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医调理同样重要

    作者:黄国平

    言语开导法古代称"祝由".<内经>云:因知百病之胜,先知其病之所生者,可祝由而已也,何为祝由呢?"祝说病由不劳针石,"通俗地说就是相当于心理学的语言开导法,唐以后的国家医院即太医院都设有祝由科,亦相当于我们的现代心理门诊,主要通过医生言求其致病之由而释去心中之鬼,技术的关键要点是,先分清病人的形神气质类型,针对其心理情感障碍采用告之、语之、开之、导之的方法.

  • 双相情感障碍误诊1例

    作者:高荔荔;麻伟萍

    1临床资料患者,女,76岁.20世纪60年代初始,每间隔3~4年阶段性出现睡眠减少、言语增多、易激惹、"自我感觉良好"及纠缠陈年旧事,每次持续20~30 d后症状自行完全消失,家人认为患者是"脾气不好".80年代后,发作时除上述症状外伴摔砸家具、无端打骂家人,持续2~3月症状自行缓解,家人认为患者是"更年期综合征",仍未就医.

    关键词: 情感障碍 误诊 治疗
  • 西酞普兰联合心理治疗对脑梗死后抑郁的疗效观察

    作者:韩红梅

    脑梗死后抑郁是脑梗死患者常见的情感障碍,发生率高,但患者接受治疗率极低,没有引起临床的广泛重视,我们通过对50例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采用西酞普兰及联合心理疗法取得的显著疗效,旨在共同探讨并积极推广对PSD患者的治疗,促进其神经功能的康复,现报告如下.

  • 西酞普兰联合心理治疗对脑梗死后抑郁的疗效观察

    作者:韩红梅

    脑梗死后抑郁是脑梗死患者常见的情感障碍,发生率高,但患者接受治疗率极低,没有引起临床的广泛重视,我们通过对50例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采用西酞普兰及联合心理疗法取得的显著疗效,旨在共同探讨并积极推广对PSD患者的治疗,促进其神经功能的康复,现报告如下.

  • 脑电生理治疗仪辅助治疗脑卒中后情感障碍的临床效果

    作者:孙兵

    目的 观察脑电生理治疗仪辅助治疗脑卒中后情感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90例脑卒中后情感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脑电生理治疗仪辅助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情感障碍情况、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AMA、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试验组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卒中后情感障碍辅助治疗中使用脑电生理治疗仪可改善患者情感障碍,提升治疗效果.

  • 早期干预脑卒中后情感障碍对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作者:朱婷婷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脑卒中后情感障碍对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情感障碍患者64例进行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2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早期干预,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情况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HAMD、HAMA、NIHSS评分均有所下降,ADL评分有所提高,且观察组评分变化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情感障碍患者采取早期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卒中后情感障碍的临床分析与护理

    作者:陆琴

    目的:探讨临床治疗及护理卒中后患者所发生情感障碍的方案与效果.方法:选择72例卒中后发生情感障碍的患者,为其实施系统治疗与护理,观察患者的情感障碍积分及运动功能积分在治疗护理前后的变化,总结治疗护理效果.结果:本组72例患者在接受治疗护理后,情感障碍全部有所改善,与治疗护理前相比,障碍积分从22.6±5.1分降低到8.0±1.5分,积分减少量显著,P<0.05.而且,运动功能明显改善,从之前的102.8±18.7分提高到212.4±13.6分,增加量显著,P<0.05.结论:临床医护人员为卒中后发生精神障碍者进行系统的治疗与护理,可有效减轻精神障碍现象,使患者运动功能得以改善.

  • 团体心理辅导对血液透析患者述情障碍及焦虑抑郁的影响

    作者:吴瑶瑶;徐武秀;谷禾

    目的 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行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述情障碍的影响效果以及对患者发生焦虑、抑郁状态的干预结果.方法 抽取本院透析中心行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74名,按初次行透析治疗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干预组(39名)和对照组(35名).干预组患者在知情同意前提下接受8次(1次/周)的团体心理辅导,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在干预前后以及干预完成后第8周,使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oronto Alexithymia Scale-20,TAS-20)、汉密尔顿焦虑评价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评价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两组患者的述情障碍及焦虑、抑郁状态均在开始行血液透析治疗后逐渐降低,实施团队心理输导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述情障碍、焦虑、抑郁状态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其述情障碍、焦虑、抑郁水平均较高,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可显著降低患者的述情障碍、焦虑和抑郁的水平,值得在护理流程设计中使用和优化.

  • 脑梗死后情感及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疗效和生活质量分析

    作者:李阳

    目的:研究脑梗死后情感障碍和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接诊的9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均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检测,观察两组患者情感障碍和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脑梗死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患者MMSE、HAMA、HAMD评分、不同梗死部位患者MMSE、HAMA、HAMD评分评分情况.结果:脑梗死组MMSE异常、情感障碍异常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低于60岁患者HAMA评分优于年龄大于60岁患者,男性患者和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上患者MMSE、HAMA、HAMD评分均优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丘脑梗死患者MMSE评分较额叶及其他部位梗死患者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后及时的对患者进行情感障碍和认知功能障碍评定,能够改善患者的脑神经,能够使患者早期回归社会,恢复正常的社会角色.

  • 腔隙性脑梗死、脑白质病变与认知功能、情感障碍的相关性

    作者:夏瑞雪;李艳华;张丽冉;张俊玲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LI)、脑白质病变(WML)与认知功能、情感障碍的相关性.方法:将35例LI患者纳入LI组,35例WML纳入WML组,30例LI合并WML纳入LI合并WML组(上述3组为观察组),将30例非脑血管疾病患者纳入对照组.评估各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认知功能(MoCA、MMSE量表)、抑郁及焦虑情绪(HAMA、HAMD量表).结果:观察组各亚组患者HAMD、HAMA评分及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MoCA、MMSE评分均低于对照组;LI合并WML组患者ADL、HAMD、HAMA评分均高于LI组及WML组,MoCA、MMSE评分均低于LI组及WML组(P<0.05).LI合并WML组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率、情感障碍率及认知功能并情感障碍率均明显高于LI组和WML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LI、WML病变程度均与患者情感障碍程度呈正相关,与患者认知功能呈负相关(P<0.05);观察组患者认知功能越低,情感障碍越严重,但无相关性(P>0.05).结论:LI、WML患者病变程度与患者认知功能、情感状况密切相关,病情越严重,患者认知能力越差,情感障碍越严重,但此类患者认知功能与情感障碍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 葛根素联合丹参酮对首发急性脑梗死后情感障碍患者的疗效对比研究

    作者:卢敏攀

    目的: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深入研究葛根素结合使用丹参酮对首发急性脑梗是情感障碍患者的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在2011年4月至2013年5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首发脑梗死的患者共计10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两组人员各计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葛根素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葛根素联合丹参酮对患者实施治疗.结果:经过临床治疗后,观察组的患者(葛根素联合丹参酮治疗),治疗后的结果发生患者的生存质量达到了约80.42,结果要明显的比对照组患者高约20.42.两组患者有显著性差异,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对于临床治疗过程中的,首发急性脑梗死后情感障碍患者的治疗可以使用葛根素联合丹参酮,这样能够很好地解决患者的情感障碍现象,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 氟西汀治疗酒精依赖戒断后情感障碍的效果评估

    作者:王林青

    目的 研究分析氟西汀治疗酒精依赖戒断后情感障碍的效果.方法 收集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该院收治的酒精依赖戒断后情感障碍患者8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这83例酒精依赖戒断后情感障碍患者分为对照组(n=42),观察组(n=41);对照组的42例患者接受阿米替林治疗,观察组的41例患者接受氟西汀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焦虑、抑郁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41例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42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x2=3.5413,P=0.0000);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明显降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均出现不同程度头晕、口干、心动过速以及嗜睡等不良反应,均能够耐受,在治疗第4周观察组患者的TESS评分为(1.52±0.5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TESS评分(1.87±0.6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西汀治疗酒精依赖戒断后情感障碍的效果显著,治疗有效率高,能够改善患者不良情绪,不良反应低,安全性高.

  • 精神分裂症和双向情感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对比分析

    作者:张爱娥;李欣

    目的 对比分析精神分裂症和双向情感障碍患者认知功能情况,为后续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方法参考.方法 将2014年8月~2018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6例精神分裂症和双向情感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精神分裂症组患者为41例,双向情感障碍组患者45例,采取神经心理学测验以及心理学行为实验比较两组患者认知功能情况.结果 双向情感障碍患者的语言总分以及操作总分均显著高于精神分裂症组患者(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和双向情感障碍患者认知功能有不同程度受损,而情感障碍患者在语言和操作方面受损程度轻于精神分裂症.

  • 围绝经期抑郁相关因素及心理督导治疗的总结分析

    作者:高伟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围绝经期妇女的健康问题也备受关注.本文通过对71例有抑郁情绪的围绝经期妇女从年龄、临床表现、性激素水平、社会心理因素及心理督导治疗情况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以此进一步认识围绝经期女性的健康状况,对今后相关方面的研究有所帮助.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的判定和临床表现抑郁和焦虑是围绝经期妇女情感障碍较常见的两种异常心理症状.抑郁是一种负性情绪,即感到心境低落或沮丧和悲伤的情绪过程.表现为对生活失去乐趣,对任何事都感到没有意义,常有无故内疚感和注意力难以集中,能力和精力减退,易激动和情绪波动大,入睡困难和失眠,常自感头痛、头晕、乏力不适,这些症状多变,没有特异性,持续存在,并能意识到自己存在心理障碍.采用明尼苏达多项个性调查表(MMPI)、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等心理测验进行辅助判定.

  • 治疗少年儿童急性躁狂发作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作者:曹娜娜;师凤彩;王文菊;孟令娜

    目的:探讨治疗少年儿童躁狂发作的疗效与安全性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68例少年儿童躁狂发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研究组治疗予以系统化护理干预.观察6周;采用自拟问卷评估两组患者医行为、认知能力、情感和行为改变、掌握相关知识的情况以及对护士的满意度等.结果: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态度、遵医行为、掌握相关知识、对护士的满意度均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0.01).结论: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疾病的认识,提高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利于患者的临床康复.

  • 癫痫大发作并发症及护理措施

    作者:张永珍;王永霞

    癫痫大发作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急症之一,约占癫痫发作的50%,多在1岁左右或14~17岁.若发作持续不断,一直处于昏迷状态的大发作持续状态,常危及生命.发作时必须做好快速抢救及实施护理保护措施,否则会出现很多严重的并发症,而且远期并发智力低下,人格、情感障碍及记忆力减退等,对患者的预后产生不良影响.

  • 心理咨询在透析患者管理中的作用

    作者:杜兰玉

    资料与方法2006年12月~2009年12月收治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患者88例,男58例,女30例,年龄14~83岁之间.据不完全统计,临床中出现的情感障碍的类型,见表1.方法:咨询方案以合理情绪疗法为主,针对透析早期以抑郁和焦虑等抑制情感表现,重在运用合理情绪疗法中的"产婆术"辨证技术,找出不合理信念,经过推理引出谬误,主动加以矫正.确定咨询目标,制定咨询方案.

  • 脑血栓康复期的家庭护理

    作者:郭玉梅

    脑血栓形成的患者大部分有不同程度的言语、心理和情感障碍等.多见于50~60岁及以上患者,大多伴有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男性多于女性.通常患者可有某些未加注意的前驱症状,如头晕、头痛等,少数患者发病前曾患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多数患者在安静、休息时发病.据临床统计100例脑血栓形成患者中,出现偏瘫97例(97%).经过治疗生活能自理85例(占偏瘫人数85%).现将家庭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康复期:护理有多重要

    作者:百合

    脑血栓形成的患者大部分有不同程度的言语、运动功能障碍,心理和情感障碍等.多见于50~60岁以上患有动脉粥样硬化者,多伴有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男性多于女性.通常患者可有某些未加注意的前驱症状,如头昏、头痛等,少数患者病前曾患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史,多数患者在安静、休息时发病.

  • 走罐疗法治疗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作者:钱洁;张捷;裴音

    目的采用中医传统的走罐法治疗抑郁症,观察抑郁症病人治疗前后情绪和躯体症状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背腰部督脉以及两侧足太阳膀胱经的腧穴即"背腧穴".先采用连续闪罐法至皮肤潮红,然后用闪火法把罐吸拔在大椎穴处,向下沿督脉至尾骶部,上下推拉数次后,推拉旋转移至背腧穴,依次垂直方向上下推拉,观察经走罐部位皮肤充血,颜色变为紫红色尤以局部出现紫色血瘀为佳.每周2次,6周为1个疗程.结果躯体症状的改善比情绪改善要明显,周身疼痛不适感减轻显著,总有效率为96.8%,其次对睡眠的改善也有较好的疗效,总有效率为91.6%,对悲观失望,情绪低落的改善,总有效率在87.5%,对恐惧和焦虑的改善总有效率在75%.结论运用中医传统的走罐方法治疗抑郁症病人的躯体症状和改善情绪,疗效是肯定的,它具有提高机体内在动力的作用,病人没有依赖感和副反应,经济实惠,起效快,应该予以推广.

700 条记录 1/35 页 « 12345678...343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