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儿茶素对小鼠造血祖细胞的刺激增殖作用

    作者:闫丽莎;刘屏;王东晓;陈孟莉;陈桂芸

    目的:观察儿茶素对小鼠造血祖细胞增殖作用.方法:通过造血祖细胞培养观察儿茶素对小鼠CFU-E、BFU-E、CFU-GM、CFU-Meg生长的作用.结果:加入儿茶素工作液后,CFU-GM、CFU-E、BFU-E、CFU-Meg集落数均明显升高.至100 nag·L-1时,各系造血祖细胞集落数均增加至高,与未加儿茶素的实验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儿茶素可明显促进小鼠造血祖细胞(CFU-GM、CFU-E、BFU-E、CFU-Meg)的增殖,并可与造血生长因子起协同效应,具有明显的造血促进作用.

  • 血虚证小鼠模型骨髓细胞红系祖细胞、粒单系祖细胞变化规律及中药复方对其的影响

    作者:梁毅;方碧琴;鲁新华;陈如泉

    目的研究血虚证小鼠模型骨髓造血祖细胞体外增殖水平及变化规律,以及中药复方地甘口服液、红霖四物口服液对其的影响.方法以Balb/c小鼠为实验对象,分别采用免疫介导法和综合放血法制作血虚证模型,采集其骨髓有核细胞进行培养;并分组灌服地甘口服液、红霖四物口服液,比较观察各组小鼠骨髓细胞体外培养CFU-E、BFU-E、CFU-GM集落的形成情况.结果两种血虚证小鼠模型的CFU-E、BFU-E、CFU-GM集落形成较空白对照组显著下降,尤以前者为甚;两种中药复方均可促进模型小鼠骨髓细胞的增殖,但对于免疫介导血虚证模型,两治疗组的效果存在一定差异.结论血虚证小鼠模型骨髓造血干(红系、粒单系)细胞的体外增殖较正常小鼠明显下降,而地甘口服液、红霖四物口服液可以促进骨髓CFU-E、BFU-E、CFU-GM集落的形成.

  • 蚕砂提取物联合环孢菌素A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大鼠造血祖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

    作者:郭青;蒋文;巴点点;金润铭

    目的 探讨蚕砂提取物联合环孢菌素A(Cyclosporine A,CsA)对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大鼠模型造血祖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对粒系增殖分化PU.1和红系增殖分化JAK2/STAT5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蚕砂组、CsA组、联合组,共5组.体外提取各组大鼠造血干细胞,定向诱导其向粒单核系、红系分化,对各组造血祖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s,CFU)计数.提取粒单核系祖细胞总RNA和蛋白,采用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q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PU.1 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提取红系祖细胞总RNA,采用qPCR技术检测细胞JAK2、STAT5、GATA1 mRNA表达情况.结果 ①各治疗组红系造血祖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erythrocyte,CFU-E)、红系爆式集落形成单位(burst forming unit-erythrocyte,BFU-E)和粒单核系造血祖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granulocyte macrophage,CFU-GM)数目较模型组均有不同程度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联合组CFU-E、BFU-E、CFU-GM升高明显(均P<0.05).②各治疗组粒单核系细胞PU.1 mRNA和蛋白含量较模型组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其中联合组升高明显(均P<0.05).③各治疗组红系细胞JAK2、STAT5、GATA1 mRNA表达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升高,联合组表达高于其他各干预组.结论 蚕砂提取物可能通过增加PU.1 mRNA和蛋白表达及JAK2、STAT5、GATA1 mRNA表达促进AA大鼠骨髓造血作用,且蚕砂提取物联合CsA对AA大鼠骨髓造血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 异位子宫内膜组织自然杀伤细胞和造血祖细胞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术后妊娠结局的影响

    作者:何敏;李朋粉;赵冬梅;项云改;张丹;张瑜;肖冰;李茜;谭丽

    目的 探讨异位子宫内膜组织自然杀伤细胞和造血祖细胞(HPCs)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合并不孕术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116例EMs合并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异位子宫内膜组织和外周血,分离异位子宫内膜组织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子宫自然杀伤细胞(uNKs)和外周循环自然杀伤细胞(pbNKs)表型,同时检测异位子宫内膜组织和外周血HPCs比例,分析异位子宫内膜组织HPCs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 116例患者中,50例(43.1%)于术后自然妊娠(自然妊娠组),66例(56.9%)于术后行辅助生殖技术(ART).66例行ART的EMs合并不孕症患者终妊娠(辅助妊娠组)46例(69.7%),未妊娠(未妊娠组)20例(30.3%).uNKs主要表型为CD56bright CD16-,pbNKs主要表型为CD56dimCD16+;未妊娠组、辅助妊娠组和自然妊娠组CD56brightCD16-和CD56dimCD16+的uNKs细胞和pbNKs细胞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辅助妊娠组和自然妊娠组异位内膜组织CD34+ HPCs比例明显高于未妊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组外周血HPCs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异位子宫内膜组织HPCs细胞比例预测ART妊娠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89(95% CI:0.788~0.953),预测EMs患者术后总体妊娠的AUC为0.821(95%CI:0.739~~0.886).结论 异位子宫内膜组织HPCs细胞比例在EMs术后成功妊娠和未妊娠的MEs患者中存在显著差异,有望成为预测EMs术后妊娠结局的预测指标之一.

  • 脐血造血干细胞采制、应用的伦理分析

    作者:谭三勤

    1970年,Boyse等首先发现,经致死剂量照射的成年小鼠在注射胎鼠血之后,出现了长期造血功能重建[1];1974年Kundtzon等首先发现脐血中含有造血祖细胞[2];1988年Broxmeyer首先证明脐带血中富含造血干细胞[3];1989年Gluckman等成功进行了首例同胞脐带血移植治疗范柯尼贫血患者[4];此后,世界各地逐步开展脐血移植工作并相继建立了脐血库;我国首例脐血移植始于1991年.

  • 用小鼠骨髓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代替造血刺激因子培养CFU-GM和HPP-CFC

    作者:程腊梅;王绮如

    利用大于10 kD组分的小鼠骨髓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mBMEC-CM)作刺激物体外琼脂培养CFU-GM,与rmGM-CSF合用培养HPP-CFC获得成功.就培养CFU-GM和HPP-CFC而言,用细胞因子作刺激物与并用大于10 kD组分的mBMEC-CM作刺激物相比较,以后者的CFU-GM及HPP-CFC产率高.

  • 骨髓型急性放射病患者造血系统远期效应随访观察

    作者:于程程;邢志伟;王雯;姜梅玲;翟贺争;姜恩海;江波;赵欣然;王晓光;吕玉民;赵凤玲;刘金星

    目的:观察骨髓型急性放射病(ARS)患者造血系统功能的远期效应。方法对河南省1999年钴-60(60Co)源辐射事故中的重度骨髓型ARS患者“梅”、中度骨髓型ARS患者“天”和“旺”进行为期15年的造血系统远期效应随访观察。收集3例患者周围血象、骨髓涂片检查和骨髓造血祖细胞培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梅”、“天”和“旺”受照后均出现白细胞( WBC)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数( NEUT%)、淋巴细胞百分数、血小板( PLT)计数、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Hb)水平下降情况,其中WBC和PLT计数均于1个月内分别降至1.00×109/L和20.00×109/L以下;与“天”和“旺”比较,“梅”的上述指标下降出现时间相对较早,持续时间长,低值较低;受照后2个月左右3例患者上述指标均恢复正常。随访期间,除“梅”在受照后6个月和1年PLT计数偏低、受照后5年Hb水平偏低、受照后13年NEUT%偏低外,3例患者其他随访时间的周围血象基本正常。3例患者受照后20 d骨髓增生均为极度减低,减低程度为“梅”>“旺”>“天”,受照后37~44 d骨髓象开始恢复;受照后6个月~7年骨髓均表现为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3例患者红细胞集落生成单位( CFU-E)、爆式红细胞集落生成单位( BFU-E)、粒细胞-单核细胞集落生成单位( CFU-GM)于受照后20~44 d内急剧下降,于受照后44 d均下降为0,受照后51 d~1年处于不稳定恢复状态,受照后5~7年处于稳定恢复状态,其中BFU-E的恢复情况较CFU-E和CFU-GM差。结论60 Co源电离辐射可导致造血系统功能损伤,于受照后2个月内骨髓造血功能紊乱明显。

  • 生血宁抗红细胞衰老及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作用

    作者:李佳桓;林海红;杜钢军

    目的:观察生血宁抗红细胞衰老及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作用.方法:体外氧化衰老和自然衰老评价生血宁的抗红细胞衰老作用,检测指标包括红细胞溶血率、Na-K-ATP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红细胞膜渗透脆性、流动性及通透性、造血祖细胞集落生成.苯诱导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观察生血宁对小鼠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作用,检测指标包括外周血红细胞(RBC)、网织红细胞(Ret)和血红蛋白(Hb)及血清红细胞生成素(EPO)、干细胞因子(SCF)、MDA和SOD.结果:生血宁能提高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降低MDA含量,防止红细胞的自然老化和氧化老化,显著降低红细胞膜渗透脆性及通透性,提高红细胞膜流动性.此外生血宁能刺激CFU-E、CFU-GM和CFU-F造血祖细胞集落生成.在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模型中,生血宁(400、200、100 mg/kg)呈剂量依赖性升高红细胞计数,显著提高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和小鼠网织红细胞数,增加血清干细胞因子SCF、降低MDA含量.结论:生血宁有较强的抗红细胞衰老作用,对苯诱导的小鼠再生障碍性贫血有显著疗效.

  • 动员人外周造血祖细胞定向诱导树突状细胞

    作者:韩少荣;汪森明;张积仁;张健;曹漫明;李晓平

    目的探讨由动员人外周造血祖细胞体外培养扩增获得的树突状细胞(DC)的生物学特性, 为临床应用肿瘤树突状细胞疫苗建立制备方法.方法用CS-3000血细胞分离机分离预经干细胞动员的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去除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阴性选择得到外周造血祖细胞,加入rhGM-CSF和rhIL-4培养10~14 d成为树突状细胞,然后进行形态学检测、细胞表型和T细胞刺激能力分析.结果由外周造血祖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可以达到(0.5~1.0)×108数量级;高倍镜和电镜照片显示典型的树突状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细胞高表达HLA-Ⅰ、Ⅱ类抗原和共刺激分子CD80、CD86;同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显示细胞具有高效的刺激静止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的能力.结论用血细胞分离机分离动员外周造血祖细胞体外定向诱导制备树突状细胞可以作为制备肿瘤疫苗的新途径.

  • CD133+人脐血造血祖细胞的干性维持培养及鉴定

    作者:吴小金;陈芳;陆滟霞;杨慧;彭璠莉;袁理;刘国炳;李学农

    目的 从人脐带血中分选出CD133+造血祖细胞,并进行长时间干性维持培养.方法 通过免疫磁珠法分选出人脐带血中的CD133+造血祖细胞,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免疫磁珠分选后的CD133+造血祖细胞.采用五种方法扩增培养该细胞,8周后,再通过细胞形态学、流式细胞术、免疫细胞化学和免疫荧光对细胞进行干性鉴定,探索佳干性维持培养方法.结果 通过免疫磁珠法可以从人脐带血中分选出80%以上的CD133+造血祖细胞.采用优化的无血清培养基培养8周之后,CD133+造血祖细胞可得到有效扩增.而其他的培养基会使CD133+造血祖细胞由半悬浮细胞分化为梭形贴壁细胞,并且细胞状态欠佳.结论 利用免疫磁珠法分选出的CD133+造血祖细胞,采用优化的无血清培养基能够有效扩增该细胞,并可长期有效的维持其干性.

  • 脐血CD34+细胞巨核系定向诱导分化的研究

    作者:应逸;毛平;许艳丽;王汉平;王顺清

    目的:研究TPO与SCF、IL-11协同在体外促进入脐血CD34+细胞向巨核系增殖分化的效应.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分离纯化脐血CD34+细胞,在含血清液体培养体系中、细胞因子诱导下培养14 d.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不同时间点培养体系中CD41+细胞的比例;同时采用甲基纤维素半固体集落培养测定CFU-MK的数量.结果:经14 d培养,TPO+SCF+IL-11组可使CD41+细胞和CFU-MK数量分别扩增40.83±12.41倍、7.86±2.63倍,明显高于TPO组的28.69±8.27倍、4.48±1.25倍.结论:在体外SCF和IL-11可以协同增强TPO诱导脐血CD34+细胞向巨核系增殖分化的作用.

  • 造血祖细胞对乳腺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作者:杨敏;熊汉真;杨朝晖;柳红;李学农

    目的 分选CD133+造血祖细胞(CD133+ hemopoietic progenitor cell,CD133+ HPC),体外观察其对乳腺癌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为肿瘤转移与治疗提供新的理论研究基础.方法 采用免疫磁珠分选技术分选脐带血CD133+ HPC,与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共培养,采用MTT、Transwell方法观察其对乳腺癌细胞增殖、黏附、侵袭活性的影响.结果 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CD133+ HPC可以显著促进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增殖、黏附、侵袭,与单独培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D133+ HPC可以提高肿瘤细胞的生长、黏附、侵袭活性,促进肿瘤的生长及转移,可能成为阻断肿瘤生长和转移的新的治疗靶点.

  • 存放时间对脐血T细胞亚群测定的影响

    作者:许蔓春;黎燕;沈倍奋;吕善根

    脐血已成为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重要来源之一,脐血与骨髓及外周血一样,含有一定量成熟的T细胞[1],脐血移植也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 作者在进行免疫毒素去除脐血T细胞效率及对造血祖细胞的影响[1]研究过程中发现室温下标本保存时间可能对T

  • MIP-1α和PF4对造血干/祖细胞作用的对比研究

    作者:吴燕峰;黄科;黄绍良

    目的:研究化疗时巨噬细胞炎症蛋白(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1α,MIP-1α)和血小板第4因子(platelet factor 4,PF4)对造血干/祖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骨髓标本13份,脐血标本10份.分4组:A组为MIP-1α,B组为PF4,C组MIP-1α+PF4,D组为空白对照组,分别检测其细胞周期、细胞活性、集落形成能力等.结果:3个实验组细胞的S+G2期百分比均显著低于D组(P<0.05);单个核细胞均明显高于D组(P<0.05);粒-巨噬细胞系集落明显少于预处理前(P<0.05),但均高于对照组(P<0.05).C组与A,B组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化疗过程中,MIP-1α和PF4对造血干/祖细胞有可逆性、选择性保护作用;二者之间无协同作用.

  • 巨细胞病毒感染对儿童造血系统的影响──儿科疾病(7)

    作者:刘文君

    1 引言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属疱疹病毒β亚科,双股DNA病毒,有衣壳层、被盖层、包膜层3层结构,具有高度的宿主特异性,可产生特征性核内包涵体.

  • 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机制的初步研究

    作者:程鹏;彭志刚;宁自觉;卢玉英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法及胶原半固体培养法对56例再障患者的骨髓CFU-GM、CFU-E、BFU-E及CFU-MK、BFU-MK进行培养;采用APAAP法及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再障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血清sIL-2R进行检测.结果:再障患者CFU-GM、CFU-E、BFU-E及CFU-MK、BFU-MK集落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严重型再障CFU-GM、CFU-E、BFU-E及CFU-MK、BFU-MK集落数减少程度较慢性再障更明显;再障患者CD3亚群细胞无变化,CD4亚群细胞减低,CD8亚群细胞增高,CD4/CD8降低,重型再障患者血清sIL-2R中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 结论:骨髓造血祖细胞数量减少是再障发病的重要因素,其减少程度与再障的病情有关;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及造血负调控因子可能在再障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

  • 鞘氨醇1磷酸及其受体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诱导造血干/祖细胞动员过程中的表达变化

    作者:聂胤超;李桥川;赖永榕;彭志刚;周吉成

    目的:探讨鞘氨醇1磷酸(S1P)及其受体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诱导的造血干/祖细胞(HSPC)动员中的表达变化。方法6周清洁级雄性 C57 BL 野生型小鼠1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动员3 d 组、动员5 d 组,每组6只。对照组给予腹部皮下注射无菌生理盐水100μl /d,连续5 d;动员3 d 组连续腹部皮下注射 G-CSF 3 d;动员5 d组连续腹部皮下注射 G-CSF 5 d。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组小鼠外周血 Lin-Sca1±cKit ±(LSK)细胞水平,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外周血 S1P 水平,RT-PCR 检测骨髓 S1PR1 mRNA 水平。结果LSK 细胞水平动员5 d 组>动员3 d 组>对照组(P <0.05),说明动员成功。动员3 d 组外周血 S1P 水平明显大于动员5 d 组、对照组(P <0.05),但动员5 d 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骨髓 S1PR1 mRNA 水平动员5 d 组>动员3 d 组>对照组(P <0.05)。结论在G-CSF 诱导的 HSPC 动员过程中,外周血 S1P 水平升高以及骨髓 S1PR1表达升高,可能有利于 G-CSF 介导 HSPC 动员的发生。

  • 流式细胞术干/祖细胞分类计数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作者:刘媛;吴丽娟;刘毓刚;帖儒修

    目的 建立流式细胞术干/祖细胞分类计数方法,探讨其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抗CD45-PC5/CD34-PE/CD38-FITC建立三色流式细胞术造血干/祖细胞分类计数方法,对患者自体干细胞移植动员效果、单采物质量及回输单采细胞进行定量检测.结果 动员后样品检测分析发现,87.5%的患者动员效果较好,单个核细胞含量均在70.0%以上;CD34+细胞总数大于4×106/kg体质量者占90.0%.干细胞冻存样品检测分析发现,CD34+细胞数量冻存后存在一定衰减,但衰减量小于10.0%,经t检验证实冻存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流式细胞术干/祖细胞分类计数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系统疾病中得到有效应用,单采细胞标本的定量检测为临床判断动员后单采时机、单采细胞质量、单采获得CD43+CD38-造血干细胞量、实际回输患者的CD43+CD38-造血干细胞量均提供了直接的科学数据.

  • 人参总皂甙诱导人内皮细胞表达造血生长因子的实验研究

    作者:吴宏;姜蓉;王亚平

    目的:研究和论证人参促进血细胞发生及"补气生血"的现代生物学机理.方法:采用造血生长因子生物活性检测与免疫细胞化学等技术,研究经人参总皂甙(TSPG)诱导的人脉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上清液(HEcCM)中造血生长因子的活性及GM-CSF、IL-3和IL-6在内皮细胞的表达.结果:TSPG体外诱导制备的HEcCM能显著促进CFU-GM和CFU-Mix的增殖;同时,TSPG能不同程度地促进内皮细胞表达GM-CSF、IL-3和IL-6蛋白.结论:本研究提示TSPG能上调造血微环境中的内皮细胞分泌造血生长因子来调节血细胞的生长,这或许是人参"补气生血"的现代生物学机理之一.

  • 外周血干细胞及其动员研究进展

    作者:游宏声;金生

    成人骨髓是血细胞再生的场所,也是形成血管的内皮祖细胞,能分化为脂肪细胞、软骨细胞及成骨细胞的间充质干细胞等[1],是干细胞或祖细胞的储存场所.早期的研究显示,化疗康复的患者外周血中造血祖细胞增加,因此认识到造血干细胞和造血祖细胞可从骨髓诱导出来,称之为"干细胞动员",这些被动员的细胞可以聚集,也可以再返回骨髓行使其造血功能.

138 条记录 6/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