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危险性评估与综合干预

    作者:董兰;胥爱萍;徐小勇

    目的 对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危险性进行评估及综合干预,预防或降低危险性行为的发生.方法 对社区198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应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评定患者的精神症状,用危险性评估量表评定患者危险性分级,通过分类干预、药物干预、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干预等方法进行综合干预.结果 综合干预后PANSS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危险性分级,干预后从高风险逐渐降至低风险或无风险,风险等级构成在干预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社区管理中对重性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危险性评估及综合干预,能够有效预防其危险性行为的发生.

  •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实施效果调查研究

    作者:葛茂宏;张功法;张传波;胥爱萍;董兰

    目的 分析、评估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实施效果.方法 通过一般状况调查表、危险性评估量表及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T-74)、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调查问卷,对潍坊市昌乐县1 500例患者实施项目前后,从精神疾病防治网络建设、治疗率与复发率、轻度滋事率与肇事肇祸率、社会功能与生活质量以及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精神疾病防治网络覆盖率由实施前的60%上升到100%;治疗率显著提高(P<0.01),复发率、轻度滋事率及肇事肇祸率均显著下降(P<0.01),实施前后PANSS、SDSS、GQOLI-74总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由实施前的38.2%上升到56.0%.结论 项目的实施对完善精神疾病防治网络建设、降低肇事肇祸率、改善患者社会功能等方面作用重大,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值得进一步拓展与推广.

  • 3种评估表对骨科患者压疮预测能力的比较

    作者:王志莲;高丽霞;陈树军

    目的 比较Norton、Braden和Waterlow 3种量表对骨科患者压疮的预测效果.方法 选取骨科住院患者368例,运用3种量表对每例患者进行连续评估,计算各量表的灵敏度、特异度、预测值和ROC曲线下面积.结果 3种量表的佳临界值分别为l4、16和l7分,仅Waterlow量表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于0.5.结论 Waterlow量表对骨科患者院内压疮的预测效果较好.

  • 4种疾病危重评分方法预测小早产或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死亡风险比较

    作者:孙莹;单若冰

    目的 探讨4种疾病危重评分方法对NICU内小早产或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死亡风险评估的价值.方法 对2010年1~8月我院NICU救治的74例胎龄<31周或出生体质量<1 500 g早产儿行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新生儿临床危险指数(CRIB)、新生儿临床危险指数-Ⅱ(CRIB-Ⅱ)及新生儿多器官功能障碍(NEOMOD)评分.结果 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显示,死亡组评分明显低于非死亡组(t=9.028,P<0.01);具备单项指标越多,死亡率越高(x2=6.317,P<0.01).死亡组CRIB评分明显高于非死亡组(t=-5.245,P<0.01);≥6分组病死率较≤5分组高(x2=20.23,P<0.01).死亡组CRIB-Ⅱ评分明显高于非死亡组(t=-5.413,P<0.05);≥6分组病死率较≤5分组高(x2=11.11,P<0.01).死亡组NEOMOD评分明显高于非死亡组(t=-10.092,P<0.01);≥6分组病死率较≤5分组高(x2=41.26,P<0.01).CRIB、CRIB-Ⅱ、NEOMOD与新生儿疾病危重评分均呈高度负相关(r=-0.774~-0.386,P<0.05).对新生儿疾病危重评分、CRIB、CRIB-Ⅱ及NEOMOD进行ROC曲线分析,4种评分方法对预测小早产或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死亡风险均有显著意义(P<0.01);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23(SE 0.033)、0.814(SE 0.051)、0.807(SE 0.051)与0.949(SE 0.022).结论 4种评分方法均适合我国新生儿临床实际,对小早产或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死亡危险度有很好的预测价值,评分间有很好的相关性.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及NEOMOD评分对小早产或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死亡风险预测的准确性更高.

  • 早产风险评分系统的研究进展

    作者:袁丽;赵梅

    早产风险评分系统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筛选早产高危人群的方法,对于预测早产的发生、降低早产发生率、改善围生儿结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现有的几种评分系统及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我国早产风险评分系统的发展和应用提供参考.

  • 恶性肠梗阻手术风险的评估

    作者:李辉;冯志鹏;高鹏;王静;王培戈

    目的 评价联合应用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改良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评分系统(POSSUM)手术侵袭度评分对恶性肠梗阻手术风险及预后的预警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148例恶性肠梗阻手术病例,探讨其临床结果与评分系统的关系.结果 死亡组、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APACHE-Ⅱ评分分别为17.69±5.06、12.72±4.55、9.03±3.36,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F=10.65,q=4.16~8.44,P<0.01).死亡组、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手术侵袭度评分分别为15.81±3.12、13.65±2.54、12.45±2.86,死亡组手术侵袭度评分高于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F=40.73,q=2.45、4.43,P<0.05).结论 APACHE-Ⅱ评分系统可较准确地评估恶性肠梗阻病人的手术风险和预后;改良POSSUM手术侵袭度评分可对恶性肠梗阻手术方式的选择起指导作用.

  • 社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暴力行为危险性评估及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作者:王舟;方惠民

    目的 对社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暴力行为的危险性等级进行评估,并分析影响患者发生暴力行为的相关因素.方法 由精神专科医院医生与社区民警、残联工作人员、社区医生、居委会或村委等相关人员成立重性精神疾病防治小组,对501例社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用暴力行为危险性评估表进行评估,同时对一般人口学、病史及暴力行为史资料进行调查;应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影响患者发生暴力行为的相关因素.结果 501例患者中危险性等级0级124例,1级165例,2级118例,3级59例,4级28例,5级7例;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得出精神分裂症(OR值4.139)、不服药(OR值6.883)、病情不稳定(OR值234.534)及既往暴力行为次数(OR值3.457)4个危险因素(P<0.05),Logistic回归方程为:Logit(有严重暴力行为)=-8.511 +1.420(精神分裂症)+1.929(不服药)+5.458(病情不稳定)+1.241(既往暴力行为次数).结论 暴力行为危险性等级评估结果及危险因素对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 高血压治疗:中国和欧洲的共识

    作者:范珂

    2007年《高血压治疗指南》(以下简称"欧洲指南")在2003年版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新,在高血压的总体危险性评估、诊断、预防及治疗策略等方面均提出了鲜明的观点.

  •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风险评估与控制

    作者:姜自伟;黄枫;郑晓辉;劳永生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风险评估与控制的临床意义。方法:2013年2月至2014年6月,对接受手术治疗的91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实施围手术期风险评估与控制措施,男40例、女51例。年龄66~97岁,中位数79岁。骨折按照 Evans 分型,Ⅰ型14例、Ⅱ型25例、Ⅲ型40例、Ⅳ型12例。合并高血压病40例、冠心病18例、糖尿病3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9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6 d,中位数3 d。治疗后观察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82例采用腰硬联合麻醉,9例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2例采用动力髋螺钉固定,77例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9例采用倚天钉固定,3例采用股骨近端解剖钢板固定。48例患者进行输血治疗,输血量200~400 mL,中位数229 mL。8例患者术后因血氧饱和度偏低、血压较高等原因转入ICU 观察治疗1~3 d。术后1例患者出现心肌梗死,治疗后好转;2例患者出现脑梗塞,治疗后出现偏瘫症状;2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治疗后痊愈;2例患者术后1~3 d 出现急性心力衰竭,治疗后好转;6例患者术后7 d 出现认知障碍,治疗后好转;1例患者出现肺栓塞,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实施围手术期风险评估与控制,可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有助于促进患者疾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与脊柱活动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蒋雪生;李建有;张文均;王华军;陈庭瑞;蓝文锐;李义凯;陈超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与脊柱活动能力的相关性.方法:利用FRAX骨折风险测评工具计算107位中老年人10年内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概率,同时采用Idiag SpinalMouse脊柱电子测量仪测量受检者从直立位到前屈位胸椎曲度变化(直-屈胸曲变化)、直立位到前屈位腰椎曲度变化(直-屈腰曲变化)、直立位到背伸位胸椎曲度变化(直-伸胸曲变化)、直立位到背伸位腰椎曲度变化(直-伸腰曲变化)、负重位时的胸椎曲度变化(负重胸曲变化)、负重位时的腰椎曲度变化(负重腰曲变化)及负重位时的躯干前倾角变化(负重前倾角变化).结果:受检者10年内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概率为(10.55±5.91)%,与直-屈胸曲变化(14.55°±5.74°)呈负相关(r=-0.315,P=0.001),与负重胸曲变化(5.50°±5.26°)和负重前倾角变化(2.35°±2.91°)呈正相关(r=0.235,P=0.015;r =0.283,P=0.003).结论: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与胸椎活动能力及保持脊柱形态的能力相关.

  • 骶髂关节紊乱与L4~5椎间盘突出的关系研究

    作者:师宁宁;沈国权;何水勇

    目的:研究骶髂关节紊乱与L4~5椎间盘突出的关系.方法:将12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2组,L4~5椎间盘突出的61例患者纳入观察组,L5S1椎间盘突出的68例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计算骶髂关节紊乱对L4~5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的危险度.采用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确定L4~5椎间盘突出的有关因素,然后采用单因素分析对自变量进行筛选,后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L4~5椎间盘突出的危险因素.结果:病例对照研究的结果表明骶髂关节紊乱是L4~5椎间盘突出的危险因素(OR=2.310,P=0.030).流行病学调查共确定了17个与L4~5椎间盘突出有关的因素,经单因素筛选确定对年龄、“4”字形试验、腰痛、腰部压痛、腰椎侧弯、髂嵴不平及腰骶角异常7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腰痛(OR=3.924,P=0.088)、腰椎侧弯(OR=3.308,P=0.072)、髂嵴不平(OR=21.376,P=0.002)及腰骶角异常(OR =2.212,P=0.057)为L4~5椎间盘突出的危险因素,其中髂嵴不平为高危险因素.结论:骶髂关节紊乱是L4~5椎间盘突出的危险因素,其中髂嵴不平是L4~5椎间盘突出的高危因素.

  • 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的评估

    作者:彭玲;王久惠

    心脏病患者需进行非心脏手术时必须权衡手术的危险性及手术后益处,我院肿瘤患者因同时伴有心脏病而放弃手术机会的不少见,但如果在术前认真作好心脏危险性评估,并采取一些积极措施,仍能减少非心脏手术的心脏事件.

  • 丙酮作为提取剂在测定面粉中BPO的变通应用

    作者:马越峰

    在面粉中添加过氧化苯甲酰(BPO)作为品质改良剂已经十分普遍,有关BPO的危险性评估已有一些文献报导,测定其在面粉中的含量的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1]、气相色谱法[2]等.国家规定的添加量是≤0.06 g/kg[3].实践中,作为具良好溶解性能的丙酮因自身的物理特性使得在应用上受到限制.本文通过控制合适的样液pH值,用丙酮水溶液作溶剂浸出面粉中的过氧化苯甲酰,以KI作还原剂将过氧化苯甲酰还原为苯甲酸并在 66℃水浴 1 h 挥去大部分丙酮,放冷后定容,取上清液经 0.45 μm 滤膜过滤后在合理的色谱条件下进色谱仪分析,结果令人满意,并提示在溶剂选用上的更加灵活性.

  • 不同敷料用于III期压疮的治疗和护理进展

    作者:钱静兰

    压疮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所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是护理的“三大并发症之一”。临床分为可疑深部组织损伤期、淤血红润期、炎性浸润期、浅度溃疡期和坏死溃疡期、不可分期。一旦发生褥疮,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增加经济负担,增大护理人员的工作量,而且会加重病情,延长康复时间,严重时可因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生命。慢性病长期卧床或坐轮椅、高龄、二便失禁导致浸渍、糖尿病晚期、肿瘤、慢性消耗性疾病导致的营养不良、皮肤状况不佳是褥疮发生的高危因素。近年来,对压疮的处理方法较多,费用也不同。据保守统计,美国平均治愈1例压拖的费用为2千至7万美元。荷兰每年治疗压疫的成本在362万至28亿美元,占总卫生保健预算的1.3%[1]。这些统计还不包括患者因此所要承受的痛苦以及给患者及家属生活质量带来的影响。因此,在临床护理中需要对可能发生压拖的危险人群进行危险性评估,并对有潜在危险,尤其是高度危险者施以适当的治疗、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压掩的发生[2]。

  • 食源性疾病的危险性评估及预警系统的建立

    作者:刘家发;朱建如

    食源性疾病是由于摄入食物中所含的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性质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包括常见的食物中毒、经食物或水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及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所造成的疾病.食源性疾病是当今世界上广泛的卫生问题之一,对人类的健康的危害受到广泛的关注.食源性疾病通常累及儿童、孕妇、老年人和某些疾病患者,不仅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严重影响个人、家庭、社会、商业及整个国家的经济利益,同时增加了保健体系的负担.因食源性疾病导致的收入损失使贫穷者的经济陷入恶性循环状态.2002年WHO全球食品安全战略中明确指出,食源性疾病的监测是降低食源性疾病的基础工作,建立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可以更好地反映和评估食源性疾病的负担,更好地估计死于该病的人数.因此,开展食源性疾病的危险性评估,建立食源性疾病的预警系统对阐明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的变化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揭示新的食物媒介和病原因子,控制食品污染,减少食源性疾病,保障消费者健康,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将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心力衰竭患者护理评估指标应用的演变分析

    作者:杨巧芳;程立;马艳玲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评估重点及其变化趋势.方法分析2000~2004年对心力衰竭患者的性别、年龄、并存病、左室射血分数、心功能分级、诱因、卧位、水肿、住院环境等护理评估指标的临床应用情况.结果性别和年龄一直是临床护理中关注的主要指标,对并存病、左室射血分数、诱因等危险因素及卧位、水肿、住院环境的关注逐年增长.结论护理人员的整体护理意识逐渐增强,人性化护理已融入护理服务之中.

  • 骨科高龄患者术后早期康复训练中的安全隐患与干预

    作者:杨楠芳;袁梅梅

    目的 提高护理人员对骨科高龄患者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安全隐患的认识,以防范伤害事件发生.方法 对160例高龄患者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和讨论,提出加强安全管理的对策和改进措施.结果 仅2例首次下床康复训练时出现头晕、恶心、胸闷、呼吸困难,立即给予平卧、吸氧、测血压,5 min后症状缓解;未发生其他意外事件.结论 针对骨科高龄患者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安全隐患及早采取干预措施,是防范患者复训练过程中发生心理和身体伤害的有效方法.

  • 老年肾脏病肾活检的诊断价值与风险评估

    作者:岳华;热孜万;刘红

    目的 探讨肾活检在老年肾脏病中的诊断价值与风险评估.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住院行肾活检,且年龄≥60岁的123例老年肾脏病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安全性.结果 肾活检术成功率100%,肾活检取材肾小球数目均≥10个,共有6例出现轻度并发症,其中一过性肉眼血尿2例(占1.6%),肾周小血肿4例(占3.2%),余无严重并发症.123例患者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为105例(占85.4%),而继发性肾脏病为18例(占14.6%).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常见的病理类型是膜性肾病26例(占26.0%),lgA肾病25例(占25.0%),其次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9例(占19%).而继发性肾脏病中病理类型以糖尿病肾脏病11例多见(占47.8%).常见的临床表现是肾病综合征(占39.8%)和慢性肾小球肾炎(占33.3%).临床诊断与肾活检结果尚存在差异(P<0.05).结论 肾活检在老年性肾脏疾病患者中应用的成功率高而并发症少且大多较轻,其病理结果对明确诊断和决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肾移植受者停用环孢素A时机的探讨

    作者:张跃辉;凌建煜

    目的 探讨肾移植受者停用环孢素A(CsA)的安全性、可行性以及停用时机.方法 肾移植术后采用CsA+吗替麦考酚酯(MMF)+泼尼松(Pred)预防排斥反应者38例,术后随访时间都超过2年,18例肾功能稳定正常,无CsA导致的不良反应,经同意后逐渐减少CsA用量,直至停用(主动停药组);20例因血肌酐(SCr)缓慢爬升或CsA不良反应停用CsA(被动停药组).停用CsA后均采用MMF+Pred二联用药,观察各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SCr和尿微量蛋白的变化.结果 主动停药组有9例在随访中恢复使用CsA,恢复原因:6例因SCr缓慢上升,1例因发生急性排斥反应,2例因思想顾虑;另外9例一直停用CsA,停用前SCr平均为76.1μmol/L,停用CsA后6、12、18和24个月SCr分别平均为69.7、73.0、75.3和70.4μmol/L.被动停药组中,因SCr爬升而停用CsA者12例,停用后6、12、24和36个月SCr分别平均为116.0、108.2、113.0和108.0μmol/L,明显低于停药前(P<0.05);因CsA不良反应而停用CsA者8例,停药后均明显好转,且无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结论 术后停用CsA宜选择在SCr出现爬行趋势和(或)出现蛋白尿时;对长期存活,且肾功能稳定正常,未出现CsA不良反应者,还是以小剂量CsA维持治疗较妥.

  • 肝移植患者术后早期死亡原因分析

    作者:钱叶本;陈规划;黄洁夫

    目的探讨影响肝移植术后早期死亡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成人肝移植的临床资料,术后存活30 d的27例患者为生存组,术后存活时间<30 d的10例为死亡组,对患者常合并的多种危险因素进行Stepwise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肝移植术后早期死亡率与危重病评分(Apache Ⅲ评分)、术前血肌酐水平和术中出血量存在明显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184 1、0.205 6和0.373 8.结论 Apache Ⅲ评分、术前血肌酐水平和术中出血量是导致肝移植术后早期死亡率升高的重要风险因素;改善术前受者合并的危重病情和肾功能,减少术中出血量,能够降低肝移植术后的早期死亡率.

587 条记录 25/30 页 « 12...22232425262728293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