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培元开郁法联合黛力新治疗血管性抑郁症临床疗效对比

    作者:赵红宁

    目的 观察培元开郁法联合黛力新治疗血管性抑郁症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确诊为血管性抑郁症的120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观察治疗前后汗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结果 干预前后组内比较P<0.05,干预后组间比较P<0.01.结论 培元开郁法联合黛力新治疗血管性抑郁症疗效优于单纯使用黛力新治疗.

  • 培元开郁法治疗血管性抑郁症用药规律探讨

    作者:黄世敬;王永炎

    结合血管性抑郁症发病特点和中医临床,对培元开郁法治疗血管性抑郁证用药规律进行文献整理和理论探讨.通过中国知网和维普中文生物医学期刊等数据库,检索血管性抑郁症相关文献,对病机、治法及用药规律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其主要病机为元气亏虚、气血郁滞.基本治法为培元开郁,培元重在培补阴阳气血,开郁强调顺气为先、化痰杜渐、活血化瘀为治、通络解毒疗损;用药不忘气血并治、通补兼施、刚柔相济.因此正确运用培元与开郁,体现整体观和辨证论治优势,有益于解决目前抗抑郁西药对本病敏感性低、耐受性差且易发生毒副作用等临床难题.

  • "虚气留滞"与血管性抑郁症

    作者:黄世敬;吴萍

    "虚气留滞"是王永炎院士依据中医理论并结合多年脑病临床实践,援引宋·杨士赢<仁斋直指方>中"虚气留滞"而形成的中医病机理论,该观点已成为中医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机理论之一.虚气留滞指元气虚衰、气血津液等流动物质发生郁滞的病理变化,故亦称"虚气流滞".血管性疾病与抑郁症互相影响,明显增加了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因此在国外已成为研究的热点.血管性抑郁症是近10年才提出的概念,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多发生于50岁以上,多因年老体衰,元气亏虚(虚气),或因情志所伤、气机郁滞、瘀血痰浊阻滞(留滞),耗伤气血而发病,因此仅管其病机复杂,但用"虚气留滞"观可将其病机概括为"虚气"和"留滞"两端.本文就该病虚气与留滞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理论探讨.

  • 培元开郁法治疗血管性抑郁症探讨

    作者:黄世敬;吴巍;方尚芬

    血管性抑郁症是近10年来提出的新概念,为一组与脑血管病或血管危险因素密切相关的一种老年期抑郁综合征.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谱的变化,心脑血管疾病和抑郁症的发病率均不断增加,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致死的首要原因,而抑郁症发病率的快速增长正日益受到重视.

  • 银杏叶片治疗血管性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作者:蒋建章;车峰远;刘翠菊;刘汝萍

    血管性抑郁症是一种器质性情感障碍,传统的三环类抗抑郁药疗效肯定,但由于对心脏的副反应明显,限制了临床应用.目前对血管性抑郁症的治疗尚无满意药物.为观察银杏叶对血管性抑郁症的疗效,我院于1998年1月开始对银杏叶制剂治疗血管性抑郁症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尼莫地平联合西酞普兰治疗血管性抑郁症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陈慧芳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合并西酞普兰对血管性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46例血管性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抑郁药物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尼莫地平治疗.服药8周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联合用药的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和MMSE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AMD评分和N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尼莫地平联用西酞普兰治疗血管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显著,对患者抑郁症状的改善效果明显,且用药安全,不会产生新的严重不良反应.

  • 开心解郁汤对血管性抑郁大鼠行为的影响

    作者:王彦云;郑军;李多娇;潘菊华;黄世敬

    目的 观察具有培元开郁作用的"开心解郁汤"对血管性抑郁大鼠模型的抗抑郁作用.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抑郁模型、抑郁+中药、抑郁+西药、高脂对照、血管性抑郁模型、血管性抑郁+中药、血管性抑郁+西药等8个组.抑郁组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方法 (CUMS)造模,高脂组采用高脂饲养形成高脂模型,血管性抑郁组在高脂基础上予CUMS方法 形成血管性抑郁模型,给药组在各模型基础上给予中药或者西药进行干预.定期测定各组大鼠的体重及糖水消耗量,并以旷场试验方法 测定大鼠水平活动和垂直活动.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抑郁组和血管性抑郁组大鼠体重增加数和糖水消耗量均下降,旷场试验测定行为水平活动和垂直活动次数均下降,中药治疗组(22 g/kg,连续灌胃给药22 d),大鼠糖水消耗量增加,水平活动和垂直活动次数明显增加.结论 开心解郁汤能明显改善抑郁大鼠和血管性抑郁大鼠的抑郁状态.

  • 血管性抑郁大鼠模型的建立

    作者:潘菊华;王彦云;黄世敬;毛艳荣;陈朝;郑军;李多娇;崔翰明

    目的 探讨建立动脉硬化叠加抑郁动物模型,为血管性抑郁症的深入研究创造条件.方法 选择SD大鼠,采用维生素D3(VD3)肌肉注射(30万U/kg,连续3 d)加高脂饲料饲养9周,在此基础上给予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刺激(CUMS)3周,进行动脉硬化叠加CUMS抑郁造模.检查体质量和血脂变化,用敞箱试验评价大鼠活动度和好奇心,用糖水、纯水摄入量评价大鼠快感缺乏与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质量下降;血脂检查中,胆固醇(CHO)、低密度脂蛋白(LDL)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敞箱实验中,垂直得分、水平得分、总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水、纯水摄入量测定实验中,糖水百分比降低,纯水摄入量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D3肌肉注射加高脂饲料饲养可复制动脉硬化大鼠模型,叠加CUMS,可兼具高脂血症和抑郁两方面的症状,与人血管性抑郁症的临床表现有较好的相似性,是较理想的血管性抑郁症动物模型.

  • 基于慢性缺血应激建立血管性抑郁症动物模型

    作者:谭赛;雷小明;王彦云;潘菊华;张颖;黄世敬;张永超;郑军;陈朝;陈宇霞;李多娇

    目的:旨在建立血管性抑郁症( vascular depression, VD)的理想动物模型。方法选用SD大鼠40只,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①手术组:双侧颈总动脉结扎( ligation of bilateral common carotid arteries, LBCCA);②假手术组:同手术组处理,但不结扎;③抑郁组: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 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 CUMS)结合孤养,不进行手术;④模型组:LBCCA叠加CUMS,结合孤养。连续观察21 d,观测大鼠体质量变化、行为学改变、脑血流量变化以及大鼠大脑基质金属蛋白酶(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MMPs)、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酪氨酸激酶受体B ( tropomyosin related kinase B, TrkB)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和抑郁组大鼠体质量、糖水消耗百分率、旷场试验运动距离及站立次数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手术组及模型组大鼠脑血流量明显降低(P<0.01),手术组及模型组MMP-2及MMP-2 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1),抑郁组及模型组海马内BDNF/TrkB及BDNF/TrkB 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或P<0.05)。结论 LBCCA叠加CUMS结合孤养方法较好地模拟了抑郁核心症状快感缺乏、运动和探索能下降的行为特征和神经血管单元( neurovascular unit, NVU)稳态失衡的病理机制,是较为理想的血管性抑郁模型,可用于药理实验及治疗效果机制研究。

  • 开心解郁方治疗血管性抑郁症的效果及对血清5-羟色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

    作者:张晓南;黄世敬;吴巍;张颖;杨戈

    目的 观察开心解郁方治疗血管性抑郁症(VD)的临床效果,初步揭示其作用机制.方法 自2012年3月~2014年2月完成观察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门诊60例VD患者,采用实用性随机对照,按3∶2比例入组,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服用中药开心解郁方,对照组服用氢溴酸西酞普兰片.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4、8周记录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中医症状积分表观察疗效,治疗前后进行血清5-羟色胺(5-HT)、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浓度检测及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2、4、8周后HAMD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1),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抑郁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2、4、8周后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 0.01),两组治疗2、4周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8周后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从中医症状综合疗效来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不思饮食、善太息、乏力、失眠等症状方面较对照组更具优势(P<0.05).两组治疗后5-HT、BDNF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但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开心解郁方具有较好的抗抑郁作用,疗效与氢溴酸西酞普兰相当,而在缓解中医症状方面更具优势,可能与促进5-HT、BDNF的合成或释放有关.

  • 开心解郁方在血管性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马丽;黄世敬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黄世敬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医老年病的诊疗工作, 在临床实践中, 总结出治疗血管性抑郁症的"培元开郁"治则, 并常以具有温阳开郁、安神益智作用的开心解郁方临证化裁, 对血管性抑郁症的治疗疗效显著.文章就血管性抑郁症的"因病致郁"与"因郁致病"病因、"虚气留滞"病机、"培元开郁"治则进行探讨, 阐述开心解郁方的理论基础与黄世敬教授运用开心解郁方治疗血管性抑郁症的经验.

  • 血管性抑郁症中医药研究进展

    作者:张先慧;黄世敬

    血管性抑郁是危害严重的晚发性血管障碍性抑郁症.文章就血管性抑郁症近年来在概念和病因病机、诊断与辨证分型、中药治疗和针灸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研究的不足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 从瘀论治血管性抑郁症的思路与方法

    作者:戴淑青;苏莉

    论述了血管性抑郁症的概念、诊断标准及发病机理,并提出血管性抑郁症属中医郁病的范畴,瘀血内积是郁病的重要病理环节,而血管性抑郁症与脑血管性疾病密切相关,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多有瘀血阻滞脑脉、经络,故瘀血积滞在血管性抑郁症发病过程中尤显重要,因而在治疗中应用活血化瘀方法是至关重要的.瘀血是导致血管性抑郁症发生的直接且重要的因素,在此基础上出现脑髓神机失用,气化失调,脏腑功能减退,肝气郁结,痰瘀内阻,或脾肾亏虚,神明被抑等.并提出了4种辨证分型和治则治法,强调治疗血管性抑郁症的过程中要注意辨证和辨病相结合,在治疗本病时,应于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始终贯穿着活血化瘀的原则.

  • 甜梦口服液治疗血管性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作者:皇甫乐煜

    目的:观察甜梦口服液治疗血管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汉密顿(Hamilton depression,HAMD)抑郁量表[1]评估同期选取的80例血管性抑郁症患者,采用舍曲林联合甜梦口服液、单纯舍曲林对患者分组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HAMD 评分均存在显著差异(P <0.01),两组之间比较:舍曲林联合甜梦口服液组疗效优于单纯舍曲林组(P <0.01)。结论:甜梦口服液治疗血管性抑郁症的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 血管性抑郁症的研究

    作者:朱祖福;韩伯军;孔玉;冯东侠;刘定华

    目的 比较血管性抑郁症和非血管性抑郁症的临床特征和不同药物的治疗疗效.方法 采用自变量表分别对血管性抑郁症组和非血管性抑郁症组60例的发病年龄、起病形式、诱发因素、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比较;并给予百忧解20 mg qm;30例血管性抑郁症患者联合血管活性药物及脑代谢剂,引用HAMD、MMSE与入院时、4周、8周进行评定,并逐一比较.结果 本研究显示血管性抑郁症患者发病年龄相对高,多数有诱因,睡眠障碍明显,焦虑躯体症状多,有较严重的阻滞及自杀倾向,合并一定认知功能障碍,对血管性抑郁症组中30例应用脑代谢剂,血管活性药物及抗抑郁剂,疗效明显优于血管性抑郁症组中单用抗抑郁药物,与非血管性抑郁症组相似.结论 血管性抑郁症采用血管性药物、脑代谢剂联合抗抑郁药物疗效明确,为临床治疗另辟新途径.

  • 小鼠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与比较

    作者:张海;孙旭;孙森;钱跹;刘敏

    目的 比较高效液相色谱(HPLC)-紫外光(UV)、HPIC-荧光(FLD)和HPLC-质谱(MS)3种检测方法测定小鼠不同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优劣性,并应用优方法测定血管性抑郁小鼠不同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方法 分别采用HPLC仪器搭配UV、FLD和MS检测器建立小鼠不同脑组织中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和5-羟色胺(5-HT)的含量测定方法,并进行系统的方法学验证,采用HPLC-FLD法对血管性抑郁小鼠不同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DA、NE和5-HT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HPLC-UV法的定量限分别为DA 103.5 ng/mL、NE 107.5 ng/mL、5-HT 93.6 ng/mL;HPLC-FLD法的定量限分别为DA 10.35 ng/mL、NE 10.75 ng/mL、5-HT9.36 ng/mL;HPLC-MS法的定量限分别为DA 10.35 ng/mL、NE 32.25 ng/mL、5-HT 9.36 ng/mL.HPLC-FLD和HPLC-MS法对DA和5-HT的测定优于HPLC-UV法,HPLC-FLD法对于NE的测定优于HPLC-MS法,而HPLC-MS法存在较强的基质效应.HPLC-FLD法检测结果示血管性抑郁小鼠海马组织中DA含量低,大脑皮质中5-HT含量低,而不同脑组织中NE含量没有明显差别.结论 与HPLC-UV法和HPLC-MS法相比,HPLC-FLD法更适用于小鼠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DA、NE、5-HT)的含量测定.DA和5-HT可以用作血管性抑郁症疾病的诊断标志物.

  • 舒肝解郁胶囊与氟西汀胶囊治疗血管性抑郁症对照研究

    作者:李春芳

    目的 比较舒肝解郁胶囊和氟西汀胶囊对血管性抑郁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74例住院治疗的血管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7例.研究组患者给予舒肝解郁胶囊口服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氟西汀胶囊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HAMD评分情况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第6周末研究组总有效率(89.19%)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6.49%);治疗后第1、2、4、6周末两组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4.698,P=0.030).结论 舒肝解郁胶囊和氟西汀胶囊在血管性抑郁症治疗中均具有明显疗效,且疗效相近,舒肝解郁胶囊可以更快的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且不良反应少.

  • 短程小剂量奥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血管性抑郁症99例疗效观察

    作者:邵荣;王庆广;赵敏;刘定华;周刚

    血管性抑郁症是指由脑血管病或血管危险因素引起的老年期抑郁综合征.目前常用的抗抑郁药物普遍起效慢,患者依从性低,导致治疗失败.2005年8月~2007年12月,我们观察了短程小剂量奥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血管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 老年血管性抑郁症临床特点

    作者:杨军;张建军;刘瑛

    血管性抑郁症即存在血管性危险因子时发生的抑郁症,并伴有神经心理学缺陷和影像学上局灶性脑病理改变.广义的血管性抑郁症指的是一组由脑血管疾病或血管性危险因素所致的晚发性抑郁综合征;狭义的血管性抑郁症仅指那些脑部的特殊部位(如基底节)有血管性损害引起的抑郁症,该定义将一部分由于血管性危险因素引起的脑代谢或微结构改变而发生的抑郁症排除在外.

  • 血管性抑郁症临床特征的比较研究

    作者:王立伟;赵庆莲;诸索宇

    目的探索血管性抑郁症的临床特征.方法通过详细收集临床资料,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简明智能状态检查表(MMSE)评定,对42例血管性抑郁症与48例非血管性抑郁症的发病情况,症状特点和疗效(8周)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血管性抑郁症组的精神病性症状、焦虑/躯体化症状和精神运动性抑制等发生率显著高于非血管性抑郁症组(P<0.05),其病程具有波动性特点,家属中精神病发生率较低,存在一定的认知功能损害(P<0.05).而疗效在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别.结论血管性抑郁症的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的特点,这一结果对于有效治疗这些病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26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