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崔公让教授经验方治疗下肢淋巴水肿60例

    作者:吴建萍

    目的 探讨崔公让教授经验方治疗下肢淋巴水肿的疗效.方法 搜集2012年2月~2013年2月60例病例采用中药联合改良烘烤绑扎疗法治疗.结果 60例患者中,治愈者48例,好转12例,无效者0例.治愈率80%,有效率100%,无效率0.

  • 武权生教授从气血辨治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后下肢淋巴水肿经验

    作者:董娟娟;齐容;张小花;武权生

    介绍武权生教授运用中医药内服外敷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后下肢淋巴水肿的经验。武教授强调在病因病机上以“气(气郁、气虚)、血(血瘀、血虚)、湿、热”错杂为主,进而分期归因;治疗上从气血辨治,病证结合,期型合参,标本兼顾,急性期治以清热利湿、理气化瘀,恢复期则以益气养血、通阳活络为主,精当辨证用药,驱邪而不忘扶正,使气血调和、湿热俱祛则肿消,攻补兼施,取效甚捷。

  • 益气活血利湿法治愈淋巴水肿症1例

    作者:阎德英;阎德凤

    淋巴水肿是指机体某些部位淋巴回流受阻引起的软组织液在体表反复感染后,皮下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脂肪硬化、若为肢体则增粗,此病可发生于外生殖器、而以下肢为多见.由于下肢肿胀,皮肤增厚,粗糙坚如橡皮,又称"橡皮腿".

  • 皮肤鼻型NK/T细胞淋巴瘤

    作者:

    1.病例简介:患者女,49岁.左小腿无诱因肿胀、皮肤发硬2个月,外侧皮肤散在核桃大小溃疡面,有烧灼样疼痛,伴高热21 d,于2004年7月7日入院.体检:左小腿增粗,有凹陷性水肿,皮肤散在多处溃疡,溃疡面直径2~5 cm,周边发红.体温高达39℃.各项化验检查均正常.临床初步诊断:左小腿皮肤溃疡伴感染,左下肢淋巴水肿.于2004年7月16日行外科活检术,术中见皮肤坏死,浅筋膜发硬,病变组织呈鱼肉样改变.

  • 宫颈癌治疗后下肢淋巴水肿的疗效观察

    作者:赵耀红;祁志宇;郭东侠;刘淑娟;陈海荣

    目的 探讨宫颈癌治疗后下肢淋巴水肿治疗方法,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2016年1月至2018年月我科室收治的30例宫颈癌治疗后出现下肢淋巴水肿患者,按照治疗时间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取肢体锻炼、按摩以及中药外敷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加入地奥司明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水肿情况具有明显缓解,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为80.0%,两组差异显著(X2=1.18,P=0.026).结论 对于宫颈癌术后下肢淋巴水肿患者在常规治疗上加入地奥司明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水肿情况,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腹腔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在阴茎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周学鲁

    传统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后的并发症高达50% ~ 100%,主要有皮肤感染、皮肤坏死、切口长期不愈、淋巴瘘和下肢淋巴水肿等,严重影响手术效果和生活质量[1].尽管改良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的并发症有一定下降,并发症发生率仍有20%~ 40%,此外,改良清扫术后还有遗留的淋巴结复发的报道[2,3].腹腔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是一种新型的手术,不仅能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而且控瘤效果令人满意.本文就腹腔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的发展过程、适应证、手术效果和并发症做一综述.

  • 妇科恶性肿瘤治疗后下肢淋巴水肿危险因素Meta分析

    作者:常新;沈娇凤;彭啟亮;庄志祥;田野

    目的 用Meta分析方法对常见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经治疗后出现下肢淋巴水肿的多个危险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定量综合研究.方法 从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等英文数据库里检索自建库至2016年8月发表的临床研究,纳入文献经NOS质量评价后通过Stata 14.0以及Rev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通过分析各危险因素的OR值及其95%CI评价其关联强度.结果 终纳入18篇文献,筛查出8个相关因素,其中放疗(OR=2.45,95%CI为2.05~2.94,P=0.000)、FIGO分期(OR=2.29,95%CI为1.66~3.14,P=0.000)及盆腔淋巴结清扫(OR=2.00,95%CI为1.02~3.91,P=0.040)为危险因素.结论 放疗、FIGO分期、盆腔淋巴结清扫是妇科恶性肿瘤经治疗后下肢淋巴水肿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 海洛因依赖快速并发血栓性静脉炎1例

    作者:李建林

    病例:患者,男,36岁,无业,初中文化,2005年1月开始烫吸海洛因,1月后成瘾.2005年4月入我所强制戒毒.入所后诉左下肢肿痛1月,1月前曾于左隐静脉处静脉注射海洛因2次.查体:左下肢明显肿胀,皮肤发亮,左膝屈曲受限.血常规:白细胞总数11.5×109/L,中性80.2%,淋巴13.1%;心电图、胸透、HBsAg、ALT、RPR、HIV-Ab等检查均未见异常;双下肢深静脉造影示左下肢小腿部位深静脉、隐静脉裂孔均可见核素异常浓聚,考虑为局部血栓形成.临床诊断:(1)海洛因依赖;(2)左小腿血栓性静脉炎;(3)左下肢淋巴水肿.

  • 行为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治疗后下肢淋巴水肿患者的作用

    作者:孙小红;孔为民;马正君

    目的 初步探讨行为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治疗后下肢淋巴水肿患者的作用.方法 将78例妇科恶性肿瘤治疗后发生下肢淋巴水肿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分析行为干预对下肢淋巴水肿的作用.结果 妇科恶性肿瘤治疗后88.5%的患者对淋巴水肿这一合并症有所认识,而在治疗前仅有53.9%的患者对淋巴水肿有认知;通过行为干预的患者水肿的缓解率为65%,未经过行为干预的患者水肿的自然缓解率为3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24).结论 下肢淋巴水肿是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后的常见合并症之一;但患者缺乏对该合并症的认识,通过行为干预能有效的减轻下肢水肿的症状、促进水肿的吸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应提倡患者治疗后尽早采取行为干预避免或减少水肿的发生.

  • 行为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治疗后下肢淋巴水肿患者的作用

    作者:杨茂静

    目的 探究行为干预措施对妇科恶性肿瘤治疗后下肢淋巴水肿患者的影响.方法 于2017年1月—2018年2月在我院选取84例妇科恶性肿瘤治疗后下肢淋巴水肿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视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行为干预措施,视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下肢淋巴水肿缓解率 与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下肢淋巴水肿缓解率为85.7%,和对照组患者的50.0%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为(86.7±1.6)分,相比对照组患者的(78.3±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评分为(89.4±1.2)分,与对照组患者的(63.7±1.6)分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妇科恶性肿瘤治疗后下肢淋巴水肿患者中实施行为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缓解患者下肢淋巴水肿程度,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巴曲酶和迈之灵治疗下肢淋巴水肿12例

    作者:赵钢;吕勃川;张龙凤

    淋巴水肿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该病治疗是一项难题,可应用药物非常有限.2007年3月-2008年3月,笔者使用巴曲酶和迈之灵治疗下肢淋巴水肿患者12例,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综合消肿理疗联合迈之灵片治疗下肢淋巴水肿的效果分析

    作者:郭金奎;辛庆锋

    目的 探讨综合消肿理疗(complex decongestive physiotherapy,CDP)和药物消肿治疗(drug decongestive therapy,DDT)单用或联合应用在治疗下肢淋巴水肿中的效果和优劣.方法 选择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63例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淋巴水肿患者,依据治疗措施分为3组:DDT组、CDP组、DDT+CDP组,每组各21例.结果 ①各干预组干预后患侧下肢体积(LLV)均较干预前明显减少,且DDT+CDP组水肿减少值和水肿减少率均明显高于DDT组和CDP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各干预组干预后生活质量各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且DDT+CDP组干预后同DDT组和CDP组干预后比较,生活质量各量表评分改善更加明显,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在癌症相关疲劳和情绪状态方面,DDT+CDP组干预后相关量表评分均分别低于DDT组和CDP组干预后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DT联合CDP治疗下肢淋巴水肿患者,更有利于减轻下肢水肿程度、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缓解癌症相关疲劳和改善患者情绪状态.

  • 复合理疗在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淋巴水肿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作者:王霞;蔡慧媛;游菁;丁焱

    目的 评价复合理疗在妇科恶性肿瘤术后继发下肢淋巴水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由肿瘤专科护士对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康复门诊的40例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淋巴水肿患者进行复合理疗.在干预前后采用周径测量和多频生物电阻抗分析法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复合理疗后,患肢水肿体积由(8668.30±1909.23)cm3降至(7599.81±1297.45)cm3,过剩体积比率由14.10(5.82~66.86)%降至2.95(0.38~28.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09、Z=-5.511,P<0.05).患肢组织水分由干预前(6.11±1.63)L降至干预后(5.06±0.88)L,患肢细胞外水分比率由(41.15±1.86)%降至(39.51±0.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36、8.295,P<0.05).体积减少比率高达(77.33±14.5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体积减少比率与病程呈负相关(r=-0.359,P<0.05).结论 复合理疗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淋巴水肿疗效显著,并且早期康复效果优于晚期,是一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安全无创疗法.

  • 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后下肢淋巴水肿的预防与处理

    作者:冯凤芝;向阳

    下肢淋巴水肿(lower-limb lymphedema,LLL)是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具有长期性及难治愈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盆腔淋巴结切除术中保留旋髂淋巴结、术中不关闭后腹膜,以及严格掌握术后辅助放疗的指证等措施,均能明显减少LLL的发生.LLL的治疗多采用综合方法,包括综合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等.

  • 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淋巴水肿的预防--附318例分析

    作者:朱芳;于小辉

    目的:比较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治疗行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与只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下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比较不同的引流方式对于预防下肢淋巴水肿发生的意义.方法:采用经阴道或者经腹的不同的术后淋巴引流方式.结果:行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术后行经阴道淋巴引流组淋巴水肿的发生率为26.5%;只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行经阴道淋巴引流组淋巴水肿的发生率为12.3%,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当术后行经腹淋巴引流方式,上述两种不同范围的淋巴清扫术组,术后淋巴水肿的发生率分别为10.5%、11.8%,并且淋巴水肿程度较轻.结论:认为经腹淋巴引流是一种比较好的预防下肢淋巴水肿的引流方式.

  • 自发性髂静脉破裂1例

    作者:王雪;孙小淳;高守阳;于莉莉;谢丽娟;刘俊宝

    1 病历资料
      患者女,60岁,退休职工,因下腹痛5天,加重7小时于2014年9月26日入院。该患缘于5天前蹲起后出现左下腹痛,呈持续性胀痛,放散至左腰部及左侧髂窝处,改变体位休息后疼痛好转故未诊治。7小时前再次蹲起后症状呈进行性加重,伴有肛门坠胀感。既往体健,入院查体:神志清楚,面色及口唇略苍白,血压100/60 mmHg,体温37.0℃,脉搏95次/分,腹部膨隆,左下腹压痛、反跳痛、轻度肌紧张,左髂窝处压痛明显,腰大肌试验阴性,无移动性浊音,听诊无异常。彩超提示:于子宫后方探及一大小7.5 cm×4.0 cm×5.2 cm 混合回声区,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血常规:白细胞总数12.32×109/L,红细胞总数3.2×1012/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44%,血红蛋白97 g/L,血小板185×109/L。下腹部 CT 平扫:膀胱左侧可见两个团状略高密度影,较大者约为3.5 cm×7.7 cm×8.3 cm,边缘模糊,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左下腹部及盆腔脂肪间隙内可见条片状略高密度影,边缘模糊,局部与左侧腰大肌分界不清。下腹部 CT 增强:盆腔血肿可能性大,盆腔内渗出性改变,如图1、图2所示。双侧髂静脉血管彩超提示:左侧髂总静脉远段及髂外静脉改变,考虑血栓早期形成。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后复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10.29×109/L,红细胞总数2.77×1012/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0.7%,血红蛋白86 g/L,血小板155×109/L,入院诊断为盆腔血肿?左髂静脉破裂?腹膜炎。立即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后腹膜及侧腹膜内包裹大量凝血块及暗红色积血约2000 ml,清除后见左侧髂外静脉内侧壁约1.2 cm 长纵行破裂口,有活动性出血,阻断破裂口两侧,应用5-0 prolene 血管缝线缝合破裂口,恢复血运。术后给予抗凝,抗血小板聚集,预防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术后第一日左下肢明显肿胀,行左下肢静脉彩超提示:左髂总静脉、髂外静脉血栓,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左下肢淋巴水肿,继续给予抗凝,抗血小板聚集,预防感染,消肿等对症支持治疗。术后20天治愈出院,随访1年,患者愈后良好,无不适症状,复查相关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 肝硬化并发下肢淋巴水肿2例报告

    作者:朴美玉;王英凯

    肝硬化失代偿期可出现多种并发症,其中临床多见腹水,但并发下肢淋巴水肿,少有文献报道.现将本科近期收治的2例以下肢淋巴水肿为主要表现的肝硬化患者的有关资料报道如下.

  • 淋巴水肿的外科治疗进展

    作者:施越冬;亓发芝

    淋巴水肿是由于先天性淋巴管发育不良或继发性淋巴液回流障碍造成的肢体浅层软组织内淋巴液积聚引起的组织水肿,淋巴水肿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又根据淋巴管发育程度分为淋巴管发育不全,淋巴管发育不良和淋巴管扩张扭曲三种类型.继发性淋巴水肿常由丝虫病感染、局部感染、外伤、肿瘤切除、放疗等引起.占淋巴水肿90%左右.常见的是乳癌手术后的上肢淋巴水肿及盆腔肿瘤术后的下肢淋巴水肿.淋巴水肿的治疗是一项难题.临床上治疗阻塞性淋巴水肿和原发性淋巴水肿仍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

  • 四种不同乳膏分别用于下肢淋巴水肿CDT治疗的护理效果研究

    作者:韩凌华;刘宁飞;汪立;陈佳佳;孙笛;于子优

    目的 尝试应用4种不同的皮肤护理乳膏,对下肢淋巴水肿综合消肿治疗(CDT)的患者进行皮肤护理,并对效果进行比较、评价.方法 选择继发性下肢淋巴水肿患者60例,分成4组:纡适宁淋巴管理啫喱膏组(组1,n=15)、LR Cellona乳膏组(组2,n=15)、洁霉素霜组(组3,n=15)和羊毛脂乳膏组(组4,n=15).进行手法引流治疗之前,对各项指标进行观察并详细记录,每组患者患肢涂抹相应乳膏,统一手法引流及绷带操作标准,连续进行一个疗程的CDT治疗,记录观察指标,并对治疗前后的观察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乳膏皮肤反应强度平均值:组1为1.93、组2为1.47、组3为3.27、组4为2;舒适度:组1为67.42%、组2为71.65%、组3为65.06%、组4为72.16%;角化平均好转率:组1为55.6%、组2为33.3%、组3为64.3%、组4为52.6%;干燥平均好转率:组1为0%、组2为100%、组3为100%、组4为100%;脱屑平均好转率:组1为100%、组2为62.5%、组3为100%、组4为87.5%.结论 四种皮肤护理乳膏各有不同优势.皮肤反应小的为LR Cellona乳膏,体感舒适度好的为羊毛脂乳膏,止痒见效快的为纡适宁淋巴管理啫喱膏,皮肤角化好转好的为洁霉素霜,防止皮肤干燥效果好的为洁霉素霜、羊毛脂乳膏和LR Cellona乳膏,脱屑好转有效的为纡适宁淋巴管理啫喱膏和洁霉素霜.

  • 多发性皮肤转移性鳞癌伴泛发性皮炎1例

    作者:王辉

    患者女,85岁.因左下肢、会阴及下腹部皮肤出现红斑及实质性丘疹、结节,痒1年余,于1998年12月入院.患者在50年前曾无明显诱因左小腿出现一局限性皮肤损害,不久自愈.1995年于同样部位又出现类似皮肤损害,后发展为皮肤溃疡,伴有左下肢皮肤红斑、水肿及瘙痒,当地医院诊断为"左下肢淋巴水肿伴瘀积性皮炎".经对症治疗无好转,且皮损经久不愈.1997年,在当地某医院行左小腿皮损切除术,并作组织病理检查,病理报告示"皮肤淋巴细胞浸润症".

32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