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逆行可吸收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

    作者:洪加源;康两期;丁真奇;郭林新;林斌;郭志民

    目的:探讨逆行可吸收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2001年12月至2007年12月,18例腕舟骨骨折,男12例,女6例;年龄17~40岁,平均26岁.腕舟骨腰部骨折10例,近端骨折8例.采用逆行可吸收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18例患者获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5个月.18例中有17例愈合,1例不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3周,平均腕关节活动度为健侧的90%,握力为健侧的95%.14例无疼痛,3例轻度疼痛,另外1例不愈合有中度疼痛,除1例不愈合外,其余都能胜任原工作.按Cooney评分标准:总评分由术前的(68.2±1.5)分提高到术后的(88,7±1.2)分,术后各项评分明显高于术前(P<0.05);优9例,良8例,差1例.结论:逆行可吸收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手术操作简单,对腕舟骨残存的血运破坏小,固定牢靠,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及提高骨折愈合率,是治疗腕舟骨骨折的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

  • 克氏针可吸收螺钉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观察

    作者:吴志军;黄燎原;应江炜;徐荣明

    跟骨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2%,其中约70%为关节内骨折;关节内骨折通过保守治疗很难达到解剖复位,常会造成骨折的畸形愈合;现临床上应用较多的切开复位钢权螺钉内固定虽然可以获得较好固定,但术后存在一定比例的软组织并发症[1].

  • 可吸收肋骨固定钉加涤纶补片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12例

    作者:朱海宏;徐铁峥;周珉;郭劝民

    目的:介绍加用涤纶补片外包裹固定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方法及适应证,以减少骨折移位并发症的发生.方法:自2006年9月至2008年3月采用可吸收肋骨钉加涤纶补片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22~51岁,平均38.2岁;受伤至手术时间:2 h~3 d.均为闭合性损伤且伴有明显胸痛及胸闷气闭,其中伴呼吸困难、咳痰中带血、血氧饱合度下降4例.X线检查:单侧肋骨骨折3例.双侧肋骨骨折9例,均伴有血气胸.结果:1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26个月,平均8个月.所有病例骨折均愈合.依据评定标准,从疼痛、呼吸、肋骨对位情况等方面对疗效进行观察:优10例,良1例,可1例.结论:应用可吸收肋骨钉加涤纶补片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是安全有效的,特别适用于骨质疏松、粉碎性骨折及斜形骨折的患者.

  • 可吸收内固定物在骨关节损伤中的应用

    作者:杨子来;陈允震

    Rokkanan等[1]于1984年首先应用可吸收聚合材料成怪瘟契坠亟诠钦?以后逐渐有应用于治疗松质骨骨折、累及关节面骨折、截骨矫形固定及关节融合的报道.我国自1993年将该技术应用于临床,也取得了满意效果[2],现就其在骨关节损伤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 可降解支架材料聚对二氧环己酮在模拟人体内环境下体外降解研究

    作者:丁宗励;施瑞华;王斌;朱宏;凌亭生;郝波;陈美娟

    目的 对高相对分子质量(4×105~5×105)的聚对二氧环己酮(PPDO)制成的可吸收线在模拟不同pH值的消化道内环境下进行体外降解行为的研究.方法 取样品分别浸于3种不同pH值(1.2、7.4和8.5)的磷酸缓冲液(PBS)中,并置于37℃恒温震荡器中,分别于浸泡2、4、6、8、10、12周时取出样品,观察大体形态及色泽变化后测量湿重、干重、扫描电镜检查、红外扫描及力学性能检测等.结果 聚对二氧环己酮在体外降解过程中质量损失与吸水率变化较大,第4周时失重率分别为pH=1.2组为55.91%,pH=7.4组为1.28%,pH=8.5组为2.03%,而吸水率分别为6.89%、2.44%与3.93%;未降解的PPDO具有很高的拉伸强度(112.36 MPa)与断裂伸长率(74.83%).随着降解时间的延长,强酸环境下PPDO已经丧失力学性能.第4周时,pH=7.4组拉伸强度降低至61.97 MPa,断裂伸长率为37.53%;而pH=8.5组拉伸强度为53.73 MPa,断裂伸长率为35.16%.第4周时,其力学强度也显著发生改变,但仍然>50%,第6周时力学性能变化急剧下降,材料的外部变化显著.傅里叶红外扫描结果提示降解中未见新的化学键团等出现.结论 高相对分子质量PPDO在中性及碱性环境中的降解较酸性环境慢,且具有很好的稳定性,而在强酸性环境下其降解加快,水解是PPDO的主要降解机制.提示在严重的反流性食管炎等情况下,以PPDO材料制成的食管支架可能需要加抗反流装置,以减少酸性物质对支架的降解并且减少患者的不适症状.

  • 新型血管内可吸收镁合金支架的实验研究

    作者:杨水祥;雷力成;王丽丽;昌红;王尔德;吴坤;崔福斋;杨静罄;朱锦文

    目的 评估自行设计制作的新型血管内可吸收镁合金支架的生物相容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杂种犬35只,每只犬均于冠状动脉和股动脉置入可吸收镁合金支架1枚,分别于术后1、3、5d和1、2、3、4周,每个时间点5只犬,复查冠状动脉和股动脉,血管造影后取材,分离支架段血管行组织病理观察及计算机图像分析,测量内弹力板面积、管腔面积、内膜增生面积及内膜增生面积百分比.结果 51枚支架成功置入35只犬的冠状动脉和股动脉,各时间点冠状动脉及股动脉造影均证实管腔通畅,无狭窄病变,无血栓形成.组织病理显示,支架置入术后1、3、5d无内膜增生,仍有支架残留;1周支架完全降解;2周开始出现内膜增生,3周至4周内膜增生相对明显.各时间点均未见明显炎性反应和血栓形成;术后2、3、4周,内膜增生面积分别为(0.04±0.03)mm2,(0.10±0.03)mm2,(0.15±0.04)mm2;内膜增生面积百分比分别为(1.84±1.18)%,(3.72±1.12)%,(6.29±3.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管内可吸收镁合金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安全有效,易操作,再狭窄程度轻,临床应用前景好.

  • 生物可吸收冠状动脉支架的研究进展

    作者:孙立刚;杨庭树

    冠心病患者目前的治疗方式主要有药物治疗、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3种.其中PCI能够疏通冠状动脉管腔、增加心肌血流灌注、改善冠心病治疗效果及微刨等优点,现已成为临床救治冠心病的重要手段.目前临床上PCI使用的支架以永久性支架为主,包括金属裸支架及以不锈钢和钴铬合金为基础的药物洗脱支架(DES).

  • 可吸收性植入物治疗肩锁关节全脱位或锁骨外端骨折

    作者:刘岩;陈庆泉;陈爱民;侯春林;苟三怀;赵良瑜

    目的研究分析应用生物聚酯人工韧带、可吸收螺钉重建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全脱位或锁骨外端骨折的疗效及其使用方法.方法应用两种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肩锁关节全脱位或锁骨外端骨折16例,其中生物聚酯人工韧带修复11例,可吸收螺钉内固定5例.结果 16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3年4个月,平均1年7个月,疗效优12例,良4例,无差者.结论此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无人体不良反应,免除患者二次痛苦,疗效满意.

  • 可吸收内固定材料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小磊;谭加群;李建赤;吴春辉;徐自强

    目的 探讨可吸收内固定材料在髌骨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优缺点.方法 76例新鲜髌骨骨折的患者,手术采用膝前纵行直切口,复位骨折端,然后选用可吸收螺钉固定.再用可吸收缝线修复髌前筋膜以及股四头肌扩张部.术后均用石膏托外固定膝关节4~6周,拆除石膏托后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结果 有72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骨折全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6~12周,膝关节功能屈伸恢复理想,优良率95.8%.结论 可吸收螺钉联合可吸收缝线治疗髌骨骨折临床疗效理想,无需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减少了再次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及风险,该方法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三种固定方式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作者:钟树栅;白波;陈艺;吴梅祥;吴景明

    目的:比较可吸收缝线(AS)、双螺钉(TS)及双股锚钉(DS)三种固定方式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取新鲜冰冻肩关节标本9对,去除皮肤、肌肉、韧带、肩胛骨、锁骨,保留冈上肌、肱骨干20 cm,以薄刀片的往复锯与肱骨轴底部成50°切割,制作肱骨大结节骨折模型。根据固定方式不同随机分为三组:(1)AS固定组;(2)TS固定组;(3)DS固定组。每组标本均牵拉冈上肌,模拟肩关节0°外展动作,在材料试验机上分别测量骨折块刚发生屈服、位移3 mm、5 mm三种状态时承受的拉力,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骨折块刚发生屈服、位移3 mm、5 mm时三种固定方式所受拉力均数分别为:(1)AS组:(287.78±20.22) N、(348.67±12.62) N、(374.69±13.68) N;(2)TS组:(146.03±13.73) N、(206.67±23.74) N、(250.42±22.27) N;(3)DS组:(256.26±5.21) N、(337.59±6.18) N、(367.92±9.67) N。三种状态下,TS组拉力值均小于AS组和D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DS与AS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吸收线固定肱骨大结节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效果与锚钉固定相当,两者均明显优于双螺钉固定,可吸收线缝合固定能有效恢复肱骨大结节骨折的力学稳定性。

  • 无异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研究

    作者:杨昌平;郭海鹰;刘强;候越峰;赵建家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可吸收生物夹与金属钛夹留置体内影响的研究.方法 对587例患者全部采用电凝闭塞胆囊动脉,胆囊管仅上1枚可吸收生物夹夹闭,术后3个月超声随访生物夹吸收情况.动物实验20只家兔,分为两组每组10只,分为钛夹组和生物夹组.术后3个月CT和动物解剖检查两组情况.结果 587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约8~15 min,住院时间3~5 d.术后约3个月生物夹完全吸收,远期腹腔无异物存留.动物实验 CT检查钛夹组10支肽夹区均可见金属夹且产生伪影干扰,生物夹组无伪影;解剖发现钛夹组纤维增生包裹层较薄,而生物夹组较厚.结论 腹腔仅留1枚可吸收的生物夹不仅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医疗成本,解决了术后患者行MRI、CT和超声等影像学检查产生的干扰,避免了钛钳脱落所引发的各种并发症,效果满意.

  • 生物补片在青少年腹股沟疝患者疝修补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李辰焰;李彦旭

    目的 探讨脱细胞组织基质材料生物补片在13~18岁青少年腹股沟疝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2年1~4月内蒙古赤峰市医院收治的20例13~18岁青少年腹股沟疝患者,使用脱细胞基质材料生物补片行腹股沟疝平片无张力修补术,观察并分析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术后已随访观察10~12个月,未出现伤口感染及过敏反应,无复发病例,术后出现阴囊积液2例,无慢性疼痛和局部异物感.结论 在青少年腹股沟疝患者的手术中应用生物补片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效果良好,术后并发症少、舒适度高,可更好地预防复发.

  • 生物补片在感染性腹壁缺损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张伟国;安伟德;邓中慧;徐雪东;陈更;王嘉;李玉文

    目的 探讨猪小肠黏膜下层(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SIS)生物补片在感染性腹壁缺损修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2年7~8月收治的2例感染性腹壁缺损患者,应用SIS生物补片修补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关闭腹壁缺损大小分别为20 cm×18 cm,6 cm×4 cm.手术时间分别为110 min、60 min.术后切口脂肪液化1例,加强换药后愈合,无其他手术并发症.2例切口愈合良好,无疝瘘发生,缺损得到完整修复,分别于术后16 d、14 d出院.随访3~6个月,无复发.结论 SIS生物补片治疗感染性腹壁缺损安全可靠,可有效关闭腹壁缺损,但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 大网孔部分可吸收低质量人工网对减轻腹股沟疝患者术后疼痛的临床分析

    作者:黄清水

    目的 评估大网孔部分可吸收低质量人工网是否可减少腹股沟疝患者的术后疼痛.方法 前瞻性收集1 159例(1 321侧)以双层人工网修补腹股沟疝患者的术后1、6、90 d的疼痛指数资料,比较一般聚丙烯人工网(prolene hernia system,PHS)905例与大网孔部分可吸收低质量人工网(UHS)254例二组患者的疼痛指数差异.回顾性访查500例接受过此二种人工网疝修补手术已达半年以上的患者,统计目前还有慢性腹壁疼痛患者的比例,并以统计学方法做分析.结果 二组术后1 d的VAS(0~5分)疼痛指数分别为:PHS(1.84±1.02),UHS(1.14±0.09)(P<0.001);术后6 d疼痛指数分别为:PHS(0.92±0.86),UHS(0.43±0.65)(P<0.001);90 d后的疼痛指数分别为:PHS(0.13±0.54),UHS(0.04±0.25)(P=0.04).在三个测量时间点上UHS的疼痛指数均低于PHS组,慢性腹壁疼痛的发生率分别为 PHS6/235(2.5%),UHS 6/210(2.8%).结论 使用大网孔部分可吸收低质量人工网相较于一般聚丙烯人工网可减少患者术后手术部位的疼痛.这种优势在术后1 d与6 d较为明显,慢性腹壁疼痛发生率则无明显差异.

  • PDS Ⅱ可吸收缝线编网胸壁重建23例

    作者:叶波;冯健;陈铭;澹台冀澂;陈勇;赵珩;施建新

    目的 探讨应用可吸收缝线编网进行胸壁重建的方法.方法 对23例胸壁部分肋骨切除患者利用可吸收缝线编网支撑软组织,观察疗效.结果 全组术后呼吸稳定,无发生反常呼吸及胸壁塌陷者,支撑效果良好.结论 利用可吸收缝线编网进行胸壁重建,具有取材方便、简单方便、易于学习推广、价格低廉、支撑胸壁作用好等多种优点,值得在国内推广应用.

  • 双抗胶原膜应用于引导组织再生的长期疗效观察

    作者:尚姝环;李成章;樊明文

    目的 观察双抗胶原膜应用于引导组织再生(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GTR)的长期疗效,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对24例重度牙周炎患者的26颗患牙按单双数法随机分组,分别应用双抗胶原膜(试验组)和牛腱胶原膜(对照组)对3l处垂直型骨吸收和根分叉病变进行GTB治疗,试验组共13例患者,14颗患牙,16处骨缺损;对照组共11例患者,12颗患牙,15处骨缺损.分别于术前、术后6个月、1、3和6年进行临床附着水平、计算机辅助密度影像分析(computer assisted densitometry image analysis,CADIA)等指标的临床检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GTR术后1年,试验组临床附着获得是(3.93±1.74)mm,对照组是(2.25±1.90)mm(t=2.146,P=0.044),CADIA值分别增加(53.14±21.35)和(32.96±17.97)(t=2.319,P=0.031).GTR术后6年与术后1年临床附着水平相比,试验组和对照组仅分别平均有0.35 mm和0.34 mm的附着丧失.结论 在6年随访的病例中,双抗胶原膜应用于引导组织再生所获得的再生牙周组织可以长期保持稳定.

  • 超声辅助内固定术治疗面中部骨折的疗效分析

    作者:陈犹白;张海钟

    目的 评估超声辅助内固定术治疗面中部骨折的效果和并发症.方法 选取2010年1月1日至2013年3月1日因面中部骨折入解放军总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的193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男120例,女73例,平均年龄47岁(13~ 88岁).骨折部位包括上颌骨骨折、颧骨颧弓骨折、眼眶骨折,鼻眶筛区骨折及其他承力较弱的骨折区域.分为超声辅助内固定组(使用超声辅助内固定系统SonicWeld Rx治疗)的患者93例及传统内固定组(使用FIXSORB MX传统旋入式可吸收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100例.获取患者术前术后的临床检查与影像学检查资料及平均18个月的术后随访资料,以评估其效果及近远期并发症.结果 所有患者均达到稳固固定,未发现断端移位、畸形愈合、延迟愈合或者不愈合.超声辅助内固定组共使用1333枚可吸收销钉,实用1320枚,销钉使用成功率为99%.3例患者植入物可在皮肤表面触及,随时间吸收后缓解;3例患者术后出现局部炎症,经治疗后痊愈;3例患者术后有不同程度术区肿胀;1例术后15个月时发生了无菌性肿胀,经治疗后痊愈.两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辅助内固定术治疗面中部骨折效果明确,并发症少,操作简便,无需二次取出,值得推广.

  • 可吸收固定板在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减压融合术中的应用

    作者:陈朦村;杨述华;杨操;许伟华;叶树楠;王晶;杨闻;刘先哲

    目的 探讨采用可吸收固定板的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采用Smith-Robinson颈前入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可吸收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33例,男16例,女17例;年龄36~65岁,平均(51.5±6.2)岁.单节段28例,双节段5例.手术节段:C3.45例,C456例,C5.611例,C6.76例,C3.4+C4.51例,C45+C563例,C5.6+C6.71例.评估术前及末次随访时改良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颈椎病患者术后日常活动能力Odom分级,摄X线片观察植骨融合情况.术前改良JOA评分7~13分,平均(11.1±1.5)分;术前疼痛VAS评分6~9分,平均(6.8±1.1)分.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7~20个月,平均12.1个月.末次随访时改良JOA评分(15.4±1.2)分,较术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疼痛VAS评分(1.3±0.7)分,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颈椎病患者术后日常活动能力Odom分级优26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93.9%(31/33).末次随访时37个节段达到骨性融合,融合率97.4%(37/38).术后椎间隙高度及颈椎序列均得到改善或维持,随访过程中无明显局部炎症反应.结论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可吸收板内固定术近期疗效优良,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椎间隙高度及颈椎序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获得较高的植骨融合率.

  • 可吸收材料和金属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疗效的比较

    作者:陈爱民;王诗波;陈庆泉;刘岩;张伟;王金武;侯春林

    目的比较生物可吸收材料(Biopoly人工韧带)与金属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完全脱位的疗效.方法采用两种方法治疗28例肩锁关节完全脱位.可吸收韧带组12例,采用人工韧带重建喙锁韧带和"8"字张力带重建肩锁韧带治疗;金属内固定组16例,采用克氏针结合钢丝张力带或螺钉结合钢丝张力带治疗.其中,男17例,女11例.均为新鲜脱位,脱位距就诊时间为0~8d,平均1.5d.结果2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70个月,平均39.5个月.根据术后X线片和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评定疗效,局部功能评定参照Lazcano标准.可吸收韧带组:优10例,良2例;金属内固定组:优13例,良2例,差1例.两种治疗方法临床效果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生物可吸收人工韧带像金属内固定一样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较理想的方法之一,并具有无须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的优点.

  • 可吸收陶瓷改善椎弓根螺钉稳定性的体外生物力学试验

    作者:邵景范;罗永湘;MR Sarkar;LE Claes;L Kinzl

    目的探讨在椎弓根螺钉置入时添加可吸收陶瓷Biobon对椎弓根螺钉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28个L3~L5椎体标本,将椎弓根螺钉按标准操作分别置入两侧椎弓根,随机在其中一侧加Biobon.对其中16个椎体测试螺钉大轴向拔出力(F-max)和螺钉拔出过程中达到大轴向拔出力时的能量吸收值(E-F-max)及螺钉拔出一个螺距(2.0mm)时的能量吸收值(E-2mm).另外12个椎体作梯增负荷的周期抗屈试验.结果同未加Biobon组比较,加入Biobon组的F-max增加了79.7%.E-F-max和E-2mm也分别增加了83.1%和68.2%,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Wilcoxon检验,P<0.01).周期抗屈试验中,添加Biobon可使螺钉耐受更强的负荷或在同等负荷下仅产生较小的位移.结论在椎弓根螺钉置入时添加Biobon可显著提高其初始稳定性.

52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