存治疗的可能性.方法 对9例10颗冠根倒置埋伏合并根严重弯曲的上颌前牙,应用封闭式导萌术合并正畸牵引技术进行治疗.其中9颗通过固定矫治器开拓间隙,进行开窗封闭式牵引导萌矫治;1颗间隙足够的患牙使用活动矫治器牵引.结果 8例9颗牙牵引成功,1例因其牙根1/2唇向弯曲近90°,导萌后牙根突出于唇侧牙槽骨,牙冠突出于牙弓0.5 mm.结论 牙根严重弯曲的埋伏阻生牙的正畸导萌治疗是可行的.

  • 上颌切牙不翻瓣即刻种植的临床效果

    作者:郭泽鸿;周磊

    目的 评估上颌切牙单牙不翻瓣即刻种植对牙槽骨和牙龈附着的影响.方法 选择15例上颌前牙区因外伤、残根或根折等需拔除患牙行即刻种植修复的患者,共15颗切牙,术前行X线曲面断层片及牙科CT检查,评估牙槽骨高度、厚度与牙龈附着情况,微创拔除患牙后作植入前评估,采用不翻瓣即刻种植方法植入Ankylos种植体15颗,骨缺隙部分填充骨粉,穿龈愈合.术后5个月复诊行上部结构修复,对比术前与修复后的牙槽骨与牙龈退缩情况.结果 15颗种植体成功完成上部结构修复.修复时和术前比较,牙槽骨吸收(1.10±0.26) mm,牙龈退缩(0.81 ±0.31) mm,牙龈乳头形态保存良好.结论 上颌切牙位点使用不翻瓣即刻种植,能有效保护种植区牙槽嵴,从而防止牙龈出现明显退缩,有利于维持种植区的美学效果.

  • 下切牙先天缺失患者颅面形态的头影测量研究

    作者:邵菊萍;那宾;白雪芹

    目的 探讨下切牙先天缺失对颅颌面结构的影响.方法 选取下切牙先天缺失的正畸患者29例纳入下切牙缺失组,选取安氏I类轻度拥挤患者20例为对照组,拍摄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的对比研究.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下切牙缺失组SNB角、ANB角减小;代表上下前牙位置关系的U1-NA、U1/NA、L1-NB、L1/NB、L1/MP均减小,U1/L1夹角增大;FH/MP 增大;后颅底长Ar-S增大;全面高Gn-N、下面高ANS-Me增大;颏部突度 Po-NB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切牙先天缺失患者上颌骨发育基本正常,下颌骨略后缩,上下切牙舌倾,颏部发育较好.

  • 上颌切牙托槽倒置粘接治疗骨性Ⅲ类错的临床研究

    作者:翁嘉华;王大为

    目的:探讨轻中度骨性Ⅲ类错拔牙矫治和非拔牙矫治中上切牙使用直丝弓托槽倒置粘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恒牙列早期的轻中度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66例,随机分为托槽常规粘接组(对照组,非拔牙矫治17例,拔牙矫治16例)和托槽倒置粘接组(试验组,非拔牙矫治18例,拔牙矫治15例)各33例,分别拍摄并测量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非拔牙矫治的患者,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SNA角、U1?SN角和U1?NA角的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牙矫治的患者,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SNA角、U1?SN角、U1?NA距、U1?NA角、L1?MP角、L1?NB距、L1?NB角和U1?L1角的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性Ⅲ类错矫治中,上切牙托槽倒置粘接可增大上切牙根唇向转矩,减少上切牙代偿性唇倾,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美观和功能。

  • 3种垂直骨面型错(牙合)上下颌中切牙区牙槽骨形态锥形束CT分析

    作者:余瑞雪;麦理想;王大为

    目的 利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CBCT)比较高角、均角、低角型错验患者上下颌中切牙牙槽骨形态的差异,探讨切牙牙槽骨形态与垂直骨面型间的关系.方法 将8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按FMA角大小分成高角组、均角组、低角组,CBCT扫描后,对其上下颌中切牙牙槽唇舌(腭)侧牙槽骨厚度、牙根移动范围等指标进行分析,并比较3组间差异.结果 上颌中切牙高角组腭侧牙槽骨厚度[右(5.19 ±0.66) mm,左(6.40±1.35 mm)]及牙槽骨总厚度[(右(7.77 ±1.94) mm,左(8.53±1.44)mm)]分别小于低角组腭侧牙槽骨厚度[右(8.98 ±0.66) mm,左(7.79±1.12) mm]及牙槽骨总厚度[右(10.83 ±1.58) mm,左(10.30±1.79) mm] (P <0.01);下颌切牙高角组唇侧牙槽骨厚度[右(2.10±0.47) mm,左(2.59±0.70) mm]以及总牙槽骨厚度[右(6.17±1.34) mm,左(6.51 ±1.69) mm]分别小于低角组唇侧牙槽骨厚度[右(5.18±1.01) mm,左(4.64±1.06) mm]以及总牙槽骨厚度[右(9.12±1.53) mm,左(8.63±1.43) mm](P<0.01).结论 高角组错验上下颌中切牙牙槽骨厚度较小,牙根移动范围较窄.低角组错验上下颌中切牙牙槽骨厚度较大,牙根移动范围较大.

  • 11~16岁维、汉民族骨性Ⅱ类不同垂直骨面型切牙区牙槽骨结构的对比

    作者:阮晓慧;颜莉;吴佩玲;米丛波

    目的 通过对11 ~16岁维、汉民族骨性Ⅱ类不同垂直骨面型切牙区牙槽骨结构的头颅侧位研究,了解其差异性,为临床维、汉骨性Ⅱ类错颌畸形矫治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 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择年龄为11 ~16岁的骨性Ⅱ类错颌患者,维吾尔族、汉族各60例,其中维吾尔族男32例,女28例,年龄(13.5±2.3)岁;汉族男29例,女31例,年龄(13.7±2.1)岁.按照标准进行分类,拍摄头颅侧位片,通过AdobePhotoshop cs7图像处理软件测定相关变量.结果 低角型:上颌切牙根唇侧牙槽骨厚度(UBP)、上颌切牙根尖腭侧牙槽骨厚度(ULP)、UBP+ ULP、下颌切牙根尖舌侧牙槽骨厚度(LLP)、下颌切牙根尖唇侧牙槽骨厚度(LBP)、LBP+ LLP在两民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角型:UBP、ULP、LLP、LBP+ LLP在两民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角型:ULP、下颌切牙根中唇侧牙槽骨厚度(LBM)、LLP在两民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性Ⅱ类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切牙区牙槽骨厚度在维、汉两民族内均表现为低角型牙槽骨厚、高角型牙槽骨薄,在相同垂直骨面型错颌中有一定的差异性,维吾尔族牙槽骨总体比汉族薄.

  • 上颌中切牙三维有限元模型的锥形束CT扫描建模

    作者:钱江松;陈贵丰;刘斌;刘小明;黎玉冰

    目的 探讨一种高效的三维有限元建模方法, 为上颌中切牙的修复提供生物力学仿真基础. 方法 对一颗标准离体上颌中切牙进行锥形束CT扫描, 将获取的数据在Mimics软件中进行三维重建和面网格划分, 所得的文件导入Ansys软件完成体网格划分并导出, 再将所得的文件导入Mimics软件进行材料赋值, 后导入Ansys软件生成上颌中切牙三维有限元模型. 结果 建立了完整的上颌中切牙三维有限元模型, 共生成19 249个单元和55 202个节点, 根据CT灰度值为牙齿定义了10种材料属性. 结论 高效精确地建立了上颌中切牙三维有限元模型.

  • 用方丝弓矫治器固定外伤脱位牙的临床体会

    作者:黄朝阳

    牙受外伤脱位在成人或儿童均较常见.尤其上前牙,因位置突出,受伤机会较多,如不及时、正确治疗,可导致牙列缺损.笔者应用方丝弓矫治器固定外伤脱位牙11例,均取得满意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1例中,男8例,女3例.年龄11 ~ 24岁,平均15.7岁.全部为因碰撞导致上颌1 ~ 2颗切牙部分脱位,X线片显示均无根折.

  • 点状固位银汞充填牙体楔状缺损

    作者:梁锐森

    楔状缺损是指牙颈部的牙体硬组织缓慢地消耗而致的缺损[1],这种缺损多见于尖牙及双尖牙,亦可见于切牙和磨牙.

  • 不同垂直面型AngleⅡ1错(牙合)切牙区颌骨形态结构比较研究

    作者:何科;任嫒姝;戴红卫

    目的 比较研究不同垂直面型AngleⅡ1错(牙合)切牙区颌骨形态结构特征.方法 随机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本院正畸科收治的恒牙初期AngleⅡ1错(牙合)患者121例,测量比较不同垂直面型组治疗前的头颅定位侧位片,包括线距、角度、面积、比值等.结果 (1)线距:低角者前牙区牙槽骨与基骨厚、颌骨高度低,中切牙根尖点到唇舌(腭)侧骨皮质板的距离较远;高角则相反.(2)角度:上颌相对于前颅底平面及腭平面、下颌相对于下颌平面,低角者前牙区牙槽骨及切牙比高角者更唇倾.(3)面积:不同垂直面型,上下颌切牙区颌骨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比值:某一垂直面型上下颌切牙区颌骨高度的代偿方向一致,但代偿量不同,上颌大于下颌.结论 不同垂直面型颌骨形态结构不同,治疗方法、预后及注意事项也有所不同.

157 条记录 6/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