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口腔念珠菌病病因学分析及治疗策略

    作者:陈丰

    目的:探讨口腔念珠菌病病因学分析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11年2月-2014年1月收治的口腔念珠菌病感染患者临床治疗病例进行抽样,选取100例口腔念珠菌病感染患者行真菌培养。对100例口腔念珠菌病进行病因学分析并观察广谱抗生素与激素等药物治疗效果。结果经过菌落培养鉴定,菌落颜色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白色念珠菌或都柏林念珠菌,菌落呈绿色,第二种是热带念珠菌,菌落呈蓝灰色或铁蓝色,第三种为光滑念珠菌,菌落呈紫色。经过药物治疗,100例口腔念珠菌病感染患者中,痊愈85例(85.00%),显效13例(13.00%),有效2例(2.00%),未见治疗无效的患者。结论口腔念珠菌主要种类为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以及光滑念珠菌,采用广谱抗生素以及激素等药物联合治疗能够显著的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 下地时间对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影响

    作者:韦晨晖;罗世东;甘秀天;邓振中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与手术后下地不负重活动时间的关系,为手术后正确指导患者功能锻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 39例股骨颈骨折行内固定治疗的病例进行5~10年的随访.根据患者术后下地时间分为3个月内下地组(41例)、3~6个月下地组(50例)以及6个月后下地组(48例),分析比较各组间股骨头坏死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发生股骨头坏死43例,发生率31%.其中3个月内下地组17例,3~6个月下地组1 3例,6个月后下地组13例.根据统计学分析,手术后3个月内下地组股骨头坏死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5),而3~6个月和6个月后下地组之间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随手术后下地时间的不同而不同,其中术后3~6个月之间下地不负重活动,更有利于患者功能的恢复.

  • 亲代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子代智力低下的关系

    作者:张尧;杨艳玲;秦炯;李竹

    智力低下是一类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严重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的疾患[1].据2003年统计,中国约有智力低下患者2000万,且每年约有20万智力低下新生儿出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2005年刘风云等[2]对1 336例病残儿进行了调查,发现智力低下占45.88%,其中20.23%原因不明.2006年吴楠和王宏志[3]对132例智力低下患儿进行病因学分析,原因不明的占33.33%.可见,儿童智力低下患者中原因不明的占有很大比例.

  • 老年人慢性胰腺炎的病因及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池添雨;张玫

    目的 研究北京地区106例老年人慢性胰腺炎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10年间(2007年1月至2017年1月)诊治为慢性胰腺炎的106例老年患者,与同期132例非老年慢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对比,比较其病因构成、性别构成、临床表现、合并症以及影像学诊断的差异.结果 106例慢性胰腺炎老年人中,男性∶女性=1.72∶1,平均年龄(65.3±4.7)岁.老年慢性胰腺炎的病因分析中,胆道系统疾病占47.28%,其次为乙醇中毒21.70%,这与非老年人慢性胰腺炎以乙醇中毒为首要病因不同.老年人慢性胰腺炎虽仍以腹痛(64.15%)和腹胀(33.96%)为主要临床表现,但腹胀发生率与非老年慢性胰腺炎相比显著提高.老年慢性胰腺炎与非老年慢性胰腺炎的合并症相似.老年组的影像检测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超声内镜(endoscopicultrasound,EUS)、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B超,不同影像检测方法在老年组和非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相同影像方法对两组的检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人慢性胰腺炎相较于非老年慢性胰腺炎具有一定的特点,其病因中以胆系疾病居首位,腹胀的发生率增加,其诊断应根据老年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安全的、诊断率高的影像学方法.

  • 骨髓活检对全血细胞减少患者的诊断价值探讨

    作者:雷婷

    目的:探讨骨髓活检和骨髓涂片同步观察在全血细胞减少患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35例血液系统疾病导致的全血细胞减少患者,采用骨髓抽吸-活检一步法取材,同时观察骨髓涂片及活检切片。结果在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骨髓纤维化的诊断中骨髓活检总有效率为88.57%,骨髓涂片检查总有效率为67.21%,故骨髓活检优于涂片。结论骨髓涂片和活检同步观察可以提高全血细胞减少患者的诊断率。

  • 反复自然流产的病因分析及防治体会

    作者:李唯琼;王丽霞;张婷

    目的 探讨反复自然流产的病因及预防性治疗.方法 应用内分泌及免疫学治疗方法对90例反复自然流产(RSA)的病人进行检测及治疗.结果 90例RSA患者63例分娩,其中经期子宫内膜活检分泌状态低下者占44.4%.排卵异常占23.8%.尿LH周期异常42.9%.性激素六项异常42.9%.BBT189周期异常36.4%.不孕四项:抗精子抗体(AsAb)、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抗心磷脂抗体(AcAb)、抗弓形体抗体(AtAb)的阳性率分别为44.4%、47.6%、0.31%、0.16%.丈夫AsAb阳性率为36.5%.解尿支原体(UU)感染占27%,UU、沙眼衣原体(CT)双感染占0.31%.精液分析活动力和率异常占20.6%.90对夫妻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均正常.已分娩中39人实施免疫治疗.所有的病人孕前及孕时均实行克罗米芬和HCG的预防性治疗,不孕四项一项阳性均用中药抑抗灵治疗.反复清宫致子宫内膜受损月经过少继发不孕者采用补佳乐和安宫黄体酮治疗.结论 RSA是多因素,诊疗过程中不可忽视病因学分析和预防性治疗.

  • 腹外疝病人病因学研究及相应围手术期的处理措施

    作者:司金春

    目的 通过对腹外疝病人病因学进行详细的分析,总结出其围手术期相应的处理措施,以期在此类病人病因预防和临床救治工作上给出指导措施.方法 随机选取临床病人70例,采取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进行病因学分析,后再给出相应围手术期的处理措施.结果 总结出了腹外疝常见的病因,在这基础上给出了相应的围手术期相应的处理措施.结论 做好腹外疝病因学的预防可有效的减少腹外疝的复发.

  • 腕管综合征相关因素的分析

    作者:茅天;谢仁国;王古衡;邢树国

    目的 探讨可能引起腕管综合征的病因.方法 自2005年2月至2014年12月,我们采用腕管减压术治疗93例腕管综合征患者,男23例,女70例;年龄22~84岁,平均56.7岁.左腕49例,右腕53例,其中9例患者为双侧腕管综合征.对可能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性别不同与重度腕管综合征的发生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重度腕管综合征患者的术前病程时间较中度患者长,腕管综合征的发生与年龄、病程、劳动时间、劳动强度、职业以及是否为优势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重度腕管综合征的发病率与性别有关,女性好发,重度腕管综合征病程长.

  • 孕激素对卵巢上皮癌的抑制作用

    作者:李燕;程文俊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世界范围内导致女性死亡第二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卵巢上皮癌是卵巢癌中常见的类型,约占卵巢癌的90%左右,且预后极差.病因学分析和流行病学的研究表明,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紊乱与卵巢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孕激素是一类由卵巢分泌的类固醇激素,可以拈抗雌激素的作用,抑制卵巢上皮癌细胞增生、促进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转移,如将孕激素和铂类药物联合使用可增加铂类药物的敏感性,对卵巢癌的治疗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机制及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屠凌岚;郑高利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hronic Abacterial Pro-statitis,CAP),是常见的一种前列腺疾患,也是全科临床中经常遇到的病例.该病多发于20~40岁青壮年,病因尚不清楚.其临床特点是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口常有溢液,并伴有会阴、腰背、耻骨上区等部位的隐痛不适等[1].由于大多数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在诊治不同类型的前列腺炎时容易误判而导致疗效不佳,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有特异的病因学分析和诊断后才能采取更佳的治疗方案.

  • 全血细胞减少症130例病因分析

    作者:方美玉

    全血细胞减少症是多种疾病造成的一种全血减少综合征.血常规检测血红蛋白<100g/L,血小板<100×109/L,白细胞<4.0×109/L至少有2次,这种血象的改变常见于造血系统疾病,也见于非造血系统疾病,病种繁多,病因复杂,骨髓细胞学检查对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的病因诊断有重要的价值,结合临床资料可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现对我院2009年12月至2010年11月收治的130例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和病因学分析,报道如下.

  • 血脂、血糖与脑卒中的病因学关系分析

    作者:林爱霞

    目的:探讨血脂、血糖与脑卒中的病因学关系.方法:选择100例脑卒中患者(脑梗死59例、脑出血41例)作为观察组,选择100例无影响血脂代谢及神经系统疾病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将脑卒中、脑梗死、脑出血患者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水平与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脑卒中及脑出血患者TC、TG、HDL、LDL、ApoB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患者TC、TG、HDL、LDL、ApoA、ApoB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血脂与脑血管病有一定关系,TG、HDL、LDL是预测脑卒中发病的重要易患因子;高血糖可能与严重脑卒中患者的预后有关.

  • 腹外疝患者病因学调查及围术期的护理措施

    作者:杨淑君

    腹外疝是普通外科常见病之一,是指腹内的某个脏器或者组织离开其正常生理部位连同壁层腹膜经腹壁的薄弱点或孔隙(婴幼儿脐环、腹白线、腹股沟管、股管、直疝三角等)向体表突出于腹壁范围之外的病理产物.典型的腹外疝由疝环(疝颈)、疝囊、疝内容物和疝外被盖组成.临床多见的腹外疝是腹股沟疝,后者又据其发生部位和突出具体途径不同可分为腹股沟斜疝(约占全部腹外疝的75% ~ 90%)和腹股沟直疝占全部腹股沟疝的85% ~95%.

  • 结肠镜检查对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分析

    作者:苏任腾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阶段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发病特点.方法 对2008年5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下消化道出血168例患者的结肠镜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下消化道出血排名前5位的病因依次为:结直肠炎(46例,27.38%)、肛周疾病(32例,19.05%)、大肠癌(30例,17.86%)、息肉(27例,16.07%)和炎症性肠病(29例,17.26%).老年组大肠癌的发病率高于其余两组(P< 0.01,P<0.05),中青年组结直肠炎发病率高于其他两组(P<0.05).男性大肠癌、息肉、肛周疾病的发病率均高于女性,差异有显著性(尸< 0.05).结论 下消化道出血的发病与年龄、性别相关,结直肠炎、肛周疾病、大肠癌、息肉和炎症性肠病为其主要病因.

  • 25例男性不育患者的遗传病因学分析

    作者:魏新燕;李丽莎;郑志贤

    我科从2007年4月至2009年3月对25例不育、少精和无精的男性不育患者进行了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检查,发现异常染色体,其结果报道如下.

  • 12例缺陷儿的遗传病因学分析

    作者:李丽莎;魏新燕;潘锦涛;任洪进;郑志贤;曾勇科

    我们对2006年至2007年筛查、监测、超声检查发现的12例缺陷儿根据其临床表现进行遗传学病因学分析.1 对象与方法检查对象为2006年至2007年在我院产科常规检查的孕妇、经超声检查发现异常的胎儿、夫妇筛查发现为同型地贫携带者的胎儿、表型有异常的新生儿.

  • 合肥地区351例低温烫伤病因学分析

    作者:时婕;戚伟伟;徐庆连;周舜英;王国宝

    目的 通过分析低温烫伤的发病学特征,探讨低温烫伤的防治措施. 方法 总结2004年2月-2009年2月收治的351例低温烫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年龄、性别、烫伤时间、烫伤原因、烫伤部位、烫伤面积、烫伤程度、治疗方式、创面愈合情况等因素构成特点. 结果低温烫伤患者发病遍布各个年龄段,其中婴幼儿期、少年期、青年期及老年期为好发年龄;女性高于男性.常见烫伤原因为热水袋、暖宝宝及取暖器烫伤,其中冬季为低温烫伤的高发期.烫伤部位主要位于下肢,以深Ⅱ~Ⅲ度为主.烫伤面积通常较小,以≤1%总体表面积为主.大部分患者采取门诊换药治疗,少数患者住院治疗.患者创面均能愈合,但手术治疗患者创面恢复情况好,瘢痕增生程度较非手术治疗患者轻. 结论 低温烫伤是冬季好发病,小心使用取暖物品,提高安全意识,可降低低温烫伤的发生率及减轻损伤程度.

  •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影像学表现对比分析及其病因研究(附38例分析)

    作者:贾兴平;胡金斗;王炳杰

    目的:对38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病变的影像学检查表现进行对比分析,以提高影像学检查对PUJ梗阻的病因诊断.材料与方法:本组38例住院病例,经B超、CT、静脉肾盂造影、逆行尿路造影检查,且经临床、手术或病理检查.结果:在38例病例中,先天畸形21例,其中异位肾动脉或纤维束16例,输尿管高位2例,肾低位并旋转不良3例,PUJ处炎性狭窄11例.肌性狭窄3例.阶段性动力功能失调3例.结论:PUJ梗阻性病变的各种影像检查互相协同,不仅能显示病变的形态、范围及程度,而且能对病因作出诊断.

  • 下地时间对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的影响

    作者:黄小强;廖永华;巩四海;孙银娣;师建军;康汇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与手术后下地不负重活动时间的关系,为手术后正确指导患者功能锻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我院1996年1月~2003年10月收治的278例股骨颈骨折行内固定治疗的病例进行了5~10年的随访.根据患者术后下地时间分为3月内下地组(82例)、3~6月下地组(100例)以及6月后下地组(96例),分析比较各组间股骨头坏死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发生股骨头坏死86例,发生率31%.其中3月内下地组34例,发生率41.5%;3~6月下地组27例,发生率27%;6月后下地组25例,发生率26.0%.根据统计学分析,手术后3月内股骨头坏死发生率明显高于其它2组(P<0.05),而3~6月下地组和6月后下地组之间股骨头坏死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随手术后下地时间的不同而不同,其中手术后3~6个月之间下地不负重活动,更有利于患者功能的恢复.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