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多层螺旋CT及血管成像对肠系膜上动脉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顾卫平

    目的:探析多层螺旋C T及血管成像技术对肠系膜上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于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74例肠系膜上动脉病变病例,以此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C T扫描及血管成像处理,后处理技术包括大密度投影(MIP),容积显示(VR),曲面重建(CPR),多平面重建(MPR),主要对肠系膜血管图像进行重建,分析多层螺旋CT及血管成像图像的特点.结果:肠系膜上动脉夹层7例;肠系膜血管栓塞8例,其中肠系膜上动脉栓塞6例,发生主干栓塞4例,分支栓塞2例,肠系膜静脉栓塞2例;共干变异及起始位置变异17例;胡桃夹综合征4例;肠系膜上动脉瘤1例,瘤体大小1.2c m×0.9c m,呈囊状扩张;肠系膜上动脉支架2例;混合/非钙化斑块伴管腔中-重度狭窄35例.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能够对肠系膜动脉上动脉病变准确的诊断,具有很不错的临床应用价值,是诊断肠系膜动脉缺血性疾病首先考虑的检查方法.

  • 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CT和MRI诊断价值分析

    作者:陆宇政

    目的:探讨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CT(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和MRI(磁共振成像)表现特点,分析其影学的诊断价值.方法:我院在2010年1月—2016年6月期间共收治12例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患者,患者入院后均行外科手术治疗,且手术证实为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对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2例患者均在术前行CT、MRI等影像学检查,对患者的CT、MRI检查结果进行探讨.结果:12例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患者中4例位于前颅窝,4例位于中颅窝,2例位于右侧桥小脑角区,2例位于右顶部,11例肿瘤形状为波浪分叶状,1例为类圆形.9例肿瘤在T1WI上为等低信号,3例为略高或高信号,10例在T2WI上表现为混杂性高信号,2例等低信号,DWI显示8例为等低信号,4例为略高信号.有7例与脑膜宽基底相连,4例与脑膜窄基底相连,2例可见脑膜尾征.结论: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在CT、MRI的检查中均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征象,综合其影像学表现特点,可为术前的诊断提供依据.

  • DSA与Dyna-CT、MRI影像融合新技术在脑脊髓血管病中的应用

    作者:马廉亭;杨铭;李俊;潘力;陈刚;向伟楚;李国栋;乔英;蔡明俊;刘鹏;盛柳青;伍杰;李欢欢;秦杰;赵曰圆

    目的:探讨DSA、Dyna-CT及MRI影像融合技术的开发与在脑脊髓血管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我院2011年引进的Siemens Artis Zee所带Dyna-CT与2006年引进的GE-3100所带的Innova-CT及其后处理软件:双容积(dural volume)、静脉CTA、三维融合(three dimensimal fusion)、计算脑灌注血容量(parenchyma blood volume PBV)、Siemens iFlow、GE-Agioviz等后处理技术,在临床进行脑脊髓血管病血管内介入诊断治疗时,在DSA造影后进行三维重建、三维融合等后处理,获得三维融合图像、脑血容量图像、脑血流全循环图像。结果利用两台DSA机器,进行了双容积重建,可以评价颅内、颈部植入支架后观察支架展开情况,可以评价颅内动脉瘤的栓塞效果,可以看清颅内动脉及动脉瘤有无钙化,颅内及脊髓血管病变在正位、侧位与轴位上与颅骨、颅底及脊椎骨质结构的关系;可以从静脉CTA评价颅内血管病变,如动脉瘤、AVM等,进行DSA双侧颈内动脉系统、一侧颈内动脉系统与一侧椎基动脉系统三维血管重建后评价脑血管病,尤其是AVM的供血全貌;通过降血压BOT(balloon occlusion test,球囊闭塞试验)前后脑血容量变化找出了作为评估颈内动脉能否闭塞的金标准新的参考指标;建成了脑动静脉、静脉窦全循环像以及利用DSA与MRI影像融合后数据输入Mecromic神经导航行颅内深部动脉瘤与动静脉畸形的直视手术获得成功。结论 DSA与CT、MRI影像融合后的三维影像对脑脊髓血管病的诊断、治疗有较大指导参考价值,甚至对科学研究及教学也有更直观、更有价值的帮助,多种影像融合是未来医学影像的发展方向。

  • 糖尿病患者冠脉CT造影(CTA)检查中低血糖反应的护理干预

    作者:穆锦巍;李霞;窦秀梅;祖德贵

    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冠状动脉CT造影(CTA)以快速、安全、方便、有效的特点成为心肌梗死筛查的重要方法之一,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早期防治有着重要意义.冠脉CTA检查要求患者禁食,当心率>70次/min时需要药物控制,因此,糖尿病患者由于进餐延迟易发生低血糖.本研究主要探讨糖尿病患者冠脉CTA检查中通过护理干预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 适形放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缩小纵隔淋巴结区的对照研究

    作者:石玉生;邓晓刚;陈龙华

    目的:CT结合PET肿瘤显像,缩小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放疗的临床靶区,不做淋巴引流区预防性照射,减少食管和肺的放射损伤.方法:76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疗前32人接受了PET检查,对于CT和PET都认为没有淋巴结转移的纵隔区域不作预防性照射;另44例患者给予常规淋巴引流区预防性照射,PET检查组患者的临床靶体积平均缩小了近1/3.两组患者放疗方法相同,加速分割照射,3Gy/次,5次/周,预防剂量42~45 Gy/14~15次/3周,治疗剂量60~63 Gy/20~21次/4~5周.结果:PET检查组和非PET检查组照射野外淋巴结失控分别为6.3%和4.5%(P=0.831);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分别为15.6%、和45.5%(P=0.006);两组患者的急性放射性肺炎和远期肺纤维化发生率分别为6.3%、9.1%和68.8%、75.0%(P=0.982和P=0.547).结论:缩小临床靶体积后,靶区外淋巴结复发率无增加,而放射性肺和食管损伤减轻,尤其是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下降明显.CT结合PET缩小纵隔临床靶体积优于传统的纵隔预防性照射.

  • CT引导下肺微结节穿刺活检术118例护理体会

    作者:靳甜;刘立杰;胡舰;毕然;张秋丽;付占昭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微结节穿刺活检术临床应用价值,总结穿刺术前后的护理体会.方法 采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术对118例肺部直径≤1 cm孤立性微结节取材活检,并与手术或临床随访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其准确性、安全性及并发症情况,穿刺术前、术中、术后做好准备及护理工作,总结护理体会.结果 本组118例患者穿刺成功率100%,该方法的主要并发症是疼痛、气胸及咯血,本组中气胸发生率9.32%,2例行闭式胸腔引流术,9例经吸氧、休息3d后自行吸收.咯血发生率10.17%,不同程度穿刺部位疼痛17例,占14.41%,给予处理后均好转.结论 CT引导经皮穿刺活检术对肺部直径≤1 cm孤立性微结节的诊断准确性较高,并发症少.术前作好相关准备,术中密切配合,术后加强观察和护理,对提高肺微结节活捡穿刺的成功率、防止并发症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 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临床与CT分析

    作者:黄晓新;陈洁容;许建生;姚沛旭;黄伟鹏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临床特点和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CT证实的高血压性脑出血835例中符合务件的32例资料,同时与28例早期CT复查而未见血肿扩大病例进行比较.结果:32例血肿扩大患者入院时血压均明显增高,收缩压均高于180mmHg,高达240mmHg;舒张压均高于105mmHg,高达135mmHg;头颅CT示基底节区出血30例,左侧17例、右侧13例,血肿形态不规则形18例,椭圆形或圆形14例;死亡19例,治愈及好转13例.结论:未能有效控制的高血压以及血肿处于基底节区是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主要原因;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预后差;要积极管理好血压.

  • 持续病灶局部并全身化疗对成年人活动性脊柱结核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东风;胡成栋;王瑞;谢延平

    目的 观察活动性脊柱结核病灶局部持续性注射抗结核药物的疗效.方法 对我科8例成年人脊柱结核患者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在全身化疗基础上行局部持续化疗、术前局部持续化疗及术后局部持续化疗、局部脓肿引流并持续化疗等方案.局部持续化疗时间3周~3个月,平均42d,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8倒活动性脊柱结核患者结核中毒症状均明显缓解,血沉及C-反应蛋白明显好转.5例患者神经症状及体征不同程度缓解,其中神经症状消失3例,脊柱后凸病灶清除截骨矫形患者术前及术后持续局部并全身化疗2例,15个月后治愈.2例患者并腰大肌脓肿反复抽吸引流1周,持续局部化疗2个月并全身化疗后治愈.所有患者均无窦道形成及混合感染.定期复查肝功无异常.6例患者已恢复正常活动.结论 全身化疗基础上,持续病灶局部化疗可彻底治愈部分活动期脊柱结核;对于不稳定的脊柱后凸结核患者,持续局部并全身化疗可明显缩短手术前准备时间,术后应用可有效防止结核复发.

  •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CT分析

    作者:张毅;汪长胜;万金鑫

    目的:通过对141例经临床确诊的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CT表现进行分析,探讨CT在诊断HIE的作用及价值.方法:分析141例HIE的临床资料和CT表现.结果:本组141例HIE新生儿中,CT表现轻度51例,中度81例,重度9例.结论:CT是诊断HIE的有效方法,对临床治疗及预后有重要作用.

  • 孤立肺微结节86例CT引导下经皮穿刺取材活检术

    作者:李平;曹军丽;张庆怀;张彦秋;顾涛;付占昭;王欣;张雪鹏

    目的 探讨CT引导经皮穿刺活检术对肺部孤立性微结节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CT引导经皮穿刺术对86例肺部直径≤1 cm孤立性微结节取材活检,并与手术或临床随访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其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本组中该方法对恶性结节32例的诊断灵敏度达87.5%(28/32),阳性预测值为100%;对良性结节56例的诊断特异度为100%,阴性预测值为85.7%(24/28);总诊断符合率为92.9%(52/56).气胸发生率7.1%(4/56),咳血发生率为8.9%(5/56),均未行特殊处理而自愈.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穿刺次数是气胸发生的危险因素(X2=4.088,P=0.043),也是咳血的危险因素(X2=5.659,P=0.017),而结节大小和上述并发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CT引导经皮穿刺活检术对肺部直径≤1 cm孤立性微结节的诊断准确性较高且并发症少.

  • 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引导细针穿刺活检诊断肺部小病灶

    作者:张月莉;严德钧

    目的探讨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引导下经皮细针穿刺活检诊断肺部周边小病灶的准确度和安全性.方法2000年6月至2003年11月共45例患者行CT引导下经皮肺部周边小病灶穿刺,男34例,女11例,年龄31~81岁,平均为(61.8±13.7)岁.病灶直径7~20 mm,平均为(16.3±4.5)mm.孤立病灶39例,多发病灶6例.结果恶性病变19例(42.2%);良性病变17例(37.8%);组织学检查阴性6例,其中1例为假阴性;无诊断价值3例.其准确度为91.1%(41/45例),灵敏度为95%(19/20例).并发气胸4例(8.9%).2例(4.4%)患者合并病灶周围少量出血.讨论CT引导下细针穿刺肺部良、恶性病灶是相当安全和准确的诊断方法,其准确度和安全性与病灶大小和进针深度有关,小病灶准确度低于大病灶.该方法除气胸外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卵巢囊腺瘤CT诊断

    作者:任忠清;徐凯;程广军;冯守信

    卵巢囊腺瘤传统采用B超检查,近年来CT检查应用增多,现将1993年3月至1999年8月间在我院手术治疗的26例卵巢囊腺瘤的CT表现报道如下.

  • 常规肺部CT扫描下界定位标记的分析

    作者:王相权;王振;狄幸波;毛德旺;丁忠祥;袁建华

    目的:发现一种有效限制常规肺部CT扫描感兴趣区的方法,并比较各个肺下界定位指标的图像质量和定位准确性。方法行常规肺部CT检查的连续212例患者,分析确定胸部前后位定位像中的6个肺下界定位指标(左、右侧肋膈角,左、右侧心膈角,左、右下肺纹理末端连线)与肺下界理想层面的相关性。6个定位指标的图像质量(优、良、差)由两位放射学医师分别评价。结果左、右侧肋膈角和左、右下肺纹理末端连线这4个定位指标与肺下界理想层面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pearson相关性分别为0.688、0.755、0.705、0.855。左、右侧肋膈角和左、右下肺纹理末端连线这4个定位指标在胸部CT前后位定位像上有较高的显示率,分别为94.8%、95.0%、88.2%、96.2%。结论在限制肺部CT成像感兴趣区的肺下界标记中,右下肺纹理末端连线可能比传统的左、右侧肋膈角定位更准确。

  • CTPA 对烧伤并发肺动脉栓塞患者诊断与疗效评估

    作者:沈丽英

    近几年来,由于多方面的因素,烧伤患者较往年增多,相对并发肺动脉栓塞的患者也有增多,对于烧伤并发肺动脉栓塞患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至关重要。烧伤患者常并发重度脱水,其血液呈高凝状态,且需卧床休息,这正是引起肺动脉栓塞的重要原因。本文主要探讨肺动脉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ic pulmonary angiography ,CTPA )对烧伤并发肺动脉栓塞患者诊断与疗效评估。

  • 32例不典型肺转移瘤CT表现

    作者:冷忠诚;郑先成;霍同玲

    目的 探讨不典型肺转移瘤的CT(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诊断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经手术、活检证实为不典型肺转移瘤的CT征象,并与X线平片对比.结果 不同部位的原发恶性肿瘤在肺转移瘤中仍有其特征性改变.CT表现呈多样性,包括空洞或空泡样转移瘤、气胸、结节性钙化和骨化、两肺广泛弥散的粟粒状阴影、孤立性肺转移瘤、转移瘤内血管扩张、支气管内膜转移瘤及肿瘤性栓塞.结论 CT平扫、增强扫描、多层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与放大重建处理相结合,对不典型肺转移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极高价值,是X线检查的重要补充方法.

  •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颅内出血66例

    作者:张瑾;张灵恩

    目的加强对颅内出血的早期诊断和防治,减少误诊的发生.方法对1993~2002年5月因颅内出血而收治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的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包括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预后等.结果66例住院患儿中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50例,脑血管畸形(AVM)8例,白血病致颅内出血、血小板减少症各1例,不明原因6例.其中19例放弃治疗,10例死亡(病死率为15.2%).误诊1例.结论颅内出血严重危及小儿生命,是不容忽视的临床问题.

  • 缩短非急诊CT检查患者候诊时间的实践

    作者:翟凤仪;杨旭峰;张朝晖;李子平;曾讯;林芝

    目的 探讨缩短非急诊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检查患者候诊时间的实践.方法 成立质量小组,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影响CT检查者候诊时间的影响因素,针对不同的原因,制订相应的对策,比较改进前后非急诊患者进行CT检查的平均等候时间及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非急诊患者CT平扫候诊时间、CT增强扫描候诊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P< 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成立质量小组对非急诊CT患者候诊时间长的原因进行调查,针对原因进行质量改进,明显缩短了非急诊CT患者检查前等候时间,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 MRI及CT在妇科盆腔脓肿诊断及分期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蔡凯丽;赵继泉;张穗诚;黄玉娃;李树强

    盆腔脓肿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据统计在美国每年约100万妇女患病,而且治疗费用仍很高[1-2].据估计,盆腔脓肿的直接医疗费用高达18.8亿美元[3].盆腔脓肿通常是由沙眼衣原体和淋病奈瑟菌感染引起[4-6],危险因素包括:多性伴侣,不合理使用药物,经期不注意卫生,产后、流产或手术后细菌感染及被邻近器官炎性反应累及等[7].炎性反应可仅仅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能涉及多个器官或组织,病理过程一般从炎性浸润、水肿、粘连,到后形成大小不等而且形态各异的炎性肿块[8].

  • 腹膜孤立性纤维瘤CT和MRI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作者:张家云;刘庆余;宋亭;董天发

    目的 探讨腹膜孤立性纤维瘤的CT和MRI影像学特征及其与病理学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膜孤立性纤维瘤的3例CT和2例MRI影像学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组织学结果作对照分析.结果 本病的CT表现为肿块境界清楚,轮廓光滑,由两种不同密度的实质成分组成,增强扫描显著强化,动脉期瘤内见多条肿瘤血管影,平衡期肿瘤持续显著强化.MRI表现为T1WI与骨骼肌等信号,T2WI高于肌肉信号,增强扫描显著强化.病理学检查:肿瘤由散在分布密集区和稀疏区的梭形细胞组成,瘤细胞间含有粗细不均的胶原纤维.免疫组化:CD34和Vimentin阳性.结论 腹膜孤立性纤维瘤的CT、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CT和MRI对孤立性纤维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7例临床分析

    作者:汪谢丹

    目的:总结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MVT)的诊治方法.方法:对7例MVT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明确诊断2例,CT检查发现1例.7例均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5例治愈,2例死亡.结论:MVT早期诊断困难,CT是较敏感的检查方法;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早期诊断、及时合理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32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