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分析

    作者:杨学旺;陈淳

    目的:探讨颅内手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诊治方法.方法:对52例发生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8例颅内感染得到控制,3例死亡.结论:严格无菌操作、开展微创手术、围手术期使用有效抗生素可减少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

  • 不同剂量的异丙酚预防气管拔管反应的研究

    作者:齐玉华;张桂玺;姜丽君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异丙酚在脑肿瘤病人手术中预防气管拔管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36例择期脑肿瘤手术病人(ASAⅠ~Ⅱ)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3组.Ⅰ组:1 mg/kg异丙酚组,Ⅱ组:0.5 mg/kg异丙酚组,Ⅲ组:生理盐水对照组.以上分组药品在肌松拮抗药被注入后3分钟后注入,比较给药后1 min、2 min、3 min、吸痰时、以及拔管后1 min、3 min、5 min的血压(MAP)、心率(HR).结果:三组病人年龄、体重、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手术方式及用药前血压、心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Ⅰ组与Ⅲ组相比,用药后、吸痰时、及拔管后,血压(MAP)与心率(HR)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Ⅱ组与Ⅲ组相比,用药后、吸痰时、及拔管后,血压(MAP)与心率(HR)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Ⅰ组与Ⅱ组相比,用药后、吸痰时、及拔管后,血压(MAP)与心率(HR)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术后3组病人均未出现呼吸道梗阻、躁动、幻觉,回病房后常规低流量吸氧,亦未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结论:1 mg/kg异丙酚与0.5mg/kg异丙酚均能很好地抑制围拔管期心血管反应.

  • 颅脑手术后影像学复查结果与预后分析

    作者:李国威

    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来本院神经外科40例颅脑手术病人,其中脑肿瘤10例,颅脑外伤10例,高血压脑出血2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30~72岁.其中二次手术4例,3例为脑外伤,1例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6小时~3天内均作CT或MR复查.

    关键词: 颅脑手术
  • 颅脑手术后引流管的护理

    作者:张丽丽

    颅脑手术放置引流管其目的是引流出颅内残留的气体、血液、血性脑脊液,以减轻脑膜刺激症状,预防脑膜粘连、蛛网膜颗粒的闭塞,减轻脑水肿.如果因引流管护理不当,影响脑脊液的正常循环及吸收功能,则会导致颅内压增高,发生并发症,严重者危及生命.颅脑手术后放置引流管是保持引流管通畅和有效引流,预防颅内感染,促进伤口愈合,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 颅脑手术部位感染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冷基勇;丛培雨;熊文德

    目的 分析研究颅脑手术部位发生感染的几率以及危险因素.方法 抽取近年来在我院进行颅脑手术的病人512例,对其相关临床资料给予回顾性分析.结果 颅脑外伤手术位置发生感染的例数有17例,发生感染几率为3.3%.根据手术部位感染(SSI)危险因素评分标准包括有0分、1分以及2~3分,它们依次为1.3%(5/367)、8.52%(11/129)、18.7%(3/16).其中出现手术位置感染的危险原因其中有临床手术时间在4h以下,手术以后采取引流导管,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原因评分在零分以上,所有病人在这次手术之前全部有既往颅脑手术史.结论 颅脑手术部位发生感染的原因主要包括有三点,其中有手术时间在4h以下、手术以后采取引流导管以及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原因评分在零分以上,其发生颅脑手术部位感染的几率为3.3%,因此,要对以上危险因素给予高度重视,并采取合理、有效的处理措施,使发生感染的几率明显减少,使病人的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

  • 护理干预对颅脑手术患者并发静脉栓塞的影响研究

    作者:石桂莲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颅脑手术患者并发静脉栓塞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09年10月~2010年10月颅脑手术后并发静脉栓塞的患者8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和护理,观察组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痊愈12例,有效28例,无效3例,有效率93.02%;痊愈5例,有效22例.无效16例,有效率62.79%,两组间有效率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χ2=12.03,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理干预对颅脑手术患者并发静脉栓塞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抗生素合理用药管理在颅脑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曹镇洋

    目的:探究抗生素合理用药管理在颅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了2014年3月-2015年12月于该院进行颅脑手术的234例患者,按照抗生素合理使用原则给予相应种类、剂量的抗生素作为观察组,另选取2014年3月之前,未对抗生素的合理用药进行规范管理的234例颅脑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根据颅脑手术术后颅内感染判断标准,确定对照组及观察组的颅内感染人数,比较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合理使用抗生素进行规范化管理的观察组的234例患者,其中有13例患者在颅脑手术后出现颅内感染,颅内感染发生率为5.56%;未对合理使用抗生素进行规范化管理的234例患者,其中89例患者在颅脑手术后出现颅内感染,颅内感染发生率为38.03%,对照组与观察组进行统计学比较,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颅脑手术患者进行抗生素合理用药管理,能够降低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利于患者康复。

  • 颅脑外科术后引流管的观察和护理

    作者:徐冬英

    颅脑术后通常要放置引流管,目的是为预防出血及血肿的发生.对各种疾病引起的颅内增高起调节减压作用,使颅内压增高症状得以缓解[1].控制病情,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颅脑手术后常用的引流有四种:脑室引流、创腔引流、硬膜外引流及硬膜下引流.术后及时监测颅内压,观察引流的量及颜色,防止血块阻塞及再出血,缩短引流时间,并尽早拔管,可减少感染机会.有效的护理均可减少并发症,提高临床疗效.

  •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开颅术围术期脑损伤相关因子的影响

    作者:王均炉;任秋生;沈财成;谢文霞;郑瑞献;倪剑武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AES)对颅脑手术围术期脑损伤的脑保护效应的机制.方法:选择脑瘤择期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治疗组选取双侧合谷、曲池和足三里、三阴交两组穴位,用HANS穴位刺激仪从麻醉前30 min开始实施TAES至术毕,刺激频率2/100 HZ,强度8~12 mA.对照组采用常规全麻.所有患者麻醉诱导后采用持续吸入七氟醚和间断静脉注射舒芬太尼和维库溴胺维持麻醉.分别在麻醉诱导前(T0)、颅内操作60 min(T1)、术毕(T2)、术后24 h(T3)、术后48 h(T4)抽取颈内静脉血,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S100β水平.结果:治疗组患者ET水平在T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CGRP水平在两组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IL-6在T1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在T3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S100β在T1、T4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TAES可以调控CGRP/ET,使脑组织微循环得以改善,还可能通过调节IL-6水平而降低其介导的促炎性反应,发挥其神经营养作用等,对颅脑手术围术期脑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开颅术丙泊酚靶控输注全麻效能的影响

    作者:吴群;张明晓;王璐璐;莫云长;戴勤学;王丹丹;王均炉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AES)对开颅手术全麻中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的影响.方法:择期开颅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均采用以丙泊酚靶控输注为主的全凭静脉麻醉,观察组加用TAES干预.穴位选择鱼腰、太阳、合谷及颧髎、风池,采用LH 402韩氏经皮穴位刺激仪行TAES诱导并维持到手术结束.两组均记录麻醉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术中丙泊酚、芬太尼、维库溴铵及血管活性药物用量.结果:术中丙泊酚平均所需量观察组较对照组减少21.1%,观察组较对照组患者术中尼卡地平平均所需量减少45.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较对照组减少(P<0.05).两组患者围术期芬太尼及维库溴胺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ES与丙泊酚靶控输注全麻联合应用,可减少开颅手术中丙泊酚用量,且可缩短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

  • 穴位注射提高气虚血瘀型中风偏瘫肢体肌力35例

    作者:张勇;张翠平;李志英

    1 临床资料 本组观察35例,均经CT确诊,所有病例病程均在40天以内,神志清楚,符合<中药新药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气虚血瘀证.其中住院患者12例,门诊23例;男19例,女16例;年龄在24~65岁之间,平均54岁;发病短7天,长40天,平均26天;脑梗塞27例,脑出血8例(7例脑出血经过微创伤颅脑手术);单肢瘫4例,偏侧瘫31例,共计患肢66只;其中肌力0级16只,Ⅰ级19只,Ⅱ级30只,Ⅲ级1只.

  • 颅脑手术患者行综合性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林伟琼

    目的:探讨综合性康复护理干预在颅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颅脑手术患者80例,分组就常规护理和综合性康复护理干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HAMA、HAMI)评分护理前无明显差异,护理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生理状况、心理和认知功能护理后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性康复护理干预在颅脑手术患者中可发挥较好的作用,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 颅脑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性护理

    作者:张钰

    目的 探讨颅脑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性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将我院40 例颅脑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预防性护理,比较两者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出院前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DVT 发生率及护理质量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预防性护理有利于减少颅脑手术患者DVT 的发生.

  •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颅脑围手术期脑氧及糖代谢的影响

    作者:王均炉;任秋生;裴圣林;郑瑞献;杨涛;虞慧畅;谢文霞

    目的 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AES)在颅脑手术围术期对脑组织氧及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麻醉诱导后持续吸入七氟醚和间断静脉注射舒芬太尼、维库溴铵维持麻醉,治疗组加用TAES干预,分别在麻醉诱导前(T0)、切皮前(T1)、术毕(T2)、拔管后10 min(T3)取颈内静脉球部血及桡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测定和计算各时相脑动静脉血氧含量差(Da-jvO2)、脑动静脉血糖含量差(Da-jvGlu)及脑动静脉乳酸含量差(Da-jvLac).结果 两组患者Da-jvO2在T1、T2、T3均低于T0(P<0.05,P<0.01),其中治疗组在T2、T3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Da-jvGlu治疗组在T2、T3明显低于T0(P<0.05),而对照组在麻醉前后保持相对稳定,组间比较治疗组在T2、T3时小于对照组(P<0.05或P<0.01).Da-jvLac治疗组在T1、T2和T3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1).结论 TAES在颅脑手术围术期应用有可能降低脑组织的氧、糖代谢.

  • 脑热清口服液结合西药治疗颅脑手术后发热的证-效关系研究

    作者:樊永平;李艳;胡以明;张琨;张庆

    目的观察脑热清口服液(简称脑热清)对颅脑手术后发热的退热疗效及中医证型与疗效关系.方法按天坛医院神经外科3个自然病区随机分为3组,对颅脑手术后患者分别用脑热清(脑热清组,86例)、脑热清结合西药(结合组,276例)和西药(西药组,89例)治疗,比较3组退热幅度和退热疗效,结合组中医证型与退热疗效的关系,并观察各种证型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的积分变化.结果脑热清组和结合组退热幅度、退热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西药组(P<0.01);结合组中医证型的退热疗效从高到低顺序为湿热内蕴型>内热炽盛型>痰热内阻型,且中医证型的主要症状有显著的改善.结论脑热清结合西药对颅脑手术后发热有确切的退热作用,退热效果与中医证型有关,退热的同时能明显改善其临床主要症状.

  • 轻便式床边洗头车在急诊科手术患者感染预防工作中的应用

    作者:俞宁平;章琦红;邱仙娣;陈剑红

    目的:观察浙江省诸暨市人民医院急诊科自行研制的轻便式床边洗头车在急诊颅脑手术患者中的使用,探讨其可行性和患者接受度,研究其对预防急诊颅脑手术患者颅内感染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09年11月到2012年12月在浙江省诸暨市人民医院急诊科行急诊颅脑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使用传统的马蹄式洗头法,观察组使用自行研制的轻便式床边洗头车.比较两组患者的颅内感染发生率和患者洗发护理舒适度、满意度、依从性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颅内感染率(3.33%)与对照组(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93.00%)、满意度(90.00%)和对洗发护理的依从性(96.66%)明显高于对照组(舒适度为66.76%、满意度为63.33%、依从性为73.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浙江省诸暨市人民医院急诊科自行研制的轻便式床边洗头车能有效预防急诊颅脑手术患者的颅内感染,并且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优于传统的马蹄式洗头法.

  •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老年颅脑手术患者术后脑代谢和脑保护的作用机制研究

    作者:郑井慧;刘铁军;张树波;杨占魁;蔺杰

    目的 探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老年颅脑手术患者术后脑代谢和脑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医院接受颅脑手术的8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接受目标导向液体治疗40例(观察组),常规输液治疗4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T1)、气管插管即刻(T2)、切开硬脑膜即刻(T3)、切开硬脑膜后1 h(T4)以及手术结束时(T5)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输出量指数(CI)水平以及脑代谢、血乳酸各项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尿量、输液总量、胶体量分别为(1602.7±305.3)mL、(3215.8±442.8)mL、(2028.1±345.2)mL,均高于对照组的(1105.5±256.2)mL、(2604.3±352.6)mL、(855.6±278.6)mL;而晶体量为(1142.5±242.5)mL,则低于对照组的(2102.7±102.8)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T1时相比,两组T2、T3、T4、T5时的HR水平均有所下降;MAP水平在T2时下降明显,而在T4、T5时明显升高;CI水平在T4、T5时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T4、T5时观察组MAP及CI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T1时相比,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含量(CaO2)、静脉血氧含量(CjvO2)水平均下降,且在T2、T3、T4、T5时观察组患者CaO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CjvO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T1时相比,两组T3、T4、T5时的动脉乳酸值(aLac)水平均明显上升,且观察组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与T1时相比,两组T3、T4、T5时的静脉乳酸值(vLac)水平均明显上升,且观察组T2、T3、T4、T5时vL-ac的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与T1时相比,两组T2~T5时的脑乳酸生成率(LacPR)水平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可有效改善老年颅脑手术患者心脏前负荷,同时改善脑代谢,其主要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脑乳酸生成有关.

  • 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梁洪磊;刘启芬;刘增进;耿杰峰

    目的 分析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感染防治提供指导. 方法 收集34例颅脑创伤术后颅内感染患者作为感染组,选取46例颅脑创伤术后未发生颅内感染的患者为对照组.使用调查表调查患者相关资料,数据应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多因素组间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患者年龄、手术时间以及手术次数因素对颅内感染影响显著,脑室外引流情况影响不显著.患者性别、手术时机以及合并基础疾病情况对其感染影响不显著,患者脑脊液外漏情况以及术后留置引流管使用情况影响显著.Logistic分析显示,患者手术次数、脑脊液外漏情况以及术后留置引流管情况的P值均小于0.05,并且可信区间不包含1,OR值均大于1,因而判断患者手术次数(次)、脑脊液外漏情况以及术后留置引流管情况是影响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并且存在脑脊液外漏情况的患者发生颅内感染的风险大.34例感染患者中共分离出52株病原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9株(36.54%),铜绿假单胞菌11株(21.15%),大肠埃希菌7株(13.46%). 结论 颅脑手术颅内感染患者主要感染病原菌类型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患者手术次数(次)、脑脊液外漏情况以及术后留置引流管情况是影响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存在脑脊液外漏情况的患者发生颅内感染的风险大.

  • 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危险因素及用药途径的探讨

    作者:邓民强;黄书岚

    目的 探讨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1 446例颅脑手术后48例发生颅内感染的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多种不同的危险因素与颅内感染的发生有关,在择期手术、其他部位手术、全麻手术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 急症、后颅凹手术、基础麻醉均为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高危因素, 严格的无菌操作、开展微创手术、围术期使用有效抗生素、针对不同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可减少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正确用药对治疗控制颅内感染效果较好.

  • 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在颅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张娜;侯汇娟;张风江

    目的 探讨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对颅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防控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6月—2015年5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手术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将2011年6月—2013年5月收治的188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防栓干预;2013年6月—2015年5月收治的患者192例为观察组,采用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并进行相应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7 d下肢肿胀、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发生血栓高危和极高危的比例分别为45.38%和19.79%,对照组患者分别为46.28%和19.1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95,P>0.05);术后7 d内观察组患者发生下肢肿胀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比例分别为2.08%和1.04%,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8.245、13.099;P<0.01);观察组患者发生肺栓塞1例,对照组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对颅脑手术患者进行血栓风险评估并进行相应预防,能有效减少下肢肿胀发生率,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757 条记录 2/38 页 « 12345678...373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